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9900000002

第2章 环境适应——发展自我的基石

适应理论概述

社会适应性良好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适应大学生活是社会适应的前奏曲。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大学新生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和家庭,步人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的内容发生变化,生活的方式发生变化,日常接触的社会群体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以一定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心理,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行为上的不适应。

所谓适应,在心理学和生理学上是指感觉适应,即感受器在刺激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的变化。大学生的适应问题,是指提高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即提高大学生随外界环境条件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

心理学中,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叫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一种适应性反应。通过应激反应,使社会成员在新的条件下达到心理上的平稳和行为上的适应。

一、应激及其反应

应激(Stress)是指由紧张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

(一)生理反应

1936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学者汉斯·塞利(SelyeH)提出:应激不是一种产生压力的实体,而是某种实体或压力在人类或其他有机体内所产生的生理变化的结果。换句话说,塞利认为应激是各种各样的紧张刺激引起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肠胃收缩、循环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等反应,促使机体动员起来,保证机体尤其是大脑和骨骼肌肉得到最充分的能量供应去战胜外来刺激的威胁。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生理反应是非特异性的,反应机理相同,没有质的差别,只有强度的不同。另外,这种生物反应与刺激物的性质无关。

塞利把应激这种非特异性的反应构成的一种综合性称之为“一般性适应综合征”。

就是说应激反应是一种适应性反应。一般性适应综合征通常是按照3个清晰可分的反应阶段进行的。

1.警戒反应阶段;

2.抵抗反应阶段;

3.衰竭反应阶段

警戒反应是机体对内外刺激所做的初期防御反应。在这一阶段,机体所发生的各种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血糖上升等,是机体正常防御机能的表现。这些生理变化,有助于机体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外来刺激,恢复机体平衡,达到机体适应。抵抗反应是在触发警戒反应48小时,如应激继续存在,所形成的适应反应。在这一阶段,机体的防御功能明显增大,脑下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大量分泌。这些生理上的变化,显然是为了维持机体已经取得的适应性。如果应激此时中断,机体即可重新恢复正常。衰竭反应就是机体由于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最终导致能量枯竭而产生的变态反应,这时体内有关激素的分泌功能已出现障碍,机体变得软弱无力,再也无法应付应激情景,假如应激状态仍继续存在,参与应激反应的身体组织将大量破坏,轻者变得容易受病菌感染,导致疾病,严重时可导致生命的终结。塞利认为,由于压力或应激源的无所不在,人不可能完全回避应激,因此,机体的警戒反应就将一次又一次重复出现,抵抗反应也会不可避免地重复发生,这些都是人类可以承受住的。但是,进人衰竭反应阶段的应激反应是非常危险的。因此,需要人们对应激进行适当的防范,以减缓和避免机体衰竭反应的发生。

(二)心理反应

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反应有两种。一种是适度反应,如警觉,注意力集中,情绪的适度唤起,思维敏捷(俗语中称之为“急中生智”)等,有利于机体对传人信息的确认和评价,并能迅速地作出决策,提高机体对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有时可以发挥出人体的巨大潜能,做出平时难以做到的事情,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第二种是过度的心理反应,如烦躁、抑郁、愤怒、憎恨、焦虑、恐惧等。这种负性情绪会妨碍人的准确思考和判断,使人出现认知能力下降,自我意识不清,语言不完整等反应,这是一种严重的不适应状态。心理学家迪克曼(Dickman)等人研究了应激状态下的情绪表现,发现应激可促使人的情绪向低落或高涨两个向度发展。情绪低落时,人的幽默感明显减弱,面部表情趋于冷淡,常有忧郁、消沉和沮丧的感觉。这种心境表现为特别激动,或兴奋不已,或暴躁易怒,并且常常不分场合地来表现自己。

在情绪极度低落或极端高涨的情况下,人的情绪表现与平时的正常情绪表现差别很大。这种现象是某种应激刺激的结果。

人们在经历重大的创伤事件后,情绪上的反应会更加强烈。

心理学家蔡斯(Zeiss)、威尔森(Wilson)等人曾对强暴案的受害者,空难事故的生还者,其他经历过重大创伤事件的人进行研究。发现这些人遭受重大创伤后,情绪反应的基本特征是在梦中或“瞬间回忆”中,再次体验到当时的恐怖、震惊、战栗等痛苦感受。此外,他们对日常事件的情绪反应,变得迟钝或麻痹,对他人似乎有一种“疏离”的感觉,有时还存在失眠、厌世、自责等不良症状或体验。

(三)行为反应

行为反应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的行为反应即指直接改变所面临的环境刺激,以消除引起问题的刺激。如在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路遇歹徒、猛兽等)下出现的斗争和逃避反应。间接的反应不是直接解决引起问题的刺激,而是产生变相依赖,反常动作增加和替代性攻击这样三种行为倾向。

所谓变相依赖,是指个体在应激状态下依靠吸烟、饮酒或过食等行为来对付环境,从心理上获得一种暂时性的满足感。

反常动作增多是一些人在应激状态下,经常表现出来的动作。如步履加快,讲话急促,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倾向,有时还会出现颠三倒四的现象。

所谓替代性的攻击,是指个体为了减轻应激威胁,而选择某种替代目标进行发泄、攻击的行为倾向。一般说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所选择的替代目标,往往是不具备反抗能力或报复可能性的很小的人物。有时个体也会把攻击的目标转向引起个人不快的物品或自身。而当个体把满腔不悦发泄于自身时,常会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严重时甚至可能自残或出现自杀行为,这种情况是值得警惕的。

二、应激源

所谓应激源(Stressor),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研究表明,各种理化的、生物的、文化的、心理的、社会的刺激,各种生活事件,都可以成为人类的应激源。只是对于不同的人群、个体、情境所引起的应激反应的强度不同而已。

应激源可大体分为以下几点:

(一)社会性应激源

人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只要给人们带来额外的紧张作用就具有一定的应激性。当今社幸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的节奏,世界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瞬息万变。21世纪的到来,世界变化的节奏将更快,它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应激压力;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信息传输技术的革新,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国际事务将越来越复杂,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国际间的竞争、交往、动乱与战争将成为重要的心理应激源;另外,世界性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等全球性难题,日常生活中的学习紧张,工作负担加重,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这些带来心理应激事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二)心理性应激源

这类应激源较为抽象而复杂。通常是指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存在的某种对未发生事件的预感或对已经发生事件的矛盾状态。如考试失败、事业受挫、工作压力、就业选择中的徘徊与踌躇等。需要指出的是,自己意识中的心理矛盾冲突,在个体思维出现僵硬性或刻板性时,长期存在可能使人处于难以承受的应激状态。

(三)理化及生物性应激源

这些因素主要是指直接作用于躯体造成内环境失衡的因素。理化因素如温度骤变、噪声、强光、放射线、强酸、强碱、药物、烟酒、有毒物质等。生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病毒、寄生虫、肿瘤等。以上因素使身体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水电解质失衡从而引起机体虚弱、发热、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被人看作是疾病的前奏,这种大病临头的感觉加剧了心理紧张,从而诱发应激反应。

(四)文化应激源

这里的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所具有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及语言和宗教信仰等。研究表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更是一个重要的应激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不断增加,出国热,移民热,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等不再少见,大学生离开故乡异地上学也是这种情况,由于文化环境的改变,使之面临许多从未遇到的新问题。

三、应激与社会适应

应激不可避免,但对同一应激的反应强度却因人而异。一般认为,应激强度的大小与人所处的应激情境和人的认知评价有关。缓解应激,降低应激强度,就能增强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

(一)情境与应激

对某一事物,不同的应激情境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一般说来,正面的生活事件、良好的应激情境比反面的生活事件、恶劣的应激情境产生的应激反应少。反面生活事件如失业、失去亲人等有较大的应激性,易于产生心理痛苦和生理失调。我们可以通过预测、变更和终止不良生活事件以降低应激反应,也可以通过控制感觉来减少主观应激体验。

此外,朦胧的情境比清晰的情境更具有应激性,因为模糊不清的问题易使人们投人过多的精力去思考,因而常引起紧张和焦虑情绪,使人产生模棱两可的感觉;而清楚明朗的情境使人头脑清醒,有利于排除顾虑,降低应激反应。因此,当人们遇到模糊不清的应激情境时,尤其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最好放弃对它的理解,以避免应激。

(二)认知评价与应激

对某一事物,是否存在应激性,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

对同一个应激源,性格不同的人应激反应不同。通常,性格内向的人情感不易外露,对周围事物敏感,体验深刻,加之社会交往少,不善于转移不良应激,易产生无助感,不易摆脱已产生的应激状态;性格外向的人,反应灵敏,陷人应激状态后,可迅速爆发较强的应激反应,但由于他们善于发泄,情感转移较快,有广泛的交际而易得到外界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刺激消除,心身便很快恢复平静。

个体生活经历与后天教育程度在应激中所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生活经历一般是指人的生活阅历,即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直接经验。而后天教育通常是指通过传授书本知识等方法获得的间接经验。这两者的来源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知识结构。例如,对同样一个应激事件,第二次、第三次刺激个体时,应激反应的强度通常比第一次小,这是因为人们有了首次应激体验的经历,对如何处理应激和预测其后果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这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评价。认知评价的不同,改变了应激反应的强度。

(三)减缓应激的两种方法

1.生物反馈法

利用测试仪器测量血压、脉搏、体温等生理指标,反馈生物体信息,找出缓解应激反应的最佳身体调适状态。此种方法可主要用于应激机理和缓解应激程度的科学研究。

2.凝神

是一种比较简便易行的缓解应激、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

一般做法是尽量放松身体,闭目养神,舒适地倚坐在靠背椅子或沙发上,或者仰卧在床上,去除一切杂念,集中意识,去反复默念一个单词、一个数字,或者去幻想某一事物或某一情节。每天2次,每次20分钟。

新环境中的种种不适应

大学环境对学生尤其是新生有着十分重要影响。对大多数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讲,大学校园是一个非常新奇而又完全陌生的环境。从相对单纯、熟悉的环境到更复杂、要求更高的环境里,个体必须在各个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如果个体自身与环境变化相脱节,就容易出现适应上的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从中学到大学环境的改变是一个客观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的认识也能迅速跟上这种转变。尽管在适应环境的幅度和难度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但所有的大学生都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完成适应过程,才能真正适应大学生活。

一、新环境中的新变化

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关键是了解环境有哪些变化,明确新环境对自己的新要求,逐渐从过去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在生活、思维、行为方式上作出调整和改变。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必须自主独立,不论衣食住行还是学习、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地依靠学生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相比,在生活环境、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管理制度等都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生活环境的变化体现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范围等方面

1.从生活方式看,中学生大多住在家里,不少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起居由父母安排,除了学习外,凡事不用操心;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住宿舍吃食堂,凡事要靠自己处理。

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是个挑战。

2.从生活看,饮食方面的显着差异,气候与语言环境的变化,作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经济上安排不当等,都可能造成适应不良。

