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66100000044

第44章 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生价值(10)

理想人格也叫人格理想,是一个人在人格追求上的奋斗目标,可能达到和成就的内在品质。人格是一个人把自己真正实现为人的生活实践的产物,表现出的是个人在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等各种关系、各种事情时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因此人格是有善恶之别、高尚和卑劣之分的。例如,当一个人横穿马路时,如果横在自己面前的是宽宽的绿化带,这时,是踩着绿化带通过还是绕道而行,简单的一个行为就可以折射出人格的高尚与卑劣。理想人格有类型化理想人格和个性化理想人格之分。按照社会具体模式培养的人格是类型化的理想人格,例如古代要求的“圣人”“英雄”。如果从个性的差异出发,培养适合自己的自由人格就是个性化的理想人格。这里的个性化理想人格是与冯契先生的“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同一语义,也就是每一个个体所追求的理想的自由人格。

一个社会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制度下都会有自己培养人格的理想标准或目标,这个标准就是这个社会的理想人格。社会提出规范和人格标准,目的就在于引导人们按标准要求自己,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例如,中国古代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圣人”、“英雄”。无论是孔子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还是《大学》中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现代提出的“四有新人”标准,都是社会推崇的做人的理想标准,是一个社会的理想人格。尽管每个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的做人标准,并为培养这样的理想人格提供了条件,但对人格的培养却有很大区别。在现代社会之前,由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社会发展速度较慢、社会关系也较为简单,社会在对人才的培养上也单一化,对理想化人格的培养大都属于类型化的理想人格。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的迅速性,仅仅培养类型化的理想人格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人与人的性格、兴趣和能力等是不完全相同的,每个人的理想人格也有所不同,古代社会中的“圣人”、“英雄”其实是对一些个体自由人格发展的扼杀。面对社会的高度复杂、发展的迅速,需求的多样性及个性的差异性,教育只有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实施,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效应,个性化理想人格的培养也就成为现代社会的要求。

2.创造性劳动是个性化理想人格的本质规定性

现代社会的理想人格是个性化的自由人格,属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格精神是创造。培养人的创造性是个性化理想人格建构的关键。人格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等。对大多数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来说,先天的遗传因素会起一定的作用。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介绍,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但是,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教育对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埃里克森说: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班都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语言等。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这说明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人格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个性化理想人格的建构关键在于培养创造性。创造性劳动,是个性化理想人格的本质规定性。创造性又叫创造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创造的英文词create,意思是to cause (something new) to exist,produce (something new),即引起或产生某种新的事物,是重新构建或产生新事物的一种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创造有不同的理解,但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它有以下特征:首先,创造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任何创造都有一定的目的。其次,创造必须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人在实践中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那种能够带来创新性成果的实践活动才能被称为创造。再次,创造是创造者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结果。“创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方式、活动的结果和能力的要求”。因此,创造力和创造过程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心理学界较有代表性的创造力的定义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又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由此,创造就是在前所未有之处有所建树,就是在成规定制之外有所成就。冯契先生认为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是人们在其创造性活动中都能达到、获得的。“不论是做工、种田,还是作画、雕塑、从事科学研究,都可以自觉地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中改造自然、培养自己的能力,于是自作主宰,获得自由。”这说明要培养自由人格就必须培养人的创造性,只有在创造性的劳动中,自由人格即理想人格才能实现。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研究理想人格时特别强调理想人格应该具有创造性生活取向和创造性的爱。他指出,创造性生活取向是美好生活所需要的人格品质,当个体在发展自己和扩展自我时,就会由此获得新的人格特质。当不断获得新的人格特质时就是趋近理想境界的人格状态,人的特质就会以均衡和谐的方式存在,就会接受他人,正确地对待挫折与怨恨,积极主动地处置自己的环境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自己,自觉自愿去追求事物的真善美,达到理想境界,完善人格魅力。

