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85400000007

第7章 沙场点兵——现代大炮纵览(5)

在喀斯特地貌或者其他较复杂地貌情况下,自行高炮依然可以像坦克、装甲车一样开进。而普通的高炮,就不能做到这一点了,就算能推进,速度也会很低。

在当代自行高炮中,首屈一指的当属德国的“猎豹”自行高炮。

不仅它的生产数量和装备数量最大,而且开创了“三位一体”自行高炮的新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战后的一段时间内,防空系统的主流还是高炮、指挥车、电源车三大块的防空作战系统。打起仗来,呼呼啦啦一大堆,增加了指挥作战的复杂性。而“猎豹”时代,才第一次将高炮的火力、火力指挥控制、电源供给这三大块综合到一起,这就是“三位一体”的高炮。如果再加上自行化,那就是“四位一体”了。

“猎豹”自行高炮于1973年设计定型,首批产品于1976年底正式装备联邦德国陆军。到20世纪80年代初,德军共装备420辆。

此外,出口到荷兰95辆,比利时55辆。“猎豹”自行高炮采用“豹”1坦克底盘,便于实现底盘零部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其战斗全重由“豹”1的41.5吨提高到46.3吨,说明一辆先进的自行高炮装的系统和部件,要比主战坦克还要多要复杂。“猎豹”的乘员人数为三人:车长、炮长和驾驶员。这说明它的自动化程度也已相当高。

“猎豹”自行高炮,采用两门瑞士厄利空公司的KDA型35毫米机关炮。厄利空公司是生产机关炮的巨擘。这种机关炮射速高、威力大、可靠性高,是一种成熟的产品。其火控系统包括:搜索雷达、跟踪雷达、火控计算机、光学瞄准具、红外跟踪装置、激光测距仪等。

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这两种脉冲多普勒雷达,堪称是“猎豹”上的两个“亮点”。

5.中国高射炮的发展

在防空导弹发明之前,大口径高炮是一种非常受重视的防空武器。德国的88毫米高炮,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着名的武器之一。由于长期受到来自高空的骚扰和威胁,我军也研制生产了两种大口径高射炮,分别为59式100毫米高炮和72式85毫米高炮。

59式100毫米高炮是原苏联KC-19M2式100毫米高射炮的仿制改进产品,1964年批准定型。该炮战斗全重9450千克,炮身长6.073米,发射100毫米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弹重30.19千克,初速达900米/秒,最大射速15发/分钟,最大射程21千米,有效射程为18千米,最大射高14千米,高低射界为-3°~-85°,方向射界360°,炮班人数为七人。为了提高作战效能,59式100毫米高射炮,采用雷达和射击指挥仪自动控制技术,并配用电击发装置,可实现全连大炮齐射。瞄准系统为59-01型指挥仪和瞄5型雷达,另配有59式高炮瞄准镜和58式周视瞄准镜,大炮有自动、手摇对针、手动三种瞄准方式。59式100毫米高炮,是我军装备的最大口径高射炮,曾经作为援越武器,在抗美援越的战场上参加过防空作战,击落过相当数量的美军飞机,是援越部队最具威力的防空武器。

72式85毫米高射炮,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高射炮,是准备用于取代100毫米高射炮的。1972年设计定型后,投入小批量生产,现已退役。

该炮的装填系统,采用自动程序控制线路,有较高的射速和射击精度。

使用液压式行军战斗转换装置,随动系统利用可控硅技术和复合控制原理,可提高大炮跟踪精度和瞄准速度。该炮战斗全重5900千克,弹重9.3千克,初速1000米/秒,最大射程21千米,最大射高16千米。

随着火控和弹药技术的提高,配用新型战斗部和引信的大口径高射炮弹的单发毁伤能力,已远远超过小口径高射炮弹。如果再配以先进的侦察和火控系统,那么,大口径高炮将是一件费效比颇佳的防空武器。

中国PGZ-95式25毫米4管自行高炮是为提高陆军的低空防御能力,而研制的小口径履带式自行高射炮。它和PGZ95履带式连指挥车和连检测车,组成了我国第一代全自动、全天候型弹炮结合,可行进间射击的自行高炮系统。该炮一般在连指挥车的统一指挥下联合作战,必要时也可独立作战。该炮主要由单炮搜索雷达、炮塔、光电火控系统和底盘四个分系统和若干单体组成。白天采用电子视野自动跟踪,夜间采用红外热像仪跟踪,具备全天候作战的能力。其主要武器为炮塔两边各两门的25毫米机关炮,单门射速为600~800发/分,四门高炮齐射,可达3000发/分,炮塔两边还各有两枚地空导弹。另外,高炮采用履带式底盘,越野性能较好。炮车乘员3人。该高炮现主要列装我军机械化、摩托化步兵团和高炮旅,用于机械化部队集结、行军、展开和进攻时的对空防御。

