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82300000008

第8章 禹的功绩

禹是西周文献《诗》、《书》中的古代天神。相传商、周族人都居住生息在他所敷布的土地上。据《楚辞·天问》记载,禹和其父鲧均为神。鲧治水失败被刑后从腹中育出了禹。禹治水成功,娶涂山氏女,生子启。后来启代益为君主,建立了夏王朝,禹遂为夏宗神。《国语·周语下》则说因禹治水有功,上帝嘉奖他使有天下,并赐姓姒,称有夏氏,故《郑语》称之为“夏禹”。

《天问》中和鲧、禹同时提到的另一个神是共工。“共工”和“鲧”可能是同一神名的分化,而共工(鲧)是姜姓族的宗神。姜姓族即羌族,亦即当时的西戎(其族自称羌被称戎)。禹之为夏宗神,实际是由先为西戎的宗神来的,故曾称为“戎禹”。羌族九州之戎的一支,曾步其前辈黄帝族的前进路线,东进创造了夏文化,形成为夏族。禹也由原来羌戎的宗神成为夏的宗神。夏族把自己的宗神宣扬为敷布土地,奠定山川的天神,商、周也都一致尊信。而羌戎的另一支四岳族为夏的姻亲氏族,曾协助过禹,它的宗神鲧(即共工)遂亦为夏族所尊奉。当二族宗神安放在同一祭坛时,因鲧的时间在禹前而排列在前,遂演化成父子关系,并附以动人的神话传了下来。

在春秋文献中,禹的业绩除敷土、治水之外,又增加了划分九州的传说。战国文献中,禹还被崇奉为社神。而到儒、墨两家著述中,禹和尧、舜被推崇为古代实行禅让的三个圣王。儒家编《尧典》颂扬他们,并称禹为平水土的“伯禹”;又将一篇地理名著加工成《禹贡》,作为记载他治水分州的经典。《墨子·兼爱》则宣扬他治水的盛业。还有人编造了他辛苦治水十余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禹遂成了从茫茫洪水中拯救人民的“大禹”,受舜禅位而为天子。

作为历史人物的禹,可以这样理解:他是起自西北进入中原的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首领。或者后来被神化为宗神;或者以他在本族中的威望作为本族原有宗神的化身出现,承用了宗神的名字。他和东方鸟夷族部落中杰出的首领尧、舜,由于民族融合而结成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他们处的时代正是由部落联盟制的极盛走向解体的时期。

没有一种图腾会拥有如此的功用,罗马人耗费大量金钱建造万神庙,是为了在精神上征服异族,而华夏人只是用一个简单的图案就实现了罗马人的目的,并且做得十分成功。龙图腾使炎黄子孙真正融为一体了,并且随着这个图腾的扩充,中华民族版图也在扩大,最终成为东方大地上的庞然大物。

如果要考察龙,首先要弄明白,究竟什么是其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简单概括就是从龙开始出现的初期,蛇的身体就一直延续下去,恒定不变,而且是构成龙的主体部分,缺少了它,龙就不称其为龙,这才是龙的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在龙的身上,倘若抽去了蛇的躯体,那龙恐怕就不再存在了。龙虽然变来变去,尽管头有时像鳄鱼,有时又像马;它的脚有时像蜥蜴足,有时又像狗爪;惟有蛇的修长的身子从未变过。

2300年前,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时而仰天长叹,时而低首思索。在珠走玉盘级的诗句中,他把积郁在心头的那种心情一泻而出: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日夜水分,一片黑暗。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如何可以识得天地?禹用应龙。如何沟通江海?应龙怎样以尾划地?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日光无处不到,烛龙如何再照?太阳尚未升起,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以上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数个问题,从历史到传说,从自然到社会,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大禹指出疏导洪水的线路,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浩荡荡。

在屈原时代,敢于对龙提出疑问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龙具有神的意象。但屈原提出的这类问题,却一直在历史的山谷中激起巨响。当我们漫步于紫禁城中,徜徉于九龙壁前,或仁立在太和殿内时,威武神奇、神态各异的龙的形象,使人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真感觉他们马上就要喷云吐雾、腾空而去。但科学与理性同时又告诉我们,龙是一种虚构的神物,是不存在的,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具神奇的部分组合而成的。那龙的这种形象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把目光转向遥远的史前时代。

