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37800000051

第51章 望气之术

垂拱殿廷议之后,关于沈括新的差使任命、昌国县的筹建、沈氏各府宅的启封、转塘庄园的交割自有内侍省持批红圣旨着有司办理。众辅臣纷纷向沈括表示慰问,等沈括逐一答谢后,见欧阳修似有话走,便留在众臣之后,再次与恩师见礼。欧阳修略有不快道,“存中,你身处险境,怎可妄言兴兵?”

“耽罗之重要,远非别处相比,此地易守难攻,钳居北辽、高丽、日本之核心。耽罗原本是无主之地,东汉之时鲜卑人迁于此岛,陈寿在《魏书东夷传》中记之为州胡,其人畏我华夏强盛,故攀附于高丽,而今其国已立,其国主亦有归化之心,合当取之。”

“我大周富甲四海,何需与高丽、日本争利?穷兵黩武实非治国之道。”

“老师,我大周人口逾亿兆,物产、船运实非往朝可比,正乃效仿汉唐,华夏文明泽被诸国之时,若固步自封,藩夷习我兴国之策,我大周危矣。”

欧阳修知道沈括进取之心已坚,自己这些年也有些精力不济,叹了口气,拂袖而去。

沈括见欧阳修不满,心中也有些无奈,见旁边的小宦官捧着二品官服已站了很久,便跟随至一偏殿更了官衣,正准备出宫回府,小宦官突然壮着胆子开口问道,“沈计相,伐辽之时,可否将奴婢带上。”

沈括诧异地看了小宦官一眼,依大周律,宦官不得干政,这小宦官也太过胆大。小宦官红着眼睛说道,“奴婢合家为北辽所杀,只余奴婢一人被贩卖入京,净身作了小黄门。奴婢平生所愿,便是大周强盛,覆灭北辽。”

沈括感念其志,便开口问道,“吾记下了,少官如何称呼?”

”不敢,奴婢内侍省少侍童贯,字道夫。”

沈括见这小宦官年仅十四五岁,便已居少侍之位,又自取字号,显然在大内有靠山,便随口问道,“吴常侍是你何人?”

“回禀沈计相,吴主管正是我干爹。”

沈括点点头,不再多言,出宫而去。

沈家的管事下人们,并未走远,沈四、沈林等人带着护院、丫鬟住在沈氏工坊掌柜的一处别院。如今沈括到京,没有半天时间便官复原职,开封府的差人也赶紧取下沈府及各店铺的封条,沈家此难就算侥幸通过了。

沈家喜气洋洋整理收拾沈府不提,沈冲在司马光府见到了前来拜访的父亲。沈括身为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亲家,因在钱塘服丧,并未参与婚礼,如今王安石已在朝堂相见,司马光赋闲在家,只好专程登府请罪道谢。

司马光与沈括政见不同,但私交甚笃,又结为了亲家,自然言辞恳切,无话不谈。沈括将廷议简要说了一遍,司马光问道,“存中出使耽罗招降匪教,可有把握?”

“吾知张天端为人,吾料其之心志只在北辽,但依耽罗之地,何以能与北辽相抗,故其迟早降于我大周。”

“吾此刻不担心匪教和耽罗,吾只担心北辽,”司马光忧心忡忡地说道,“北辽军马休养了一个春夏,正是膘肥马壮之时,既与我朝和谈,便只能在耽罗兴兵,否则一来失了颜面,二来也不便于保持辽兵战力。”

沈括皱着眉头说道,“君实兄所虑甚是,这点吾倒未深想。”

“出使辽国,最大的收获就是,辽人虽有不和,但其国力犹胜我朝,实乃我心腹大患,朝中诸相公不可大意。”

沈括不以为然的点点头,他自然知道司马光因出使辽国受挫,难免会对辽国心生忌惮,他认为的国力可能也只是纸面上军事力量的对比,他怎么能知道变法后,大周军事力量已今非昔比,而大周的商业、工业的发展又是北辽难以抗衡的另一座大山,若两国交战,大周有胜无败。

沈冲此时突然问道,“父亲、泰山大人。这张天端是否有问鼎之心?”

司马光眼睛一亮,却看着沈括并未开口,沈括瞪了长子一眼,“小子慎言,四州之乱,原系官民逐利之争,问鼎谋逆乃动摇江山社稷的重罪,岂是可闲聊之谈资?”

