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77600000004

第4章 阿昌族的物质文化(1)

第一节生产习俗

一、农业

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其次种植油菜、茶叶、甘蔗、玉米、黄豆、苏子、草烟、草果、板栗、核桃、旱谷、荞麦、洋芋等。在自家菜园里种一些蔬菜,如青菜、黄瓜、萝卜、南瓜、洋丝瓜等。

(一)水稻种植

长期以来阿昌族的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其他生产生活主要围绕水稻耕作周期来安排,农忙或农闲也因此而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阿昌族掌握了精耕细作的水稻种植技术。种植水稻一般都要经犁板田、做秧田、撒秧、泡田、耙田、插秧、薅秧、砍埂子等近20道工序。撒秧、插秧、薅秧、收割是水稻栽培的几个关键阶段。每年农历三月底四月初撒秧、泡田,五六月插秧,七月薅秧除草,八九月收割。其中插秧和收割两个时节最繁忙,全家劳动力以栽种和收割为重心,不做其他手工活。为了赶种、抢收,民间形成了完善的互助习俗——换工。种植水稻男女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犁田、耙田、放田水、砍埂子等是男人们的任务,撒秧、插秧、薅秧等是女人们的活。

水田是阿昌族的主要生产资料,水田又分为秧田和板田。秧田是专门用于培育秧苗的,只种水稻,不种植其他作物。一个寨子的秧田集中在一个便于管理的区域,四周用木桩、荆棘等围护。板田,夏秋季节种植水稻,冬春季节种植油菜、小麦、洋芋、牧草等作物。

传统的稻作生产工具有犁、耙、锄头、钉耙、锄铲、摊耙、长刀、锯齿镰刀、板镰刀、粪箕、谷垫、唰把、簸箕、贯斗、箩等。粮食储备工具主要有谷仓、谷囤、石缸、陶缸、木柜、麻袋等。粮食加工工具主要有水碾、水碓(又叫懒碓)、脚碓、檑子、石磨等。

阿昌族种植水稻及其他农作物使用农家肥,家畜、家禽粪便和绿肥是肥料的主要来源。阿昌族有良好的积攒动物粪便的习俗。每家厢房和楼房的一层都设有猪鸡牛马的圈舍,圈舍既是家畜栖息的场所,又是积攒肥料的地方。此外,每家都在屋子外面盖一间叫做“猪屎囤”的小房子专门存放猪屎。每年干天(即旱季)人们要到树林扫落叶垫牛马圈,雨水天(即雨季)则割蕨叶来垫,这样家畜住着干爽舒适,少生疾病,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绿肥。阿昌族人视猪粪、马粪、牛粪等牲畜粪便为农业生产的宝贝。每天中午水牛放出去时,主人就要挑着粪箕紧跟其后,生怕自家的牛屎被别人捡走。过去在阿昌族村寨时常可见小孩或老人,一手提着小粪箕,一手拿着竹火夹在村寨周围拾猪屎。近年来,由于猪普遍圈养,这种现象逐渐消失,但成年人挑着粪箕在山坡上拾牛屎的景象还很常见。阿昌族使用农家肥很有讲究,不同的作物使用不同的“粪”,有的用未经发酵的“生粪”,有的用发酵过的“熟粪”;有的用细粪,有的用粗粪。每年秋收后,人们要将牲畜圈舍的粪挖出来,挑到一块较大的田里堆成堆,让其发酵;春天,将粪堆挖开,把粪晒干,用锄头敲碎,然后用粪筛将细粪和粗粪分离。猪粪、马粪、牛粪、鸡粪对作物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水稻、芋头、南瓜、苤菜、红薯等一般施牛粪、马粪;种草烟、树酸茄等用猪粪,据说用鸡粪种出来的草烟味道太冲。

阿昌族的古代农业生产囿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常常将农事的丰收与原始信仰联系起来,借助原始宗教的超自然力量,为农事服务,形成许多独特的稻作文化习俗。

1.驶春牛

过去梁河阿昌族地区,春节期间有“驶春牛”的习俗,择一偶数日(一般是正月初四)对天神和农神进行祭祀,然后赶着耕牛到田里象征性地犁几下。现在这种习俗已经淡化,但阿昌族民间唱灯依然保存着《驶春牛》的剧目,通过戏剧表演向农民传播农业生产常识,表演过程中要唱《节令歌》《春牛调》。

节令歌

正月立春雨水地回春,二月惊蛰春分要打雷,三月清明谷雨要下种,四月立夏小满要做田,五月芒种夏至要栽秧,六月大暑小暑关秧门种山药,七月处暑立秋管田水薅秧,八月白露秋分谷子抽穗开花,九月寒露霜降谷子要低头,古话说寒露不低头,割了喂老牛。

