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88400000008

第8章 秦四

秦昭王谓左右

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强?”对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对曰:“弗如也。”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帅强韩、魏之兵以伐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帅弱韩、魏以攻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

中期推琴对曰:“(三)[王]之料天下过矣[1]。昔者六晋之时[2],智氏最强,灭破范、中行,帅韩、魏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城不沉者三板耳[3]。智伯出行水[4],韩康子御,魏桓子骖乘。智伯曰:‘始吾不知水之可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利以灌安邑,绛水利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蹑其踵。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之强,不能过智伯;韩、魏虽弱,尚贤在晋阳之下也[5]。此乃方其用肘足时也,愿王之勿易也[6]。”

注释:

[1]王:原作“三”,据鲍本改。料:估计。过:谬,错误。[2]六晋:指春秋时晋国六卿韩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智氏。当时晋代六卿执政。[3]沉:被水淹没。板:广二尺为板。[4]行:巡视。[5]贤:胜过。[6]易:轻视。

【译文】

秦昭王问左右近臣:“诸位看如今韩、魏两国与当初相比,何时强大?”左右侍臣答道:“今非昔比。”昭王又问:“如今的韩臣如耳、魏臣魏齐,与当年孟尝、芒卯相比,谁更贤能呢?”左右说:“不如孟尝、芒卯。”昭王又说:“孟尝与芒卯率领强大的韩、魏联军前来攻打秦国,尚且对寡人无可奈何。如今凭无能的如耳、魏齐,率领疲弱的韩、魏之兵前来攻秦,不能把我怎么样,也是明摆着的!”左右附和说:“确实如此!”

这时大臣中期推开琴说:“君王估计诸侯的事情错了。过去晋国六个卿相执政时代,以智氏最强大,智氏灭了范氏、中行氏,并且率领韩、魏联军把赵襄子围困在晋阳,决开晋水来淹晋阳,仅仅差六尺就把全城淹没。当智伯坐战车巡视水势时,由韩康子给他拉马,由魏桓子陪他坐车。这时智伯说:‘当初我不知道水可以灭亡人家的国家,现在我才知道。汾水便于淹魏都安邑,而绛水便于淹韩都平阳。’于是,魏桓子用肘触韩康子,韩康子则用脚踩魏桓子,踩他的脚后跟。魏与韩的肘脚在车上碰撞之间,决定了智氏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智伯身死国亡,被天下人所耻笑。现在秦国的强盛,还没有超过智伯;韩、魏即使衰弱,仍然胜过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之时。这正是手足相碰撞的时候,但愿君王不要轻忽大意。”

秦王欲见顿弱

秦王欲见顿弱,顿弱曰:“臣之义不参拜,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不,即不见也。”秦王许之。于是顿子曰:“天下有[有]其实而无其名者[1],有无其实而有其名者,有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知之乎?”王曰:“弗知。”顿子曰:“有其实而无其名者,商人是也。无把铫推耨之(势)[劳][2],而有积粟之实,此有其实而无其名者也。无其实而有其名者,农夫是也。解冻而耕,暴背而耨[3],无积粟之实,此无其实而有其名者也。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乃是也已。立为万乘,无孝之名;以千里养,无孝之实。”秦王悖然而怒。

顿弱曰:“山东战国有六,威不掩于山东,而掩于母[4],臣窃为大王不取也。”秦王曰:“山东之战国可兼与?”顿子曰:“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王资臣万金而游,听之韩、魏,入其社稷之臣于秦,即韩、魏从。韩、魏从,而天下可图也。”秦王曰:“寡人之国贫,恐不能给也。”顿子曰:“天下未尝无事也,非从即横也。横成,则秦帝;从成,则楚王。秦帝,即以天下恭养[5];楚王,即王虽有万金,弗得私也。”秦王曰:“善。”乃资万金,使东游韩、魏,入其将相。北游于燕、赵,而杀李牧。齐王入朝,四国必从[6],顿子之说也。

注释:

[1]有:据鲍本重“有”字。[2]把铫推耨:指持田器耕地除草,代指从事农业劳动。铫,古时一种大锄。劳:原作“势”,据鲍本改。[3]暴背而耨:意即农民露背顶着烈日暴晒在田地锄草。耨,锄草。[4]掩于母:指迁太后于雍而禁闭之。掩,遮掩。[5]恭:同“共”,供奉。[6]必:通“毕”,都,全。

【译文】

秦始皇嬴政想召见顿弱,顿弱说:“臣习惯对君王不行参拜之礼。假如大王能特许免我参拜之礼,就可见大王。否则,臣就不见大王。”秦王答应了他的条件。于是顿弱对秦王说:“天下有有实而无名的,有无实而有名的,还有无名又无实的,大王知道吗?”秦王说:“不知道。”顿弱说:“有实而无名指的是商人,没有耕田除草之劳,却有积粟满仓之实,这就是有其实而无其名。无实而有名指的是农夫,刚解冻就开耕,顶着烈日耘田,却户无积粟,这是无其实而有其名。而无名又无实则是指大王您。身为万乘之尊,却无孝亲之名;坐拥千里,却无孝亲之实。”秦王听了,勃然大怒。

顿弱继续说:“崤山以东征战之国有六个,大王的威权不能控制山东六国,却将威权施加于母后囚禁她,臣私下认为,大王这样做不妥。”秦王问:“你看寡人能吞并六国吗?”顿弱说:“韩国扼天下之咽喉,魏国处天下之胸腹。大王若肯给臣万金,听任我到韩、魏,说服两国执政之臣到秦国,那么两国就会臣服。两国臣服,则天下可图取。”秦王推托道:“寡人国贫,恐怕不能给万金之财。”顿弱说:“如今天下未尝无事,诸侯不是合纵,就是连横。连横成了,秦王称帝。合纵成了,那楚国称王。秦王称帝,即可以天下奉养。如果楚国称王,即使大王拥有万金,也不能私有。”秦王说:“说得对。”于是给万金使顿弱往东游说韩、魏,游说两国将相使入秦。又往北游说燕、赵,行反间计,除掉赵将李牧。后来齐王建入朝于秦。燕、赵、魏、韩四国都归附于秦国,这都是顿弱游说的结果。

顷襄王二十年

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王徙东北,保于陈城。楚遂削弱,为秦所轻。于是白起又将兵来伐。

楚人有黄歇者,游学博闻,襄王以为辩,故使于秦。说昭王曰:“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请言其说。臣闻之:‘物至而反,冬夏是也[1]。致至而危[2],累棋是也。’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3],此从生民以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先帝文王、庄王、王之身,三世而不接地于齐,以绝从亲之要。今王三使盛桥守事于韩[4],盛桥以北入燕。是王不用甲,不申威,而出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王又举甲兵而攻魏,杜大梁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人,楚、燕之兵云翔而不敢校[5],王之功亦多矣。王申息众二年[6],然后复之,又取蒲、衍、首垣,以临仁、平兵,小黄、济阳婴城,而魏氏服矣。王又割濮、磨之北属之燕,断齐、秦之要,绝楚、魏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也,王之威亦惮矣。王若能持功守威,省攻伐之心而肥仁义之诫[7],使无复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王若负人徒之众,杖兵甲之强,壹毁魏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有后患。《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8]’《易》曰:‘狐濡其尾。[9]’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何以知其然也?智氏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也;吴见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也。此二国者,非无大功也,(设)[没]利于前[10],而易患于后也。吴之信越也,从而伐齐,既胜齐人于艾陵,还为越王禽于三江之浦。智氏信韩、魏,从而伐赵,攻晋阳之城,胜有日矣,韩、魏反之,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上。今王妒楚之不毁也,而忘毁楚之强魏也。臣为大王虑而不取。《诗》云:‘大武远宅不涉。[11]’从此观之,楚国,援也;邻国,敌也。《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毚兔,遇犬获之。[12]’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信越也。臣闻,敌不可易,时不可失。臣恐韩、魏之卑辞虑患,而实欺大国也。此何也?王既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矣。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百世矣。本国残,社稷坏,宗庙隳,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鬼神狐祥无所食[13],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之攻楚,不亦失乎!是王攻楚之日,则恶出兵?王将藉路于仇雠之韩、魏乎!兵出之日而王忧其不反也,是王以兵资于仇雠之韩、魏。王若不藉路于仇雠之韩、魏,必攻[随]阳[14]、右壤,随阳、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王虽有之,不为得地。是王有毁楚之名,无得地之实也。且王攻楚之日,四国必(应)悉起应王[15]。秦、楚之构而不离,魏氏将出兵而攻留、方与、铚、胡陵、砀、萧、相,故宋必尽。齐人南面,泗北必举。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也,而王使之独攻。王破楚于以肥韩、魏于中国而劲齐,韩、魏之强足以校于秦矣。齐南以泗为境,东负海,北倚河,而无后患,天下之国,莫强于齐。齐、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16],一年之后,为帝若未能,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众,兵革之强,一举众而注地于楚[17],诎令韩、魏归帝重于齐,是王失计也。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临以韩,韩必授首。王襟以山东之险,带以河曲之利,韩必为关中之候。若是,王以十(成)[万戍]郑[18],梁氏寒心,许、鄢陵婴城,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候矣。王一善楚,而关内二万乘之主注(地)[怨]于齐,齐之右壤可拱手而取也。是王之地一任两海,要绝天下也。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19]、赵也。然后危动燕、赵,持齐、楚,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