沈冲面红耳赤,起身告罪。沈冲原本担心万一张天端有不轨之心,只怕父亲此去凶多吉少,见父亲这般相信张天端,他也放下心来。

司马光给沈括讲了一些朝野上下的动向,特别是秦源极有可能是幕后的推动者,以及吕惠卿的野心,沈括点点头,没有放在心上。当沈括听到苏轼为自己奔走,得罪了不少清流言官时,对沈冲说道,“吾与苏学士政见不合,虽有同窗之谊,但也不便深谈,你与苏学士相交,便登门代为父致谢吧。”

沈冲连忙遵命。

沈氏父子在司马光府上用过晚饭,便乘坐马车,带着下人和几车礼物回府歇息。

~~~~~~

胜吉十八年九月初九

沈冲乘坐马车前往苏府,结果门人说苏学士一大早便骑马往黄河岸边临波亭去了。沈冲想到今日乃重阳节,苏轼为人风雅,喜结交才子雅士,值此佳节必然会佩插茱萸、登高祈福,而开封城内,除了大内有几座假山和亭阁外,还真找不出什么可以攀登的高处。

沈冲回到家中,与沈家一名护院武师各换了一匹健马,向临波亭急驶而来,用了一个时辰到了临波亭,只见临波亭内外已人满为患,周围的滩涂之上有不少出游的官宦人家,已铺好了木板,支起了桌椅。沈冲正在四处张望之际,听到苏轼的声音,“克之,刚才正提到你,不曾想你却到了。”苏轼带着几个文士打扮的青年才俊向他走过来,其中只认得黄庭坚一人。

沈冲与苏轼、黄庭坚及众人行了礼,苏轼也将沈冲与其它朋友逐一引荐,沈冲这才知道那个与自己年龄相仿之人便是近来小有名气的秦观,还有比自己还小两三岁的少年才俊晁补之、张耒、陈师道,都是在国子监读书的太学生,因黄庭坚任国子监教授的原因,这四人便间接拜在苏轼门下。

身处人群中最后面的长者,乃是苏轼的至交章惇,放在最后引见,沈冲见那章惇相貌俊美、举止文雅洒脱,飘飘然如有仙风道骨,早就暗中注意,如今听得章惇的姓名赶紧行礼。

“章学士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章惇,字子厚,此时任著作佐郎,并非翰林学士,但其来头可不小,早在胜吉六年,章惇便中了丁酉科进士,那一科进士人才济济,后世理学奠基人程颢、关学创始人张载、改革新党吕惠卿,还有当时就已锋芒毕露苏轼苏辙兄弟、曾巩曾布等兄弟都是他的同年。在这么多冠绝大周的人才中,柴勐钦点章衡为状元,章衡年龄虽比章惇大十岁,但却是章惇的族侄,章惇耻于章衡之下,拒不受敕,扔掉敕诰回家。两年后,章惇高开封府试第一名,殿试高居一甲第五名。胜吉十五年,章惇受到欧阳修的推荐,任著作佐郎。

章惇高中进士那年,沈括却落了第,不过并未影响两人的同门之谊。沈括胜吉十二年中进士后,屡得贵人提携,更有柴勐赏识,短短数年,便位列机枢,章惇耻于靠私交谋取富贵,便与沈括少了来往,但章惇之名沈冲却早就在沈括及欧阳修那里得知。相传好友苏轼曾对章惇有过“子厚奇伟绝世,自是一代异人,至于功名将相,乃其余事。”的评价,可见章惇果非凡俗之辈。就连名满天下的安乐先生邵雍也曾经说过,“天下聪明过人唯程颐,其次则章惇。”

章惇虽然高傲,但素来钦佩王安石和沈括的才识远见,见到沈括的公子也含笑回礼,待细细观看了沈冲的面相,不由心中一惊,章惇的表情变化只在一瞬间,除了一直留心他的苏轼,倒也无人发觉。

待一行人纵马呼奴返回开封城,苏轼留章惇在苏府小住一晚。苏轼、章惇两人与众人告辞后,步入后堂,苏轼将下人们遣退,笑问道,“适才在临波亭,苏某见子厚望沈克之面相,似有所感,不知可否相告?”

“子瞻果然眼光犀利。“章惇似乎仍在犹豫,却不肯多说。

“莫非沈克之有早夭之相?”苏轼担心地问道。章惇乃邵雍亲传弟子,习练服气养生功夫,更有望人面相、查天地变化之奇术,故被苏轼称之为异人。大周才子辈出,但英年早逝者同样不少,近十科的状元,倒有三成中状元后,不到五年便因病去世。

章惇看了苏轼一眼,欲言又止。苏轼急道,“子厚,苏某知你为人,乃豁达爽利之人,今日怎变得如此吞吞吐吐。”

“如果章某说沈克之贵不可言,子瞻又作何想?”

“贵不可言?难道是封候拜相?”

“封候拜相算什么?”章惇不屑道。

苏轼倒吸了一口凉气,章惇不敢明说,他亦不敢问了。大周从来没有封异姓为王的先例,而封县公倒很平常,文相、富相都已封国公,章惇这里的贵不可言,明显不是指王公,那么只有一个答案了。可是沈冲虽薄有微才,但与自己、甚至与刘煇、黄庭坚、章衡、章惇相比都欠些火候与灵气,有何才何德能让章惇觉得贵不可言。

“章某需面见沈存中求证,望子瞻为我引见。”章惇和苏轼有同样的疑惑,他一样怀疑沈冲的帝王之相源自于沈括,但沈括早年相识,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难道命运有变?