春牛调

犁头秃又秃,犁起垡子好种谷,犁头四面快,犁起垡子逗人爱,犁头矮又矮,犁翻隔埂不消用脚踩。墙头一蓬葱,抓把土来壅;好一块平阳地,勤牛要走,懒牛要耕。勤牛不走,懒牛不耕,五谷哪里生?买牛要买塌角牯,相老婆不如相外母。勤牛细角,懒马多鬃。牛角细细长长,必定打架牛王;脚粗尾巴细,必定好力气;腰弓屁股塌,必定走得辣;粉嘴画眉眼,驶它遍山撵。莽头塌角,好驶难捉,生人来捉,兜裆一角。

2.撒种

清明过后,阿昌族开始撒种育苗,撒种一般选属马日,认为马日育秧,移栽后谷穗会长得像马尾般粗长。

3.开秧门

开秧门,就是开始插秧。一般选属虎或属龙日,认为属虎日开秧门不会遭牛马畜生糟蹋,龙日开秧门,风调雨顺,秧苗不会干枯死。开秧门时,清晨要到田里供斋,然后用左手先插三撮秧,此仪式后方可栽秧。在大面积的水田中,先将一大束秧苗栽到田中心,称做“秧王”(据说谷魂就附在“秧王”上)。再围绕“秧王”插秧,栽成簸箕状,叫栽“簸箕秧”。栽“簸箕秧”时,口中念念有词,内容大多是祈求上天让田间秧苗茁壮,庄稼丰收多产等。

4.关秧门

所有田栽完,插秧结束那天,人们要用剩余的一把秧苗蘸水将人的手脚和牛脚上沾着的田泥洗净,表示人畜干干净净回家,不要把谷魂带走,让其留在田间守护禾苗。

5.驱虫害

火把节夜晚,人们要手持火把到稻田里举行驱虫的仪式,并念一些祈求丰收和诅咒害虫的祭词:

早谷打三千,迟谷打八百;旱谷连根结,水稻顺埂倒。麻雀吃了屙痢,秧鸡吃了蜕皮,老鼠吃了烂肠,癞蛤蟆吃了窜江死。

6.祭谷魂

每年稻谷开花时,要到田里祭祀谷魂,祈求禾苗茁壮成长,谷子穗大粒满(祭祀仪式见本书“原始宗教”一节“谷魂”部分)。

7.吃新米

吃新米是阿昌族庆丰收、祭祀农神的节日习俗,每年中秋节举行。详见本书“岁时节令习俗”一节。

8.叫谷魂

收割完毕后,要举行“叫谷魂”仪式(祭祀仪式见本书“原始宗教”一节“谷魂”部分)。

(二)草烟种植

不同时期阿昌族种植的经济作物各不相同,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阿昌族种植的经济作物也不相同。20世纪80年代,草烟是阿昌族的主要经济作物。现在户撒、腊撒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菜,梁河阿昌族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茶叶和甘蔗。虽然现在种植草烟所带来的收益在阿昌族家庭经济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已经很小,但草烟是阿昌族地区的特产,种植历史悠久,其种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阿昌族耕作的水平。

草烟种植在红壤的山坡上,以生地(未种植过的山地)最佳,同一块地不能连续两年种草烟。草烟地上所施的肥料以猪粪为主,其次是牛粪和鸡粪。据说,草烟的味道与所施肥料有很大的关系,施猪粪的草烟味道最醇正清香。户撒、腊撒地区以出产草烟闻名,一方面由于阿昌族擅长种草烟,同时户撒、腊撒地区大部分旱地均是黄沙泥土,很适宜种植草烟。

草烟的种收活动,大多在每年农历正月犁地,三月烧地和育烟苗,五月整地,移栽幼苗,六月施肥壅土,八月至十月打烟尖,十一月至十二月采摘烟叶切烟丝晒干。切烟要用烟架和钢水最好的薄刀。草烟要切得细如发丝,过去切草烟是阿昌族男子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艺,男孩们十二三岁就要开始学习。晾晒烟丝用细竹竿或烟笆,草烟晒干后,用牛皮草纸包扎好,存放在干爽透风的地方。

