登陆注册
46862500000034

第34章 适当运动——轻松走出“糖人街”(3)

(1)清晨大多数人都是空腹锻炼,这样极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糖尿病病人尤应注意避免空腹锻炼。

(2)清晨花草、树丛释放氧不多,二氧化碳浓度比白天还高。

(3)夜间地面温度下降,污物不仅不能向上扩散,反而趋于回降,清晨锻炼随着呼吸加深加快,污物、灰尘、细菌很容易经呼吸道进入体内。糖尿病患者,抗病能力差,极易造成肺、气管感染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4)早晨气温较低,而糖尿病病人又多有心脑血管并发症,遇冷空气刺激或劳累很容易突然发病。因此,糖尿病病人锻炼的时间不适宜选择在早上,而最好在下午或傍晚。

二、运动降糖要选好“时辰”

健康提示:运动降糖要选对时间,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天中什么时间运动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这个时间是运动的最佳选择。因为这时可能是血糖较高的时候,选择这一时间运动往往不必加餐。

(2)不要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的时候运动,否则有可能导致低血糖。有些病人喜欢晨起服药后出去运动,而后再回家吃早餐,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3)运动期间,胰岛素注射部位尽量不选大腿肌肉等运动时剧烈活动的部位。

(4)如果有些患者习惯在早饭前运动,可分为几种情况,分别对待。

①血糖大于6.6mmol/L,可进行运动。

②血糖在6.0mmol/L左右,应先进食10~15g碳水化合物,再运动。

③血糖低于6.0mmol/L,则要进食30g碳水化合物后方可运动。

④长时间、大运动量运动后的降糖作用持久,如爬山,郊游等,应及时增加进食量。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选择运动治疗,应持之以恒,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运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如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增高,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大血管并发症危险性的降低等,在运动后1~2周内就会表现出来,但若不坚持下去,那么再经1~2天就会很快消失。

三、健身路径你选对了吗

健康提示:健身路径差不多遍布各大家属区和公园,不过专家认为,目前健身路径的正确使用率连10%都不到。

每天都能看见许多人在社区或公园里使用运动器械健身,也许您就是其中一个积极分子。可是你知道吗?你的操作方法可能是错误的,甚至可能对身体是有损伤的。那么,您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应该怎样正确使用社区运动器械呢?

1.社区运动器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被称为“健身路径”

1996年,广东人提倡发展社区运动器械,叫“健身路径”,按站排序,各有所练,称这一套“路径”练下来就健身了。但是,当时的方案被否决了,因为很多人质疑:这一套练下来就能健身吗?后来,这种模式被北方地区和全社会逐渐接受,有人提议把这种健身路径翻版到社区来。简单模拟健身房里的器械,放在社区,供大家健身,所以,现在还叫“健身路径”。

2.目前的社区运动器械正确使用率大概有多少?

据调查,不到10%。2000年,有关专家曾对北京各大社区、公园进行健身路径调查,对器材的使用量、使用次数、使用目的、使用方法、对患者的健身效果进行评价,其结果让人非常失望。最大的问题就是所有的健身路径没有人教,所有人的使用方法都是学别人做,根本就没有真正地发挥器械的健身作用。所以,目前的健身路径浪费了很多资源。

3.健身路径在使用中主要有哪些问题?为什么?

主要问题是没有人教,负责建这些健身路径的人考虑不周,他们在硬件上可以投资,但是在软件上却没有人投资,没人教授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健身路径常见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

(1)不知道这些器械怎么练。很多人都不知道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椭圆机,很多人都把它当成跑步机,椭圆机本来完全是模仿滑雪运动设计出来的,滑雪主要靠手的力量带动全身运动,但是社区、公园里的人基本都是把它当成户外跑步机了,有的干脆就没把手放在手把上。

(2)不知道这些器械练什么。大部分人还不知道社区、公园里的运动器械都练什么,是练哪些身体部位和功能。当专家问到,是否练心脏功能了,响应者只有一人。当问到谁走步了,谁跑步了,倒是有很多人举手。同样的问题换一种问法,得到的答案是完全不同的。这反映了一个问题,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各种锻炼方法都是练哪些身体功能的。其实只有当你明白了“练什么”,才能有的放矢,锻炼才能更加有效。

4.目前常见的健身路径里面的器械主要有哪些种类?