我们的祖先从猿转化为人类时,面对的是非常艰苦的自然环境。由于生产能力的低下和知识落后的双重作用,原始人类一方面要竭尽全力地从自然界中获取赖以生存的食物和其他资源,一方面还要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界产生崇拜与敬畏。这样的状况下,便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和巫术。原始宗教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灵的,而且冥冥之中,还有主宰自然界的“神”。这个(或多个)神掌控着宇宙间的一切权力,可以福佑人类,也可以惩罚人类。人们可以通过巫与神的相通性,求得神的庇护和帮助。

在原始宗教中,对动物的崇拜是重要内容之一。人类最初的活动是狩猎,因而人类在自然界中最感兴趣的对象是动物。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动物为食,还要躲避那些对自己生命有威胁的凶猛动物的袭击。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鸟、蛇、鲵及某些昆虫等,以及这些动物奇异的能力,如可以翱翔于天空,可以无足而行,潜游于水底,可以蛰伏而居等,产生了好奇,进而有了崇拜和幻想。

对动物和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成为巫术活动中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原始人类往往把狩猎的成功与失败看作是神意志的表达,是否遭到猛兽的危害与主宰也与自然界的神联系起来,而这些动物就成了神意志的体现。由此产生了原始人的献祭活动,即在狩猎归来后,先要以猎获动物的一部分用来祭神,先对神的赐予表示感谢,然后才能食用。在这种活动中,人与神联系的中介就是献祭的动物,在这些动物身上表达着原始人对神的祈盼和崇拜之情。当原始人类由狩猎经济向农业与畜牧业经济过渡后,虽然猎获动物作为食物来源的重要性有所减弱,但在献祭中以动物为祭物这一点并没有改变,动物依然作为人神沟通的中介工具。

由此,献祭的动物也逐渐变得神圣化。

这种献祭活动最初可能是简单的仪式,但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一种庄严的仪式,并且在各种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项中被广泛地应用着,如部族成员疾病、死亡,部族之间的冲突,迁徒、耕种采集、狩猎等等。仪式上除了以动物作为祭物外,还要使用大量的礼器和祭器。在这些礼器和祭器上,原始人类以极为虔诚的心情,绘出或刻出他们所崇敬的各种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云、动植物等。这些彩绘或雕刻虽然是一种摹拟,但不少摹拟,特别是对动物的摹拟进行了夸张,在夸张中充分体现了创造者的宗教观念。因此,这些由摹拟而形成的图案、饰纹或雕刻不仅与原型动物有了某种差别,而且被赋予了神圣的宗教含义。正是在这种具有宗教性的动物形象中,出现了最初的带有龙特征的动物纹饰,专家们把这种纹饰称为原龙纹。现保存下来的文物中的图案对于研究宗教是很有帮助的。

远古“龙”的起源,除了和原始宗教与巫术的有关外,还与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一个氏族的标志,又被称为族徽。氏族社会中,人们往往觉得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他无生命的东西,这种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

龙的雏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萌芽,是以夏族图腾为主体虚拟的想象物。古人对它有种种的解释。有说蛇没有脚而能飞;有鳞的就叫作蛟龙,有角的就叫作虬龙,无角的就叫作螭龙,有翅膀的就叫作应龙;有说龙像狗像牛,《论衡》里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的腹,鱼的鳞,鹰的爪子,鹿的脚掌。

远古,崇拜蛇的氏族部落是很普遍的。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不少氏族曾以蛇为图腾,如远古的黄帝、炎帝的氏族,共工氏、祝融氏、尧、舜、禹的氏族,以及吴、越等氏族。蛇有很强的生命力,正符合原始先民的愿望。蛇对人又有很大的威胁,尤其是毒蛇,能致人于死命,使人畏惧。《山海经》中各式各样的神,有不少便是龙身或蛇身。蛇本身便具有多民族性,用现代话说,便是那时的蛇崇拜,很有群众基础,以它作为龙的主体,作为民族大融合的标志,即使被兼并者也愿意接受。古代氏族的图腾传说往往演变成了神话故事,不过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据专家考证,这些所谓的龙图腾,实际上是与后来的龙形象相近的蛇、鳄、蜥蜴等动物幻化而成。这些动物在氏族的祭祀中,不仅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而且在形态上也被神化。在漫长的远古岁月中,动物图腾形象与其他原始宗教中动物崇拜形象融和组装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龙形象。这显然是晚期被发展了的龙形象,比起最初的龙来是复杂得多,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龙的主体原形的探讨,学者们作过许多有益的研究。有鳄鱼说、晰蜴说、马说等等,但普遍认同龙的基调是蛇。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演变成为后来的龙。