实现个性化的理想人格要抓住个性差异培养创造性。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创造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内心的潜能通过外显行为释放或表现出来的过程。这说明创造和个性是分不开的,也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个性表现的是一个人所独有的人格特点,它侧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每个人的个性不同人格就不同。自由个性的形成离不开创造,创造性活动是自由个性“修养”的途径。冯契先生认为:“各人因其性情之所近,谋划、培养、发展都有它的独特性,而绝不能整齐划一。”在培养每个人独立的理想人格时,“首先要求成为自由的个性”,在自己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按照社会的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创造性发挥得越充分,人的内在价值就越能实现,理想人格就越接近,人就越自由。因此,只有按照个体个性的要求充分培养其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不断改变着自然、改变着自己,使自己的人格不断趋于完善,达到理想的境界。

正是人的创造改变着自然,使自然成为人的自由家园,也正是人在创造活动中参与和塑造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改变着自己,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宰者,成就自己的自由人格。

3.创造性活动是德性完善和提升的途径

首先,德性是人格的核心。人格作为人本身的内在价值,是和人的主体能力联系在一起的。人有理性、意志、情感三种主体能力,相应于这三种主体能力就有了三种具体的价值,即真、善、美。就具体的人类实践活动而言,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分别集中体现着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成果。个体的人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就是塑造、建构和整合理想人格的过程。人格的建构和整合过程,是一个实践和发展的过程,求真、求善、求美三者统一于人格的发展和塑造过程。但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人格的成就而言,德性、即道德品质是根本性,是人格的核心”。

一个人要实现自身价值,必然脱离不了社会,个体的人所建立的人生目标必须和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事物真理的追求,需要理性的自觉。但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而往往是一个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而这种坚强的意志力又是来自道德的自愿,如果没有主体的自主自觉,个体是无法克服困难与挫折。此外,个体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实践活动都是社会中的活动,必然要解决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需要主体能够自觉遵守社会的普遍规范,自觉尊重他人的权利,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这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与背后的依据和动力必须相一致,如果只是在外部行为上表现出来是道德的,其行为背后的动力和依据却不同,这种道德的行为就不是自我的真正行为,其行为的背后也就不是主体的自由人格。“只有自愿的选择和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才是在道德上真正自由的行为。这样的德行,才是以自身为目的,使自身具有内在价值。只有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权利,才能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德性是人格的核心。

其次,德性的修养也需要创造性,在创造性活动中德性得以修养和提升。德性,通俗讲就是道德品质,是在一定的社会道德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外部行为表现和内部心理活动的统一,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无论什么社会,德性都需要培养和修养。德性的修养不是特殊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源于个人需要,是在投身社会实践的活动中,主体为了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产生的一种自觉自愿的需要,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完善自我品德。

其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如果不是创造性的活动,主体遇到的问题和挫折就会少得多甚至没有,主体的意志力也不需要多少磨炼,德性就很难得以修养和提升。创造性的活动是在成规定制之外的活动,是摸着石头过河,是在黑暗中探索,挫折和失败往往是创造者的家常便饭,他们的失败常常多于成功,这就必然会遇到挫折,会有痛苦、困惑、焦虑。法拉第可以说是最成功的科学家之一,但据他自己说,他的每十个有希望的初步结论中,能实现的还不到一个。因此,创造者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持久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主体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持久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勇于承担起痛苦、困惑、焦虑的内在动力又来自哪里呢?无可选择,只能来自于主体道德的自愿自觉。是道德的自愿使主体克服重重困难,在这个创造的艰难过程中,正是德性得以修养和提升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性是在个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断发挥其创造性的过程中得以提升和完善的,创造性的活动是德性完善和提升的途径。

