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79700000004

第4章 商鞅变法

正当魏国的军队在庞涓的带领下,四处征伐之际,本国之内又发生了一件对后世来说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一个国家的内部,无论亘古都存在着两股势力,这便是文武集团,在战国时期,文官的最高长官叫做相国或是国相。当然,随着各国制度的不同改革以及各处风俗口语的不同,也会产生一些其他的名词,譬如在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长官被称为令尹一样。

在魏国的庙堂之上,拥有掌承君王助理万机之职的官位叫做国相。魏国时任国相的公叔痤即将病故,魏惠王亲自前来探望,这次探望除了对于多年股肱的关心亦有询问其政治托付之意。在临终之前,公叔痤推荐了自己的门生卫鞅,这个人是卫国宗室,在府中非常受到公叔痤的器重,但问题的关键是,当时卫鞅的身份实在太低了,让他一下子升到国相的位置自然令魏惠王觉得有些摸不准头脑,而此时公叔痤已尽弥留之际,所以他这种想法非常的急切,看到魏惠王有些犹豫之后立刻告诉他:卫鞅这个人绝对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君上你要是不想用他,那就杀了他,以免他帮助别国,对咱们造成伤害,这样一句话一说魏惠王可以说是费解到了极点,估计他的心里觉得公叔痤也许到了暮年,神智已然有些模糊,一会让我把他任命为国相,一会又让我杀了他?这到底唱的哪一出?故此便辞别了老相国,在魏惠王走后,公叔痤立刻召来了卫鞅,对他言讲:刚刚君上来过了一趟,我劝他让你做国相,他没有答应,我就让你杀了你,这是我身为国相的义务,现在通知你是念及私人的情分,你赶快离开这里吧,我相信,卫鞅听到这句话的瞬间一定心里会把公叔痤全家老小一并问候,但他却没有表现出这种畏惧感,而是非常平静地说自己不用走,公叔痤问其缘故,卫鞅相当淡定的说:既然大王不听你的话用我,那么他怎么会听你的话杀了我呢?所以,我该吃吃,该喝喝,继续像以前一样过日子就行。没多久,公叔痤就去世了,而卫鞅也觉得这个国家待不下去了?为什么呢?试问国君连杀你都懒得杀,那你还有什么脸面再留在这种地方呢?这个时候在秦国,孝公嬴渠梁即位,为了发展本国的他下诏求贤,召集来自于外国的贤者前来。其实也是他意识到了一直以来所奉行的制度的确不合时宜,为了与古老的氏族作斗争,他必须引入一股外来的势力加以打破这种世卿世禄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之下,卫鞅去了秦国。这一年是公元前360年,也就是上述介于桂陵之战和马陵道之战两者之间的一个时间。

在进入秦国之后,卫鞅所采取的方式和其他外来的人员有所区别。在战国时期,很多有钱有势的人物都会养一些自己的门客,例如后面要提到的战国四大公子就是如此,之前的孙膑在逃到齐国以后也是栖身于田忌的门客之中。

卫鞅进入秦国以后,找了一个比较受重视的宦官,叫做景监,在他手底下当门客,有这么一天,景监就把卫鞅推荐给了秦孝公,,孝公一听有人才,好事啊!那就让他来吧,给寡人讲一讲,看他的观点寡人认不认可?于是乎卫鞅就来了,给秦孝公讲自己的理论,秦孝公就假装瞌睡,心不在焉,卫鞅一看心话说知道了,这就没有讲下去的必要了,卫鞅一走秦孝公很生气,马上把景监叫回来严厉训斥,景监回去以后也把卫鞅训了一顿,卫鞅解释说自己刚刚来到秦国,有些不适应,请求他再安排一次,于是景监厚着脸皮,也许心里还骂着娘就二次引荐卫鞅见孝公,卫鞅在孝公面前讲授自己的理论,秦孝公又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搪塞过去之后又把景监叫来呵斥了一顿,估计景监这个时候对于卫鞅的感情一定像猫看见了老鼠一样:我真恨不得把你撕碎了吞下去!可等他刚刚回去准备训斥卫鞅的时候,秦孝公竟然叫人来请卫鞅回去,原来是秦孝公认为卫鞅这个人虽说与自己的观点相差甚远,但确实他很深的学问,于是就打算再和他聊一聊。这一次,秦孝公对卫鞅的讲说非常满意,立刻任命他为左庶长,其实这件事也在卫鞅的意料之中,第一次所讲述的是帝道,即所谓尧舜之道:看一看我们古代的贤者怎么样?他们就是榜样,他们就是楷模,你的方向就是成为像尧、舜、禹、汤、文、武那样的人,第二次讲的是王道:作为周天下名分下的小弟你应该怎么恪守本分,怎么服从老大?第三次就是所谓的霸道:既然乱世之中,便要寻求称王称霸之道,看看齐桓公怎么样?瞅瞅楚庄王怎么样?学一学吴王阖闾,看一看越王勾践,这也是一种比较有自信的欲擒故纵,比如先给你说如儒家你看看有没有兴趣,觉得不合时宜我可以换成道家的继续讲给你,还不听的话我再换一种观点,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卫鞅这个人的心计。