大概在夏禹时期,中国龙的形象才正式形成。禹巩固了在中原的地位以后,以蛇结合其他部族图腾而创造龙的形象的社会条件已成熟。首先是对蛇崇拜的地域覆盖面大,以蛇作龙的主体,能得到炎黄子孙南北各民族的认同。龙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一旦形成,便牢固树立了它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权威地位。

而“龙”开始脱掉“原始”二字,即由原龙纹变成真正的龙纹,时间是在商代。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产生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夏之后是商王朝。商的国势强大,空前繁荣,《诗经·商颂》中说,商“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商的国土千里之广,广大的国土上到处都有人民居住,商的疆域达于四海,四海中的人都来赞美商王朝,人数众多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王朝的强盛和统一,推动了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如百川归海,文化在商代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商人在文化上也比较开放,肯于接纳不同类型的文化,有利于文化的大融和。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青铜器作为沟通天地的礼器,本身就有宗教的意义,青铜器上的纹饰则具有更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了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了主要的部分。

龙开始有了角是“龙”在商代形成的一个突出标志。当然这时龙角的形状还不是同一个形状,有的如长颈鹿,角呈锥形;有的如绵羊,角向后卷;也有的如花冠,还有的似羚羊,此外还有前卷型、虎耳型、螺旋形等各种形状。商以前的龙形象中并没有角的存在,在商代龙却生出角来,其中原因可能是商代对角的空前崇拜。

在动物中,角一般是雄性动物才会有的,而且往往是硕大强壮的角,它是强壮有力的象征,因此角受到远古先民们的空前的重视和崇敬,成为祭祀等宗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商代对角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但祭祀的祭品必须有角,而且按场合的不同,角的大小形状也有所不同。祭天地时用作祭品的牛,角要如茧栗大小;祭拜祖先时用作祭品的牛,角以能握在手中而不出把的尺度才算合适;宴请宾客用的牛,角要一尺长;有时用来祭祀的牛,还要求两角要平齐,绝对对称,要有光泽。《诗经·周颂》中曾有赞美角的句子:“杀时惇牡,有俅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诗句的大意是:“杀了那头公牛吧,它的角弯又美,用它来祭拜天地社稷,就可以继承祖先的神力了。”商人给本来无角的原始龙加上各种角,是因为他们认为角有神性,有了角,龙就更有了沟通天地的神性了。有了角之后,原龙纹就摆脱了原型动物的形态,而成为一种与世间任何动物都不相同的神兽,商人还用相同的手法,托象、虎、猪、鳄等动物的不同器官加到龙的身上,从而使龙的形象更为神奇。这种经过艺术改造加工后的龙与我们现在见到的龙形象已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个别形体有部分的差异。

不仅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是龙崇拜形成的源头之水,一些奇特罕见的自然现象也汇入了龙崇拜形成的溪流。由于龙的形象怪异、能力神奇、有通天的本领,一些奇特的与龙的含义或形象有某种相似的自然现象也被附会成龙。如《山海经》中记载说,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一座山,称为章尾山,山上有一条“烛龙”,这条龙人面蛇身,体长千里,两眼立生,就如两条直缝。它以眨眼来控制昼夜的变化和时光的流转,闭目为夜,睁眼为昼。晋人曾有诗云:“天缺西土,龙衔火精,气为寒暑,眼作昏明,身长千里,可谓至灵。”烛龙的居住地是日光照不到的“寒泽”。据专家考证,所谓烛龙,实际上是北极光。雨后彩虹也被附会为龙,彩虹缤纷的七色好像拱桥连接天地的形态,与雨和水的密切联系,极易使远古先民们将彩虹与龙联系起来,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双首的龙吸水于江河。此外,巨大的龙卷风、雷雨天气中的霹雳闪电,都易被古人当作是龙或龙的活动。

