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63200000003

第3章 智力的构成

在上一章中,通过对智力开发中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相信很多父母已经知道,智力是指人在认知方面的综合性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基本因素。但是,这些能力具体指什么?孩子的某种能力缺乏时,将会对其智力开发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培养这些能力?……这些问题,本章都会详细的讲到。

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心理过程,只有先注意到一定事物,才可能有进一步的活动。没有注意力,任何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对于孩子而言,注意力的作用就更大了,它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孩子入学以后的学习成绩。

当孩子处于0~6岁阶段时,通常是无意识的注意起着主导作用,孩子不会刻意、有目的地观察某事,接触一些东西,而是当事情出现时才引起他的兴趣,吸引他的注意,并作出一定的反应。不过,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并不能维持很长,而且在年龄上还有区别。研究显示,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与年龄成正比:2岁的儿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7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5分钟。孩子年龄越大,越会逐渐懂得将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日渐增加专注的时间。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

注意力飘浮不定,眼神涣散,专注的目标会经常转移。

心不在焉,常沉浸于白日梦而忘记眼前的事情。

孩子之所以会注意力不集中,与先天的遗传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和父母教育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所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父母首先应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其注意力,帮助孩子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在孩子注意力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孩子在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如果受到打扰,就会将注意力转移。这种打扰主要是声音和家里的一些摆设。声音打扰会使孩子的注意力转移,相信每个父母都知道原因。成人之所以在嘈杂的环境中不能安心工作,就是因为被声音打扰,注意力不能集中。家里的过多不必要的摆设也会干扰孩子,使其无法集中注意力。父母们都知道,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心强,看到一些新奇的东西总要试图去研究一下。如果家里的摆设过多,孩子不是被这件物品吸引,就是抓着那个装饰物不放,根本无法集中精力。

所以,父母应排除上面两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且简洁的环境。

尽量不要打扰正在专心做事的孩子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场景:当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玩耍时,父母总会不时地过来嘘寒问暖,父母虽然是出于好意,但难免会打扰孩子,使孩子无法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所以,当孩子专心做某件事时,父母不要随意打扰孩子,更不要发出大的声响,以免分散其注意力。

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是会专心致志,这时要防止外界的打扰。但是,当孩子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时,体验不到其中的乐趣,就很有可能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这时候,孩子需要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事情上。所以,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提高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逐渐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帮助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此外,父母应该明白,在某些情况下,孩子无法立刻进入专注的状态,比如,孩子刚刚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过后,孩子刚刚睡醒后,这些时候都不应强迫孩子去做某件事情。

观察力

一个人所具备的正确、全面、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能力,称为观察力。观察力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周围环境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是孩子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基础,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基础。一些专家经过研究后发现,观察力强的孩子,其智力的开发和发展也较好,这是因为,认识外界事物是人类一切智力活动进行的前提条件,所以,观察力越强,越能促进思维的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有利于对孩子智力的开发。

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一样,也需要培养,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呢?

孩子的观察力是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在成人的引导鼓励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父母首先应该了解0~6岁孩子的观察力具有哪些特点:

喜欢观察活的、动的物体,不喜欢观察静的物体。

喜欢观察颜色鲜艳的物品。喜欢看大而清晰的物体图像。

只能观察到位置明显的物体。

只对物体的显著特点感兴趣,其他特征很容易被忽略。

能够观察到差别大的物体,但却容易忽视细微之处。

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父母可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激发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观察的动力。如在观察初期,先让孩子观察色彩鲜艳的东西,或者用放大镜放大一些物体,让孩子找到其中的乐趣,使其在饶有兴趣的情感体验下进行观察。之后,慢慢加大观察的难度,挑战孩子的观察力。

交流互动,多提问题

在培养孩子观察力时父母应注意多提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方面,使孩子的观察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还应该让孩子养成多想多问得好习惯,把不明白的事物了解清楚。

对比观察,求同存异

周围的各种事物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引导孩子在对比中观察它们,求同寻异,可以使观察活动更全面、更深入,有利于孩子积极主动获得知识经验,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观察的兴趣。比如,让孩子观察金鱼和热带鱼的异同,黄鱼和带鱼的异同,观赏鱼和食用鱼的异同,带鱼和乌贼的异同等。这样的观察既有趣,又有效,还可以使观察活动不断深入,提高观察力水平。