注释:

[1]至:极也。物极则反。冬至为阴之极,夏至为阳之极。[2]致:取物放在物上,累东西。[3]二垂:指东西二陲。垂,通“陲”,边陲。[4]盛桥:人名。守:犹待,待事于韩。[5]云翔:回旋反顾。

校:较量。[6]申息:舒缓休息。[7]省:减少。肥:增厚。诫:或作“地”,据高诱注作“道”解。[8]《诗》句见《大雅·荡》篇。靡:无。鲜:少。克:能。[9]此为《易·未济》卦的爻辞。讲狐爱惜尾巴,过河时举起尾巴不让水弄潮了,后来举不动,尾巴就让水弄潮了。[10]没:沉溺。原作“设”,据鲍本等改。[11]此为佚诗。大武远宅不涉:本指即使有大脚,远的居所也不去。这里比喻即使有利益,大军也不长途跋涉攻取。[12]《诗》句见《大雅·巧言》。忖:揣度。跃跃:往来走的样子。毚:狡猾。[13]祥:怪。[14]随阳:据鲍本等补“随”字。[15]应:据鲍本等删。[16]详:通“佯”,假装。下吏:指秦国。[17]怨:原作“地”,据金正炜等说改。下同。[18]万戍:原作“成”,据鲍本等改。[19]齐、楚:据鲍本等补。

【译文】

楚襄王二十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的西陵,另一支秦军攻陷鄢、郢、夷陵,放火焚烧楚国先王的陵墓。顷襄王被逼迁移,依靠东北的陈城。楚国自此日渐削弱,为秦所轻视。不久,白起又率军伐楚。