商汤以武力灭夏,不仅打破了国王永定的说法,而且佐证了强者生,弱者灭这一自然界的法则。

商朝开国之君汤,姓子,名履,军事统帅。又称成汤、武汤、天乙或大乙。契十四世孙。即位十七年克夏,号曰武王。王十三年驾崩,是年百岁。谥曰汤。一曰成汤,一曰武汤。

是时夏桀王在位,夏桀,十分好战,他觉得打仗是个好处很多的事情,一方面可扩大国土,立威四海,还可以抢掠财物和奴隶,以供其享乐。于是他到处挑起战争,蹂躏周边小国。东夷诸国不是他的对手,只好臣服于夏王朝;有些小国听说夏王桀是个好色贪财的人,就自动送来美女和金珠玉器,委曲求全来保全国家。夏桀得了这些奇珍异宝和闭月羞花的美女,果然不再征战了,回到都城一心享乐。为了游玩享受,夏桀大兴土木,下令在洛阳建造一座行宫。方圆十里都是行宫的占地,行宫中心修建了一座瑶台,高达数十丈,全是洁白的玉石砌成。为了修建这座寝宫,动用了数不清的奴隶,榨光了百姓的财物,老百姓对他恨之人骨,并诅咒说:“让太阳陨落吧!我们要和你这暴君同归于尽!”

夏桀有个叫关龙逢的大臣,看到夏桀这样腐败荒淫,终日不事朝政,而夏朝也在一天天走向败落,于是就忠言相劝,劝他以国事为重,不要再像以前那样那样荒淫无度。夏桀不但不听,反而还把关龙逢给杀了。从此,忠臣都不敢再接近夏桀,而奸臣则成天逢迎献媚,围着他专给他出些主意,说得他高兴,自己也乘机捞些好处。就这样,夏朝是越来越腐败了。

正当夏朝势力日渐衰落的时候,商国正逐渐强大起来。商国是夏朝的属国,领地主要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据说他的始祖是帝喾的小儿子,名字叫做契。契因协助大禹治水出了很大的力,舜为了表彰契的功绩,赐他姓“子”,并赐了契的封地,叫“商”的这个地方。后来,子契就在自己的封地建立了一个小国家,叫商国。当夏桀做夏王的时候,是一个叫做汤的人在商国掌管国事。商汤看到夏桀荒淫无度,凶狠残暴,人民都生活在困苦之中,就暗暗下决心好好治理国家,待时机成熟后推翻腐败的夏朝。商汤观察形势,见夏朝己被夏桀折腾得国力虚弱,人心涣散。商汤就想乘此良机,联合对夏桀有仇恨的小国一起攻打夏朝。商汤还为了将来进军方便,他把王都迁到了亳(在今河南郑州附近),当时,商国不仅畜牧业发达,而且农业也发展的很好,国库中储藏了不少粮食。如果邻国有灾难发生,商汤就主动去救济,因此商国和各友邻的小国关系处理的都很好。

有一次,商汤和几个大臣们到城外去游玩。走到一个小树林里,商汤看到一个老人正在林中设网捕鸟。老人在四面支好网后,拜了几拜,嘴里哺哺祷告道:“无论是空中掉落下来的,还是四面八方飞过来的,但愿都能落入我的网中。”商汤在一旁看到这种场景,忙走上前去说:“唉,不行啊!你把鸟儿都捕完了,那不是会让它们灭绝吗?太残忍了!”说完,老人布下的朝南、北、西方向的网被他收起,只留下朝东一个方向的,然后学着老人的模样,也拜了三拜,祷告道:“林中的鸟啊,请你们自由地飞翔吧,朝哪里飞都可以,可千万不要朝着东飞,飞到我的网里啊。”(汉·司马迁《史记·殷本记》:“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这就是“网开一面”这个成语的由来,后来用来比喻要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

商汤的这一举动和这番话很快就流传到国人和邻国那里,人们都议论说商汤对天上的飞鸟尚且如此仁慈,更何况对黎民百姓呢?