“子厚与存中有同窗之谊,何需苏某引见?”苏轼奇道。

“彼为凤凰,余为家巧,何敢高攀,只愿面见观其气也。”章惇叹道。

苏轼知道章惇心高气傲,不屑于与达官显贵结交,便应了下来。

这几日,沈括接连拜访了朝中重臣,感谢这段期间对自己的帮助,就连吕惠卿这个潜在的竞争者,沈括也没有忽视,与其相约长谈了许久,把一些变法时需要注重的细节进行了探讨。新法最终实施的章程均由吕惠卿负责制订,吕惠卿早已有了完整的规划,只是王安石过于激进,使得他无法达成所愿。如今沈括与其一番话,倒让他受益菲浅。沈括在不改动王安石制订的大方向的基础上,补充了许多审核与考评的机制,将一些有可能发生的扰民、害民之举不仅举出可能实施的形式,还提出了处罚、惩治、弥补的方法。吕惠卿这才知道柴勐重用沈括不仅仅看重沈括的战略眼光,沈括本人也确有治国办事之才干。

感叹之余,吕惠卿不禁疑惑沈括是何居心便试探道,“沈计相可曾与石相沟通过这些办法?”

“新法章程出自于吉甫,自当与吉甫详说,况且沈某原本居乡守制,新法之事不便参与。如今,文相有疾,秦相似有执掌西府之势,这参知政事的差使除了吉甫,沈某不知当为谁人所设。”

文相染疾,官家有赐封赏荣养之意,秦相因使辽之功晋升枢密使这些消息在朝廷中早已传遍,但参知政事的职位却是吕惠卿不敢奢望,他的资历在当今朝廷根本排不上号。如今沈括居然提出他可能擢升为副相,难道有什么小道消息。仔细想来,以如今新党之势,官家对石相言听计从,或许石相确有此意。

等沈括回到沈府,却得知苏轼来访,连忙步入正堂,只见沈冲与苏轼、章惇两人正聊得兴起。

三人起来给沈括行礼,沈括与苏轼回礼后,专门执着章惇的手说道,“吾与子瞻还多有往来,子厚却见之甚少,莫非也如子瞻一般,嫌弃沈某乃新党之人?”

听到沈括没有和自己见外,开起新党的玩笑,章惇也笑了起来,“岂敢岂敢,章某欲成新党而不能,这才冒然造访,还望沈相不要责怪。”

苏轼也笑道,“存中不厚道,苏某何曾说过沈计相一句不是,况且,沈计相乃为国立言,为民立政,岂能以党论之。”

“章某今日前来却是因北辽之事。”

“北辽何事?”沈括请苏轼与章惇坐下,看着章惇微微笑道。

“沈相可知北辽北院大王耶律乙辛有不臣之心?”章惇试探道。

“何出此言?”沈括倒真没有想过。

“章某几日前夜观天象,紫微星东移,见荧惑守心,将星璀璨,帝星暗淡,此主北辽祸起萧墙。北辽臣强主弱,南院大王耶律仁先因司马君实出使之事与北院大王耶律乙辛交恶,改任西北路招讨使。如今北辽民间有谚语:宁违敕旨,无违魏王白帖子,可见耶律乙辛已成气候。”

“此北辽国事,与我大周何干?”章惇所言,并无甚新意,这几日因荧惑犯紫微之事,钦天监监正的说法与章惇相同,而耶律仁先改任西北路招讨使之说也只是传闻,据线报,耶律仁先仍主持南院事务。这种军国重事,本就不是靠坊间猜测来决议之事,沈括也不想和章惇、苏轼讨论此等事情。

“章某料耶律乙辛必遣精兵收复耽罗,沈计相此时出使耽罗,恐有不测,章某不才,愿同往之。”

“沈某上承天命,耽罗非去不可,然子厚何必犯险?”沈括不解道。

“章子厚师承安乐先生,有望人面相、查天地变化之异术,事有不济,可为存中解忧。”苏轼与沈括熟不拘礼,便不象章惇这般客气,一口一个计相,见到章惇和原来的计划有异,虽然不知道章惇的深意,但还是大力推荐。

沈括微微一笑,“子厚好意,沈某承情了,明日便启禀官家,举荐子厚为副使,同赴龙潭虎穴。”

章惇见沈括仍是不信,也不解释,反正目的已达到,有的是机会与沈括交流。

同类推荐
  • 喜嫁:摄政王妃爱搬翘

    喜嫁:摄政王妃爱搬翘

    一道圣旨让宁芷颜从太师府嫡小姐一夜之间变成摄政王府的茶水丫头,而且还是身负间谍重任的茶水丫头“王爷,请喝茶”第一杯茶里面加了巴豆,当场被识破;第二杯茶里换成了无色无味的断肠草,也以失败而告终;第三杯在当事人的建议下换成了千金难买的见血封喉……
  • 星途樱园

    星途樱园

    他被认为希望,她被认为废材。呵呵哒,瞧我如何将天翻倒,将水逆流,玩转大陆,无人挡。
  • 带着系统逛三国

    带着系统逛三国

    杨浩穿越到东汉末年一个小太监,面临着巨大的被铲除的危险,他如何挽回局面。
  •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