楚国有个名叫黄歇的人,游学各地,博学多闻,楚襄王认为他是大辩之才,于是派他出使秦国。黄歇游说秦昭王:“天下诸侯没有谁比秦、楚强,如今听说大王要伐楚,这好比是两虎相争,而让呆滞的猎犬占了便宜,大王不如与楚修好。臣请求谈谈其中的道理。臣听说:‘物极必反,冬夏交替就是;累物到顶就危险,堆积棋子就是。’如今秦国据有天下一半的土地,东西两方都到了极远之边境,这从有史以来,就没有哪个大国做到这样。从先帝孝文王、庄襄王到大王本身,三代以来从来没有与齐国接壤,从而切断诸侯合纵的交通要道。如今大王多次派盛桥到韩国任职,盛桥并北燕之地入秦国。这是大王不用劳师动众,不用施展威力,而割地百里,大王可称高手啊。大王又发兵攻魏,封锁大梁城,占领河内,攻取南燕、酸枣、虚、桃人等地,楚、燕两国军队,回旋反顾而不敢与秦军较量,大王之功也不小了。大王休兵,两年后再出兵,又攻取蒲、衍、首垣,驻兵临仁、平兵,那么小黄、济阳将列兵自守,魏国就会俯首臣服。大王再割濮、磨以北之地与燕,切断齐、秦间的通道,斩断楚、魏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山东诸国即使结聚联盟,也不能相救了,大王的威风着实让人害怕啊。大王如能保住功业,保持威风,减少攻伐之心而厚施仁义之道,不仅免除后患,而且‘三王’不愁变成‘四王’,而五霸也不难变成‘六霸’了。反之,如果大王倚仗人员众多、兵强马壮,执着于击败魏国的余威,而想凭武力臣服天下的诸侯,臣担心秦国自此后患无穷。《诗经》上说:‘初始无不有诚意,却少有能结局圆满。’《易经》上说:‘爱尾的狐狸过河,也会弄湿尾巴。’这些都说明了开始容易坚持到底困难。凭什么知道必然如此呢?过去智伯只看到攻打赵国有利,而没有想到榆次之祸;吴王只看到攻打齐国有利可图,而料不到干遂之败。这两个国家都曾战功赫赫,只是贪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祸患在后。吴王相信越国,舍越而全力攻齐,在艾陵取胜齐人以后,归途中却被越王擒杀于三江水滨。智伯轻信韩、魏,舍韩、魏而攻赵,围攻晋阳城,胜利在望了,韩、魏阵前倒戈,杀智伯于凿台之上。如今大王念念不忘灭掉楚国,却没有注意到楚国的覆灭会增强魏国的实力。臣替大王考虑,认为不可取。《诗经》中说:‘即使有利益,大军也不长途跋涉攻取。’由此来看,楚国应是秦国的盟友,邻近之国方是敌人。《诗经》中又说:‘别人有害我之心,我应时刻提防,不断移动的狡兔,躲不过猎犬的追捕。’如今大王在前后间相信韩、魏亲近大王,这无异于吴王轻信越国。臣听说:‘敌人不可轻视,时机不容错过。’臣认为韩、魏用卑微的言辞解除患难,而实际上是欺骗大国。为什么这样说呢?大王对韩、魏没有积世之德,而有多代的积怨,韩、魏两国的父子兄弟接连不断死于秦人手中的已有多代。国家残破,祭坛坏了,宗庙坍塌,百姓被剖腹毁容,身首异处,白骨盈荒,人头死尸触目可见,而父子老弱被掳掠押送的一路相伴,鬼神狐怪无人供奉,而百姓无法生存,妻离子散,流亡做别人奴仆臣妾的,遍布各国。韩、魏不亡,秦国则永难安枕无忧。如今大王却攻楚,难道不是大大的失策吗?何况大王出兵伐楚,则从哪里出兵呢?大王不会向仇敌韩、魏借道吗?出兵之日,大王就要担忧能否再回秦国了,这是大王把大批兵马借给仇敌韩、魏。大王如果不向仇敌韩、魏借道,那只能攻打楚国随阳、右壤。而随阳、右壤,都是高山大河、森林溪谷,不能开垦的荒地,大王即使占有这些地方,也算不上得了土地。而这样大王徒有攻楚之名,而无得地之实。况且大王攻打楚国之时,齐、赵、韩、魏四国势必全力乘虚而入。秦兵陷于楚战,无暇他顾,魏国将出兵攻取留、方与、櫜、胡陵、砀、萧、相等地,宋国故地必尽属于魏。齐国向南出兵,则泗北之地必然被占。这都是平原四通八达、肥沃的地方,而大王让魏、齐独自攻占。大王出兵击溃楚国,却让韩、魏在中原地带得到厚利,又增强了齐国实力。韩、魏两国强大起来,足以与秦较量。而齐国以泗水为西境,东临大海,北靠黄河,再无后顾之忧,天下各国,没有谁比齐强。齐、魏获得土地保有利益而假装服侍秦国,一年之后虽然尚无能力称帝,但阻拦大王称帝的力量还是有余的。以大王疆土之广,民众之多,兵马之强,一出兵与楚国结怨,反倒让韩、魏支持齐王称帝,这是大王失策之处。臣为大王考虑,不如与楚国友好。秦、楚合而为一,兵临韩境,韩必俯首称臣。大王据山东之险为屏障,拥有河曲之利,韩国必成为秦的侦察官。这时大王以十万大兵进逼郑地,魏国必然恐惧,许和鄢陵两城就要闭城自守,上蔡、召陵都不与魏国往来。这样,魏国也就成为秦在东方的侦察官。大王一旦与楚修好,而关内韩、魏两个大国自会戮力攻齐,齐国右方的土地,大王就能拱手可得。这样大王的土地,就能自西海至东海,横绝天下。这是燕、赵没有了齐、楚,齐、楚也没有了燕、赵。然后以危亡使燕、赵恐慌,胁迫齐、楚,这样的话,四国不待急攻危困便会臣服于秦。”