夏桀也听说了汤在商国勤政爱民,和睦邦交,并准备进攻夏国的事,于是夏桀就让人设计了圈套把汤骗到了夏国,将其软禁在夏台(位于今河南禹县,又称钧台)。商国的右相伊尹设法营救汤,送去了很多稀世珍宝和十名美女给夏桀。夏桀见了美女和珠宝,原先的怒气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夏桀以为商国还是臣服于自己的,于是就把商汤放回来了。

商汤死里逃生,因他在夏国被囚禁了一个时期,对夏王朝的腐败情形更加了解,这更增加了推翻夏的决心了。回国后,他心里面坚定了诛灭夏桀,拯救人民的决心,并且伐夏的准备工作进程也加快了。

商汤回到商国,派人去游说那些受夏朝控制的小国反叛夏朝,归顺商国,又消灭了那些一意孤行坚决跟随夏的小国;同时,商汤在国内对百姓更加的爱护,以加强商国的国民的凝聚力,以便在攻打夏桀时得到更多国人的支持,听从他的号令。

商汤做好讨伐的准备工作后,就成立了讨伐夏国的联军,出兵进攻夏国。临行前,商汤全身披挂,在几个武士的护卫下,登上高台大声说道:“诸位将帅、武士们,我本不愿意兴兵打仗,实在是因为夏桀罪恶难赦,是上天命令我们去消灭他的。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听从天命,而放纵了夏桀。现在,就连夏国的臣民也对夏桀恨之人骨,夏人已不听从他的命令。所以我必须去讨伐他,去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夏民。你们要同心协力,听我的命令,完成上天交给我的使命。事后我将重重赏赐你们。你们要相信,我商汤是不会食言的。如果你们不听我的命令,不努力作战的话,我就要重重惩罚你们。”

商汤一讲完,就率领讨夏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夏国进军了。夏桀听说商汤出兵来攻打夏,就连夜调集了军队,设下防道线来保卫都城。只见商军兵强马壮,军威赫赫,而夏国的军队因久不上战场,平时又没有进行严格的训练,人心涣散,无人恋战,所以两军刚一相遇,夏军的防线就被突破了。夏国的军队禁不住一击,四面溃逃。夏桀看到大势己去,便灰溜溜地带着几个护从,匆忙逃出战场,向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逃窜,商汤带领部队紧追不舍,终于在南巢将这个作恶多端的暴君俘获。商汤本想杀死夏桀,以平民愤,但转而一想,自己向来以宽厚仁慈著称,要是杀了夏,民众会对自己有别的看法,况且对现在已成了阶下囚的夏桀杀也无益,留着又何妨?于是,商汤就把夏桀囚禁在南巢,自己班师凯旋回亳城了。

随着商汤的建立,夏朝也就彻底灭亡了。夏王朝自夏禹建国,共传了16个国王,延续了400多年的历史,到了夏桀这一代,就彻底灭亡了。最终亡国之君夏桀,被软禁在南巢,终日郁郁寡欢,过了几年,也就孤单地死去了。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商汤正式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距今3700多年。

由于商汤以武力灭的夏,打破了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都是如此更换,因而史学家叫做“商汤革命”。建立商朝后,汤政策上对内减轻征敛,积极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的上游,氐、羌部落均来纳贡归服。

新的技术摧生了新的作战方式。商周军事革命的一个显著标志是马的使用,它是游牧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回馈。也标志游牧文明的进攻狂潮开始了,这成为那个时代的特征之一。

同类推荐
  • 二十七载

    二十七载

    世界正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风云年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碰撞愈发猛烈。来自茨沃德市贫民区的照相师莫斯特·维拉克,重生回到两个月前,从重新冒充财团之子开始,在工业飞速发展,野心疯狂膨胀的动荡中,搅动一切,颠覆世界。【架空世界架空世界架空世界,有一定参照但不绝对,请勿对比现实请勿对比现实请勿对比现实】
  • 异世枭雄乱三国

    异世枭雄乱三国

    时势造英雄,三国是群雄逐鹿的时代,是争权夺势的时代,后世已成定局的三国,因大学生郑琦的意外到来而天翻地覆。且看郑琦化敌为友,化朽木为神奇,让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称霸三国。
  • 全面战争之帝国征服者系统