大致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器械、力量器械、功能器械三类。

(1)有氧运动器械。有氧运动器械包括椭圆机、太空漫步、滚筒、划船机等。

有氧运动对身体的作用很多人都了解,主要是对心、肺、血管等器官功能的改善。

能提高心肺功能,充分供应氧气给身体各组织、器官使用,能增加开放的血管的数量并增大其口径,从而充分地把氧送到每个组织、器官,并维持其功能在最好状态。

(2)力量器械。力量器械有推、拉、举,单双杠、扭腰类、蹬腿机、仰卧起坐椅等,有一定的使用强度。它的功能一个是改变各关节功能;一个是改变肌肉力量,就是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即体质指数BMI),糖尿病和胖瘦没有关系,其实应该是跟肌脂比有关,改变肌脂比是糖尿病患者必须要做的事。

(3)功能器械。这类器械社区、公园比较少,比如对偏瘫的病人有左右肢练习等器械。

5.糖尿病患者能使用健身路径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健身路径。因为这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能很好地控制血糖。

不过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虽然健身路径在刚设计时,针对的是健康人。但是,如果糖尿病患者在没有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出现时,也是可以使用健身路径健身的,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的是早晨不要太早使用这些器械,要尽量在饭后使用。能有人结伴一起运动更好,防止发生意外。

6.平时在哪里教授患者使用运动器械

一般在各大公园都有专业人员教授,如北京地区的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红领巾公园、香山公园、颐和园等,在很多公园都有免费教运动的活动,并且这种做法正在普及。

四、正确运动“心率”说了算

健康提示: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有很多种方法,用心率计算是比较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用心率计算适宜运动量的方法如下。

在运动结束后立即数脉搏,可以数15秒,然后乘以4便得出每分钟心率。运动中的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85%)的范围之内,即可认为是运动量比较合适。

比如一个60岁的人,他或她的运动后心率范围=(220-60)×(60%.85%)=96.136次/分比较适宜。也有人主张用更为简单的方法,直接用(170-年龄)作为运动中适宜的平均心率,60岁的人平均心率应在110上下。

五、糖尿病患者最忌讳“暴练”

健康提示:糖尿病患者不能仅在周末进行突击锻炼,因为这是有害无益的。专家倡导,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每周应坚持锻炼5次,每次半小时,也可以天天进行适当锻炼,这样效果更为理想。

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锻炼呢?

1.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糖尿病患者在锻炼开始之前,可先做些准备活动。比如,运动一下四肢,伸伸腿,拉拉胯,活动一下各个关节和肌群,增加全身的柔韧性,使心率有所增加,为较大运动量做准备。

2.运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开始锻炼后,要让心率持续保持在“有效心率范围”内,并坚持一段时间,一般不能少于每周5次,每次半小时,否则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3.运动后的放松活动

运动过后,应进行放松整理活动,使心率和血压慢慢下降。有些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神经病变,血管调节功能障碍,如果突然停止运动,可能引起血压急剧下降,造成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发生晕厥。应引起患者注意。

4.运动外的注意事项

在运动的同时,糖尿病患者除了坚持服用降糖药物外,定期检查也是很重要的。不仅有助于监控病情的发展,为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还能增加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低血糖等)。如检查发现并发症,就可及时治疗。

糖尿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仅次于癌症。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大部分来自于它的并发症。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多达1200万,脑卒中者500万,冠心病者600万,双目失明者45万,尿毒症者50万。数量庞大,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六、运动要听从于服药时间

健康提示:糖尿病患者出去运动,一定不能随意想怎样便怎样,不然会产生危险。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听从于服药时间。

为了防止运动与服药时间冲突,患者需要设计一个时间表,以服药时间为中心,去安排运动和其他生活。这样可以防止出现低血糖,以及其他危险情况的发生。

1.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安排

(1)一般来说,服用降糖药的患者,可以在餐后一小时左右开始活动。这是因为运动能够降低血糖,饭后一小时,降糖药物的“威力”已经开始减弱,从而避免了降糖作用的叠加,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概率。

(2)在四肢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不能注射后马上就运动,否则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量,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3)对于没有吃降糖药物,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必须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调整血糖,可以选择空腹运动,运动时间可以随意些。