3.从生活范围看,中学生生活领域较窄,基本上是从家门到校门。由于高考的压力,学习成了生活的中心内容,课余时间很少,校园生活单一;而进大学尤如从“小天地”来到“大世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新生目不暇接,生活的领域大大拓宽。

(二)学习生活的变化体现在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

1.从学习任务看,中学的学习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的各种基础知识,而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大学生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掌握专门技能,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2.从学习内容看,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经典的、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学习科技最新发展的成果。学习内容多、任务重、范围广、要求高。

3.从学习方式看,中学学习的形式是讲授、灌输为主,学生巩固知识的方式靠做题,各个教学环节老师安排的具体,督促检查严格,学生对老师依赖多;大学学习强调启发式教学,课堂讲授时间相对少,学生自己安排自习、阅读、钻研学问的时间多,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融汇贯通、举一反三。学习方面的变化带来的学生适应不良的现象非常普遍。

(三)人际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交往的方式与对象、人际交往的要求等方面

1.进人大学后人际关系的含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学时代,人际关系的含义比较狭窄,只是友谊或亲密关系的一种扩展,而一旦成为大学生,人际关系就不再单纯。复杂的交往环境,决定了新型的人际关系不能仅从个人的好恶而定,必须学会与不同的人建立和保持协调的关系。

2.从人际交往的方式与对象看,中学时代人际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窗好友、父母亲戚,尤其是班主任天天与学生见面,饥饱冷暖,学习成长样样关心,父母体贴人微,关怀备至。但到了大学,从各地来的同学素昧平生,重新组成新的班级,生活在同一个宿舍,脾气习惯各不相同,常常难以适应,知心难觅;师生关系也不像中学那么密切,有时甚至几天见不到班主任、辅导员;远离父母难诉衷肠。由于生活领域的扩大,交往的场所扩大到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

3.从人际交往的要求看,中学生大多依赖性较强,不善交往,有父母的照顾和学习的压力,对友谊的渴望不那么强烈。进人大学,新的伙伴,新的环境,要求大学生独立地、主动地与各种陌生人交往,社会化要求提高,对友谊的渴望强烈,但由于交往技巧的缺乏等原因,难以建立友好的、协调的关系,甚至发生人际冲突。

(四)管理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管理方法与管理系统方面

1.从教学管理看,中学实行学年制,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完所有的课程,考试合格才能毕业;大学实行学分制,学分是衡量学生是否完成教学要求的标准。学生不受学年限制,根据自己的实际清况,可提前修满学分提早毕业,也可以延长学习时间。

2.从管理方法上看,中学时代,学校、老师对学生采取直接管理,事事由老师安排;大学更多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

3.从管理系统上看,中学的管理都是通过班主任实施,而大学的管理属于“全面管理”、“网络管理”,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都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如思想教育管理、学籍管理、宿舍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等。

对以上变化缺乏了解和心理准备的学生,往往在适应过程中易出现问题。

对环境改变有了认识以后,并不一定就能顺利地适应新环境。因为要顺利地适应新环境,不仅要熟悉它,更重要的是接受它。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由于大学里的环境与自己原来的生活环境差异太大,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很难一下子接受,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到大城市读书的学生,由于所面临的环境变化更大,适应环境的压力也更强烈,因此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

二、新环境中的新问题

大学生在适应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往往包括消极、悲观的情绪反应,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的不满足感,以及对个人理想和生活目标的重新确立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与他们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欠缺,学习及其他方面的挫折,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反差,对现实生活过分理想化等有密切的关系。

(一)自我定位改变导致评价失调

大学生中多数人中学时期是学习尖子,成绩优秀成为老师称赞、家长夸奖、同学羡慕的对象,因而自我感觉良好,习惯了这种优势地位。进人大学后,新环境中人才荟萃,群星灿烂,不少人在学习上的优势将会削弱或消失,面临学习成绩重新排列组合的局面,从“鹤”立鸡群变成“平庸”之辈,这种地位的变化越强烈,心理落差越大,由此产生了自我评价失调。此外,大学生在文艺以及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更加突出。面对这种情形,一些学生心灰意冷,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二)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导致失望迷惘

进人大学以前,许多学生对现实社会以及大学生活了解甚少,往往凭着想像,把大学生活描绘得过于理想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一旦进人大学,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完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他们感到困惑、迷惘,产生失望,致使情绪消极低落。

(三)人际适应不良导致孤独压抑

大学新生以往与人交往和相处的机会较少,相对缺乏经验;而进人大学后,马上面临重新结识他人,确立人际关系的过程。

事实上,大学生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远比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特别是与周围同学的交往中,因缺乏经验、技巧而不善交往;因担心被别人轻视而不愿交往;因异性相处而不敢交往;因性格内向孤僻而不会交往等,由此造成与他人难以沟通,感到非常压抑,为孤独感所困扰。

在大学生适应新环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点是情绪低落、消极,情感起伏波动。因此,情绪调节控制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改善适应能力。

三、新环境中的新要求

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缩短转变所需要的适应期,掌握大学生活的主动权,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整个大学阶段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大学生在适应环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掌握和学习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是适应环境的要求,也是个人成长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学生本人以及辅导员都应重视。

大学生应该看到由于以前的依赖心理和环境造成了生活自理能力不强。上大学后,应该从头做起,虚心学习,不怕失败,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自觉参与集体生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

辅导员、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指导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问题。不仅要直接教给学生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且要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反复实践,促进成长。还可以组织高班学生为新生提供帮助,带领他们熟悉环境,介绍自己成长的体会和经验。

(二)摸索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对学习的不适应最易产生情绪波动与自我评价偏差。摸索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有经验的高班同学请教,接受任课老师的指导与辅导员的帮助外,大学生自身首先要正确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克服过去依赖老师的习惯;其次应从个人实际出发,逐步摸索与自己水平、基础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再次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管理支配时间,安排学习计划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善于抓住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学会应用工具书,利用图书馆等条件。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畏惧、不气馁,善于利用各种有限资源,逐渐走出困境。

(三)重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在大学新的坐标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估价自己,主动接纳自己,将会极大地影响新生的适应过程。在新环境下,首先要看到自己的实力,树立自信心。人学后,学习成绩相对下降以及表现不如以前突出并非个人因素的影响,没必要为此自卑而丧失信心;其次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承认差距,看到长处,扬长避短,逐步提高自我完善的目标。

(四)学习掌握人际沟通技巧

面对来自各地,性格、习惯各异的同学,如何建立起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把握交往机会,学习沟通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来自于交往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态度;其次,应采取积极的、主动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在实践中改善人际关系。如果过于拘谨畏缩,缺乏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便无从谈起;再次,应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

(五)重新明确奋斗目标

适应环境最根本的因素是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中学生虽富于理想,喜欢憧憬未来,但其理想目标往往变幻不定,朦胧不清。高考的压力和就业的待定性,使大多数中学生只考虑近期目标,缺乏长远目标,眼睛盯着高考,不敢奢望上大学以后的事情。进了大学,高中时期的奋斗目标已变成了现实,新目标又未确立,不少学生感到茫然、空虚,进人“动力真空带”或称“理想间歇期”,出现松劲情绪。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学习就没有持之以恒、永不消退的动力。可见,尽快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也是大学生走向新生活、适应环境的重要任务。

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之发生自觉行为的必要前提。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力量、没有积极性,也就难以步人成功的殿堂。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定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维持作用。

在人生的征途上实现了一个奋斗目标后,必须及时确定下一个目标,才能使自己有新的前进动力。那些进大学后能树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的学生,热情不减,劲头不衰、生活充实、朝气蓬勃。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考上大学,大功告成,该松口气了。

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而开始消沉、混日子,有种不可名状的空虚感,或沉溺于爱河或迷恋于舞场或热衷于麻将而虚度年华。

目标有大目标、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之分。一个人所确定的目标越远大、越崇高,他的行为动力就越强烈、越持久。周恩来总理从少年时代起就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这个目标激励他矢志不渝追求革命真理,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的崛起,为人类的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理想就像罗盘,导引着人生航船的方向;理想就像火箭,一程一程向前推进,才能达到最后的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立志成才的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确定具体的学习生活目标。

(六)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在大学生活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在新生适应期尤为突出。如学习不如意、身体不健康、人际关系起冲突,专业不满意,这些事件都会使大学生心理失衡,使人处于紧张状态,表现出情绪激动、焦虑、不安等。

“人行逆境十有八九”,挫折是人生的伴侣,每个人都应具有应付挫折的心理准备。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成长过程比较顺利,挫折体验少,心理比较脆弱,挫折承受能力弱,挫折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了解挫折理论,掌握应对方法,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而且有助于大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

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首先最重要的是能否正确认识挫折,建立一个正确的挫折观。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大学生活中,考试不理想、失恋、人际关系困难、生活不适应等挫折几乎每个学生都曾遇到过。有的学生总认为生活中的挫折、困境、失败是消极的,令人恐惧的,因此受挫后消极悲观、沉闷抑郁,个别人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事实上,挫折也可以成为大学生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生活中许多优秀人才就是在磨炼中成熟,在困难中崛起。可以说,挫折也是一种机会。只要我们对挫折不害怕、不回避、不气馁,对挫折有心理准备,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就可以适应变化中的任何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强烈挫折感的与其说是挫折冲突、不如说是受挫人对所受挫折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态度。特别是大学生因挫折而陷人心理困境,很大程度上因为认识方面的偏差。

由大学生常见的不合理观念引发的挫折感受有以下几种:

1.此事不该发生

有些大学生把生活中的不顺利、学习交往中的挫折与失败看作是不应该发生的。他们认为,大学生活应该是愉快的、丰富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和谐的、互相的。生活中诸如干部落选,同学之间发生争执冲突,成绩滑坡,好友负心,评不上优秀等事件就不应该发生,而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就变得烦躁易怒、束手无策、痛苦不堪、失去信心。

2.以偏概全

有些大学生常常以这种片面的思维看待事物,简单地以个别事件来断言生活,一叶障目。例如,同学中有人对自己不友好,便得出自己人缘不好或缺乏交往能力的结论;一次考试不如人意,就认为自己彻底失败,不是读书的材料;一次失恋就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等,导致自责自怨、自卑自弃的心理而焦虑、抑郁。以偏概全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认识上,也表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中。例如,因他人有错误而全盘否定,因社会有缺陷、存在阴暗面而彻底丧失信心,看不到积极面、光明面。

3.无限夸大后果

有些大学生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把后果想像的非常可怕,糟糕透顶。但事实却非如此,夸大后果的结果使人越想越消沉,情绪越陷越恶劣,最后难以自拔。例如,一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学不下去,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人生没前途,生命没价值。这实际上是一种自己吓唬自己,自己给自己加压力的作法。只有改变不良的认知方式,纠正错误的观念,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挫折带来的后果,从困难中看到希望。

为了提高挫折承受力、社会适应力,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磨炼,向生活学习挑战,而不是逃避社会。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知识素养、培养慎独精神,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经常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激励。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积极主动地适应,勇敢顽强的拼搏,反复不懈的磨炼,会使心理更趋成熟,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的能力,促进心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挫折的承受力与人格特征有关,所以很多人需要自身的人格品质,因为有以下人格品质的人更容易产生挫折感:

1.性情急躁的人。他们情绪变化大,易动怒,火爆脾气一点就着,常常因为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而引起挫折感。

2.心胸狭窄的人。他们气量小、好猜疑,喜欢斤斤计较、两两分明,容易体验消极的情感。

3.意志薄弱的人。他们做事缺乏耐力和持久,草率、患得患失、害怕困难,只看眼前利益,经不起打击和挫折。

4.自我偏颇的人。他们缺乏自知之明,或者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或者自卑自贱,畏首畏尾、夸大不足、看不到长处。

为了提高挫折承受力,大学生应该主动地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重点应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

自信才能乐观,乐观才能自信,两者相辅相成。当遇到挫折、困难时,如果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那就会积极地去改变现实,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是自信的作用。乐观者在面临挫折时,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透过表面的不利看到蕴藏在背后的希望,相信明天是美好的,从而信心十足地去战胜困难。

自强不息是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切成功者共同的特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挫折、逆境常常会出现,只有坚强不屈、顽强拼搏,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而那些一遇挫折就堰旗息鼓的人,只能半途而废,永远不可能成功。

宽容豁达和开拓创新的人胸怀宽阔,对挫折不是被动的适应和一味忍耐,而是面向未来积极进取,勇于创造新生活。

因此,女学牛活应环境,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应从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人手,在点滴细微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前面,我们从总体上阐述了大学生环境适应心理障碍的一些基本问题。下面我们得结合个案,加以详细的评析和介绍。

新环境中不正常的心态及调适

镜头一淡化想家情绪,在新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来询者基本情况

崔某,女,17岁,某大学一年级新生。原籍是北方某中等城市,家中兄妹四人她最小,父母均为工人,家庭生活温馨,因为她最小,因而倍受父母宠爱,家中生活享宜均由父母料理。

父母只要求她努力学习,不需承担任何家务劳动,甚至连衣服鞋袜也不用自己洗。入学后,非常想家,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心理上的矛盾与困惑。

主诉与咨询过程

一天,崔某(下称小C)由同乡陪同前来咨询。咨询员热情地招呼,请他们坐下慢慢谈。小C开口就问:“老师,我想转学,该怎么办手续?”,“转到哪里?”,“转回我家那边的大学”,“为什么要转学”——“呜呜”地哭起来,身体抽搐着。在咨询员和老乡的劝慰下,小C平静下来诉说道:我后悔不该来这里上大学,我简直呆不下去了,成天想家。早上醒来一睁眼就想到不是在家里,真不想起床,不想吃饭。但又怕身体垮了父母着急,便强迫自己起床锻炼、吃饭。在操场上跑步,听广播里放的音乐有“妈妈”之类的歌词就要哭,一边跑一边哭。课间和课余到处都听见这本地人的口音,总觉得是被抛弃到异地来的外乡人,总感到是在别人的地方,好不自在,孤独极了。班上组织出去玩,我无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反而愈玩愈伤心,觉得到处都不如家乡。而且,看见落叶想到归根,想到归根又想到家。每天晚上熄灯后都在被窝里哭,也不知到什么时候才人睡。周末,看见寝室里的本地同学回家了,更伤心,更难受。

父母兄姐肯定希望我快活,希望我好好读书。我也迫使自己快活起来,忘掉家里的一切,强迫自己好好学习。但是,基本上学不进去,又怕自己被淘汰,别人笑话,只得以无可奈何的心情整天把自己强塞进课本里面。看不进书,却不敢不看。就是望着书发呆,晚自习也要在图书馆坐两三个小时才能坦然一点。

好多作业没做,现在成天提心吊胆,担心期末考试不及格,担心家里人失望,害怕世俗的眼光。从内心来说,我后悔上大学,也不知上学来干什么。我父母哥姐没上过大学,不也工作、生活的挺好吗?老师,我完全没有了在家时的活跃,中学时代的丰富多彩,觉得大学生活一点儿不充实。现在只有烦恼——忧愁——烦恼——忧愁。我呆不下去了,我想转学回去(又哭起来了)。

过了一会儿,她又补充道:两个多月我可以说是靠回忆和写信生活着。我靠发出的80多封信(其中家人的信48封)和收到的70多封信支持着自己的精神。

分析诊断与指导帮助

小C在诉说中尽管几次哭泣,但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属于典型的新生不适应。从与小C和陪伴来的老乡交谈了解到,该生出身于工人家庭,弟兄姐妹四人她最小,家庭温馨和谐。

在家时,一天见不到父母都难受。一切由父毋料理,自己从没洗过衣服鞋袜,也不做家务活。高中时因学习紧张便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只有家里最轻松、最自由、最温暖。整天盼下课,下课后立即奔回家,与父母有说不完的话。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也是高校心理咨询中遇到较多的一类问题。有的新生随着对大学环境的了解、熟悉以及自我调节,经过一两个月时间便能基本适应大学生活。但是,少数学生由于没有在外生活的经验尤其是独立性差,情感依恋,心理脆弱,适应起来比较困难。这样的学生在咨询中宜用环境疗法(即咨询员根据心理咨询或治疗总目标,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于咨询对象的心理环境,通过咨询员的直接咨询和咨询员所设计的新的心理环境的双重影响以达到消除心理障碍的目的)。

对于小C的心理适应问题,咨询员做了如下工作:

(一)直接咨询

1.通过对一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使其了解新同学不适应大学生活是普遍现象,只是不适应的程度不同而已。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小C说:“真是这样。”她还说,我们夜室里有三个同学差不多和我一样。有时,我们互相诉说心里的痛苦,泪眼对泪眼。咨询员鼓励并相信她能认识新环境,适应新生活,确立新目标,塑造新自我。

2.为其介绍学校对她有吸引力的环境、人和事以及进一步具体介绍她所学专业的前景;介绍学校所在城市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小吃风情;建议她在给家人、朋友的书信中,在日记中尽量生动地介绍学校及新生活的城市,而且从一种审美欣赏的角度去想像。这样的目的是激发她去寻找异地、异乡、异校的优势和美,培养热爱学校、热爱他乡的感情。

3.在人际关系方面,给她介绍一些使自己融入寝室集体,融入班集体的方法;介绍扩大交往圈、找到新朋友,让自己被人了解、理解同时也了解、理解他人的办法,使其尽快找到新的寄托。

(二)设计并帮助创造新的心理环境

1.约见包括小C在内的同夜室的八位女生。以小型交心谈心会的形式请她们谈进大学的感受。在会上,大家都谈到了许多不适应的想法甚至宣泄了一些报怨情绪,这使小C找到了共同感受。咨询员向她们介绍高年级一些寝室在一年级时为了适应大学生活所采取过的办法。不久,这个寝室女生便形成了早、晚集体锻炼;每周一次坦诚地相互评价、交心的不成文约定,并一直坚持到大二下学期。

2.请小C参加了咨询员举行的有新生、高年级学生、老师参加的“心理交流活动,’(即改造过的“自我开发集体咨询活动”)。在活动中,咨询员有意识地请小C就“当前我最需要什么”;“我所认识的‘我”,等问题当众发言;请高年级学生中原有过不适应心理的同学介绍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经验、体会。在热烈、融洽的气氛中,小C和其他新生一样,结识了一些新朋友。事后,小C说这次活动使她的心情变得好多了。

3.通过小C的辅导员,请所在班的班团干部参加咨询员组织的部分新老班团干部工作方法交流会。在会上,“老干部”们介绍了工作经验,特别是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帮助同学们适应大学生活的方法。

不久,小C所在班的班干部们先后组织了“记团员日记”,“团支部给家长的一封信——请爸爸妈妈们谈青春岁月”,“过集体生日”,“学习经验交流”,“学习竞赛(如英语竞赛、数学竞赛)”,“小组体育竞赛”,“友谊支部联谊活动”,“扫盲舞会”,“圣诞、元旦联欢晚会”,“放风筝”,“班组巧手制作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各尽所能,各扬所长。淡化了思乡情,交流了思想,切磋了本领,增进了友谊,增强了集体凝聚力。而小C的多才多艺在活动中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和喜欢。

改选干部时,当上了团支委。

致果与点评

通过以上多种途径所发挥的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小C半年后终于适应了大学生活,当然也就不再提转学这事了。

从本例这一新生适应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见,咨询人员采取心理环境疗法,为来访者设计、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了新生的主动适应。本例中,对来访者起了积极作用的一些方式方法值得推广以使更多新生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缩短适应期。

镜头二调整心理落差,正确认识有我来询者基本情况

李某,女,18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自一县立中学。父母为县里某厂负责人,母亲在农村务农。家中有一弟读初中。

季栗中孚时在班上名列前茅,初中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高中担任班长,深得老师的信任和同学的羡慕。高考成绩突出,数学满分,被录取在学校的一个热门专业。接到录取通知书后,非常得意,决心在大学学习中大显身手,保持在中学时的优越地位。但入学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中,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中等位置,军训时因动作不标准受批评和纠正,宿舍人际关系也不太融洽,在班上未担任主要干部,任团小组长和寝室长。考试成绩一般,情绪低沉,决心在期末考试中与班上同学一决高下,但期末考试科目较多,自己在复习时情绪很不平静,学习效果不佳,看书时注意力难以集中,读过的内容记不住。为了争一口气,开夜车学习,造成心跳过速和失眠。在期末考试开始前一周,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主诉与咨询过程

李某推开心理咨询室门后,没有大胆地往里走,怯生生地间:“老师,您有没有时间?能不能和我谈一谈?’咨询员热情地接待了她,向她讲明了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鼓励她打消顾虑大胆谈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难处,老师和她一起讨论解决办法。于是,坐下来开始谈自己的问题。

“老师,我最近特别难受,已经有两夜没睡着觉了,心跳特别快,白天迷迷糊糊,觉得一点劲儿也没有。”

“是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呢?’

“考试叹!”

“你从中学到大学,经历的考试次数不算少,怎么还这么紧张呢?’

“唉!老师,我跟您从头说吧!我是xx省x县立一中的学生。在中学时我是我们班上的尖子,在全校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初中二年级开始担任班上的团支部书记,高中担任班长,老师很信任我,经常受到表扬,同学都很羡慕我,工作上也比较支持我。高考成绩很好,因而考到这里来,专业也理想,算是热门专业。高考时,数学满分,在我们中学数学满分的就我一个人。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我高兴极了,我的父母、老师也都为我而骄傲。鼓励我到大学后继续努力。我也想,从上学以来,我就没落过人后,到大学我也差不了。”

“到大学以后的情况怎么样呢?”