    全面战争之帝国征服者系统

    玩过全面战争系列吗?如果没有,可以了解一下,你是否爱上这种宏达的战争?玩过帝国时代系列吗?如果没有,可以花费几分钟下载,试玩一下这款经典的红蓝对抗,媲美红警的经典游戏,你是否会爱上他的魅力?“长寿”骑砍、“劳心劳肺”要塞、打死不出新作”帝国时代、“好游戏小众”全面战争、“半凉凉”红警,“电竞盲人”星际争霸,本书就是以它们为基础,让各位看官大佬学知识点,看逐渐走歪的三国!PS:有女角色,不光是一个,而且说女主算不上,说不是也还算,反正不是YY后宫群号668564574
  • 历史之谜(下)

    历史之谜(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北齐纪元

    北齐纪元

    前唐遗孤于乱世之中,如孤舟难支无人问津,一位独侠于闹市中拾起。后投北齐-鬼邶军,与北周交战中履立战功。
热门推荐
  • 随性而写的短篇小说

    随性而写的短篇小说

    文章需要大改,从头都要改,暂不更新。设定人物以及背景有些问题需要调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踏步修仙路

    踏步修仙路

    人心恶,江湖恶,仙路淼淼……主角刘凡雨在意外之下偶的神秘珠子,又意外的拜入一个小修仙门派,从而进入了血雨腥风尔虞我诈的修真世界,且看主角刘凡雨如何在机缘与毅力中成长,如何在阴谋与杀戮中辉煌,如何在傲视群雄的实力中问鼎。且看凡雨如何以凡人之躯踏步修仙之路……
  • 青石山啊鸭绿河

    青石山啊鸭绿河

    微风轻拂贫瘠的土地,玉兰花谢,瞪圆瞳孔也未必找到钥匙,擦掉泪走向流动的路。山朦胧、雨朦胧、苗儿花香。如夕阳里七月初开的玫瑰,我在朦胧中闻到了她的芳香。我是一只寻食的鸟儿离她远去,回来时满心的伤痛,苗儿花香,最纯真的玫瑰一朵,把我的创伤抚平。苍天无情,未等苗儿完成开花结果的使命,便突来冰雹,一瞬间,把她嫩绿的生命砸烂在泥土中,望着惨烈的场景我痛不欲生、捶胸顿足、撕心裂肺的痛,一杯浓浓的苦酒咽下,仿佛又得到一点珍贵的什么……苗儿花香……一个跨越了近半个世纪,前无仅有、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真实的爱情故事从这里开始。
  • 惊变28月

    惊变28月

    在新科技新技术如日中天的时候,新型病毒突然爆发,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全球,所有被感染者,均变异成杀人如麻的刽子手。世上仅存的幸存者大部分逃到宇宙空间站和月球上苟延残喘,不过由于物资稀少,很快就告急了,幸存者乱作一团,人性的弱点显露无遗。这时,有人发现病毒竟然被带到外太空来了,众人危在旦夕。在人人自危的末世中,谁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 半机

    半机

    走出机械牢笼的半生,与你两鬓斑白半生。一次次又一次的轮回,谁能来打破?
  • 契约新娘生个娃

    契约新娘生个娃

    一杯被放了“料”的酒,让她在他折磨下痛不欲生。“你是谁……好痛!!!”未经人事的她怎能承受得住他狂风暴雨的凌虐?男人冷笑,一把将她抵抗的双手扣在胸口。“别妄想逃避,你是我的猎物,也是祭品……”一纸契约,将她逼向地狱的边缘。本以为是天赐良缘,却原来是恶魔复仇!未来一片黑暗,她又将如何自处?
  • 恶魔圣者

    恶魔圣者

    一个身份被别人取代,甚至被生父欲杀之后快的落魄少爷埃德温,却是奉命穿越到索兰大陆的间谍人员。在两个世界的碰撞下,为了复仇与使命,孤立无援的埃德温要以恶魔的手段,走上这个世界的巅峰!所谓圣者,就一定是善者吗?所谓圣者,不过是顺应了历史的人。
  • 《腹黑总裁太温油:诱拐小白兔》
  • 综漫之死后我成了公务员

    综漫之死后我成了公务员

    综阴阳师、鬼灯的冷彻、滑头鬼之孙、野良神、鬼灭之刃以及各种少女漫。在平安时代过着顶配生活的藤原悠子,一不小心成了拯救世界的白龙神子。她活了一千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沉睡,但是每一次醒来,世界都濒临毁灭。藤原悠子:救不动了,让我去死吧。某个抖S鬼神:欢迎来地狱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