二、饲养业

饲养业是阿昌族一项重要的副业生产。饲养的家畜有猪、水牛、黄牛、骡马等,饲养的家禽有鸡、鸭子、鹅、鸽子等。目前阿昌族的饲养业以养猪为主,此外,鸡和水牛也几乎每户必养。水牛是犁田耕地必不可少的畜力,因此,每户至少养一头;饲养猪、鸡的数量根据各家饲养能力的大小而不同。阿昌族畜养牲畜和家禽,除了猪以外,基本上都是放养,每天早上喂饱后赶出家,日落时吆回来。为防止牛马吃农作物,每个村寨都雇人或各户轮流看牛(放牛),马则用长绳子縻在草场上。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牛是放在山林里养的,每个月上山看一次,雨季天气恶劣时,吆回家里养几天,待天气好转,又送回山中。为了便于寻找,要给黄牛带铃铛。现在由于山林种植草果,黄牛和水牛都要看养。20世纪90年代以前,猪也是放养,每天早晚各喂一次食,白天放出去,任其到田野中觅食。户撒、腊撒阿昌族聚居区因气候寒凉,牲畜疾病少,坡地多,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因此,长期以来,向盈江、陇川等地输出骡马、黄牛等。近年来,因坡地普遍被耕种,山林种草果,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输出的牛马数量锐减,目前以输出生猪为主。

三、手工业

阿昌族的手工业发达,以打铁着称。除了打铁,阿昌族在制作银饰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男子基本上都掌握某种传统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的加工手艺,技艺精湛的铁匠、银匠、木匠、石匠、泥水匠等在民间很受重视,民间有“家有千财万贯,不如手艺在身”的谚语。阿昌族妇女能够纺纱织布,抠花绣朵。阿昌族手工业的最大特点是社会分工细致,不同的村寨掌握不同的手工技艺,并以生产某种产品着称。例如户撒、腊撒地区曼东寨、曼旦寨打刀,海喃寨铸犁,曼令寨烧瓦,宋项寨编篮子,东沐寨做瓮缸等。

(一)打铁

阿昌族善于打制和铸造铁器。制造的铁制产品样式和用途与内地汉族使用的相同。阿昌族生产的铁器产品广泛应用于德宏、保山、怒江地区各民族乃至缅甸北部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中。

户撒、腊撒地区铁器制作闻名已久,该地区阿昌族何时开始打铁,当地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老辈子”传下来的,在户撒和腊撒还没有分为两个坝子时就有铁匠了;第二种说法是沐英教会的;第三种说法是穆桂英传授的。

以上第一、第三种说法缺乏依据,第二种说法接近历史的事实。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沐英发兵麓川,在户撒、腊撒地区驻守屯垦,带来了铁器制作技术,并把打铁技术传授给当地阿昌族。阿昌族铁匠都要供奉炉神“老君嬷嬷”,即“太上老君”,称为“司拉”,意为“师父”。户撒、腊撒地区大部分阿昌族男子都会打铁,每个村寨各有自己的特长,以特长产品着称,并约定俗成分工生产。例如,海喃寨主要生产犁铧,曼旦寨主要生产长刀,上曼东寨主要生产尖刀,下曼东寨主要生产锄头,莱富寨主要生产砍刀,曼莱寨主要生产马掌,潘乐寨主要生产锯齿镰刀等等。制造这些产品的技术是保密的,只在村寨内传播沿袭。各寨各炉的产品上,凿上数字和排列各不相同的楔形符号,或锉上特殊的花纹作为标记,其性质类似于现代商品的商标。

户撒、腊撒地区阿昌族主要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两类铁器产品。生产工具有斧、板锄、条锄、犁铧、耙齿、钉耙、铁铲、锯齿镰刀、砍刀、长刀等;生活用具有尖刀、剪刀、菜刀、铁锅、锅铲、马掌、钉子、三脚架、火钳等。

阿昌族打铁所用的工具和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锤:阿昌语称“患”,用来锻打器物等,有大小不同的几种。

钳:阿昌语称“夏姆立阿”,锻打时夹住器物及从炉中取出器物,有大小两种。

砧:阿昌语称“顿”,锻打器物时作垫底。

勺:阿昌语称“瓢”,熔铁时盛铁水及捞取浮渣。

钎:阿昌语称“千”,捅炉火用。

锉:阿昌语称“立生”,用来制作花纹及锉平器物表面。

凿:阿昌语称“梯姆”,铁刃木柄,用于制作花纹,有半圆形刃和平刃两种。平刃与一般的凿子无异,这两种凿交替使用,可做出波浪纹、栉纹、斜线纹、人字形纹等。

刨:阿昌语称“冒卡特”,铁刃,两端有牛角柄,使用时两手持之,铲平器物表面,在刀类上拉槽,有宽窄两种。

坩埚:阿昌语称“夏姆奥”,由黏土制成,壁甚厚,状如古代炼铜之“将军盔”,但底无长柄,旁有把手,可插入木棒倒铁水;坩埚容积甚小,最多可熔铁料10斤,仅够铸一个犁铧。