“唉,别提了!我们县离这儿不算太远,正好,开学报到那天我爸厂里的汽车要到北京办事,我就搭厂里的车来了。来时已是报到的最后一天,多数同学都已报了到。我也没在班上担任干部,只当了个团小组长,宿舍没人负责,我又自荐当了寝室长。经常主动打水、扫地,同学们对我还行。有的同学从来不为宿舍打水,别人打回来后他们用,我心里就不高兴,常提醒他们自己去打水,提醒的次数多了,他们还不乐意,在背后嘀咕,说我爱指挥。人学不久军训开始了。说实在的,我们中学对体育识翻手不重视,特别是高三以后,体育课名存实亡,我自己也不拿体育课当回事儿。军训期间,教官对我们要求很严,操练不符合要求就当众批评我动作不标准,教官常纠正我,我自己也觉得走的不好看,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几个对我有意见的同学也不时向我投来嘲笑的目光,我心里才良气。回到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进行了期中考试。在中学时,老师管理很细,自习课也常到班上来,我是班长,和老师比一般同学更接近,老师对我的学习辅导也比较多。到大学后,老师每堂课都朔良多内容,下课后就很难找到老师,我也没有系统的复习,所以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数学才考了70分。别的功课考得也不好,在班上最多是个中等生。

老师从没表扬过我,同学们也没人注意我,我在班上变成了一个不受重视的学生。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在中学时,一直受老师重视,同学羡慕,就连校长、主任也不时夸我几句。高考成绩下来后,我考的不错,为学校争了光,我心里就更得意了,谁想进人大学后,变成这个样子,我的情绪十州氏沉,真受不了这种不受重视的地位……”说到这里,她难过地掉下了眼泪。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失眠的呢?”咨询员插间。

“高考复习期间每天都在晚上12点多睡。考试结束后早睡也睡不着。但12点左右也就睡着了。来到大学,开学之初,大家住在一起很新鲜,每天熄灯后都要聊天,也要11点以后才能逐渐安静下来。我还是快12点钟才能睡着。由于心情不好,期中考试以后晚上总做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梦。最近期末考试一天天临近,同学们学习抓的都比较紧,我心里也很着急,惟恐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最近外语测验我又没考好,因为中学时不太重视听力,进人大学后老师的教学方法与中学不大一样,很重视听和读,我读的不好,用外语练习对话,老师读快了我听的也很吃力。由于外语没考好,我的心情就更紧张了,晚上开始开夜车。

宿舍熄灯后,我还要打着手电在床上看一会书。因为晚上睡不好,白天的课也听不好,上午上课时我就发困。晚上上自习注意力也不集中,脑子里乱的很,一会想这儿、一会想那,越着急越看不进去,看了也记不住。越是这样我心里就越着急。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这两天晚上基本上没睡着,心跳很快,觉得浑身没劲,心里又特别着急。万一数学和外语考不及格了,我寒假回去怎么见中学的老师和家长?老师,我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我是不是得了精神病?”

分析诊断与指导帮助

听了李某的主诉,咨询员基本把握了她的问题。她的问题仍属于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虽然她入学已近一个学期,饮食起居等大学生活节奏都已适应,但心情并不平静、心理上并未取得平衡。她在中学时所处的“尖子”地位,与大学的学习中下水平形成心理的巨大“落差”,这是她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

帮助她解决心理矛质,调整失衡心态,应从帮助她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心理落差入手。

咨询员首先告诉小李同学,她并没有得精神病,脑子也没出问题,要想使自己平静下来,安心学习,首先要对自己和周围的同学进行一番分析。

“你是否觉得心理上的消沉、失落、紧张与你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在中学时的优越地位有关?’咨询员说。

小李同学露出疑惑的神色,注视着咨询老师。

“在中学时,你在班上学习拔尖,是班级的主要干部,不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某种优越感和自负情绪,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一些,甚至会认为进入大学以后仍会和在中学一样成为班上的主要干部和最优秀的学生。但是,你想没想过,别的同学在中学时也有和你类似的情况,他们在各方面也不比你弱,大学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必然有一部分同学更为突出。进入大学疚后,由于学习基拙、学习方法、学习动机、适应能力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在大学班集体中的学习名次会有个新的组合和排列。每一个班级都有儿个同学更突出些,而名列前茅者总是少数。多数同学会排在中等地位,但事实上这些所谓“中等”同学在学习和各方面也都不错,也都是优秀青年,因为大学生的总体水平是高的,你就属于这种情况。你说对吗?”

小李同学点头表示同意。

“你在军训中操练步伐不够理想,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你在中学时对体育不够重视……”

“我通过军训在体质上、动作上还真有提高,这学期各项体育项目也都已达标。”李同学说。

“你期中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也是暂时现象,因为你对大学的学习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独立性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复习也没抓紧。更主要的是你的心理负担很重,从过去的自负跌到了现在的自卑,心理上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落差,使你一时难以承受。另外,你还不太会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晚上休息时不能排除心理上的各种杂念,所以睡不好觉甚至造成较严重的失眠。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没精打来,结果把白天的学习时间也浪费了……”

“老师,您分析的对,是这么回事。但现在离复习考试还乘一周时间,我该怎么办呢?”

“具体怎么办。要咱们俩共同商量。你先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她沉默一阵后说:“我现在身体很差,要不是临近考试的话我应该先好好睡两天。”

“你说的很对,睡好觉是首要任务。但是怎样才能睡好呢?首先,情绪要稳定下来。对学习成绩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乡事求是,量力而行。个别科目暂时落后也不要紧,待情绪稳定身依恢宜后,成绩会稳步提高。情绪稳定后,才能睡好觉。另外,睡眠有个习惯问题,你这一段时间情绪不稳定,生活不规律,因而扰乱了正常的睡眠节律。为了尽快恢复身体健康,你可以到校医院看看病,请医生给你开一点调整身体药物。睡好觉吃好饭,精力充沛才能复习好功课。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现在虽已经临近期末考试,但也不能忽视睡眠。一位生理心理学家说过,“睡眠是神经系统的救星”,晚上睡不好觉脑神经细胞的损耗得不到能量补充和调整,白天就会没精打采,看书时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也会减退,结果把白天的大好时光也浪费掉了。现在首要的任务是稳定情绪、增进睡眠、恢复体力,然后才能进行正常的复习。复习也要有条不紊、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把你平时学的,如复习起来容易见效的课程,安排在前,这样有助于增强信心……即使有些科目成绩不理想也不要着急,你把心态调整好,适应了大学的学习方法之后,成绩就会稳步提高。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老师,今天和您的一席谈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确实有些骄傲情绪,而现在却又很自卑,总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今后我要设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稳定情绪、改进学习方法,我想是能一步步赶上来的!”

"好,我祝你成功!”

“谢谢老师!”

效果与点评

李某同学首次咨询以后,到校医院看了病,睡眠有改善,体力得到了恢复,情绪也较以前稳定。在复习考试期间又来进行过两次心理咨询,顺利通过了期末考试。成绩虽不理想,但各门功课都及格了。大一第二学期,从心态到学习方法都有改善,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李某的心理问题,在新生适应过程中有一定代表性。被高校录取的学生在中学一般都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但进人大学后不一定都能在班上继续名列前茅,多数同学在情绪上很可能有明显的起伏波动。另外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在学习上增强独立性、克服依赖性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心理咨询在帮助大学新同学调整心理落差、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端正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镜头三不必为城乡差异和“委培生”而自卑来询者基本情况

心理咨询室接待了两位大学一年级的来询同学。这两位同学具体情况不同而心理障碍相近,都是为自卑感所折磨。他们的情况如下:

张某,男,18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自农村,自幼勤奋刻苦,成绩优秀。考入大学后,由于城乡环境的差异,他觉得自引在服饰、语言、动作,以至风度上都不能与城里来的同学相比,内心产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但同时也有不甘心、不服气的思想,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过分紧张的学习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他开始失眠了!百般无奈,他鼓起勇气来寻求心理咨询。

陈某,女,18岁,大学一年级学生。她是一名委培生(入学分数低于高考录取分数线,由地方某单位委托代培,毕业后在委培单位工作),自己错误的认为,委培生低人一等,因而情绪低沉,自卑感很重。事实上委培是一种培养专业人才的办学形式,与本科生并无高低之分,陈某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她自己的敏感心态所造成。

主诉与咨询过程

张某很爽快地和老师交谈起来:

“老师,我可以和您谈谈吗?”

“当然可以。有什么想不通的间题,尽管谈,我们可以为你保密。这是咨询应遵守的原则。”

“我来自农村。农村孩子上学不易,我自幼勤奋刻苦,学习成绩很好,好不容易考上了重点大学,全家人、全村人都为我高兴。可是来到学校以后,我并不高兴,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你学习成绩很好,怎么说处处不如人呢?”

“光学习好不行,其他方面不如人也会让人看不起。”

“你觉得哪些方面不如人呢?”

“满口的家乡话常引起同学们发笑;穿着、举止动作都显得土里土气;我上中学时学校不重视体育,现在上体育课时自己的动作显得很笨拙,觉得很难堪;又没什么业余爱好和文艺才能;在宿舍聊起天来城市同学侃侃而谈,人家见多识广,知道的很多,自己没见过什么场面说起话来笨嘴拙舌,常常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自己觉得很丢脸。我有一种先天不如人的感觉,很自卑。但我又不甘心如此,于是拼命学习,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补偿别的方面的不足。我最怕考试失败,那就证明了自己真是先天不如人。老师,我每夭拼命地学习,但有时并学不进去,总是惶惶不可终日,学习时注意力也不集中,生怕考不好。现在我晚上很难人睡,白天又看不进去书。我该怎么办呢?”

陈某向老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近来情绪特别低落,因为是委培生(人学分数低于高考录取分数线)感到很自卑。刚人学时这种感觉不太明显,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弄得我心情很不好,自卑感越来越重。我所在班级共有五名女生,其中有两个是委培生,我们两个委培生住在一起关系比较好,但我总觉得另外三个女生瞧不起我。有一次她们就从我身边走过也不理我,在路上碰见也不打招呼,我觉得很难受,同时又很自卑,心里说:“谁让你是委培生呢?”我与周围宿舍的同学关系处得还不错,但有时在交往时一想到我是委培生就立刻情绪低落,什么也不想干了。我在中学时性格很开朗,学习也不错,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可是现在这种处境使我很心烦,最近总是晚上睡不好,白天昏沉沉,前几天制图课考试我只考了60分,这样下去我真怕期末考试会通不过,我现在特别敏感,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

分析诊断与指导帮助

这两位学生的问题是对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在新集体中位置与角色的变化不适应,引起自我评价降低,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尖锐矛盾冲突,导致心理失衡。前一位学生为了维护自尊心,对自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自我期望值过高,使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降低,于是出现了紧张、焦虑的情绪体验。而来访者陈某,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与她交谈中可以了解到,她对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五还没有完全从心理上接受,中学时一个学习好,性格开朗,受人喜爱的学生,来到大学后变成一个非常一般的甚至是比较差的(来访者自己认为)学生,强烈的反差使她的自我评价失真,导致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过分敏感、多心、人际关系不协调,又加剧了心理的不平衡。

