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3800000004

第4章 必知的23个治疗知识

◎糖尿病能否根治

由于原发性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所以现在糖尿病尚无根治措施。采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只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因此那些所谓能够根治糖尿病的灵丹妙药是不可信的。即使有的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血糖、尿糖恢复正常,也能与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及劳动,但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也仍不正常,呈糖尿病曲线。如果此时不注意调养,饮食不加以控制或不按医生的要求治疗,还会出现高血糖及尿糖。因此可以说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长期坚持治疗,即使病情理想控制,也要坚持饮食治疗,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糖尿病患者不要因为糖尿病还不能根治而忧心忡忡,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威胁生命的合并症。因此只要糖尿病病人坚持长期治疗,与医生密切配合,长期稳定地控制糖尿病,就可防止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意义

在医学上运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意义主要在于: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

其体内胰岛β细胞基本被破坏,不能产生胰岛素供给人体的需要,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替代治疗,纠正人体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紊乱。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

体内胰岛β细胞还有一定的分泌功能,但此型病人多伴有肥胖,这种体型的病人体内外周细胞往往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胰岛素量的相对不足。故使用胰岛素的目的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不同,不是为了补充胰岛素量的不足,而是为了降低过高血糖浓度以控制症状。

3.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除了能降低过高的血糖浓度,恢复人体营养物质的代谢平衡外,它还能抑制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已发生这种病变,可延缓其进一步发展。

4.对特殊情况的糖尿病病人

对于合并严重感染、创伤而处于应激状态的病人,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物质分泌增加,而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

升高的血糖一方面可保证病人体内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同时也增加了胰岛β细胞的负担,特别是1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将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并持续不降,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此时,必须使用胰岛素,以帮助病人保持体内的水、盐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平衡,避免病情的恶化。

5.处于妊娠期的病人

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较好地调节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妇顺利分娩,避免孕妇出现各种并发症,防止胎儿发育畸形,减少孕妇分娩时的危险和出现难产及死胎。

◎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与剂量过大和饮食失调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接受蛋化胰岛素治疗者。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尽早发现及处理,以避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2.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视力模糊,为晶状体屈光改变,常于数周内自然恢复。

3.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过敏通常表现为局部过敏反应。先有注射部位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全身荨麻疹少见,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过敏反应如血清病、过敏性休克。处理措施包括更换胰岛素制剂种属,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以及脱敏疗法等。严重过敏反应者需停止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

4.脂肪营养不良

脂肪营养不良是少见的局部副作用,在注射部位呈皮下萎缩或增生,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后可以缓慢自然的恢复。

为防止其发生,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使用高纯度胰岛素制剂后过敏反应和脂肪营养不良甚少发生。

5.最易出现副作用的原因

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就是体重增加,腹部发胖,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肥胖。

6.食欲增加

有些人会出现食欲大增现象。

7.开始用胰岛素的反应

在开始应用胰岛素后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双下肢浮肿,是水钠潴留造成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消失。

8.高胰岛素血症

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尤其身材比较肥胖的患者就更应该严格掌握胰岛素用量,最好与双胍类降糖药物或拜糖平联合应用,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其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要注意哪些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专家提示,使用胰岛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用量

胰岛素有很强的降糖作用,即使注射量比医生规定的用量多一点,都会使血糖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在注射胰岛素时,一定要仔细地确定注射剂量。

2.安全储藏

仔细查阅使用胰岛素的药品说明书中关于保存方法的建议。一般来说,采用冰箱冷藏,保存时间相对长一些,所有胰岛素在保存时都应避免冰冻或温度过高。

3.混合使用

如果患者需要使用不止一种胰岛素,此时需要咨询医生。不同的胰岛素是否可以在同一个注射器中混合,以及该如何进行混合。大多数胰岛素是可以混合的,但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最好是在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下进行。

◎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4个部位

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手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注意不要打到肌肉组织。

1.腹部

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腹部的胰岛素吸收率达到100%。吸收速度较快且皮下组织较肥厚,能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最容易进行自我注射。注射部位在脐周3厘米以外。