炉:阿昌语称“夏姆本”,意为铁堆,土质加铁箍,无底,爝铁时置于坩埚之上,内盛铁料和木炭,有管通往风箱。

灶炉:阿昌语亦称“夏姆本”,用砖土砌成,置碎木炭,有通风箱,锻打时烧铁器用。

风箱:阿昌语称“吐孙”,圆形,粗圆木挖空制成,方形者与其他地方风箱无异。大小不等。

范:阿昌语称“道”,阿昌族铸造不同器物使用不同的范。制犁用木框内敷泥制成之范,称“腾道”;制三脚架用砂范(相当于现代铁工场之翻砂),称“庆道”。

条凳:木制,形状与一般长凳相同。凿、锉、刨、磨等工序,都于其上进行,相当于“车床”或“工作台”。

水槽:木制,形状与一般猪槽相同,以一段方木挖空盛水,淬火时用。

以上制铁工具和装备不仅形状多与其他地区铁匠所用的相同,若细细考察,发现其名称亦多来源于汉语。例如,钳称“夏姆立阿”。“夏姆”为铁,“立阿”疑为镊子,而镊子亦为夹物之工具;“夏姆立阿”即铁镊子之意。砧称“顿”,疑即汉语之“墩”,今云南汉族犹称坐垫之物为“墩子”。再如,铁勺称“瓢”,铁钎称“千”,更与汉语无异。从工具之形状及名称,可以看出户撒、腊撒制铁技术源于内地,至少受过汉族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悲剧的穿越者

    悲剧的穿越者

    古往今来的历史穿越者多得数不清,几卡车都装不完,但都是在小说里面一帆风顺,用在现代学到的知识文化改变历史,成为成功的主人公,而本篇小说里的主人公却是一个不好读书的高中生厌倦了悲剧的生活,每天想着如何穿越到三国里成为一名武将征战沙场,受众人膜拜,终于有一天他与众不同的穿越了,穿越之后﹏﹏还是很悲剧!
  • 魏过为明

    魏过为明

    上一世,林蔺不过是个山斗小民,活命而来。这次却附了个官,深知生活不易,本想着做个安居一方的小吏,却不想历史的车轮滚滚,压不住的...
  • 明朝十大恶人之首

    明朝十大恶人之首

    大明崇祯年间,吃不饱,穿不暖,半夜起来喝凉水。那一年,他变坏了。那一年,他变狡滑了。那一年,他变聪明多了。那一年,他变所有人都不认识了。
  • 奋斗在红楼

    奋斗在红楼

    大周朝,雍治7年冬,美丽、傲娇的小萝-莉林黛玉刚刚进入贾府。现代理科男穿越红楼贾府庶子贾环。如果不想被贾府的猪队友们连累的抄家杀头,就要早做准备。这是一个庶子逆袭的故事。Ps:本书是架空历史爽文。非考据党、非历史正剧党、非红学党,遗漏不符、错误矛盾之处,敬请谅解。九悟书友群:312484933.进群验粉丝值。只要订阅了九悟的书即可。九悟书友V群:214808277.全订即可。---新书:恰我少年时,已经发布,欢迎诸位书友前来品尝。
  • 国器擎苍

    国器擎苍

    夏历公元3536年界碑守护者逝去,万族重返人间,然千年间沧海巨变,大陆在人族统治下进入文明法理时代,科技与超凡相碰撞。夏朝练气士与书生,西方魔法使与精灵,海客瀛洲武士,各方势力汇聚于大洋中异能者以科技建造的海中城希望之都究竟为何?禹王九鼎再次现世究竟会带给世界多少变化?执行最后一项宛如自杀任务的吴擎,被住在桥洞里的拾荒小女孩苏鱼救起,在与对方的相遇相知中,他决定留下照顾她,当财米油盐的日子提上日程时,这个只有一身武力的人又该如何面对生活。为何他要释放出海妖一族?曾经保家卫国的将军为何沦为罪人?当差点触及的天空变得遥不可及时,是碌碌一生,还是不认命?
热门推荐
  • 英雄无敌之强者归来

    英雄无敌之强者归来

    关于英雄无敌这个游戏,我想的一个故事,是个强者回归的故事。
  • 科技捉鬼团

    科技捉鬼团

    我是一个不会道法、不会法术,被逐出师门的小道士;我有一本秘籍《真武道藏》,一个奇葩四人组合的捉鬼团队,整套的高科技武装的捉鬼装备;一个用科技手段和科技装备捉鬼的团队,想了解更多吗?
  • 魔君索爱:涅槃神女当自强