2.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不能参加较大运动量的活动。因为,运动量过大或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儿茶酚胺等对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血糖升高,甚至会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危险。

(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最佳,如跑步、游泳、打球、爬山、跳舞等,而老年人以及有严重慢性并发症,如心、肾功能衰竭,严重视网膜病变,下肢大血管病变,重度高血压的病人,可以选择散步等方式。

七、合理锻炼才是养生关键

健康提示:老年人要老有所乐,健身必不可少,选择什么样的健身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怎样使老年人更好地从运动中受益,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给老年人带来的痛苦,这成为当今老年运动中的热点话题。

老年人现在越来越崇尚运动健身,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运动,如何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这些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1.老年人的一些特点

(1)人到60岁以后,各个系统的功能都开始衰退,包括反应性、平衡性、协调性、灵敏性。

(2)肌肉力量明显减弱,运动器官也发生一系列的退行性变化,如肌肉萎缩、兴奋性降低、速度减慢、骨质松脆等。

(3)进入老年以后,容易患多种疾病,尤其是一些平时不易发现的疾病,运动时疾病容易发作,导致出现意外。

因此,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使老年人更好地从运动中受益,显得尤为重要。

2.老年人运动常出现的问题

(1)未做好准备活动

①老年人在做准备活动时没有结合所从事的锻炼项目进行,很容易导致运动中出现身体损伤。

②所做的准备活动运动量过大,正式运动时,身体功能很快下降,也容易受伤。

③准备活动做得过早或过晚也是导致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针对准备工作的建议如下。

①应做好适当热身,不要一开始就投入锻炼。应逐渐预热,慢慢进入状态,以便为正式锻炼做好准备。

②若天气寒冷,应多穿衣服保暖,并延长预热时间。

③不要以大运动量来热身,可以采用一些柔韧拉伸操作为活动的开始来预热机体,时间不要过长,10分钟左右即可。

(2)运动过程易操之过急。有的老年人不注重运动的科学性,锻炼身体急功近利,并且在运动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导致运动时出现损伤等情况的发生。还有一些老年人只是偶尔运动,对运动的危险性认识不够,也容易发生意外。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

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运动量过大。

(3)技术动作不正确。掌握不好动作要领或技术动作运用不正确,也是老年人运动时容易发生损伤的一个原因。老年人由于运动基础差、体质弱、反应迟钝,运动时更要掌握好运动要领。另外,对锻炼方式方法的错误认识,也是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专家分析建议

①正确训练。这不仅指身体每个部位训练方式的正确性,还包括安排每个练习前后顺序的合理性、正确性。比如,练完胸部之后,紧接下来练肩部将是最佳选择,而不是去练小腿。

②在锻炼时不要屏气使劲。平时我们的胸膜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排出量减少,大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晕厥。

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排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部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忌屏气使劲。

③适合老年人应选的运动项目。老年人的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运动项目。这是由于老年人肌肉萎缩,肌肉力量也明显减退,且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

可选用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步行、慢跑等。注意不要做头部位置的变换,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脚朝上的倒立等。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力又差,一旦发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脑出血,重者危及生命。

另外,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对老年人也不适宜,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体力运动减慢,协调反应能力差,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容易诱发意外。

(4)运动量安排不当。有些老年人运动量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能力,选择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不参照自己的健康状况,很容易使局部负担量过重,出现运动损伤。

专家建议:

①当身体发出“我不行了”,“不能再练了”的信号时,而不要无视这一信号继续我行我素,应立即中止运动,避免受伤。

训练中的超负荷和过度训练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虽然它们在训练中相差甚微,但带来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的。所以老年人应避免使肌肉过度疲劳。

②当老年人睡眠或休息不好,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带伤或仍处于伤病初愈阶段时,运动时极易受伤。此时最好做一些柔和舒缓的锻炼,而不要超负荷运动。

同类推荐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懂·健康安全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懂·健康安全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 心理健康卷(千万个怎样)

    心理健康卷(千万个怎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本书主要介绍了人的心理健康。
  • 常见病穴位自疗锦囊