2.手臂

手臂的皮下层较薄,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注射,因此不方便自我注射,可由他人协助注射。手臂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85%,吸收速度较快。

3.大腿

大腿较适合进行自我注射,皮下层很薄,要捏起皮肤注射,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70%,吸收速度慢。另外大腿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宜注射。

4.臀部

臀部皮下层最厚,注射时可不捏起皮肤。由于臀部的胰岛素吸收率低、吸收速度慢,较少使用,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

另外,注射部位参与运动时会加快胰岛素的作用,打球或跑步前不应在手臂和大腿注射,以免过快吸收引起低血糖。腹部注射一般不受四肢运动影响。还要注意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两次注射部位要距离2厘米,并尽量避免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糖尿病患者为何不能忽视高脂血症的治疗

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作用不足而引起血糖异常升高的疾病。实际上,胰岛素不仅掌管着血糖的高低,它还是我们身体内其他两大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所以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出现脂质代谢异常,俗称“高血脂”。

血液中的脂质是各类脂质,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的总称。高脂血症通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异常增高。异常升高的这些脂质通过某些机制沉积在细胞内以及血管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的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所以,为了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控制良好外,高脂血症的治疗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饮食治疗十分重要。脂肪的质和量可直接影响血脂水平,每日摄取脂肪50~60克为宜,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一般应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各种植物油类,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动物油类,如植物油、羊油、牛油则主要含饱和脂肪酸。食物的胆固醇全部来自动物油食品、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脑等,含胆固醇较高,应忌用或少用。另外,增加运动,减轻体重也是有效的办法。

◎何种糖尿病要住院治疗

糖尿病病人是否需要住院,首先取决于患者自身的病情,当然,也不能不考虑病人的经济状况。如果病情较轻,可以在门诊检查,院外治疗。对于症状严重、合并症多、病情复杂的患者,就不宜在门诊治疗,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住院系统观察和治疗。一般说来,糖尿病患者具备下列情况时应该住院治疗:

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

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这些急性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对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若抢救不及时,往往有生命危险。

2.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包括所有1型糖尿病和部分重症2型糖尿病病人,由于患者自身胰岛分泌功能衰竭,口服降糖药往往效果不明显,需要改用胰岛素治疗。住院治疗便于对病人进行全天候的血糖监测,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迅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特别是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一定要住院治疗。通过住院,患者可以学会自我血糖监测,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并学会根据血糖、尿糖监测结果自行调整胰岛素用量。

3.血糖不稳定者

血糖忽高忽低或血糖长期居高不下者。通过住院全面检查及严密监测,找出病人血糖居高不下的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对症下药。

4.处于应激状态者

糖尿病病人在合并高热、重症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急性胆囊炎、尿路感染、急性心肌梗塞或脑卒中等应激情况时,均应住院治疗。糖尿病病人在手术期包括小手术在内应住院治疗,这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和病人的术后恢复。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间或者是在妊娠期间新发现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好需要胰岛素治疗者,也应住院治疗。

5.有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人

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出血、痛性神经病、顽固性腹泻、足部坏疽、心血管病变等严重慢性并发症时,均应住院治疗。

6.新发现的1型糖尿病患者

新诊断的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宜住院治疗。住院可以控制高血糖,消除症状,帮助病人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学会如何观察病情,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

◎糖尿病治疗的几个误区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在得了糖尿病许多年之后,仍然对疾病一无所知。许多人不知道怎样检查、怎样正确处理自己的糖尿病。另外,社会上仍经常可以见到假药的欺骗宣传,常常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误入歧途。下面是患者最常见而且危害最大的几个错误认识。

1.糖尿病要控制喝水

糖尿病常有口渴、喝水多的表现,患者常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患糖尿病后应该控制喝水,这是大错特错的。喝水多是体内缺水的表现,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患糖尿病后控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反而使糖尿病更加严重,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是非常危险的。

2.中医中药根治糖尿病

医学界目前还没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医同样如此。我国的医学博大精深,中药药性复杂,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比较共同的认识是中医、中药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作用。但患者如果盲信自称能根治糖尿病的“中医”,而终止现行的正常治疗,其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