在对比观察中,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观察的顺序,比如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等等,使观察过程条理化和结果清晰全面。

操作观察,调动积极性

在观察过程中,孩子的身体感官参与得越多,观察的积极性就越高,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因为当观察与动手相结合时,孩子观察到的就不仅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更有助于帮助孩子了解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并发展其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阔孩子的视野

孩子的视野是否开阔直接影响到其观察力。缺少实践机会的孩子,其观察力必然很狭隘,可以说,观察力基于知识与经验,而知识与经验的丰富与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孩子观察力的发展。

记忆力

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它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虽然一个人的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多种能力,但是,记忆力却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基础。人类的许多能力都是以记忆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对于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特别是智力都至关重要。

要培养孩子的记忆力,父母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的记忆特点。

在幼儿时期,孩子主要以无意记忆和形象记忆为主。这两种记忆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不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容易遗忘。因此很少有人记得3岁以前的事情,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人类幼年健忘”。4岁以后,孩子的记忆特点有所改变,这期间的记忆孩子有可能终生难忘。但是,由于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这时的记忆基本上还是属于形象记忆。到了5~6岁时,孩子记忆的特点开始由无意性向有意性转化,他们不仅能识记和回忆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借助一些方法来加强记忆。这个时期是培养孩子记忆力的大好时机,父母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孩子的有意性记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形象性记忆在整个幼年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相对于抽象的原理和词汇,形象直观的信息更容易让孩子记住。

但是,孩子记忆的量并不仅仅由他暂时记住的信息来决定,还包括记忆范围、记忆广度和记忆保持的时间等,这也是父母在培养孩子记忆力时需要注意的。结合这些,我们不难得出,父母在培养孩子记忆力时,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利用孩子形象性记忆的特点,为孩子提供直观、形象且有趣的识记材料从而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记住。

加强对孩子有意记忆的训练,如经常向孩子提出具体明确的记忆目标,对于孩子做出的努力或者获得的成功给予适当的激励,以提高孩子有意记忆的积极性。

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让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从而在大脑中建立起多方面的联系,这种协同记忆的方式能够提高孩子记忆的效果,帮助加深记忆。

帮助孩子理解识记材料和进行合理的复习。孩子的记忆不能长久保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不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只是死记硬背,无法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不久之后必然会忘记。如果理解了识记材料的意义,就能通过理解来加深印象,从而长久的记住。另一方面,0~6岁孩子的记忆力不能持久,需要不断进行强化才能加深印象,因此合理的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复习是巩固孩子的记忆,提高记忆能力的最佳方法。但是,让孩子采用复习的方法加强记忆时,不宜采用单调、长时间的反复刺激,这样只会导致孩子对复习失去兴趣。父母应该变换方法,只有让复习变得有趣,才能让记忆力持久保持下去。

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对已有的感性材料和知识进行加工改造甚至创造新形象的能力。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其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其实就是在帮助孩子形成大脑的思维模式,而在幼儿阶段大脑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即可永久保持,对智力开发有着非常明显的帮助作用。

对于幼儿期的孩子而言,不随意想象通常占主导地位。不随意想象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不随意”三个字,头脑中的映象或是观念的产生,并不是由特殊的意向所支配,所以幼小孩子在画画时,画出的图案总是不太符合常规,一些想法也常常出乎大人的意料。

不随意想象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主题多变,容易从一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

不受现实的制约,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容易夸大甚至更改事物的某些特征与情节。

没有目的性。想象并不是为了达到某一预定的目的,而是以想象过程本身为满足,所以有些类似于幻想。

想象力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想象力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孩子的不随意想象的发展还可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3岁前期,孩子的思维还处于混沌状态,这时候因为缺乏事物的映象,所以想象还未被开发出来,更不存在想象力。

第二阶段:孩子长到3~4岁时,开始有一些简单的想象,想象力已初步形成了。在一些游戏中,孩子常会把玩偶想象成小朋友,和娃娃一起玩过家家,拿小手帕给娃娃擦眼泪等。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想象的内容还比较贫乏、简单,没有明确的目的,是随意想象。

第三阶段:孩子4~6岁时,想象还是以随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虽然仍然无法取代随意想象,但也逐步发展起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想象思维十分活跃,已能对大人提出的游戏主题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以充实。如对父母提出的游戏大致内容,能想象出游戏的情节、角色的分配以及玩法等,此时,孩子想象力的强弱已经能够决定其智力水平了。

想象力如此重要,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想象力呢?