指导要点

这两位学生都有自卑心理,因此在咨询中我们着重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提高自信心。对第一位学生,我们着重帮助他正确地对待由于城乡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同学之间的差别,既要承认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存在的一些不如城市学生的地方,如知识面窄、外语水平低等,但又应看到这些差距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的,更应看到农村学生刻苦、吃苦耐劳、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等长处。既要通过进一步地学习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更应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坦然地接受自己尽了最大努力而取得的成绩,这样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在良好的心境中从容地参加考试,发挥出自己最佳水平,去争取理想的成绩。对第二位学生我们着重帮助她分析自己的长处,通过近两个小时的交谈,她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许多优点,比如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等,同时也指出她所在的系入学分数是全校比较高的系之一,因此同班同学都具有较强的实力,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与他们攀比,这样做只会带来新的烦恼,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要排除“我是委培生“的不良心理暗示,克服敏威的个性弱,主动与同学交往。

效果与点评

通过跟踪反馈得到的信息了解到,张某在咨询后感到心理压力减轻了许多,期末考试成绩他认为比较理想,自信心也进一步提高了。陈某克服了攀比的思想,主动与同学们交往,自卑情绪也得到了克服。

在新生的适应过程中从农村来的同学普遍存在类似张某的心态。他们往往为语言、服饰、言谈举止的乡土气息而自卑,却忽略了自己淳朴、上进、能吃苦等优势。他们由于自我认识失调而出现了心理上的失衡,引起了紧张焦虑。帮助的重点应当是正确认识自我,看到自己的优势,坦然对待成长环境带来的种种差异,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镜头四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如何坚持学习来询者基本情况

白某(简称小B),男,20岁,大一学生,自进入大学以来,情绪常不稳定。自本学期开学以来常忧郁、苦闷、孤独。学习时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下降,成绩不理想。近半年来,夜间出汗,难入睡,易惊醒。白天头昏,四肢无力,常感胸闷、心悸。

来校心理咨询前,去医科大学专家心理咨询门诊诊断为神经衰弱。专家除给予咨询和药物治疗外,建议继续到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通过咨询了解到小B的心理问题主要由经济问题引起,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指导与帮助。

主诉及咨询过程

与小B见面后,互相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小B京相安自己事先拟好的提纲倾述道:我来自贫困山区。父亲在我几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含钧湍勃咪俄们三个孩子养大。为了我多读些书,哥哥姐姐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哥哥近三十岁才成家。姐姐出嫁了,但去年又患了重病,借了几千元医药费,病还未痊愈。现在家中只有六十多岁的多病的老母亲。有好多事女断坏了,经济状况更不好了。我上大学后,除了亲戚和哥哥给凝资助外般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每月只有靠30元贷款维持学习生活。有时要交一些费用时,我洲导苦苦地考虑怎么才能交够这份钱,经济问题弄得合里不安。所以,这意念多,我基本上不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很匆摊群坏褪去。这样,我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成绩不理想,又觉得对不起亲人和家乡父老。由于我是解放以来全村惟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所以在来上大学之前,老乡们特意凑钱给我放了庆贺电影。当时,心里很激动,决心好好学习,还想争取考上研究生。我为如今这种学习状况内疚、忧患,有时感到自己简直就是个低能儿。

为了不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能完成学业,我下决心节衣缩食渡过难关。我一周只吃一份菜;进大学后没买过新衣服,人长高了,衣服穿上又小又短,班上开展的需要花钱的活动,如郊游、生日宴会等,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平时尽量节约几角钱甚至几分钱。可这样一来,有的同学嘲笑我,讥讽我,说我“农村来的就是小家子气”、“吝啬”、“没有小伙子的潇洒气度”。每当这时,我就只能用苦笑来回答他们。由于我的经济条件差,参加集体活动少,有些同学又指责我不关心集体。我委屈、苦恼、孤独、自卑,常常叹息命运对我不公平。去医院,医生说得了神经衰弱。

我始终以关注、理解的神情听完了小B的诉说后说:“对于你的经济窘境和由此导致的各种困难,我是完全理解的。我的童年、少年时代也是在家境不太好的情况下过来的。”(小B表现一种被理解的神情,挪动了一下自己的凳子)接着我问:“你把自己的困难告诉过同学、好友、老师吗?’“没有,我的好面子思想严重,怕别人知道了用可怜的眼光看待我,给我以怜阀、施舍。从小我母亲就教育我们,人要活得有志气些。”“你服用医生开的药后,睡眠好些了吗?’“有点好转。但我明白,光吃药是治不好神经衰弱的。医生说我心理有问题,我也知道,但就是摆脱不掉烦恼。请老师再给我咨询咨询,想想办法。我担心弄不好会休学。”

分析诊断与指导帮助

看来,小B的心理障碍及神经衰弱主要是由家境不良,经济窘困导致的,再加上父老乡亲的重负产生的压力和自尊受伤害产生的委屈感,受辱感,不公平感而形成的综合反应。要解决小B的问题,一是要通过讨论分析,调整现有的认知结构;二是要帮助他改变不利的心理环境并创设一个较好的心理环境。

为此,我简要地概述了小B的心理状态和分析了障碍原因后着重与他进行了认知分析和阐释。

第一,共同讨论了所处逆境,尤其是经济窘境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它实实在在给学习、生活造成了困难,影响了思想进而不能以平静的心态集中于学习,也导致身心受损。另一方面,逆境使我们能够更清楚的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可以磨砺意志,增长自立、自强的本领(举若干古今中外的以及大学生中的事例说明)。

第二,鼓励小B用乐观的态度正视挫折和逆境。特别是请他回忆母亲是如何在贫困山区,在家境不良的条件下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把三个孩子拉扯大的,是如何不断看到希望,不断苦斗的。而且具体讨论了“人为什么会乐观”,“人为什么应该乐观”,“人如何才能乐观”。这使小B领悟到自己不应当“以难为难”,而应当“穷则思变、驾驭现实、履行现实、放眼未来。”

第三,讲述了如何看待自己的“穷”。“穷”不是弱点,不是缺点,要有不卑不亢的态度和“贫贱不能移”的粉神,要有自己从穷困中能经过奋斗上大学的自豪、自信。要让别人瞧得起自己,首先要自己瞧得起自己。

第四,讨论了什么是“志气”,什么是“应荣”,分析该不该把自己的情况坦率地告诉组织、同学、朋友。最后,小B体会到了应以真诚换得真诚,以与人为善的态度赢得大家的理解。表示要通过适当机会把自己的状况坦率地告诉老师、同学,消除误解,争取理解。

因为小B神经衰弱尤其是睡眠不好,我建议他多参加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做睡前放松训练;为解决经济问题,鼓励他课余打工或家教,接受来自组织和同学们可能给予的帮助;适当改善伙食,增加营养,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作了方法指导。

除了以上的认知调整和行为调节活动外,要较快较好地缓解小B的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还有必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改变不良的心理环境。为此,我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找了小B所在班的班长和团支书。介绍了小B同学的情况,希望他们给予理解、关心、帮助和鼓励;另一方面,在征得小B同意后,将情况告诉了系领导和辅导员,希望他们从组织的角度帮助小B解决实际困难。该生所在系的领导和老师非常重视,除找到该生表示歉意(因在此之前,辅导员作了调动,不了解小B详情尤其是最近的神经衰弱)外,立即为小B同学申请了一笔补助款。假期中,特意安排小B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使他获得I一笔可供下学期交纳学杂、书本费的报酬。自此以后,老师、同学经常关心小B。同学们的误解消除了,有的同学还向小B真诚致歉。有的老师送衣送物给他。每个假期,系里都为小B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效果与点评

通过认知调整和行为调节特别是心理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小B的神经衰弱不久就痊愈了,学习成绩亦有所改善,一年后随访,小B高兴地说:“我现在很健康。”看上去,他的身体也壮实多了。

从本例的咨询结果表明,作为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在咨询室通过面谈帮助来访者,而且还有必要走出咨询室,争取各方力量的配合、支持,为来访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镜头五我为什么总是留恋中学时代?

来询者基本情况

王某,男,17岁,夫孚一军玩新生。父学不久,听说学校有心理咨询室,便前来诉说自己的苦恼。他谈到自己总是留恋当初的中学时代,想家,怀念中学的同学。在主诉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指导。

主诉与咨询过程

“老师,我是刚刚人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进大学前,幻想着大学生活浪漫、幸福,可是来到大学后却觉得人地两生。特别是到了节假日,看到当地同学陆续回家或与老同学团聚,我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是多么留恋过去的中学时代,过去的同学、朋友,过去熟悉的生活环境,甚至后悔不该考外地的大学,其实我们那里有不少像样的大学,我们班的好几个与我要好的同学都在家乡的大学上学。我觉得大学还不如过去的中学时代好,人长大了上了大学但生活却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少年时代好玩。

老师,您说我这种心理是不是不正常?”

“你的这种心情,每年人学的新同学中都有。是大学新生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回归心理’。具体表现是迷恋过去,有一种希望回到过去的心态。它是由于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对新环境的陌生而造成。由于人地两生,而特别留恋过去,想回到过去那个熟悉而亲切的环境中去。你的心态也是这种回归心理的表现。”

“老师,我的这种心理正常吗?有没有办法改变呢?”

“‘回归心理’应当说是一种正常的心态。每一个人,尤其是你们这些第一次离家的年轻人更容易产生这种心态。因为还没有与新同学建立起友好熟悉的关系,对新环境中的一切都没有对自己家乡那种亲切、熟悉和热爱的感觉,如果遇到一些挫折或不愉快的事情,这种回归心理还会增强。这就是为什么大学一年级新生来往的信件明显高于高年级同学的缘故。离家较近些的同学,甚至还会利用‘五一’节、国庆节放假的时间,买火车票往家跑一趟。这种心情随着对新环境的熟悉就会改变……我可以给你提些建议,供你参考。”

分析诊断与指导帮助

“回归心理”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怀旧、留恋过去的心理状态中,会造成学习上的不安心,甚至夜不成眠,形成队碍学习的心理压力。对于大学新生中存在的这种心态也不能忽视,应引导他们尽快地熟悉新环境,克服“回归心理”。咨询员对来询者克服“回归心理”提出如下建议:

1.找老乡谈心。首先了解一下学校里有哪些老乡。当你思乡心切,或在节假日感到孤独的时候,可以找他们聊聊,拉拉家常,谈谈家乡的变化和有趣的事,或相随到附近的旅游区参观游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你的思乡心境。

2.多与同学接触。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朋友。

再要好的朋友,开始也是陌生人。人际交拄有“自我循环”特性:

越是怕陌生,越是不敢交往,陌生感越是强烈;越是不怕陌生,越是敢于同陌生人接触,陌生感越是消失得快。特别是与同学交往时,互相交流一下初到大学的感受,你会发现,很多情感、心理活动是一样的,包括“回归心理”的产生。情感的共鸣,有助于心理的沟通,会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一个人来到一个举目无亲的新环境,一时的不适应是很自然的,从不适应到适应,人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懂得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有利于回归心理的控制。

3.培养业余爱好。紧张的学习工作会使人感到生活单调乏味,培养一下业余爱好,如下棋、打桥牌、画画、听音乐、跳舞等等,不仅能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还可以和周围同学更快地熟悉起来,从而结交一些新的朋友。在周末或节假日积极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消除孤独和寂寞。