3.吃糖尿病食品

有一定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的患者都应该知道,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而并不在于专门吃所谓的“糖尿病食品”。其实糖尿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与普通食物没有什么不同。病友们如果不注意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而认为只要吃“糖尿病食品”血糖就没有问题,这是很危险的。

4.坚决不打胰岛素

对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口服药物对他们没有效果,因此他们别无选择,为了生存下去只得接受胰岛素治疗。而许多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则认为胰岛素就像鸦片,打上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这种观点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因此可先口服药物促进人体胰岛素的产生,但其中半数以上终因长期药物刺激使人体胰岛功能衰竭,而需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完全是因为病情的需要而定,而且胰岛素是正常人体激素。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后,仍能再次撤掉胰岛素。长期在口服药物刺激作用下的人体胰岛,使用外来胰岛素后,可得到很好的休息,胰岛功能恢复一段时间后,部分病人仍可继续接受药物刺激,发挥分泌胰岛素的作用。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一定要走出以上几个治疗误区,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目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只能做到有效的控制。目前治疗糖尿病是采取辨证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2.饮食疗法

3.运动疗法

4.药物治疗

5.血糖监测

6.其他:心理调整、针灸、气功、胰岛移植

当然由于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有的糖尿病患者采取一种治疗方法就能很好的控制病情,有的患者则需采取几种治疗方法才能控制疾病发展。但是有一点应该明确,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不论病情轻重都应配合饮食治疗。

◎常规治疗为什么会造成血糖反复反弹

根据受体学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使体内的胰岛素长期分泌较多,逐渐导致胰岛素β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产生了高血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大多偏重于刺激胰岛产生胰岛素,而胰岛素的β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所以一旦停药一段时间后,血糖往往再次反弹。同时,长期用药对胰岛的刺激,使胰岛处于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而最终导致胰岛功能的疲惫,致使糖尿病人最终不得不借助体外胰岛素来帮助降糖,这样会进一步导致胰岛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由于血糖反复反弹,血液的黏稠度就会增加,血液的微循环发生障碍,最终仍会发生心、脑、肾及皮肤神经等方面的并发症。

◎老年糖尿病治疗的特点

老年糖尿病的诊治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宣传讲解

需要反复、耐心地宣传讲解糖尿病知识。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部分老年病人知识水平比较低,这就给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带来困难,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心,家属和医生应该怀有更多的爱心,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讲,而不能嫌他们絮叨、啰嗦。

2.平衡饮食

要提倡平衡饮食及少量多餐的原则,既避免热量摄取过多,又防止营养不良。

3.适当锻炼

要选择适合于老年人身体特点的方式和总量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以降低血糖、保持体重、增强体质。

4.药物治疗要适度

要防止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但要特别小心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对老年人的危害。

5.勤做检查

多查血糖,注意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老年人有时肾糖阈增高,尿糖偏低,不能反映血糖水平,所以定期检查血糖是必要的。另外,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机会比年轻人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糖尿病儿童生活的7个建议

儿科专家认为,糖尿病儿童由于患病早,若不能保证孩子的生活质量,很容易让孩子的病情加重或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对糖尿病儿童的起居生活多加以细心照顾。

1.做常规检查

半年检查一次肝功能,一年进行一次全身体检。其中应包括肾功能、眼底、血糖、血脂的全面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及并发症。

2.血糖测试

有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的孩子,1周至少安排1天测血糖。血糖不稳时2周内连测三天,每天也是按早、午、晚餐前后2小时及睡前共测7次的方法。