现代社会的理想人格是个性化的自由人格,培养个性化的理想人格是当代社会的责任,个性化的理想人格关键是创造性,培养个体的创造性,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第六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作了全面概括。“八荣八耻”的提出,旗帜鲜明地确立了我国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中所需要的道德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要求,同时也要求我们在荣辱观的实践层面上构筑起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追求的观念平台,即为提升和加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形成以道德价值范畴、规范、实践标准、教育评价机制和操作平台为主要内容的道德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同类推荐
  • 启蒙年代的秋千

    启蒙年代的秋千

    《启蒙年代的秋千》描述的是1980-1990年之间的中国内地文化。对1980年代文化时段里那些有代表性的切片,或善或恶,或喜或悲,都在“当代文化的演进”这一大前提下,给出的个人评价。人们习惯上,把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整个1980年代,称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启蒙年代’”。本书所记述的,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与事。
  • 文化视野下的语言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语言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日益兴起的文化语言热,本人在教学中也尝试着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来解读古今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进入21世纪,本人又从语言文化的视角,探析西北回族独特的语言现象。到了2009年,本人主讲的研究生课程“文化语言学”被确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促使本人在文化语言的研究方面更加用心,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书的内容就是这些教学和研究心得的汇集。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热门推荐
  • 天地不老

    天地不老

    为将者,领千军,决战沙场,守卫边疆;为谋者,辨虚实,神机妙算,算无遗策;为皇者,领天命,一朝登基,六亲情绝;让我们跟随主角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长!新人新书,求支持!您的任何一次点击,任何一次评论都是作者坚持下去的动力。
  • 下单无悔

    下单无悔

    家破人亡后,蓝雅被神秘杀手培养组织选中训练了十六年,毕业下山,第一份工作是打杂……同时,还要因身世原因,“礼貌”地拒绝各大杀手组织的高薪聘请……
  • 妖祭逆缘

    妖祭逆缘

    主要讲述了两个人公用一个身体,与妖怪、魔王殊死搏斗的故事。
  • 大陆游

    大陆游

    少年因情离家去,游玩天下在此中。这是一个少年的故事。
  • 亚人的万界

    亚人的万界

    被动穿越的亚人,无法选择的世界之旅,随心所欲的咸鱼
  • 问符

    问符

    一个孤苦无依的乱世孤儿,半张神秘莫测的护身符,几个肝胆相照的朋友,一群忠心耿耿的追随者,一个瑰丽神奇的符箓世界;。。。扑朔迷离的身份,爱恨情愁的交织,贪婪欲望,惊天谋划,乱世之中波云诡谲,乱世之中杀伐狠戾,乱世之中也有脉脉温情。
  • 讨伐者

    讨伐者

    你说要三千后宫?得了吧,这里的妹子一个比一个凶。你说存在感?!——不好意思没有史上第一路人甲男主诞生!“好吧,我存在感真的很低,我也很渣。。。低调不对吗?”“(喂喂你有在听我说吗,不要无视我)”“(我要找回我的存在感。。呜呜呜)”张林,男,未婚,16。普通高中生,卷入了一奇异的,发生在现实世界的战斗。。。
  • 国术武神传

    国术武神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就是我信仰的拳,这就是我追寻的道。
  • 珑天

    珑天

    仙域有一个名叫玲珑天的仙境,那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有人说当你某种天赋达到这个世界顶端,你才有资格进入。然而多年以后,一个老乞丐领着一个被拐来的少年,踏入了仙境中。而这个男孩叫珑天。此刻少年早已长大,想要离开此地,想要见识更大的世界。然而此刻,各大势力暗潮涌动,一切都围绕这个少年展开。
  • 旬厅

    旬厅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两千年之久。二十二世纪中半叶,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严重,让地球上生活的人们死亡率升高。直到有一日,一个自称战局银河系七分之一的瓦丹尼帝国,来到地球,分享了迄今为止宇宙最先进的技术,告诉人类,外面不会是只有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这么轻松的事情了。战争随时会漫延到地球。当一切都似乎指向灭亡的地球的时候,两个星际观察员,从一个从来没有被发现的星球上,找到了一个能改变世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