在公元前359这一年,卫鞅开始策划变法事宜,三年后正式颁布新的发令。变法一共实施两次,前后近二十年。这次变法使秦国的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并将整个国家的参政权由本国扩向国外,由世袭贵族变成了平民百姓,当然,这其中有不乏一些铁腕的事件。

因为出身于魏国,卫鞅有一个很好的效法榜样,那就是兵家的亚圣吴起,与吴起管理西河一样,卫鞅也用了相同的办法给自己立威——徙木立信!

这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这个故事的出处就来自于吴起治理西河,只可惜它的原创作者不太出名,以致于这件事情阴差阳错的让模仿者给玩火了。

卫鞅派人在南门立了一根木头,然后公开发出声明,只要能将此木从南门移动到北门,可以得到十金的封赏!大家凑在边上看热闹,却没有人愿意上来试试看,一块很普通的木头,比扁担重不了多少,轻轻松松的活会给这么多钱?任谁也会稍稍质疑一下的,况且百姓对于政府一向不予以信任,现在整出这么无厘头的一出,大家只能是互相看看,不知道有哪个傻子会缺心眼的落入陷阱?卫鞅一看没有人来,下令把赏金增加到五十金,这时,从人群之中走出一人,扛起木头就走,秦兵紧随其后,看热闹的百姓纷纷嘲笑他是傻子,可等到了北门,一名秦兵端着一盘子钱恭候于此,所有人心里那个恨呀!谁不后悔自己没有冲上去试一试,就这样,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一下子就立稳了。作为一个执法者,亦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以及让所有人知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道理,卫鞅为了将这一点昭告天下,也是得罪了很多不该得罪的人。比如说秦孝公的儿子——太子嬴驷。公子驷这做太子期间曾经触犯过新法,但太子身为国之储君岂能惩罚?于是,卫鞅就是一不做二不休,把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gǔ)给予了惩处,在此之后,公子虔因为再次触刑被卫鞅遭到了卫鞅割鼻子的处罚,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在小说《大秦帝国》以及《东周列国志》中,公子虔是因为太子事件而被割掉了鼻子,而在历史上,这个事件的起因则是因为他自己的触法所致,在处理了秦国的老贵族之后,卫鞅的目标对准了读书人和商人,在他看来,秦国需要的只有两种人,换而言之,只有两种人的存在是合法的,一个是农民,另一个则是军人。他希望秦国的百姓渴望战斗!而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则会有太多其他的心思,商贾不会对国家的发展有任何的帮助,脱离了文化的氛围之后,秦国在铁令之中逐渐变成了军事帝国!

强有力的法律制度让百姓们因为生畏而不敢触碰,各位读者请仔细想一想,之前被世世代代做奴隶、庶民的人现在突然被告知不仅有机会当官,还有机会封爵位,那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在战场上将敌人的头颅斩下记功一等,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人头被称为了首级,除此之外,种地也可以得到爵位和官职,那仅仅是官职那么简单吗?卫鞅制定的爵位有二十等,按照首级数量记功,每一级都和不同程度的工资待遇划上了等号,这样的一群人一旦真正走上了战场,在他的眼里,看到的不是一个个对手,而是全家老婆孩子连带父母的生活费和安家费,只要拔出剑来就让你知道什么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穷追不舍砍到你怀疑人生为止,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所谓虎狼之国的“称号”就是此时留下的。

卫鞅在秦国变法有功,被秦孝公拜为大良造,封商君,并将商於之地封赐给了他,当时的人以封地之名为称,卫鞅就被人们叫做叫商鞅!

但是有一点非常关键的事情,既然要改变一个制度,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那么这些人会放的过你吗?这种矛盾在秦孝公晏驾之后得到了一个极大的爆发,各位别忘了商鞅可是曾经杀鸡儆猴的警告过太子,还有那位手握兵权的王兄公子虔,公子驷即位以后,对于商鞅的尾大不掉也非常头疼。任何领导也不愿意看到下面的人在各方面超过了自己,尤其是在国民百姓中的人望。当时的商鞅在秦国占有大部分的土地,且在百姓当中的人气远远高于秦国新君嬴驷,况新君亦立足未稳,需要得到一部分老贵族的扶持,加上他个人对商鞅的私人不满,种种原因加起来,嬴驷决定对商鞅下手,正在此时,看到了这一切的公子虔状告商鞅阴谋造反,而嬴驷则顺水推船,通过车裂商鞅的方式将老贵族对于新法的憎恶转移到了商鞅个人的身上,在得知了自己处境后的商鞅当然首先想到的就是离开秦国,但当他逃亡途中想要借宿的时候,却发现所有百姓均秉持和畏惧商君之法,没有人能够收留自己,迫于无奈,商鞅只得回到封底带领家丁抵抗,这样的结果就没有什么悬念了,正规军和家丁的差距那可谓是天上地下,商鞅由此被抓,以谋反之罪被车裂在了自己的封地。这一年是公元前337年,距离马陵道之战的发生过去了四年,此时魏国霸主的地位已然丧失,而西边的秦国和东边的齐国则趁此崛起,成为了令列国不敢小觑的存在。