3.严格控制饮食

患了1型糖尿病的孩子,须严格控制饮食,以控制血糖。

(1)每日热量(卡)=1000+年龄×(70/100),3岁以上太胖的孩子就×70,3岁以下太瘦的孩子就×100。

(2)碳水化合物米面等主食占每日饮食的50%~55%。

(3)蛋白质摄入占每日饮食的15%~20%。

(4)脂肪摄入占每日饮食的25%~30%,且以植物脂肪为好,如纯正的粟米油。

4.用药要遵医嘱

不能随便停用或减用药,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儿。

5.适量运动

患儿每周运动3次,每次半个小时。

(1)运动要选择有氧运动,以达到最大运动心率的60%为标准(最大运动心率=220-年龄)。

(2)太剧烈的运动如快跑不适合,看个人承受能力,选择爬山、骑单车、慢跑、打球的活动即可。

(3)运动前后需测血糖,并准备糖、饼干等,当出现低血糖时可进食,但要注意控制量。

6.了解病情

多与医生接触了解病情治疗情况,保证青春期正常发育。

7.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要让这些患了糖尿病的孩子知道,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家长、医务人员和老师都要积极配合此工作。

◎儿童糖尿病治疗的特点

儿童糖尿病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在诊治上有以下几点必须加以以注意:

1.年龄小,认知性较差

儿童糖尿病人一般发病于小学或者中学阶段(但也有出生后2个月就得了糖尿病的例子),年龄比较小,因此对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有什么危害,糖尿病应该怎么综合治疗在了解和理解上有些困难,这就更要求家长和医生要细致和耐心地帮助和指导,以帮助患者正确对待。

2.饮食控制较为困难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贪吃,其他同龄儿童都能吃各种好吃的东西,他们却必须受到限制,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情。所以家长和医生也应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给予指导,提出要求。另外,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饮食治疗方面提倡用计划饮食来代替控制饮食。

3.体力活动量相对较大

孩子多爱玩好动,运动量难以控制,在这方面,家长和医生也应给予关怀,不要不动,也不要过量运动。

4.必须使用胰岛素

儿童糖尿病在药物治疗上的特点是绝大多数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要做长期打胰岛素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切勿听信欺骗宣传随意停用胰岛素的使用。

5.监测可较多地采用尿糖

和成年糖尿病人一样,糖尿病儿童也需要经常做血糖检查,但儿童天天上学,采血比较困难,而且小胳臂小腿的,经常抽血让人心疼,所幸的是儿童糖尿病血糖波动虽较大,但他们的尿糖与血糖相符率较高,所以可以用监测尿糖的方法来观察病情变化的情况。

6.青春期问题

青春期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好发年龄,也是血糖波动和胰岛素需要量较大的时期,对这个问题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

◎治疗糖尿病的8个要点

为了使糖尿病得到理想的控制,糖尿病病人必须和医生密切配合并掌握以下要点:

1.掌握基本知识

糖尿病病人必须学习和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学会防治糖尿病的要领。在医生指导下不断制定和完善适合于自己病情的治疗方案。

2.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一切治疗措施的根本基础。离开它即使最好的药、最好的疗法也是枉费心机。因此必须长期甚至终身坚持饮食治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放弃饮食控制的治疗措施方法。

3.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原理、适应证及副作用。

4.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体力活动对糖尿病是有益的,但不宜过于劳累。

5.不要停止治疗

即使血糖、尿糖已经降到正常,症状完全消失,也不要轻易停止治疗。如果改变治疗方案,一定要和医生研究后决定。

6.不要乱投医、乱服药

不要乱投医、乱服药,更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声称能“包治或能根治糖尿病”的人,以免上当受骗,病情反而日益加重。

7.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

必须定期到医院检查,定期复查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24小时尿糖定量、尿常规、血脂、肾功能及眼底和心电图等,以便了解糖尿病病情及心血管、眼底、肾及神经等系统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情况,从而及时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

8.学会自我监测

学会自我监测,自己检查血糖、尿糖的方法。观察病情变化,经常总结分析病情变化规律。

◎血糖正常了是否能停药

认为血糖正常就可停药是许多糖尿病患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目前,糖尿病尚无根治措施,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停止用药。

患者要认识到血糖恢复正常是因为药物的帮助,如果一停药血糖就会马上反弹,而这种反弹比第一次调整的时候治疗更困难。

而且生活中各种应激情况时血糖也会增高,如情绪波动、失眠、感染发热、劳累等都可影响血糖,所以要注意,即使血糖正常了也不要停药。

◎监测血糖的8个注意事项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是重要的检测标准,而监测血糖时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1.不因化验空腹血糖而擅自停药