95式自行防空系统,只是整个移动式防空系统的一部分,整个移动式防空系统,还包括一部作战指挥车。作战指挥车也安装在一个类似的底盘上,可以控制多达6~8个95式自行防空系统。这种作战指挥车,在很多方面的设计理念上,和俄罗斯的“狗耳朵”系统相似。俄罗斯的“狗耳朵”系统,安装在装甲指挥与侦察车底盘上,为移动式防空系统提供火控信息,受其指挥的防空系统,有2S6M自行高炮/防空导弹系统、“针-10”型防空导弹和“道尔”式防空系统。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坚持不懈的发展,我国的高炮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展望未来,我国高炮的发展正向着简化口径、不断提高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发展。可以预测,我国未来高炮武器系统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兵器之巅。

第八节霹雳神火——火箭炮

火箭炮是炮兵装备的火箭发射装置,发射管赋予火箭弹射向,由于通常为多发联装,又称为多管火箭炮。火箭弹靠自身的火箭发动机动力飞抵目标区。其特点是重量轻、射速大、火力猛、富有突然性,适宜对远距离大面积目标,实施密集射击。

火箭炮的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弹的点火具和赋予火箭弹初始飞行方向。由于火箭靠本身发动机的推力飞行,火箭炮不需要有能够承受巨大膛压的笨重炮身和炮闩,也没有后坐装置。火箭炮能多发连射和发射弹径较大的火箭弹,它的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但射弹散布大,命中精度差,因而多用于对目标实施大面积性打击。

1.火箭炮的发展史

火箭是中国的一大发明。最早的多枚火箭连发装置和齐射装置,也是由中国发明的。早在明朝,茅元仪就在1621年完成了《武备志》一书,书中记载的火箭及其发射装置有几十种之多。

其中,有一次可发射32支和40支火箭的“一窝蜂”和“群豹横奔箭”,有一发百矢的“百虎齐奔箭”和可连续两次齐射的“群鹰逐兔箭”,这些装置都可看作是现代火箭的原始雏形。

世界上第一门现代火箭炮,是1933年前苏联研制成功的BM13型火箭炮。这种自行式火箭炮,安装在载重汽车的底盘上,装有轨式定向器,可联装16枚132毫米尾翼火箭弹,最大射程约8500米。

1939年正式装备苏军,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首次实战应用。当时苏军的一个火箭炮连,以一次齐射摧毁了德国军队的铁路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火箭炮齐射时,像火山喷发炽热岩浆,铺天盖地般倾泻在敌目标上,声似雷鸣虎啸,势若排山倒海。不仅消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和军事装备,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巨大的打击。德军士兵后来一听到这种炮声,就心胆俱裂。为了保密,当时苏军并未给火箭炮定名,但在发射架上标有表示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兵工厂的“K”字。可能由于这个缘故,苏军战士便把这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亲切地称之为“喀秋莎”。严格地说,“喀秋莎”是导轨火箭炮,而不是多管火箭炮。最早的具有炮管式发射装置的多管火箭炮,是德国于1941年正式装备部队的158.5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和280/320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国都非常重视火箭炮的发展与应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火箭炮又有了新的进步,其性能和威力日益提高,已成为现代炮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的火箭炮基本采用多联装自行式。其口径大多在200毫米以上,配用多种战斗部,并已开始配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火控系统,射程在20千米~70千米之间,用于弥补战术地地导弹与身管大炮之间的火力真空。

我们知道,火箭炮和导弹是有很大区别的。通俗地讲,最主要的是造价的大小不同。火箭炮弹头要小很多,而且没有导航定位等设备,归根结底,是一种炮弹,比精密的导弹,要便宜得多。而导弹则算是一种带有威力强大的弹头的自动飞行器。

2.中国63式107毫米火箭炮

中国在1960年推出了一款世界级的火箭炮。人们将AK-47突击步枪,RPG-7火箭筒和107毫米火箭炮,并列为世界上最着名的三种常规武器。107火箭炮,是中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63式火箭炮,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火箭炮。在越南战场、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当地的游击队就大量使用了这种来自东方的火箭炮。

107毫米火箭炮,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精品大炮,各种参数经过了反复优化。首先,该炮火箭弹设计为18.8千克,一个人正好扛一颗,即使在复杂地形长途行军,也可以承受。相比之下,俄罗斯着名的122毫米火箭弹,重达45.8千克~66千克,装填一枚炮弹,往往需要三人;俄罗斯最轻的140毫米火箭弹,重39.6千克,根本无法单兵携行。当然,国际上也有个别超轻型的火箭炮,如比利时的70毫米火箭炮、意大利的51毫米火箭炮,但他们的弹头威力太小。同时,这几种炮难以用人力搬运,所以对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的适应性,远不及107毫米火箭炮。