    常见病穴位自疗锦囊

    本书为适应现代人对健康的需要,从常见症状和疾病入手,向读者介绍了简单实用的家庭取穴、用穴方法,通过丰富的图示,传播健康知识。并且在书后附有对照清晰的附录,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来检索需要的内容。是一本经济实惠的大众保健书籍。
  • 健康来自餐前饭后

    健康来自餐前饭后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欣赏进嘴的每一口食物。因为食物应当是让人开心的。即使是你不喜欢的食物,也要学会想象它们美好的一面。我的早餐通常以一杯酸奶开始,幻想着自己身处一望无际的牧场,被清清的草香围绕;如果酸奶里加了水果,就想想茂盛的果树,金色的木瓜、红彤彤的苹果;加上点儿果仁,就仿佛置身一片茂盛森林。吃早餐和接吻一样,要全心全意地投入。
  • 家庭时尚生活经典:新编糖尿病配餐宜忌

    家庭时尚生活经典:新编糖尿病配餐宜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热门推荐
  • 虚拟世界修仙传

    虚拟世界修仙传

    在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未来,人类已经可以舍弃身体,将精神以数据的方式存入服务器,互联网。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游戏模式被开发来。ID编号304315的公民利用新游戏的编辑引擎,创造了只属于自己的游戏世界。
  • 重生霸少的双面小娇妻

    重生霸少的双面小娇妻

    当帝紫星穿越醒来的时候,自己穿越了?关键本主还没消失??这怎么搞,没听过穿越还能一体双魂的啊。本主:"没事,挤挤就行了。"帝紫星:"??老大,这不是挤挤的问题你不该惊讶一下的吗?"
  • 冥萧暗浅

    冥萧暗浅

    一个奇怪的梦让萧浅逛遍了半个冥界,去旅游度假结果穿越,好不容易可以休个假的她就这么离奇穿越。“老天,你能不能让我休息休息,我一生都在拼命啊!”穿越在冥界的她只能怨天尤人,无缘无故被留在冥府,冥王帅得掉渣,这还让人活吗?帅就不说了,可恶的还是个大冰山,一丝表情都没有。其它小说里的女主穿越都好吃好喝好住地招待,为什么我却没有这般待遇?天天对着冥王就像对着堵冰墙。无奈,只好既来之,则安之。鬼不犯我,我不犯鬼。开启冥界的新生活,人鬼恋,即将开始……
  • 传说中的蓝星

    传说中的蓝星

    “好大的胆子!竟敢打蓝星的注意!立刻召回所有重生者,穿越者,所有位面大帝,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古天庭
  • 意识游戏

    意识游戏

    一场游戏而已,你可以不用当真……然后输掉游戏……就像是一场梦,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做一遍……但是,没有但是……(本书中的内容来自于作者的梦境,以及突然间的臆想,故有时会断更!)文笔可能不是很好,嘿嘿!
  • 圣天武记

    圣天武记

    张子文是一个废柴,但是,他出生圣天武界名门世家,不被人们认可,他直到七岁的时候。知道自己有多弱,随后,带了一个侍从。离开了自己的家。遇到了一位隐居山林的强者,授他武功。从此,张子文一直隐居山林。七年后,他回到家里,才得知自己的爸爸,以经死了,不知怎么死的。所以他发誓,一定查清楚这件事
  • 天域尊主

    天域尊主

    我本庶子哑儿郎,母离父弃恋人殇!强者为尊弱者蚁,一缕天心武心芒!天骄豪杰群雄起,醉握一剑战八荒!一朝明悟轮回苦,心念一动戮天苍!无尽天魂无尽血,天域称尊我为王!我本只想守护心中的那份执念,但为何命运将我一步步推向无底深渊?既如此,我发誓此生定要挣脱这命运的锁链,哪怕血染苍穹,也不悔!!!少宝已经写过有百万字了,这本是真正用心写的,喜欢诸君的和少宝讨论剧情吧,扣扣:1182984872
  • 云吟江雪

    云吟江雪

    那年长街春意正浓,策马同游烟雨如梦。我的一个道姑朋友,你好吗?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岐行记

    岐行记

    邱海程学中医,技艺特精湛。暑假时间,他因为看了则有关毒虫的新闻,特意去凤凰园做绿化工人。在这期间,他救治了一位女子林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