这样得出的检测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又会造成血糖波动及加重病情。

2.检查前不节食

不要为得到理想结果而在检查前一天过分节食。此时所测的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却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为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可信,检查前一天进餐和用药应和平常一样,并保证夜间睡眠良好。另外,抽血化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

3.不要注射完胰岛素后再去医院抽空腹血

由于到医院抽血在时间上难以预料,如果不能在半小时内抽完血,势必延迟进餐时间,这样可能会发生低血糖。

4.不能确定抽血时间

如果无法确定在医院抽空腹血的具体时间,不妨早晨在家正常治疗及进餐,然后去医院测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不至于影响正常进餐及用药,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检查餐后血糖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而且能更好地反映进餐量及服药量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代替的。

5.自身胰岛素分泌低的患者

对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低下、存在清晨高血糖的病人,最好用血糖仪事先在家中完成空腹血糖的测定,记下结果后再去医院。尽量不要去医院化验空腹血糖,因为医院门诊采血时间太晚,这样会延误病人早晨的胰岛素治疗,对全天血糖产生不利影响。

6.混合注射的患者

对于早、晚餐前注射混合胰岛素的病人,如果因上午到医院抽血化验使治疗延迟,可以在抽血之后查一下随机血糖。

如果血糖高,可临时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然后进餐。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治疗延误造成的血糖升高,同时又避免了检查当天早、晚两次混合胰岛素注射间隔太近。

7.口服降糖药的患者

对于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病人,化验空腹血糖时若采血时间太晚而使得早晨用药和中午用药相隔太近,应酌情减少中午的药量,以免因两餐的药物作用相互叠加而造成低血糖。

8.睡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对于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者,其降糖作用可以维持到次日八、九点钟。因此,化验空腹血糖的采血时间可稍晚一些。

◎治疗糖尿病须知的几个问题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坚持科学治疗,极易引起心、脑、肾、下肢等脏器的血管病变,并最终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性肾病及下肢麻木、坏疽等严重后果。可见,坚持科学治疗对于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进行科学治疗,下面几个问题是必须要知道的:

1.要了解血糖反复的几个原因

(1)气候。寒冷剌激可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炎热多汗,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而血糖增高。

(2)感冒后可使血糖升高。

(3)患者因外伤、手术、感染发热,严重精神创伤,呕吐、失眠、生气、劳累、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等应激情况,可使血糖迅速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有的患者自行将药物减量;有的长期不查血糖,以致血糖升高后原来剂量未及时调整,会因药物剂量不足,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

2.要了解用药的时间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但不能一发现糖尿病就马上用药,对于无任何症状的患者,一般诊断糖尿病不能以一次为准,首次发现血糖升高后,要隔1~2周再测,如空腹血糖大于7.8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大于11.1毫摩尔/升,就应该考虑糖尿病。明确诊断后,若血糖检查为低时,本人又无任何症状的时候,可通过减肥、科学合理的饮食、体育锻炼或者禁烟酒等非药物方法治疗。如血糖控制良好,则可维持,若仍无效则口服药物治疗。

3.要尽量早期治疗

糖尿病患者确诊后,由于很多人是通过体检发现的,往往不重视。生活、饮食仍不规律,更不愿意用药物治疗,或病重时用些药物,血糖正常后擅自停用,持续几年后,当发生心、脑、肾、神经病变等症状后,又极端恐慌,生活小心翼翼,饮食上几乎是任何主食都不敢吃,由于长期能量供给的不够,而引起贫血、乳酸性酸中毒等另外一种严重后果。

从临床治疗来看,病人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费用越低,相当一部分病人康复后,可以长期摆脱药物。治疗越晚,费用越高,疗效越差,同时由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造成治疗上难度更大,用药增多,恢复周期越长。

4.不能擅自停药,频繁换药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有的患者一次血糖检查正常,即擅自减量,甚至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不仅仅导致血糖再次升高,同时血糖的不稳定,会对身体各个脏器带来更严重的影响。但是病情长期稳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服药次数或调整使用剂量。