107毫米火箭炮不仅总重量轻,还可以快速分解和结合,拆开后的单个部件,重量不超过30千克。为满足人背的要求,分解部分在结构尺寸上具备如下特点:上不过颈(便于抬头),下不过臀(便于跨步),宽不过肩(便于通过),重心贴身(防止扭腰)。从这些方面来讲,可以说107毫米火箭炮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火箭炮都不可以与之媲美的。

在阿富汗,当地武装早已把牵引式107毫米多管火箭炮,装在各种车辆上,成为自行火箭炮。事实证明,该炮和多种车辆都能完美结合,显示了极好的适应性。107火箭炮,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适合游击战和特种部队使用的重武器。1985年,107毫米单管火箭炮批量生产,火箭发射管长0.9米,用三脚架支撑,全重23千克,射程可达8.5千米,并且精度高、威力大。一个肌肉发达的特种部队战士,完全可以独自把这种单管火箭炮和两发炮弹扛到发射点,远距离袭击敌方的要害目标,然后安然撤离。

必要时,107毫米炮弹也可以不需要发射装置,直接放在地上,瞄准后用几节普通电池和两根普通铁丝或导线,就可以发射。一般而言,简易发射时,目标距离1000米~1500米时效果较好。更有甚者,曾经有报道说,阿富汗人用石头把107毫米火箭弹的后盖砸掉,在地上摆成一排,然后用火直接点燃,发射效果极佳。

3.俄罗斯龙卷风火箭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首先大规模装备了火箭炮。并在战后研制了精度和火力并重的“飓风”、“冰雹”和“龙卷风”火箭炮。其中,“龙卷风”被认为是集火箭炮技术大成的扛鼎之作。

“龙卷风”火箭炮,口径为300毫米12管发射,是俄罗斯最大口径的火箭炮,采用了多种无控和末端制导火箭弹。这些火箭弹的共同特点,是采用了初始段简易惯性制导,还采用了姿态控制、弹体旋转稳定和自动修正技术,火箭弹的散布精度技术。

通过弹上的自动修正系统、陀螺定向仪和燃气控制系统三者配合,射击精度大大提高。

当火箭弹发射离开导向管后,尾端的弹翼自动张开,控制弹围绕中心轴自旋,以减小风力对飞行弹道的影响。在飞行过程中,还可通过高压气瓶推动液压动作筒,控制火箭弹修正弹道。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就可以将误差控制在射程的0.21%之内:其密集度指标,与传统火箭炮相比提高了三倍,接近了普通身管大炮的精度。

由于作战理论不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并不十分看重火箭炮的发展,而中国、俄罗斯则对火箭炮青睐有加。当然这和美国强调精确打击的战术也是分不开的。火箭弹威力足够,但是精度很差。而且发射时火焰和灰尘很大,很容易暴露目标。对于自身防卫能力不足的火箭炮来说,一旦暴露目标,就可能招致敌方空军、导弹的袭击,战场生存力不足。但是,美军仍然装备了一些M270自行火箭炮,用于给炮兵提供火力支援。

同类推荐
  • 战国争霸之八雄

    战国争霸之八雄

    雄唯书友群群号:626747681叱咤风云的良将,运筹帷幄之中奇招险招妙招大仗小仗明争暗夺看我如何争霸七国
  • 卧底学校

    卧底学校

    一个从出生就被父母遗弃的男孩,被一个孤儿的院长收养并取名为萧宁,萧宁在孤儿院渐渐长大。一天一个陌生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平静,他利用孤儿院的危机带走了萧宁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从此改变了萧宁的一生,他将萧宁训练成一个武功高强的卧底,参加扫除一个黑社会组织的行动,在卧底生活中发生惊险刺激的事件也让萧宁遇上了他愿意陪伴一生的女人。
  • 冒牌将军

    冒牌将军

    只是因为长得相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神棍因缘巧合成了人人敬仰的军长。在铁与火的历练中,冒牌将军终于成长为真正的另敌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
  • 战舰之争

    战舰之争

    华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昂首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当人类历史步入近代后,华国社会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冲击,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蹂躏,最后远远落在了世界的后面。正当战争再一次一触即发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改变大华国历史的人物,他就是现任海军总督的陆涛!好吧其实就一个科技宅(天才?)在异界(过去?)的故事(搞笑?)!笑~
  • 《二战亲历记》