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

所谓感性知识,即由感性认识所获得的知识。各种事物的形象都属于感性知识,而这些形象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基础,感性知识储备得越多,孩子的想象力越丰富。

丰富感性知识的主要方式是丰富孩子的生活。婴幼儿时期想象的特点是由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并且以无意想象为主,这种想象没有预先的目的,只是在受到某种刺激后,自然而然地进行想象。所以,孩子生活内容越丰富,接触到的各类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因此,父母应该多让孩子接触外界和自然,启发孩子认识事物和各种动植物。孩子的感性知识丰富了,想象的时候才会有内容,并且还能够将各种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想象,而想象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给孩子大胆想象的自由

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常把一根小棒当做调羹给娃娃喂饭,或者把一只大石头当做敌人……孩子的想象丰富而大胆,这代表其思维几乎是完全自由的,不受一些常规的制约,有着无限创新的可能。所以,无论孩子的想象有多离谱,父母都不要制止,反而要保护其想象的欲望,鼓励其大胆想象,甚至是引导其去想象。

充分利用文学等艺术对孩子想象力的激发作用

美好的童话和神话故事最能引起孩子的想象,所以,父母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童话或神话故事,读给孩子听。在读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自己续编故事,或者让孩子根据书上的图画来讲述故事,这些都能激发和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此外,让孩子听一些有意境的音乐,让其根据音乐编排动作,通过语言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可以让孩子画一些有助于提高想象力的画,如意愿画、主题画、填充画、涂物画等。在孩子画画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大胆创新。

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

游戏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会把一个物体不断地想象成别的物体,如孩子在玩一个长木条时,他可能会一会儿将木条想象成枪,架在肩上就瞄准,一会儿又将它想象成刀,挥舞着乱砍,过不了十分钟又将它想象成一个笛子,洋洋得意地放在嘴边吹……不仅仅是木条,所有游戏的道具都是孩子发挥想象的材料,而且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此外,在与孩子游戏中,父母也可以通过发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想象,帮助孩子进一步提高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超凡的想象力也必然造就其超凡的智力,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对孩子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它是智力结构的中枢,是智力的核心。因此,培养思维能力,也意味着同时在帮助孩子开发智力。

在人的一生中,思维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直观动作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幼儿期的孩子的思维能力以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0~3岁,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动作思维,所谓直观动作思维,是指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孩子只有在听、看、玩时,思维活动伴随着动作进行。一旦这些动作停止,思维也就随之停止了。3~6岁时,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是指思维内容是具体的,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能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但是难以掌握抽象概念。随着具体形象思维的被开发和发展,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抽象逻辑思维的形式主要是抽象概念,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各自都有其特点。

直观动作思维的特点是,动作和思维同时进行,动作停止,思维也随之停止,离开了动作思维就无法进行。因此,孩子只有正在进行某个动作时,才会引起关于这个动作的思考。例如,当孩子拼积木时,只有在拼的时候才会思考如何将积木拼好,在拼之前和拼之后孩子都不会思考关于积木的问题。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对相关语言的理解。简单地说,孩子能够听懂与具体事物相对应的语言,却无法理解抽象的语言。例如,当幼儿园的老师第一次对小朋友们说:“请吃完饭的小朋友把碗送过来。”结果没有人动。可是,当老师指名道姓地说“请小明把碗送到老师这儿来”时,小明就能够明白并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

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是:要求了解事物的原因、结果、本质、相互之间的联系等等,开始会思考一些抽象的问题时。例如,如果不再单纯地问“这是什么”,有时候也会问“为什么”时,证明孩子已经开始向抽象概念思维方式发展了。虽然三种思维能力的具体特点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孩子的思考方式,都证明了孩子在思考,都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因此,对这三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统称为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在孩子0~6岁之间,思维能力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呢?