5.不单纯依赖药物忽视生活调节

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疾病,生活调节在整体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糖尿病与长期饮食过多,体格肥胖,活动减少,烟酒嗜好等因素有关。去除上述不良因素,血糖往往有很大下降,从而起到很大的辅助治疗的作用。研究表明对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进行正确的生活调节,较不进行生活调节的人,一般来说服药量少,血糖控制的也较满意。相当一部分患者康复后可长期停用药物。所以合理进行生活调节,尽量减少降糖药物的种类和数量,是糖尿病患者的明智选择。

◎糖尿病运动疗法适应范围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的国家,有些轻型糖尿病患者在坚持运动疗法的同时,配合饮食疗法即可取得满意疗效。

运动疗法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其最佳适应证。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但对稳定型的1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后就可以进行运动治疗,以促进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哪些糖尿病患者不适宜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项治疗方法,具有与饮食控制一样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部分糖尿病患者不适宜进行。

1.病情很不稳定

病情很不稳定,血糖很高或血糖波动很大的患者。

2.有急性并发症

有急性并发症,如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3.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

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如心、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视网膜病变,重度高血压,下肢大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

◎运动疗法应该注意哪些

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疗法锻炼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前的准备

(1)首先作一次全面的体检。检查内容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心肝肾肺功能、眼底、神经系统、周围血管等。

(2)选择合适的运动鞋、棉袜和运动装。

(3)寻找合适的运动伙伴,让他们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出现意外要如何处理。

(4)天气不好、身体不适时要停止运动。

(5)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并带一些糖果、饼干等小食品,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2.运动形式

应是耗氧式轻度的抗阻力运动,如行走、慢跑、骑车、上下楼、游泳、打太极拳、广播操、跑步、划船、老年迪斯科等,而不是等长式如举重等运动。

3.运动时间

应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每月至少保证在3~5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一般最多不应超过40分钟。

4.运动强度

可以用心率来确定适当的运动强度。最大安全运动心率(次/分)=220-年龄,一般要求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安全运动心率的60%~70%为宜,即运动后心率(次/分)=170-年龄。如果情况良好,可逐渐增加。应以身体能否耐受,有无不良反应,达到健康锻炼为度。

5.合理安排整个运动过程

运动应循序渐进的进行,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过程中要遵照三步来安排。

(1)运动前热身。在正式运动前先做15秒钟的热身,一般在运动前伸伸脚,弯弯腰,慢走使肌肉先活动起来,心率慢慢快起来,以免受伤。

(2)运动过程。刚开始时,运动时间先由5~l0分钟逐渐加量,延长至20~30分钟。

(3)运动后恢复。运动结束后不要突然停下来,最好要慢慢走一走,压腿弯腰。让心率慢慢地慢下来,放松10分钟,再坐下休息。

6.户外运动场所的选择

(1)公园、校园、湖边、河边、运动场内等空气新鲜、开阔平坦的地方是较为理想的场所。

(2)避开工厂生产区、靠近烟囱、煤炉等污染严重、环境嘈杂的地方,也不宜在马路的十字路口或交通要道旁进行锻炼。还要避开高压线、变电所、广播电视发射塔等电磁波干扰严重的地方,以免电磁波辐射,影响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系统。最好远离楼群,避开“高楼风”。

7.保证运动安全

(1)运动与饮食控制相结合,定时定量,以餐后0.5~1小时运动为宜,运动强度相对固定。一般主张不要空腹运动,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2)应按时测血糖,在运动前后容易出现较大的血糖波动,故应监测血糖,以保证运动安全。

(3)随身携带糖果、饼干,以便有低血糖反应时可以及时含服;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和零钱,以便随时通过电话与家人或急救站120联系。

(4)尽量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中运动,如酷暑、严寒或雨中。

(5)在运动中如发生腿痛、胸痛、胸闷、憋气、眩晕、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应停止运动,在原地休息,并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

(6)每天坚持洗脚并检查双脚,以便及时发现双脚有无磨破、感染、红肿、青紫、水疱或血疱,一旦发现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可自己擅自处理。