    魔君索爱:涅槃神女当自强

    一个心有爱人却心死如灰的神女,万念俱灰失去记忆,却无意间唤醒了创界魔君,魔君将她当成一个有趣的玩具带去人间,却中途把她丢弃,昔日的神女成为一个没有记忆的废柴女,看她下戏师门众人,上祸害整个修真界,与魔门少主相恋,却发现心爱之人是那杀千刀的魔君,重回神界,重回记忆,正邪不两立,旧爱新欢,看她如何抉择?生死一线,可有谁会再次为她寻找四宝聚魂?
  • 一宠成婚:拷上首席大人

    一宠成婚:拷上首席大人

    三年前,简溪意外撞破了自己亲妹妹和未婚夫的奸情,还被一个叫迟翊宸的男人摸遍了全身。两年前,简溪为了配合部队里抓捕毒枭的任务,潜入迟家集团,成为迟翊宸身边的小秘书。却没想到这个秘书并不好当,端茶倒水也就算了,还得……陪床!片段一:“我貌似……怀孕了。”正低头处理文件的男人陡的停了下来,旋转在掌心的笔一顿,突然抬头,嘴角的弧度勾起了几分黑暗到极致危险。“生男孩就拿迟氏集团股份,女孩就拿迟氏集团现金,从现在开始我会安排人移交你全部的工作档期,安心在家养胎。”“……”简溪愕然。这个时候不应该是勒令她打胎吗,怎么他连男孩女孩的财产分配都处理好了?
  • 红线传

    红线传

    独家收录“红线传系列”的近五万字未发表作品,超值典藏七篇系列力作,集结成册以飨读者。故事主角为红线,忘言,爱德华三个盗窃世家的青年人和他们的父亲莫奇?罗宾、管家J所组成。就像是一天分为白昼与黑夜,红线游走于黑白之间——这种命运在她成为莫奇先生的养女时就开始了。她就是暗夜的精灵,她在城市中穿梭,成为都市的一个传说。忘言是莫奇先生收养的最小的孩子。据说已经失忆,但是他真的失忆了吗?只有天和他自己知道!……而作者唯一能够肯定的是,他身上有很多秘密。
  • 末世带娃求生记

    末世带娃求生记

    S病毒席卷全球各种动物包括人类全部进化。或大脑进化,或肉体进化,或死亡人类进入进化前的阵痛,思思带着两个孩子如何在这末世挣扎活下去。无重生,无穿越。
  • 墨染倾城颜红泪

    墨染倾城颜红泪

    前世的她遭受了自己挚友的背叛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将她推入深渊她恨她意外的与系统绑定只要完成任务,就可获得重生她发誓待她重生归来,定要让她们付出代价!那年秋天,很美......
  • 我救世啊

    我救世啊

    科技树点歪了的地球遭遇了玄幻宇宙的攻击,李斯所在区域被拉扯到另一个时空中,艰难的回到地球后,却发现地球正在被入侵。外星诸神、旧文明余孽、异界土著......李斯思考的是,该如何处理这个烂摊子。
  • 迷你神国

    迷你神国

    曲洛觉得他上辈子一定踩死过某个拥有大神通的蚂蚁。要不然无法解释他为什么突然就会穿越到了迷你的小人王国。曲洛的梦想很简单,只是斩杀公主,救出恶龙,可又有谁能告诉他,为什么他的对手总是它们:比人还要高大的蚂蚁,一口能吞下几百个人的蚯蚓,足以让小人国亡国灭种的老鼠!而当他杀光了所有的敌人,累成了狗之后,出现在他眼前的变成了真正的庞然大物——人类。蚂蚁般大小的人儿卑微到无人可见。曲洛觉得心好累,但他还是握紧了手中的剑,边向前走,边郑重其事的嘀咕着。“谁踩我我戳谁的脚掌心!”……
  • 绝宠毒妃:邪性鬼王

    绝宠毒妃:邪性鬼王

    【绝宠,爽到没朋友】“为夫亲自教,你还敢偷懒?”“……不就是扎个马步么?我扎还不行?!”嫁人前是玩物,嫁人后依旧是玩物。被利用一世,她临死才知那些最亲近的人全是渣!一朝重生,玉锦沐玥指掌乾坤,不择手段也要让所有渣渣下地狱!可是,这只又在眼前乱晃的纯禽鬼王殿下是想干嘛?不是说好了把彼此当空气么?什么?你快窒息了要我亲亲才能起来?不不不,鬼王殿下别过来,我们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