4.通过书信或电话与老同学、老朋友或家乡的亲人及时交流信息、沟通思想、介绍新环境中的人和事,可减轻思乡、怀旧的情绪。

效果与点评

第一次咨询以后,王某又来过心理咨询室几次,谈自己在适应新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咨询员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到了后半学期,期末考试临近,回乡日期在望,王某的“回归心理”逐渐减轻。

大学一年级的新同学,多数都是初次离家或离开从小生活学习的环境,由于人地两生很容易产生留恋过去的心情。在心理咨询中应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针对这种情况,还可以开展小组咨询:将类似心态同学请到一起,让他们互相倾诉心声,讨论克服消极情绪的办法。在小组中还可以结交新朋友,消除孤独感。

镜头六环境突变导致心理异常来询者基本情况

徐某,男,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自贫困地区。

主诉及分析

新生进校的第三周,两个学生来找我。其中一个指着另一个说:“他家住在某省山区,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战斗中立过功,是三等残废军人,转业后回乡务农,母亲身体也不好,两个弟弟,一个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经济上实在困难。”而他本人,一副漠然的样子。我问他人学后的情况,他只说经济上太困难,要求退学。当时我认为他的问题是经济困难而不能维持生活,钱的间题如能解决,问题也就解决了。于是,与系里商量,为他提供了助学金。

没想到,过了十多天,他又来找我,坚持要退学,经反复询问,才知道他最近心情紧张。晚上睡不着睁着眼东想西想,偶尔睡着一次也会做梦,吓出一身冷汗,白天昏昏沉沉,上课听不进,作业不会做,说这样下去考试肯定会不及格,被开除回家没脸见人,不如自己退学好。

从他的人学成绩看,在班上30名学生中名列第10,而他就读的山区中学,师资不配套,实验设备差,缺乏参考资料,能在全国统一命题的高考中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说明他有相当的实力。

现在的问题明显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是思想过于紧张而出现的自我认知失调引起的心理障碍。当时,我笑着对他说,连小测验还没进行过怎么就能说自己肯定会不及格呢?经过与他商量,建议先读到期中考试,那时看情况再说,他勉强同意了。

过了几天,与他同宿舍的一个学生慌慌忙忙地跑来说,他正在打背包,说要走,我立即赶去,见他已收拾好行李正准备动身,我说不辞而别可不好。要走也得办手续,今天太晚,明天吧。然后又叫学生陪着他,不准他擅自离校。第二天,系里领导和我一起找他谈,问他很多句才勉强回答一句,原来他并未征求家里的意见,回去干什么,今后如何安排等一概不知,对于安慰,鼓励的话根本听不进,只是一个劲的流泪,说要退学。当时,我们一致认为他已是思维异常,表现出明显的偏执行为,已不能正常学习。但让他退学吧,其一,回家难以治病,对他的身心健康不利,特别是自信心严重受挫,对他一生的影响后果难以估量,国家很可能会损失一个优秀的建设人才。其二,他家里把他培养到大学不容易,况且他父亲还是个功臣。其三,他是该大队解放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当他得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时,乡亲们激动得奔走相告,纷纷给他家送礼祝贺,他母亲盛情难却,忍痛杀了家里惟一的一头肥猪招待大家,该大队放了三晚的露天电影,村里的有线广播连续几天播出他刻苦学习、顽强拚搏的先进事迹。

又从有限的经费中拿钱给他购买被褥、蚊帐,箱子等日常用具,给他100元作到校的费用,还派人送出200多里,直到他登上火车,乡亲们对他寄予厚望,这样退学回家对乡亲们也是一个沉重打击。经过考虑,准备先带他去医院看病。

住院治疗情况

精神病医院检查后,确诊为严重焦虑引起的精神异常,需住院治疗,在他住院期间,每过一两周我就去看他一次,给他带些日常用品、适当书籍去,与他交谈,安慰他,并与医生保持联系。

该院医务人员对他很亲切,治疗认真,疗效也很明显,不到三个月就基本恢复正常。主治医生同意出院观察,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们之间已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由于他已不能跟班学习,在他出院前我就与村里的党支书联系,介绍了他这段时期的情况并提出我的建议,得到了支持,答应对住精神病院的事严格保密,为他布置了一个整洁的房间,又安排他到小学代课,在那熟悉的环境里,与一群活泼的小孩相处,看到在他的努力下他们的功课有了进步,他的心情很愉快。

有时他也参加些劳动。帮助农民插秧等,与乡亲们处得融洽,半年后,他的头痛,失眠,精力不集中等症状都已基本消除,经县医院检查,已痊愈,来信要求复学。

复学后的心理治疗

徐某复学后到了低一年级的班上继续读书。根据他的情况,我认为良好的人际环境与定期的心理咨询治疗对他的康复与心理发展非常重要。于是,首先帮助他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分别召集两个班的学生,给他们讲一些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强调精神疾病治愈后就是健康人,谁也不能歧视,特别是不能给他提起住精神病院的事,以免影响他的情绪,否则我要追究责任。他到校后,同学们热情地欢迎他,他见自己的被子洗得干干净净,用具也摆得整整齐齐,很受感动。久别重逢,他的话也就多起来。逐渐,他那活泼、风趣、乐于助人的品质也很自然地表现出来,与两个班同学都处得很好。

这时,他对我已很信任,常主动与我接近,到我家来,毫无戒备地谈他的真实思想及有关情况,重视我的意见,心理治疗进展顺利。取得好效果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自己,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他说刚到校时,见这里的建筑规模与山区中学截然不同,办人学手续、报到、注册转一大圈搞得晕头转向。接着是新生学习,参观实验室、图书馆、成果展……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高深、神秘,心里就恐慌起来……我说,新奇的感觉可以理解,恐慌大可不必。第一,你来自山区中学,人学成绩在班上居中上,智力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学得好,你就同样能学得好。第二,你家离小学20来里路,每天早出晚归冲学时经常靠杂粮、红薯减菜过日子,你没退缩;高中时才开始学英语,比别人差一大截,你抓紧时间学,连洗澡时都在背单词,不是也赶上来了吗?要知道,坚定的自信心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让人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就这点来说,你是强者。谁都是学而后知之。这时,他摸着头憨憨的笑了。

2.正确对待生活,克服自卑心理

刚进校时,他见其他同学的穿着风格各异,潇洒得体,自己连件背心都没有,脱去衬衫光着膀子睡觉;别人见多识广,谈吐自如,自己却孤陋寡闻,插不上嘴;进食堂,别人买1元2元一份的肉菜,自己只敢买2角3角一份的小菜,相比之下,自己是那么寒酸、土气,于是自卑,不敢主动与其他同学接近……我说,这些倒也是事实,但根本问题是你自尊心太强,且有一点虚荣心,尽管你不是自觉地意识到。你小学、初中保持第一名,高中时也名列前茅,同学羡慕,倍受重视,家长夸耀,特别是得到录取通知书时乡里那一番庆贺,更使你飘起来了,你也不想想,其他同学中又有几个不是中学时期的佼佼者,他们没像你这么样吧,学生在校期间的任务是完成学业,其他问题会陆续得到解决。

3.增强体质,保持乐观情绪

为彻底消除失眠与紧张情绪,我和他一起讨论,制订了作息制度,早上提前半小时练长跑,下午保持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睡觉前再活动半小时,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上床就能睡得着,睡眠质量也高,白天精力充沛,除完成功课外,还能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练习书法,由于体质增强,生活充实,精神愉快,再也看不到他刚入校时的心态,可以说是面貌一新。

咨询与治疗效果

通过多次会谈,徐某心情开朗了,自信心又增强了。学习上有了不小的进步,做作业、制图都比别人快。有一次高等数学考试,他做得很顺当,兴冲冲地第一个交了卷。出了考场后才知道卷子背面还有一道25分的题没看到,后悔不迭。当我问他考试能否及格时,他自信地说,那没问题,随之哈哈一笑。可见其心理承受能力已明显增强,直到毕业,成绩一直保持优良。经济上,每学期有奖学金。偶尔有已参加工作的中学同学给予支援。

加之他安排得当,经济上过得去。二年级起,他当家庭教师每月增添了几十元的收人,衣着也随之改善。由于学习比较主动,他有更多的时间打球,锻炼身体。最后顺利地毕了业,分配到工厂搞技术工作,干得很出色。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了他的婚礼,看到他那矫健的身影,热情、自信的神情,打心眼儿里为他的成长而高兴。

点评

由边远、贫困地区考人大学的新生,由于环境条件的巨大差距,刚人校时产生不适应现象,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如焦虑、自卑、紧张、失眠等,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加关心、爱护、帮助,加强心理适应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确立符合实际的目标,消除只在成绩上争第一的片面认识;适当读一些扩展知识面的课外书籍;注意生活节奏,适当参加文娱、体育及其他活动,保持乐观情绪,使他们顺利地度过大一适应关键期。

大学生环境适应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适应环境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就必须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一、正确地评价自我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是大学生适应环境的关键。所谓大学生的良好适应,可以解释为个人与现实环境能保持和谐的关系。环境是变化无常的,个人也是随时可以改变的(如年龄、处事经验等),所谓和谐关系,就是人与环境双方的互相适应。要达到良好的生活适应,应从现实中先认识自己,尔后再进一步去实现自己。

在心理学中,自我应有三个向度。其一为“真实的我”,指个人所具备的一切潜在条件;其二为“现实的我”,是指到现在为止个人所具有的身心各方面的状态;其三为“理想的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心理就比较健康,就能比较好地适应环境。他对自己行为的抉择就较少失误,成功机会就多,这样的人就有较大的机会充分发挥他的潜在条件去实现他的远大理想。

苦恼来自于自己,这句话不无道理,不能对自己正确评价,就会妄生出许多烦恼。一个大学生,自傲不应有,自卑也不司取,应该具有的是自信。因为自傲可能跌跤,“山外青山楼外楼。”

强中更有强中手,自卑会使人畏缩不前,失去成功的机会;只确自信,促使自己从现实出发,去追求美好的未来。

很多心理问题大都是起源于自我认识的不合理。调整自我认识是调活自卑、恐惧、孤独的有效方式。

二、坚持“珍惜既有的追求更高的”

大学生有很多优点,富有理想和朝气,但是,难免行为上不安分守己,操之过急,甚至好高鹜远,对急于追求的东西不但未能到手,反而丧失既有的基础。原因就是青年人有时过分重视空幻的理想而不珍惜既有的现实所致。

作为大学生,无论你所处环境是美好的,还是恶劣的,都宜在心理上先接受它,而且欣赏它内、珍惜它。社会上一向推崇艰苦中奋斗成功的人,对这些成功者而言,艰苦的环境无疑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虽然我们的一些大学生对考取的学校不太满意,或专业不太理想,但想想看,我们全国同龄人中能读大学的有多少?能够成为仅占同龄人5写的大学生中的一员不是我们应当珍惜的吗?大学生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何况高校都在拓宽专业基础,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应该在立足于学好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专业都有用武之地,何况现在许多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是强调素质而不是专业。

在学校生活条件上,学生不应该刻意追求,虽说有些学校的生活条件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大学生是否这样来考虑,一是大学生上学是来学习知识,而不是来享受的,应该珍惜国家为我们提供的足以支持我们学到知识的必备生活条件。二是相对艰苦的生活条件,能更加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们适应艰苦的生活。