●用游戏引导

针对孩子不同时期思维方式和思维特征的不同,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如在3岁前,孩子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父母就可以经常性地陪孩子做益智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思考。

●启发和引导孩子积极思维

当孩子向父母提问时,父母解释后提出类似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父母可以给孩子正确的提示,但不可告诉孩子答案,让孩子有一个自己思考的过程。实践证明,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答父母的提问时,其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培养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

孩子分析的过程就是其思考的过程,因此,培养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父母可以给孩子出一些简单的谜语,或者说出某个物体的特征后,让孩子分析出是那种物体。

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它是一种综合性本领,由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众多复杂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智力的最高发展形势就是创造力,因此,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开发其智力也是息息相关的。

创造力强的孩子身上具有诸多优秀的品质和特点,而这些品质和特点也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有帮助。

心理学家们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22个创造力强的孩子具有的特征:

在倾听、观察或者做事时,精神高度集中,以至于对外界的打扰视而不见。

异常的活跃,不容易安静。

说话时喜欢用比喻,所用的比喻别出心裁。

不墨守成规,有向权威思想挑战的倾向。

喜欢追根究底。

观察事物细致。

渴望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新发现。

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进行创造性活动,闲暇时也不例外。

能把两个毫无关系的东西联系起来。

有了想法后能付诸行动。

好奇心重,渴望了解每一种事物。

有了想法就主动用实验来验证。

有做各种试验的习惯。

坚持真理,追求真理。

行为独立,不依赖他人。

敢于提出新观点。

注意力高度集中。

善于重新组合物体。

敏锐的洞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懂得变通,不局限于别人的理论。

能自觉地独创性地学习。

乐于思考并提出一些视角独特的问题。

了解了这22种表明孩子创造力强的特征,对父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也大有益处。创造力充满可塑性,可经过训练呈现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一经训练就不会消失。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我们给父母们提供以下8种方法:

用直观模型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比如,要孩子画海豚,先要让孩子看看海豚的直观模型,父母可以带孩子去海洋馆看真实的海豚。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父母在家用黏土或面团捏给孩子看,并让孩子照此捏出各种形状,晾干后,给它们涂上颜色。听音乐时,父母不要讲解,让孩子随着音乐起舞或者讲出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故事。

要常向孩子发问

父母借助问题与孩子交流,可以帮助孩子增长知识,提高语言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对话交流时,父母应以引导孩子思考的方式发问,如:结果怎么样?什么有关系?那么,还有什么?然后又怎么样?等等问题,这样,孩子就会顺着提问进行思考,产生新的想法。创造力往往就是在这一瞬间产生的。

不要随意打断孩子

当孩子完全投入到某件事情中时,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集中精力做事情,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利用周围环境诱发孩子的好奇心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利用好环境,可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例如:在看影碟的时候,电视机突然不出图像了,这时你就可以让孩子看一看,电视机是否出了故障?是不是插头没有插好?是不是未放碟片?影碟机是否未与电视机连接好?看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创造力也往往是在积累中产生、顿悟出来的。

采用创造性解答问题的方式讲授科学知识

在孩子社会活动时间里,父母不妨让孩子猜一猜,假定19世纪的北京有秘密城堡,王族的儿童是怎样生活的。这种问题孩子乐于思考回答,能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父母应抓住这样的机会,给孩子灌输一些百科知识,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向孩子提出“假如发生什么情况时怎么办”

父母常问些如“如果没有太阳会怎样?”“宠物吃了塑料做的黄瓜怎么办?”“突然发生地震怎么办?”这样的问题,让孩子回答,说出其想法。不管孩子说的是否符合逻辑,千万别忘了,都应该为孩子有创造性想法而鼓励他。

运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诸如单词连接、智力测验和一些运动游戏,都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总之,创造力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因素,创造性人才也是未来社会必须的人才,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父母在为孩子树立一块坚固的基石。

