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66100000002

第2章 人的本质(1)

人是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最为贵。“人”,是汉字中笔画最简单的字之一,但是其内涵最为丰富。中华民族有近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其中哲学思想处于核心地位。哲学的历史,不仅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历史。在人类知识的宝库里,最重要的也是最难懂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人是一个价值存在物,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价值的提升过程。要科学地探索人的价值就必须对人的本质进行探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是科学地研究人的价值的前提。

§§§第一节人的本质的历史探索

在“人的价值”这个概念中,价值的承担者是“人”,那么,对“人”的探索和研究就必不可少了。

“人”,是汉字中笔画最简单的字之一,但是其内涵最为丰富。“人”,上面是什么?天!下面是什么?地!天地之间有“人”,人顶天立地!

究竟什么是人?众所周知,人确实是属于高级动物,但为什么说“你这个人与动物一样”,你会极不高兴,认为是受了污辱?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人的本质是什么?是研究人的价值的前提。

中华民族有近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其中哲学思想处于核心地位。哲学的历史,不仅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历史。在人类知识的宝库里,最重要的也是最难懂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因为,如果离开了人这个基本前提,其他知识就不可能产生和存在。因此,在中国古代,尽管哲学学派林立,但从春秋至近代,各个流派总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上。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

1.对人类起源问题的探索和研究

中国古人还不知道进化论,在探讨人的起源问题时形成了“天地生人论”和“精气生人论”。但在这两种认识论之前还有神创论的传说。

《淮南子·说林训》中有这样的记载:“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意思是说黄帝给了阴阳(生命),上骈、桑林给了人形体(耳目、手臂),每个天神造了人的一部分,然后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人,其中包含了人是被组合起来的意思。在《风俗通》中有关于女娲抟土造人的详细记载:“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意思是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其实,在西方也有众神造人的说法。《圣经》中有一段关于众神造人的记载,《创世纪》篇这样写道:“神说,我们要按照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模样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一切地上所爬的昆虫。”

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是中国古人对人类起源问题的最早想象。这种想象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十分幼稚可笑的,但它是凭着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自身奥秘和存在的意识,是我国古代人们渴望研究自身的愿望和探索。这种对人的起源的描述,虽然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神话没有像西方那样,把人的起源问题长期停留在上帝造人说上,更没有把神创人说当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来禁锢人们的思想,而是在此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天地生人思想,在对人类起源的问题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头顶苍天,脚踏实地,对天与地既十分熟悉又感到十分陌生和神秘。天赐予阳光和雨露,使万物茁壮生长;人和动物一样生长在天地之间,既离不开天也离不开地。于是,古人就认为,人就是天地所生。这种观念在先秦文献中有不少记载。《古文尚书·泰誓》有“惟天地万物父母”的说法。《左传》成公十三年引刘子的话说:“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唐孔颖达疏:“民者,人也。言人受此天地中和之气以得生育。”战国时,天地生人论已普遍流行,如荀子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合而万物生”,肯定人是天或地所生。比较系统地论述天地生人的是《易传》。《易传》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这就是说,天地间阴阳二气交合才能化生万物,有万物才能产生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仪,万物离开天地就无法生存,天地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古人非常尊崇天地,敬重礼拜天地,形成了按节气定期祭祖天地的礼仪制度。天地是最高范畴,天为阳,地为阴,是对立的两极,天地交相融合,由此产生万物,出现男女,人类由此而生。有了人类才出现人类社会和各种社会关系。

天地生人的理论是在商周时期的天命论衰落以后提出来的,比起神创造人的理论向前迈进了一步。神创论是把人的起源归结于自然界之外的虚幻中,而天地生人论却是在自然界中寻找人的根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由于受智力发展水平的局限,人们对天地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直观的经验认识之上,且对“天地”之“天”的属性的理解也是含混不清的,既可以将天理解为至高无上的主宰之“天”,又可以理解为自然之“天”。这样,这种理论便具有向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这一缺陷被汉代董仲舒所发挥,提出了“人副天赋”说,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虽然天地生人论是古代人们想从自然界寻找人类起源的愿望,与神创论相比是向前迈进了一步。但人们在探索的同时,由于受到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仍然带有神秘的色彩,它很容易和神创论划不清界限,还不能够科学地说明人类的起源。精气生人论与天地生人论相比则是对人类起源更进一步的探索。