同类推荐
  • 话却人间渡

    话却人间渡

    人间渡,渡人间。人间难渡人间事,是是非非皆人间。曲回千转花掩路,白衣绝尘醉人间。人间渡,渡人间,人间最难渡人间。他已一己之力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大魏江山,四大家族因他而不敢动,而他将他推向了权力的巅峰却又一步步将他打落下深渊。这天下因他两人而变,但这天下又该何去何从?
  • 盛世权臣

    盛世权臣

    赵景穿越到太平盛世的古代彪悍的人生从此开始书写一代权臣之传奇尽在《盛世权臣》
  • 三国之中兴蜀汉

    三国之中兴蜀汉

    多少年来,我们惋惜于刘备没能匡扶汉室多少年来,我们悲伤于卧龙不能北伐中原多少年来,我们曾经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幻想蜀汉,三国,一个武力值爆棚的小兵一个壮志凌云的蜀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尔虞我诈,侠义天地无鉴!穿越至三国,智谋过人,搏一方群英!匡扶汉室!(本书纯属虚构,若有违背历史,勿怪!)书友群:701738477新书《蜀汉陆家军》已发布,望各位捧场!
  • 武唐风华

    武唐风华

    天授元年,武瞾革唐改周。丽景门犹如虎兕出柙,成为朝堂梦魇。混世小魔王狄景晖横空出世,开武唐一世风华!狄仁杰:“元芳,你我身陷囹吾,此事你怎看?”“阁老,丽景门里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的。”
  • 侃侃大唐事儿

    侃侃大唐事儿

    一部扣人心弦的帝国史诗这里有刀光剑影的峥嵘战场这里有尔虞我诈的权谋较量带你领略二百八十九年的泱泱盛唐再次激荡深入华夏民族血脉的骄傲
热门推荐
  • 正心

    正心

    以小说的形式解读儒家思想。儒家的主题不是诗词歌赋,而是仁义礼智信。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德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德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

    冯梦龙编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5)。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 国师太矜持

    国师太矜持

    一个至尊强者,一个矜贵国师,强强对决究竟谁入谁手?全甜无虐,受虐狂请靠边儿站。
  • 战元界

    战元界

    凝中枢,聚元灵,败天骄,战邪神,这个世界由我来守护!
  • 万界大宗派

    万界大宗派

    “咳咳,静一静,今天我们要来一场内门弟子大比,以检查你们近期修为的情况,凡是能得到前百名的弟子,都可以免费到秘境修炼一次”,庄周梦刚说完话,下面立马就一片哗然,“我一定是第一,”超赛状态下的人孙悟空朝气十足,“我的异火已经饥渴难耐了,”脚踏万千火种的萧棪眼内精光一闪,“小舞与我同在,”一半大海,一半修罗的唐叁不甘示弱,“凡人的智慧,”一个角落里的三无男推了一下眼镜。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就是一个名为庄周梦的青年得到万界玄仙宗后的‘欢乐’故事
  • 灾厄之囚

    灾厄之囚

    我是黑暗的阴影,末日的使者;我是厄运的化身,灾难的主宰;白骨王座高高升起之时,灾厄权柄归诸于我!恶灵、诅咒、命运占卜、缝合憎恶、时光沙漏、机械改造、狼人、吸血鬼、诸神、深渊、元素领主......主角理智、冷酷,蒸汽朋克+克苏鲁风格。企鹅书友群:975380574
  • 超级攻略组

    超级攻略组

    地表最强的S级雇佣团,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被卷入到了一场死亡盛宴中,成功存活下来的众人发现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死亡游戏中,而唯一回归现实的方法,那就是爬到腐朽之树的顶端!
  • 无限之次元风暴

    无限之次元风暴

    动漫,游戏的另一面。动漫中被灭世的尸横遍野,电影中那人性本恶的悲惨世界。“在风暴中笑着活下去吧”
  • 妖娆天师:倾城大小姐

    妖娆天师:倾城大小姐

    当绝世杀手重生,穿越到一个修炼废柴,是继续默默忍耐吗?“绝不!"某女愤愤的说道,不就是个废柴体质,看她照样也可以逆天而行,从此,灭白莲、打渣男、收神兽都不是事,唉,不过这个她随手救回的妖孽男人,怎么还缠上她了,而且还说是她的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