同类推荐
  • 幼儿情商与教养0~3岁

    幼儿情商与教养0~3岁

    本书按照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关早期情商培育等方面必须遵守的规律和注意的问题编撰,包括情商指标、培养方法、情商游戏等内容。
  •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小学生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小学生

    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也是对儿童影响最深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着第一任教师的角色。德国著名教育家,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福禄培尔曾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可见,家长(主要是父母)以及由家长所进行的家庭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 听话的老爸最伟大

    听话的老爸最伟大

    从黄金单身汉到超龄奶爸,赵宁博士描写自己与家中三位可爱的小天使,外加一位美丽慈祥女主人的家庭互动小故事。
  •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出发,在深入研究哈佛大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全面展示哈佛大学的育人哲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成年人的修身指南,更是一本教育孩子的精彩教程,能够帮助家长和青少年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领悟哈佛大学的教育真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人生智慧。
  • 与父母谈心:蒙台梭利教师给父母的建议

    与父母谈心:蒙台梭利教师给父母的建议

    父母最重要的作用是爱孩子,给他安全感和自信心,使他觉得自己是家庭的正式成员,甚至须臾不可或缺。这是管教真正的坚实基础,否则,管教便依然停留在仰仗外界压力。倘若孩子因行为不当而受罚,那确实会暂时破坏和谐的氛围,但千万不可使孩子产生“我做错了事,所以他们不要我了”的感觉。
热门推荐
  • 屠神开天

    屠神开天

    天地有灵,众生皆修士!乾坤有灵,循环有定律!仙魔鬼妖,得道可封神!神则永生,尊乾坤,定循环,天地可太平!然而,实力越强,欲望越大,修士的定律却是摆脱桎梏,超脱出秩序枷锁。所谓的循环,在神看来,皆可超越,甚至凌驾之上......
  • 有人缘好办事:人际交往的艺术

    有人缘好办事:人际交往的艺术

    本书是讨论人际交往的通俗读物,通过几百条交际沟通范畴的策略、技巧,提供了与上下级、同事、贸易伙伴等交往的技巧与艺术。
  •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六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六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传统中国”的概念,似乎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理解:就时间即“纵”而言,始自上古三代,历经汉唐宋元,降及是有清诸朝,均在其规范之内;就专业领域即“横”而言,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风俗、宗教等等,全都包罗其中。
  • 硬核召唤

    硬核召唤

    当召唤师来到了新世界,操作全靠输出,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打伤害
  • 赏金夺命者

    赏金夺命者

    佣兵存在的意义,在于一夜暴富,在于快意仇杀,在于香枕美人…在佣兵金字塔的顶层,所有人都心有戚戚地看着那个称号,最不过寻常的名字,最强大不过的象征,赏金猎人!
  • 悲与欢梦的交织

    悲与欢梦的交织

    一个普通少年成长的历程,拥有着同甘共苦的友情,追逐着触手不及的亲情,享受着若即若离的爱情。想挣脱却又逃不开命运的摆弄。没有无敌的宝物,没有超好的运气,唯一依靠的只有自己坚定不移的决心。
  • 异界之皇神路

    异界之皇神路

    一杯辛辣美酒,一根修长香烟。看世间景色繁华,怜身旁美色佳人。不求富贵一生,只求富足平安。男孩意外所得惊人系统,两个世界的命运开始纷乱交织。一切的一切都超乎男孩的想象,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三观。是血腥杀戮还是和风细雨,男孩时刻面对来自异世界的威胁,变强成了他唯一的信念!
  • 曹颂

    曹颂

    曹颂是一个自卑,在意别人想法的人,她努力迎合别人的喜欢,猜测着别人的情绪。
  • 酷跑全球

    酷跑全球

    跑酷,它不是空翻,空翻只是跑酷的一个点缀,真正的跑酷是把跑酷中的障碍当做生活中的障碍,它,是一种生活方式。
  • 梦境生物

    梦境生物

    这是一个属于梦的世界,22岁的白焱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梦境,失去记忆、情感缺失的他在逐渐成长也终会觅得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