    《二战亲历记》

    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戴维奇·麦克在1942年和他的哥哥,加入了海军陆战队。经过了十个月的集训,在1942年11月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本书以麦克的见闻将一个真实的二战带入你的眼中......
热门推荐
  • 我的文艺花店

    我的文艺花店

    纯爱言情故事?系统种田文?萝莉养成奶爸流?不存在,都不存在,这就是一个浪迹天涯的背包客有一天安静下来种种花,泡泡妞,开花店的幸福快乐故事……===============================这是一本不正经的小说这是一个不正经的作者还需要一群正经的读者……滕小鹿的花房:589661812
  • 大道源

    大道源

    道在何方?只在身中,一切证悟铭于心,开大道,显本性,方能开宗立派,成一方之不灭掌握生死,超脱世人之外..........
  • 轩辕奇侠五帝传

    轩辕奇侠五帝传

    黄帝,夏帝,天帝,炎帝,冥帝,五帝的帝之传说。叶璇夏沁,两个因五百个金币而结识的欢喜冤家,一个是穿越的孤儿穷小子,另一个是富可敌国的夏府千金,两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爱之火花。夏叶的沁璇
  • 18年的那个夏天

    18年的那个夏天

    “她不是什么校花,也不是第一名,她很普通,可在我心里,她就是我的全部”
  • 魔王养成记

    魔王养成记

    十年前我与大我二十岁的男子结拜,从此我多了个和我差不多大的侄女。十年后,我二十四岁,当年与我结拜的大哥离奇死亡,死前将女儿托付与我。但是我却在大侄女身上看到了死亡,那是一个色鬼,要娶她当媳妇……
  • 凤舞九天之小人得志

    凤舞九天之小人得志

    血染红她的指尖,他不曾回头,她笑了,她知道,她的归宿终归如此,可是,她不甘呀!她恨,她恨她夺走了他,她恨她为他倾尽所有却落得这般田地......九尺白陵是他赠她的,她腹中胎儿是她杀死的,人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可他呢?十年啊!这该有多少恩啊?一念之间阴阳两隔。进宫十年,她为他尽心尽力,她和她情如姐妹。可结果呢?他离她而去,而她那个曾经那个所谓的姐妹却夺走了她的夫君,任她被万夫凌辱,也不曾看她一眼。十年夫妻情,十年姐妹情,到哪儿去了?她恨她小人得志的模样,讨厌她的媚笑,讨厌她的狗仗人势,呵,你特么狗仗人势又怎样?总有一天,我凤九一定会把你这个贱人舞蝶踩在脚底下,让你被万夫凌辱,生不如死。记住,凤九
  • 将来有座城

    将来有座城

    《锦城》剧本研讨会,江莱匆匆赶到,不料导演见到她,笑得一脸和善:“呦!编剧和泽辰怎么一起来了?”嗯?她一回头就对上藏在帽檐下那双棕色的眸子,愣了。李泽辰?然后她就听见他从口罩后面发出闷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好久不见!”她瞪大了眼,好久不见是什么鬼?她今天第一次见他好吧?后来,江莱被堵在阳台上,进退不得,她无奈道:“你到底想干什么?”李泽辰往前一凑,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脸颊,低沉好听的声音响起:“看不出来?我在追你啊!”她扶额:“我们不是有过节吗?”“没错,可我现在想要以德报怨!”
  • 相遇本是命

    相遇本是命

    一场意外让两个准备结婚的人分道扬镳再次相遇的两个人发生了实质的关系
  • 穿书之带着正太闯仙途

    穿书之带着正太闯仙途

    此书:报!作者大大,书有急事禀报。作者淡定喝茶:不是我说你啊,你瞧瞧你,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对了,你报什么?此书痛心疾首脸:最近京城出了大事了!出了一群强盗!作者继续蛋定喝茶,顺便用媚惑的口吻:哦?什么强盗敢在我眼皮子底下撒野?此书义愤填膺脸:他们点了我,却不给留言,不给票票,最可恨的还是他们不收藏!!!作者不蛋定了,摔桌子踢板凳:说,他们是谁?此书委屈脸:是读者。。。接着就看到作者狠虐此书然后…就没然后了(作者自述:这不争气的娃儿,我要你有何用?)
  • 八公子

    八公子

    这要从刚穿越就赶上的皇族姐弟11戏码说起想要调查清楚起因,却搅乱一池清水,纷繁复杂的琐事一件连着一件百年前占卜里所言的“一君四家族,一美八公子”,八公子到底是哪八位公子?这个纷乱的朝代,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长公主那皇宫里到处都是秘密,那江湖上人人手染血腥,当命定的八位公子纷纷出现,谁值得信任,谁需要提防到底又是谁才是她该去在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