或为六国说秦王

或为六国说秦王曰:“土广不足以为安,人众不足以为强。若土广者安,人众者强,则桀、纣之后将存。昔者,赵氏亦尝强矣。曰赵强何若?举左案齐,举右案魏,厌案万乘之国二[1],(国)困千乘之宋也[2]。筑刚平,卫无东野,刍牧薪采莫敢窥东门。当是时,卫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曰:‘吾将还其委质,而朝于邯郸之君乎!’于是天下有称伐邯郸者,莫(不)令朝行[3]。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齐太公闻之,举兵伐魏,壤地两分[4],国家大危。梁王身抱质执璧,请为陈侯臣[5],天下乃释梁。郢威王闻之[6],寝不寐,食不饱,帅天下百姓,以与申缚遇于泗水之上,而大败申缚。赵人闻之,至枝桑,燕人闻之,至格道。格道不通,平际绝。齐战(败)[则]不胜[7],谋则不得,使陈毛释剑掫委南听罪,西说赵,北说燕,内喻其百姓,而天下乃齐释。于是夫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以同言郢威王于侧纣之间。臣岂以郢威王为政衰谋乱以至于此哉?郢为强,临天下诸侯,故天下乐伐之也!”

注释:

[1]厌案:抑制。厌,与“压”同。[2]困:困住。原作“国”,据郭人民说改。[3]莫:即“暮”字。不:据黄丕烈说删。[4]壤地两分:指魏国东败于齐,西失地于秦。[5]陈侯:即齐侯。[6]郢威王:即楚威王。郢为楚国都,故称。[7]则:原作“败”,义不顺,据王念孙说改。

【译文】

有个人为六国的利益游说秦王说:“国土广阔不足以永保安定,人民众多不足以逞强恃能。如果土地广阔可永享太平,人民众多可逞强恃能,那么夏桀、商纣的后代便能世袭下来。过去赵国也盛极一时,赵国强盛是怎样情形呢?向东可以震慑齐国,往西可以压制魏国,除抑制这两个万乘大国,还困住千乘之国宋国。赵人筑起刚平城,使得卫都东门几乎没有郊野,卫人连放牧打柴都不敢迈出东门。在这个时候,卫国危如累卵,天下游说之士相与谋划说:‘我们将归还委贽,而向邯郸的赵君朝拜吗?’于是有人倡议攻打赵国,诸侯无不响应,晚上才发出命令,次早就行动起来。魏惠王出兵攻破邯郸,后在逢泽主持诸侯会盟,他乘坐夏车,自称中原之主夏王。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诸侯们不敢不从。齐太公听说这回事后,出兵讨伐魏国。魏国东败于齐,西失地于秦,国家濒于危亡。魏惠王亲自带上重礼,向齐侯表示愿意俯首称臣。诸侯们这才停止攻打魏国。可是楚威王听说了这件事,又寝食不安,便统率各路诸侯与齐将申缚大战于泗水之上,大败齐将申缚。赵人乘势占领枝桑,燕人则出兵攻占格道。格道不通,齐国平际之途被隔断。齐国欲战不胜,欲谋不得,只好以陈毛为使,放下武器不设防,南下请罪于楚王,同时对赵、燕两国好言相求,在国内安抚人民,这样天下诸侯才放弃对齐的攻打。于是积薄渐厚,积少成多,楚威王渐渐得势,各诸侯国又相聚议论而合谋攻打楚。我难道认为楚威王政治腐败、谋略失误而遭此情况吗?这是因为楚王好勇逞强、欺凌天下诸侯,所以天下诸侯乐于攻打楚国啊!”