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应该有重要的启示。优越的环境,良好的条件下一事无成的人大有人在,而艰苦的条件下出现的优秀人才也是枚不胜举的。在我们之前的优秀大学生已经给我们做了榜样。三是要考虑社会现实,为了满足国民对高等教育的强大需求,尽量多招一点学生,学校只能提供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条件,学校条件的改善,有赖于社会的共同进步。

大学生要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然后再去追求更高的人生机遇。

三、确定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目标、方向、理想的迷失是大学生适应的重要问题。生活的目标和方向虽然受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影响,但大学生本身可通过对现实对自己的认识而确定,我们说某一个大学生有前途,表现好,是说他做的事,在目标和方向是正确的。

最简洁了当的方式,大学生不妨把目标和方向的确立看作是一件事。进人大学,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想想党和匡家对现代青年的要求,听听老师的教导,父母的劝告,参考一下同学的意见,读点有关的指导与参考书籍,审视一下自己的现实条件,来确定一个具体的、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目标的确立一定要考虑社会发展的制约,考虑现实的社会条件和自身条件。目标的确立可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沥期目标不妨以在校时间为限,自己明确学业完成时达到的标准远期目标应以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最终方向明确自己的事业追求,在实现自己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四、坚定信心,迎接挑战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21世纪。我们万该充满信心,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迎接时代的挑战。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素质作为素质的核心部分石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心理素质作为个体心理特征的内在稳定因素,决定着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素质作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影响心理平衡的整合功能和效率。

心理素质和躯体素质一样,离不开遗传基因的缔造,也不能轻视后天的砥砺锻造,对于已降临人间的个体来说,先天因素再也不值得抱怨,而是应面向严肃的现实和美好的未来,在父母赋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吸取后天提供的良好营养,发挥最大的人生价值潜能,这对任何有正常智能的人都是可以办到的。

要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保持个人的心理平衡,必须坚定成功的信心,美国心理学家拿破仑·希尔和克里曼特·斯通认为,只要有积极的心态,人人都能成功。他们列出的17条成功原则是:

(1)积极的心态;(2)确定的目的;(3)多走些路;(4)正确的思考;(5泊我控制;(6)集体心理;(7)应用信心;(8)令人愉快的个性;(9)个人的首创精神;(10)热情;(11)回集中注意力;(12)协作精神;(13)总结经验教训;(14)创造性的见识;(15)预算时间和金钱;(16)保持身心健康;(17)应用普遍规律的能力。

如果把采用这17条原则当作自己的责任,你就一定能发展和保持积极心态,树立成功的信心。

如果怨天尤人,把自己的一切失败,如学习的、事业的、家庭生活的、人际关系的失败,归结为某些客观原因,这不是积极的,而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希尔认为“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就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只有保持积极心态,坚定成功的信心,才能迎接这个时代的挑战,去赢得胜利。

学会适应,把握成功

一、现代社会适应的新思考

我们正处在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剧烈的社会变革冲击着我们头脑中一切旧有的观念,引发着我们对现代社会适应间题的新思考。

1.习惯是潜能开发的大敌

传统的观点是,一个对所处的环境满意,工作也很顺手,感觉良好,便是适应良好。但是,用变革的观点来看待,未必是真的适应良好,而且很有可能会成为自我发展的束缚。因为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中待久了,或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时间太长了,固然很熟悉,工作起来也很轻松、省力。然而,它常常会形成一套对这个环境和这项工作所固有的思维习惯和个人自身心理上的惰性。如果不去主动地寻求变革,就会限制自己的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是人的潜能发展的大敌,因为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墨守成规。奥托指出:“陈规旧习逐渐根深蒂固,最后把你带人六尺深土之下,使你的希望成灰,眼目而眠。应该认识到陈规旧习正侵害着我们,阻止我们接受新经验。”马斯洛也告诫人们:“对于认识世上一些不断变化和流动的事物,习惯显然就构成障碍和阻力,它影响我们去适应新的、独特的,从未碰到过的情况。因此,人身上的这种‘惰性’——‘最少努力原则’,压抑着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所以人们不能满足于那种感觉的“适应良好”,而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变革自己的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也包括重新选择一个新的学习工作环境。

2.选择将会带来什么

市场经济注重人的主体性,给予个人生存与发展更大的自由选择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中,“服从”成为人们的思维和行为的习惯模式,学什么课程,读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别人规定好的,你用不着选择,只有服从,这种模式限制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但也使人们的心理稳定。如今,社会给你创造了无数的选择机会。在学校里,课程可以自己挑选,毕业就业允许个人和工作单位双向选择,对已从事的工作不满意,可以“跳槽”重新选择……选择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连本来拥有一份令一般人羡慕的公职工作,辞职选择下海,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计算机集团之一的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总经理史玉柱这样的人,在改革大潮中屡见不鲜。就连国家政府机关的“官员”,也可以自由报考,参加选拔。但是,选择给人带来的并非都是似锦的前程,还会给你带来风险,带来损失,带来痛苦。因为你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就意味着你必须放弃其他一些生活方式;你选择了你想得到的,就意味着你可能失去你已经得到的。

而且,当你由于羡慕别人而盲目做出选择时,你还要承担选择后由自己酿就的苦果。选择不仅给你带来了自由,也带来了许多困惑与烦恼。怎样才能知己知彼,有效地运用你的选择权力,是现代社会向你提出的新问题。

3.“不适应”可能成为一种经常的感觉

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有时快得让你来不及观察、来不及思考。让我们从这几年社会“热点”的流动,如“当兵热”“从政热兜“出国热,“经商热”“金融热”“文凭热”……来了解这种变化。其实,每一个“热点”都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每一个“热点”都句含着人们的价值追求,每一个“热点”都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每一个“热点”都刺激着人们的心理。其他方面的变化也是如此。你看,昔日大学本科毕业生还能拥有一些“时代骄子”的优越感,今朝的硕士研究生在社会的选择面前,似乎开始有了几分危机感;去年经济学专业还“热”得灼人,今年已经在悄悄降下温来;昨天你可能还会觉得学了一种专业就能支持你一生的事业,今天激烈的社会竞争会促使你再去攻读第二专业、第三专业……社会的这些迅速变化使人们越来越感到,适应的相对平衡期越来越短,动态调整期越来越长。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社会经验、新的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的能力,才会建立起新的适应模式,迎接新的挑战。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你总会感到外边的世界变化太快,你总要脚步匆匆,你会总要发出“我不适应”的感叹。

二、大学生可能陷入的心理适应误区

面对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对生存的各种现实环境,有心理适应困难的人越来越多。近年来,由于社会适应不良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患心理疾病的人数呈增加趋势。大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孤独与抑郁

由于对新环境不接受,或是原来对新环境期望值过高,现实不如人意;或是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不能建立自己的人际支持关系;或是生活中受到重大挫折,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都会使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抑郁。

2.失落与沮丧

由于人们对学习、生活、工作所定的目标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现实情况相距甚远,或是前进路中遭受了意外的打击与失败,因此情绪一落千丈,一撅不振,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这种情绪只能挫伤自己继续努力的信心。

3.自卑与退缩

由于对自己估计过低,夸大了自身的弱点,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是过于自尊,在某一次行为中遭到一点挫伤,比如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能力不如别人等,就自愧无能,自叹弗如,在现实环境中胆怯畏惧、举足不前。由于自卑,这种人极少参加集体活动,以避免伤害自己的自尊。

4.恐惧与逃避

害怕竞争中的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做事前思后想,忧心忡仲,从不敢给自己提出高一些的目标,从不敢超越常规一步,躲避一切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的事情,永远地选择“安宁”“稳定”。

5.浮躁与烦恼

在利益的趋动下,看到人家挣到了大钱,住上了新房,坐上了小汽车,就“急不可耐”地跃跃欲试。书,安不下心来念;事,安不下心来干,甚至盲目地弃学、“跳槽”“下海”,匆忙地追着社会时尚跑。由于受个人实力和外界条件所限不能如愿时,又陷人无尽的烦恼之中。长期在这种状态下生活,内心的和谐和宁静就常常被打破,甚至出现情绪的紊乱状态。

6.紧张与焦虑

或是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到了新的生活环境,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或是由于担心成绩不如别人而毕不了业;或是社会变化太快,竞争太激烈……因而心理不能放松,时时处于紧张、焦虑之中。高度的紧张焦虑,使得一些人精力不能集中,甚至于常常失眠和头痛。

7.愤怒与冲动

由于青年人情绪不稳定、年轻好胜,在某种情境下,碰到不顺心的事就容易勃然大怒,甚至拳脚相加,成年人由于心理承载的负担太重,本来勉强控制的怒气,遇到一个突然的刺激,就马上迸发出来,动用拳脚也时有所见。冲动使人丧失理智,出现打伤人或犯罪等间题。

8.空虚与怠倦

或是因“雄心大志”一次次受到打击,感到前途无望,目标渺茫,或是对自己太没信心,或是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太不满意,但又无奈,或者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对什么都失去兴趣,都觉得“没劲”。生活感到空虚,精神十分怠倦,自认为“活得太累”。这些人,学习对付着学,工作应付着干,每天懒懒散散,凑合着打发时光。表面上看起来很“潇洒”,实际上内心很痛苦。

以上各种心理问题常常使人的能力受到抑制,养成很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例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交往能力受到限制,成年人工作能力下降等。除此而外,还会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如头痛,头晕,消化功能紊乱等,严重地阻碍个人身心健康发展。这些心理状态还有悖于我们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应当尽快把自己从这些误区中解放出来。

三、学会适应,把握成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发展,每个人都希望生命的航船能勇敢地冲破自己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的种种风浪险阻,坚定地驶向胜利的彼岸。那么,谁是驾驶你生命之舟的智勇舵手?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心理,学会积极地适应现实,你就会发展自己。

1.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人在环境中生存发展,首先需要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包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各种矛盾的能力。

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看起来是一些日常琐事,但是,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管理不好,处处要依赖别人,还怎么能在社会上立得住,又怎么能谈得上发展呢?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想克服依赖性和惰性,就要从按时作息、讲究卫生、遵守规障制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一点一滴形成习惯。生活的实质就在于独立,世界上大凡有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人是不能自立的。

你有一个独立的头脑,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在生活的实践中去观察、去思考、去锻炼。有的人害怕失败,遇到问题不是躲避,就是依靠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于是他就总是独立不了。其实,你只要尝试着独立去解决,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你都会得到锻炼。

成功了,你取得了经验,能力自然会提高;失败了,你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失败,仔细分析一下,只要纠正行动中的某些不足,你就会获得成功。失败,更能提高你的能力。只要你勇敢地一次次去尝试、去实践,你就会具有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存的能力。这种能力能使你“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这种能力使你拥有自信和勇气。