精气学说是有关宇宙生成及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它认为:精气是宇宙的本原,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或气构成的,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亦由精气构成;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那么,“精、气”又为何物呢?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又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最早提出气生人思想的是战国时的管子。《管子·内业篇》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行,合此以为人。”《内业篇》解释:“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气,首见于《周易·系辞上》与《管子》,在《吕氏春秋》、《淮南子》及《论衡》中也有所记叙。《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庄子·知北游》认为,天地万物及人类生灵皆为一气所生,“通天下一气耳”。《淮南子·天文训》认为,天地及自然界万物都是由精气生成的,“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还认为精气分为阴阳二气,阳刚阴柔,二气交感聚合,万物乃萌生成形,“阴阳合和而万物生”。但此精或气并非宇宙的最初本原,宇宙的最初本原是“道”。精或气由“道”生,是“道生万物”的中间环节,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直接物质材料。如《道德经·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地并列而视为万物生成之本原。如《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源。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

精气的概念虽源于“水地说”,但水、地皆为有形物质,人体内的精也属有形之物,都与“有生于无”的基本假设相违背,故皆难成为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周易》与《管子》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内经》亦认为精是充塞于太虚(宇宙)之中的极细微物质,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如此将精气的概念规定为存在于宇宙之中无形而动的极其精微的客观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从而与气的概念同一,汇流于气学范畴中,发展为“气一元论”。

两汉时期,精气学说被此时兴起的元气说所同化,并逐渐发展为“元气一元论”。“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故称气为“元气”。西汉董仲舒指出:“元者,为万物之本。”开辟了以元气为万物本原的思路。东汉王充认为元气是天地间自然存在的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唯一本原。何休认为元气为天地万物的最初本原:“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

从“元气一元论”的形成过程可见,两汉时期对宇宙本原的探讨,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在先秦道家的“道—气—物(人)”的万物生成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万物”的宇宙发生模式,以气为化生宇宙万物的中间物质;二是以王充为代表,明确提出了元气为宇宙万物之本原的思想,开中国气本论哲学之先河。

精气生万物的机理,古代哲学家常用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来阐释。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即所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二气交感相错于天地之间,氤氲和合而化生万物。如《周易·咸彖》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因此,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合和是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根本原因。

精气有“无形”与“有形”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所谓“无形”,即精气处于弥散而运动状态,充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是精气的基本存在形式。由于用肉眼看不见,故称其“无形”,宋张载有“太虚无形,气之本体”之说。所谓“有形”,即精气处于凝聚而稳定的状态,一般都可以肉眼看清其具体性状。有形之物为气凝聚而成,《素问·六节藏象论》有“气合而有形”之说。但习惯上仍把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而将有形质的实体称为“形”。无形之气凝聚而成有质之形,形散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因而以气为本原,“无形”与“有形”之间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

2.几种有影响的人性理论

对人性的探索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炎、黄时代。当时人们的认识是:“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面趣者,谓之人。”即从人的简单外在特征上来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当然是十分幼稚的认识。中国历史上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是从人的本性问题上开始的。究竟什么是人的本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中国思想传统影响最大的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以后的思想家都是紧紧围绕人性的善恶问题展开讨论的,概括而言可以归纳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孔子、孟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就在于人具有仁义礼智等伦理观念,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不是生之为性的自然本能,而是与动物相区别的道德情感,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同类推荐
  • 有味儿:老舍笔下的人生百味