同类推荐
  • 孝经

    孝经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孝道以“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为基本内涵,《孝经》即是一部关于“孝道”的专著,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本书收录了《孝经》原文,以详细的注解及译文重现了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其严谨性,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本书对于延续与推广先贤圣哲的智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庄子(内篇)

    庄子(内篇)

    道家以无为治天下,无为就是以天下之心为心,不执迷自己的主张。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种不同的见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为方向。无为与中庸,其实质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读了无为,解读了中庸,解读了自然,解读了生命的真谛、道家丰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吕氏春秋(最新图文普及版)》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历史、道德、军事等重要领域,兼采道、儒、阴阳、法、墨、兵等各家,在结构上全书包括十二纪、八览、六论。本《吕氏春秋》为简约本,以青年朋友及初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为对象,从注释到原文均吸收了历代学者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在强调通俗性的同时,也重视学术性与资料性。我们相信,《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吕氏春秋(最新图文普及版)》的问世对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当代青少年朋友的文化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素书)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素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热门推荐
  • 夜黑下的魔鬼

    夜黑下的魔鬼

    阴森的鬼雾,凄迷了多少人的眼?只有那幽蓝的灯光,指引着亡灵的方向,在这里没有谁可以停留,至少是理论上,但是偏偏有人徘徊于此,徘徊在生死之间……他率领魔界兵马杀人十几,毁一世界;他被神封印,觉醒之时为列强欺凌,率领大军沐浴敌人的鲜血;他的世界被恶魔入侵了,复仇追杀毁灭星球与天地宣战!他就是黑魔煞星,他的存在让三界不容。命运的轮回,让他来到一个原始社会的星球,投胎转世,龙血珠与之混体。他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呢?
  • 医者征途

    医者征途

    仙有仙道,人有人路。医者征途,路漫漫其修远兮。
  • 你只好做个聪明人

    你只好做个聪明人

    带你体验人间冷暖,面对生活所欺……做一个明事理的人。
  • 我真没想做医生

    我真没想做医生

    做医生?常乐真没有这个打算。虽然大学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但他早就已经做好了别的打算。做律师,赚大钱,到处浪,不香吗?只不过这该死的世道总是……书友裙:611,543,985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上证道

    无上证道

    仙道诗外练筋骨肌,内修一口气;冲破三玄关,沟通天与地;人魂化仙魂,凡体成仙体;超脱生与死,证道成圣时。神道赋操天地之元素,控万般之魔法;集众生之信仰,化吾身之神力;悟本源之法则,成永恒之神灵;夺造世之基石,创无上之霸业。仙神二道,各有所长,且看主角,如何同证两道,再创属于自己前所未有的道一之道!......书已签约,请大家放心收藏,更新完本绝对保证!更新时间,中午12点半,晚上9点半,两更保证不断,谢谢支持!
  • 元武废婿

    元武废婿

    废柴女婿入赘百遭屈辱,后毅然修魔踏入杀道,立誓,要在十年内命号响彻元武大陆!
  • 穿越之剩女的悠闲生活

    穿越之剩女的悠闲生活

    21世纪的大龄剩女梦一尘过着上班匆匆忙忙,下班相亲忙忙,总之一刻都不得闲的生活。她表示这很好,不想改变这种生活状态。却不想老天却和她开了个大玩笑,,,,,
  • 变成蜥蜴的我逃跑在万界

    变成蜥蜴的我逃跑在万界

    系统:宿主你怎么了?苍夜:我决定了!系统:决定什么?苍夜:有朝一日刀在手,砍尽天下。。。系统:断章狗?苍夜:不,是砍死所有叫我壁虎的人
  • 九龙之风者

    九龙之风者

    本是大陆之上最强大的两大家族一员,却因为生来就拥有的一只奇异的左手,而在出生的一刻被定为必须将之除去的不祥之物。其父以己之命,换来八年短暂的寿命。八年之命,终究扛不住被强加的宿命。八年之寿,终究消磨不掉身为不祥之物的咒印。如果真是那样,那么,吾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