◎低血糖症发生时的治疗措施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毫摩尔/升(50毫克/分升),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当低血糖症发作时,有以下处理措施:

1.清醒的低血糖患者

可以给予2~3块糖果,4~5块饼干或半杯含糖饮料,大多数患者在数分钟内缓解。如果15分钟仍未缓解,重复上法治疗一次。

2.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

应立即抽血作有关检查,并马上供糖而不必等待检查结果,或采取下列措施: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60~100毫升,多数患者能立即清醒,继而进食。未恢复者可反复注射直至清醒。经处理意识完全恢复后仍需继续观察。由于口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症,血液中较高的药物浓度仍继续起作用,患者再度陷入昏迷的可能性很大,继续滴注5%~10%葡萄糖,根据病情需要观察数小时至数天,至病情完全稳定为止。

3.血糖不能恢复或神志不清

这样的患者必要时可选用氢化可的松l00毫克静脉推注后,视病情需要再以l00毫克加入500毫升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滴注,一日总量在200~400毫克;或选用胰升糖素0.5~1.0毫克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一般20分钟内生效,但维持时间仅有1~1.5小时。

◎这些好习惯可以降低血糖

防治高血糖和糖尿病的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饮食合理、尽量减少压力保证睡眠。

1.养成睡觉前刷牙的好习惯

关于牙周病和糖尿病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各种各样试验和研究。糖尿病患者治疗好牙周病后,血糖下降的报告有很多,其原因是因为抑制了牙周病的细菌,所以提高了胰岛素的功效。刷牙不只能保持牙齿健康,对维持全身的健康也有很大关系,牙齿的细菌在睡觉期间容易繁殖,所以一定要养成睡觉前刷牙的习惯。

2.保持良好的睡眠

好睡眠可以改善高血糖。通常人的睡眠如果不足7~8个小时,就不能缓解疲劳,从而机体就难以进行正常的荷尔蒙分泌,若持续的睡眠不足,就会使血糖升高。

3.饭前泡澡或淋浴可降低血糖

洗澡2个小时后胰岛素的分泌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吃饭前洗澡,能有效地抑制饭后血糖的快速上升,即使是淋浴也有同样的效果。所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吃饭前洗个淋浴,或泡个澡,对降低血糖有很好的作用。

◎刺激穴位可以缓解精神疲劳

穴位刺激是缓解精神疲劳的有效方法之一。对精神疲劳状态有效的穴位是手腕上的内关穴和脚上的行间穴。内关能够消除心悸等症状,行间穴对精神疲劳或由肝脏的不顺带来的焦躁情绪很有效果。

1.内关穴的刺激方法

(1)穴位位置:手掌的内侧,手腕的中间到肘部两指宽的地方。

(2)刺激方法:用大拇指肚像时钟旋转一样,在小硬币范围内按3分钟。

(3)时间和次数:早晚两次,必要时可以随时按摩,每次5~10分钟。

2.行间穴的刺激方法

(1)穴位位置:脚趾甲内侧,大脚趾根的部位。

(2)刺激方法:将8根牙签捆成一束,用牙签尖的部分强烈地按压。

(3)时间和次数:早晚2次,必要时可以随时按摩,每次持续5分钟。

同类推荐
  • 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本书以老子道德经为依据,根据作者多年的学修实践,归纳总结出老子十大人体革命科学,认为体呼吸是人体进入高层次生命系统的途径。
  • 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

    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气血生成就会不足,身体各个器官就得不到正常的滋养,而出现“枯萎”现象,接着就会百病滋生。《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从体质、饮食、经络、运动、日常细节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养脾胃的各种方案,以及常见脾胃病的对症防治与调养方法。三分治,七分养,养好脾胃身体才健康。一书在手,养生保健,健康无忧。
  • 职工健康心态手册

    职工健康心态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100问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100问

    《心悦丛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100问》收录了大量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治疗案例,围绕“儿童交流及沟通、儿童行为、儿童学习及情绪、儿童心理发育、青春期”等五大专题,整理了100个日常生活和临床中广受关注的问题,——展开详尽的分析与解答,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作用。阅读《心悦丛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100问》,将会帮助我们准确地了解儿童与青少年的有关心理问题,并可以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进而不断提升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素养。
  • 男人的保健细节和养生