2.接受现实,正视现实

人生的烦恼,很多时候是来自人不能接受的现实和不能正视现实。进人了一个新的环境,总留恋于过去,遭遇了挫折与头时益汉浮森苦涩的回忆之中。其实,那只是无意义的心理反映。无论过去是美好还是痛苦,都已经永远地过去了。而你是生活在今日的现实之中。今天,无论你愿意不愿意接受,它已实实在在地来到你的面前。你只能接受,不能逃避。因为你逃避的不是今天客观存在的一切,而是你自己。着名心理学家卡耐基说:“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我们就会节省下精力,创造一个更丰富的新生活。”当你接受了现实之后,你就可以平心静气地分析环境,分析自己,从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成长点,就会适应和发展自己。“过去”只能带给你回忆,“现在”永远是行动,当你选择了现实中的行动时,你将体会到“今天”带给你的充实、欢乐和自由。

3.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

当人们没有目标时,会感到迷茫和空虚;当人们的目标过低时,又缺乏一种动力;当人们的目标过高时,又常因为达不到理想而失望。很多适应困难都来自于个人目标确定不当。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结果,是人生的目的所在,是人自觉行动的前提。如若你不想浪费人生,随波逐流,你愿自己能够成功地发展,那么,你必须为自己确立一个合乎实际的目标。首先,应当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己人生发展的需要,为自己制定一个远程目标,它是人生要达到的主要理想。同时,还要制定一个为实现远程目标所设立的近程目标,即短期内立即要做的事。

远程目标要靠一个个近程目标的完成来实现。如果只有远程目标,没有近程目标,你的人生理想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时间一久,就会迷失方向,丧失信心。只有近程目标,没有远程目标,你就不能保持一种永恒的动力。目标的确立,应当从你自身的实际和客观的实际出发,比如你的个性特点、能力以及客观所提供的条件,盲目地追随别人或社会时尚,不但不会获得成功,还会影响心理的平衡。同时,还应该随时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以免因为目标脱离实际而不能实现目标。

只要我们能确立一个合适的目标,就会有行动的方向和动力,人生就会充满信心与活力。

4.采取积极的行动

美好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脚踏实地的积极行动。行动不仅是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须,而且还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必须。

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这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积极行动,你才能了解自己的潜能究竟有多大。当你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可能觉得它很复杂、很困难,对是否能够完成它,可能心中没有把握。然而,如若不行动,你就不知道你的能力对于这件事情来说究竟有多大。当你积极去做时,你就会一步步地取得成功,当你最后圆满完成任务时,你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你由此获得了自信。就这样,每一件事情,你都采取积极的行动,你的能力在一次次完成的任务中得到提高,你的信心也一次次增强,你不再为自己一次次自卑。

积极行动还可以摆脱由于环境不适应带来的孤独、苦闷、烦躁、恐惧和空虚。当你对环境不熟悉、不满意时,只要你积极行动,做工作,为集体为他人做些事情,你就会逐渐熟悉了解环境,别人也从你的行动中了解你,你就会逐渐融于新的环境当中。

行动使你获得了充实和愉快。当你全身心地投人到工作中去的时候,你就不会像往日那样去琢磨自己的心境,要知道,很多烦恼都来自于自己的“冥思”。那些专心于自己事业的人们,那些辛勤劳动着的人们,是没有时间去“空虚”和“烦恼”的。为“活着太累”而烦恼的人,赶快积极行动起来,行动会带给你价值,行动会带给你心理的健康与欢乐。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才有了支持力量,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心情才能愉快。人际关系的建立既有认识间题也有技巧问题。每个人都不能只是埋怨别人,埋怨周围环境。而应该首先主动关心别人,主动为别人做一些事情。人总是会“投之以情,报之以李”的,主动关心别人的人总会得到别人喜欢的。人应当主动开放自己。

关闭自己的心灵之窗,又担心别人不向你吐露心声,是永远找不到朋友的。须知,感情的交流是相互的,你对别人开放得越多,别人从你那儿获得的安全感越多,才会向你开放得越多。只有付出真诚,才会得到真诚。人际交际要心理相容。每个人的长处短处各不相同,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学习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你就会得到很多的朋友。尽管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利益冲突增多,然而,无论什么时候,那些不过分计较自己,多为别人着想的人,总会受到大家的尊重。

6.学会正确使用心理自卫机制

正确运用心理自卫机制,可以调解由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不适。比如,运用“合理宣泄”,把个人的忧虑、烦恼和不平向自己信任的老师、同学、朋友宣泄一番,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恰当的“自我安慰”,可以缓解心理冲突“转移”,能使你避开引起自己不良情况的人、事和环境,把情绪转移到新鲜的事情上。“升华”与“丰嗜”,是让自己把原有冲动和欲望导向更加崇高的方面,使你奋发图强,创造人生新的价值。只要你相信,你是自己心理的主人,你就会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同类推荐
  • 我们都有强迫症

    我们都有强迫症

    本书详细讲解强迫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性格识人:CSMP四型性格读心术

    性格识人:CSMP四型性格读心术

    《性格识人》这本书通过对CSMP四型的深入解读与应用,充分的向你说明了性格的力量,以及性格对你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和帮助。如果你能够认识、了解和掌握四型性格的应用,那么你就会发现,原来你为之苦恼的一切都变得非常简单,原来无法解决的难题也变得迎刃而解。它能为你带来这样的收获:事业上获得成功,家庭美满幸福,孩子优秀成长。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读心术:可怕的心理学2

    读心术:可怕的心理学2

    当下的你,或许烦恼缠身而自卑无斗志,或许怕与人打交道而纠结不已,或许被爱情折磨而遍体鳞伤,或许为婚姻的各种矛盾而绞尽脑汁,或许为玩不转职场而郁郁不得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烦恼?就在于看不透人心,理不顺各种人际关系!风靡日本的读心术教你3分钟看透人心,了解真正的自己,看透他人真正的内心!作者从自身、交流、恋爱、家庭、职场五个主题切入,细数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烦心事,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解读,提出了简单实用、方便有效的解决之道。早一点读本书,早一点看透人心——其实人心没那么可怕!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热门推荐
  • 火影之灵魂归处

    火影之灵魂归处

    当灵魂沉沦幽深的旋涡,当彗星划过暗蓝的星空,彼岸之花徐徐绽放,命运的轨迹发生了诡秘的变化。李轩魂穿火影世界“血雾之里”雾隐忍村,成为素有“死神遗脉”“疯狂家族”之称的天造寺家族后裔,觉醒了灵魂类血继限界“盏伊握”,拥有了通过拘役灵魂而封印并夺取他人血继秘术为己有的特殊能力。而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是残酷的忍校毕业考试,凶险的忍者任务,无情的家族倾轧,莫测的权力角逐,血腥的忍界大战。他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这片大地的腥风血雨也与他无关,他只想找到回家的路。而“鬼人”桃地再不斩、“鲛肌之主”河豚鬼西瓜山、辉夜一族、三代水影、木叶忍者村、“冷君”大蛇丸、“黄金闪光”波风水门、长门、黑绝、宇智波斑,乃至同为天外来客的大筒木一族......都将是他需要走过的坎、爬过的坡、翻过的山!于是,李轩像小时捡起木棍一样捡起了剑,以天造寺·幸生之名,行走忍界。“我不存心伤害任何人,但无论是谁,要想挡我的路,就请直面我的剑!”“我考虑着,要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
  • 校花的贴身灵者

    校花的贴身灵者

    修炼斗龙诀,横扫千军不是事!身怀五毒术,高手见了也要怕!上古神珠,神道珠自一分数碎之后,分散于天下,一场腥风血雨的争夺,就此而生……步入世俗的苏灿,与各路美女校花偶然相识,本以为美好的幸福人生即将来临,却不料,一枚碎片的出现,却引发了暗流涌动的各方势力,更可怕的是,竟然……竟然美女都追来了!欢迎来访的朋友进群:187133737,新书求收藏,推荐票,谢谢!
  • 快穿之神主哭一个

    快穿之神主哭一个

    论弄哭神主魂力拥有者的有效方法?资深颜狗萧安萱亲身经历分享心得。初级套路;大蒜洋葱辣椒水,外加捏鼻戳眼使劲拍!中级套路;编悲情故事截泪点,讲幽默笑话逗飙泪!高级套路;使用美人计攻身谋心,骗财骗色骗感情,虐心虚肺不哭都有罪!以上套路都没用,呵呵呵,还有最厉害的终极套路!是什么?额!么要急,正在摸索中......(书名废,简介废,本文是小甜,小宠,小逗,小轻松!)
  • 道之争霸

    道之争霸

    你总说以前的生活多好,你说你不想要现在的僵持局面,那我便掌控时间回到过去。只不过回到过去的时间略微长了点,不慎跌入乱世之中。却无法再次回去。是法力失效?是道不稳定?还是命运如此?且看一代魔神如何叱咤风云,拨云弄月。你走的注定是一条孤独之路。
  • 孝庄皇太后(全集)

    孝庄皇太后(全集)

    大清崇德八年八月初七,皇太极在铁背山坠马的消息传到盛京城,引发了轩然大波。睿亲王多尔衮对皇位虎视眈眈,皇长子豪格对鹿角宝座势在必得,八旗各为其主,政变一触即发。美丽聪慧的庄妃为维护大局一方面对外隐瞒皇太极的真实病情,一方面暗中联络忠诚善谋之士,千方百计稳固清宁宫的地位。八月初九,皇太极突崩,悲痛的清宁宫妃子来不及擦干眼泪,就感受到了来自多尔衮兄弟手中被擦亮的钢刀的森森寒意。是生存还是死亡,是玉石俱焚,还是忍辱负重、求同存异,谋求大清长远的发展,孝庄在痛苦地思索、徘徊……最终善于审时度势的她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做出了惊人的抉择……
  • 人间世传奇

    人间世传奇

    刘晚雨天生就有一双神眼。神眼天成穿阴阳,观人观鬼观四方。诛仙剑经斩樊篱,五雷正法笼天地。斩鬼斩妖斩神斩仙,杀怪杀邪杀异杀魔!一桩桩不可思议的经历、一件件惊异奇绝的故事、一场场气势恢宏的斗法......人间世,人世间,这是一个关于刘晚雨的传奇……
  • 情谜之盛宠一生

    情谜之盛宠一生

    弟弟病重之时,一份替嫁合同放在面前,为报养父母恩情,她替嫁给失忆的唐家少爷,却得到了羡煞天下人的盛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成了自己的妹妹

    我成了自己的妹妹

    安易从来不觉的奇怪的事不会发生,但是他也从未觉得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事实就是如此,BOOM的一声,他成了自己的妹妹。4-2-6-6-6-5-3-9-3-这里是书群①号。欢迎大家来加
  • 都市凡人长生战纪

    都市凡人长生战纪

    他,是一个传奇,但他并不想成为传奇,他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和未婚妻一起走进婚姻殿堂,然而他却不得不缔造了他的传奇,只因凡人长生。
  • 控奴至尊

    控奴至尊

    神赋师易尘如何利用自己得到的传承自保?如何自创秒招来迷惑敌人?如何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势力?在艰难前行的路途中,易尘又得到多少红颜知己的芳心和支持?经历无数打磨,终于成就至尊位的他又面临着什么艰难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