    有味儿:老舍笔下的人生百味

    本书选取了老舍关于茶酒饮食文化的散文几十篇,包括《吃莲花的》《新年醉话》《兔儿爷》《在乡下》等名篇。文字朴实无华,却又带着自己独特的生活幽默。一茶一饭,一蔬一果,一草一木……清新自然的文字,写出千姿百态的人生,人性的美好与诗意。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

    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

    乡村文化彰显了乡村淳朴、仁厚的民俗习气,表现出自然而独到的文化品格,在这种文化中既有“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情结,也有“趋福避祸”的民间信仰;既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朴素道德观,也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良善交往原则;既有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也有充满希望的未来期冀。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一书付梓,既是对定南改革发展的回顾,也是定南人民感谢伟大的党、讴歌伟大时代的另一种表达,更激励着我们在奋进的历程中以务实铸就辉煌,以豪迈续写新篇,定南的发展步伐也定将因有名家们的印迹而更加深远、更加铿锵激越。
热门推荐
  • 今有星辰无月明

    今有星辰无月明

    前朝公主蜕变成尚书府的千金小姐,一方镇北王爷卷入当朝的政变……洛二小姐顽劣成性有哥哥庇护,王妃顽劣成性有王爷庇护。“小冉,你一饰两角不累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可能不太平凡

    我可能不太平凡

    只要追求力量的人,那就不会有任何例外,全都在追求战斗,他们是为了得到力量所以才追求战斗吗,还是为了战斗才追求力量……封元在挚亲被杀后,拜入武宗,且看我一人斩遍世间我认为的一切罪恶
  • 穿越之事农桑

    穿越之事农桑

    罗蔓儿,一个农科院的学生,穿越了,还是穿越在一个没娘的胖小妞身上,看她如何用现代知识搅得古代农业风起云涌,从一个庶女,到王爷的继妻……
  • 我的故事有后悔药

    我的故事有后悔药

    故事是发生在我的生活中的是,是我希望想改变的事,若人生有后悔药那我的一切会不会改变(最近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让我后悔的事,若能改变,我现在一定还是那个幸福的孩子)。我希望市上有后悔药。
  • 网游之沸腾

    网游之沸腾

    在这个世界,有很多人总想高高在上,但还有人只想低调的平平凡凡,可惜那些想高高在上的没有踏上天空,而想低调的踏入苍穹,天空有什么?他们不想知道天空上的美丽星辰,只知道有太阳月亮两个孤独的王者,也只想当陆地的草无忧无虑,但当他们有一丝沸腾时草便破开云层直入天空之上,摘星捉月。
  • 尊上矜持点

    尊上矜持点

    前世的唐诗一心只专心修炼从未体验过亲情友情,爱情,心静极不圆满在升至神位时渡劫失败被天雷劈死了一朝重生进入了一名废物的身体,此生修为重头再来,看她如何逆天改命,高级丹药很稀有?她随手就当糖果吃,神兽很高贵?对不起,姐的兽兽是超神兽世上只知他是火灵国上尊,却不知他是神界太子,众人仰慕的上尊只对她一见钟情,心心念念,他追她逃可上尊大人变幻无常法力无边,她根本逃不出他的手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孤峰剑影

    孤峰剑影

    上古妖族为何在神州大地消失?人妖共存,天下大同,是不是镜花水月?失去正义,秩序的天下,将会奏响一曲怎样的乱世悲歌?蛰伏三年,破茧而出,极尽绝妙之构思,力塑端雅之文风。本书将为您呈现一个惊!奇!异!泣的古风幻想世界。欢迎加入《孤峰剑影》,QQ群号码:513220556
  • 今我掌灯

    今我掌灯

    在贵胄云集的琼林宴上,宋家大小姐貌似心不在焉地走神了,可再次回神的时候,她竟发觉自己有些莫名其妙了。——宋知熹有些难为情。都说云开雾散子孙贤,功德圆满则宗族长绵,可为何宗谱里却没有半分她存在的痕迹?有人抹唇散漫道:“无巧不成趣,你可懂?”——错世相认,你可还会叫错,我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