    男人的保健细节和养生

    男人一个强大的词汇,男人大多以事业为立身之本,为此不惜透支自己有限的身体,于是就形成了四十岁之前拿命赚钱,四十岁后拿钱来买命的现状。有的人忽视健康,或者觉得自己身体很好,不会有任何问题,或者工作忙没有精力去关注他,爱护他,这都走入了健康的误区,正是在身体尚未出问题的时候,才应该去保护他。
热门推荐
  • 起舞吧少年

    起舞吧少年

    “向着舞者的最高殿堂奔跑吧!!!”赵妍舞是一个从小热爱舞蹈的女孩,在不懈的努力下,她组建了自己的舞团“舞名”,并结识了邓思灵、郑娴雅、齐玄英等一生注定共同奋斗的挚友。“向着全世界宣告吧,我们舞蹈的初心……”
  • 汉朝有酒明朝醉

    汉朝有酒明朝醉

    泱泱华夏,纵横5000年。翻阅整本历史大书,龙腾虎跃,家国破碎,金戈铁马。 少棠重生,轻功无双。为了积攒国运,,获得长生。参与汉代伐匈,目睹马革裹尸。三分天下,匡扶汉室。大唐兴盛,西征欧洲,鉴真东渡,击败幕府。也曾一笑倾人国,一笑百花开,乱世之中,夺目璀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烦忧明日说。算了,不想那么多了,我有故事,你有酒么?
  • 重生为魂兽的那些事

    重生为魂兽的那些事

    堂堂封号斗罗竟重生为一只魂兽,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欢迎收看今日小说:关于我重生为魂兽的那些事!
  • 秦时明月之匆匆过客

    秦时明月之匆匆过客

    生命中谁都是一名过客。是啊,生命中匆匆地相遇,匆匆地分离,匆匆地回首,匆匆地忘记,匆匆地消失……再怎么风华绝代总有一天会被历史遗忘,她的出现只是因为一个上帝的玩笑,只是为了让这场游戏更加有趣(女主是反派角色,性格残忍,阴晴不定)
  • 海贼王之幻世轮回

    海贼王之幻世轮回

    轮回是结束还是开始,命运是平行还是交织,海贼的世界也许波澜壮阔,我的人生也许平淡无奇。少年阿克认为海军是开始但不是结束,他曾说过:我向往“正义”?呵呵抱歉,其实我更喜欢“自由”
  • 周郎顾,穿越红尘路

    周郎顾,穿越红尘路

    一朝穿越,她重回三国,历史上都说周瑜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简直笑话!她最爱的周公,潇洒大度、温文尔雅,谋略更是无人能及,小小诸葛亮哪里能和他媲美!她的周郎,她会亲自替他正名,还他一个千古美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念

    至念

    封天下之魔,落堕地,破九天,临世为仙;葬封魔一脉,苍冥诅,天道凉,魔由何方?
  • 景年匆匆

    景年匆匆

    她坐在灰尘暗飞的屋子里,看他短发顺洁,皮肤略白,一副黑边眼镜跨在鼻梁间,遮去了双眼大半的光华。她安安静静站在电梯里看着楼层数字一闪一闪,像一块石像。她漫无目的游荡,被人一惊,手里的包掉到了地上,才发现自己正站在十字路口的左转待转区,身边车水马龙。他很少夸人,那天吃饭时却一直夸赵四九厨艺了得,夸薛圆儿身上有一股侠气,配得上“大姐头”这个称号。她心里有一点点酸楚,心说好歹你也夸一句林诺言你的刀工还行啊勉强能看,但是江景年一晚上都没有说。她眼波流动几经反转才渐渐平复下来,而后笑着说:“公主向来都是要嫁给王子的……”
  • 长久之安

    长久之安

    6年前错误的判断和误会使得两人分离,荣策和乔苏各别一方,6年后已经在国外是一个妈妈的新晋美女画家乔苏回归国内,没想到儿子乔笙却偷着去找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