    在传统社会中,妇女成为失声的群体,口述史研究是近年兴起的新方法之一。本书作者对十九位解放前后有过工作经历的上海职业女性进行访谈,记录她们的个人职业生涯与婚姻家庭生活,了解她们在两个时代中所发生的变化,同时探索时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书中收录的采访对象,职业颇具代表性,既有曾从事地下工作的老革命家,也有普通工人;既有教师、护士和会计,亦有小商贩和家政工作者。上海曾是纺织大城,纺织女工更占相当大的比重,既有养成工又有童工,既有私营厂工人又有外资企业工人,还包括解放后著名的劳动模范。她们的叙述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为妇女史提供史料,更为上海工业史、上海社会史提供珍贵的旁证。
  • 弄天下

    弄天下

    你的身世决定不了你的未来,你所处的时代束缚不了你的辉煌,谁说一定要循规蹈矩,我就是要做不一样的自己,一部小说改变了整个时代,看这天下,到底谁主沉浮?
热门推荐
  • 我和团团的美好生活

    我和团团的美好生活

    做人莫装逼,装逼遭雷劈。哪怕你是修真者,能用一刀解决的事,千万别用第二刀,不然怎么有时间去和女神谈谈心恋恋爱。重生后拥有地球记忆的李宇峰,从普通人一步步走向世界巅峰,探寻生命的意义,宇宙奥妙的修真故事,一场低等文明向高等文明的战役一触即发
  • 喂,你是刺客吗

    喂,你是刺客吗

    我是一个刺客,不冷酷,不热血,不神秘,还不励志?带着一具木乃伊,故事从刺杀一只猫开始,接二连三的被组织要求执行各种匪夷所思的任务,作为一个有思想的刺客,我严重怀疑组织的目的......好吧,我开始被组织追杀,带着一个神经兮兮的女子和一只幻化无常的猫,开始了反杀之旅。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随园诗话)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随园诗话)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独行东汉

    独行东汉

    世道从来如此,便对吗?这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若你翻山越岭,终究不是她想见之人,该当如何?你妄图斩尽天下奸佞,却发现众生仍然疾苦,又该当如何?且看风云变化,笑谈天下英雄。
  • 嗜血新世纪

    嗜血新世纪

    这个世界——不管有多么的腐败,一定有三种人在不断地抗衡:人类——逃亡,源——维持均衡,与吸血鬼势不两立,吸血鬼——感染。从内心征战:智慧,能量,血色的比赛,谁会赢呢……谨记——这个世界没有高歌,只有浅吟低唱……
  • 青锋伐天下

    青锋伐天下

    一块玉佩牵连出一段离奇的身世之谜,一把宝剑寄托了一个习练绝世高手的梦想。主人公身负查阴谋、揭真相、聚臣民、扛大旗、领三军、复家国、兴天下之志,却又有强筋骨、习武艺、修长生、证大道之愿,宿命对上了期望,是抗争,还是共生,看主人公如何才能不负轰轰烈烈的一生。
  • 无冕武帝

    无冕武帝

    大荒界是一个灵气充裕、地大物博的古修真界,数万年来孕育了无数登峰造极的修真者,也造就了数不清的奇珍异兽。在这茫茫大荒的一隅之地,一个不世之材林玄仲,生在纷争不断的乱世之中,与无数人一样从小就踏上了一条可以通往仙道的武炼之路,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羽化飞仙或是成为一方霸主。方得机缘却又遭逢变故的林玄仲,一夜之间流离在外,历经磨难的林玄仲看惯了人心险恶,习惯了悲欢离合。多年以后,在这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武炼之路上,早已看清人世的林玄仲是该一心求道,追求武道顶峰;还是该贪图权欲,争做一方霸主?
  • 千阳绮谭第二部代价者

    千阳绮谭第二部代价者

    第一部也发过,不是爽文,槽点略多,脑洞很大,看似娱乐,偶尔深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夏季微凉你在远方

    夏季微凉你在远方

    五岁那年,她救他于危难,自此,他将她放在心上。二十岁那年,她强势嫁他为妻,他却弃她如弊履。最后的最后,她惨死监狱,他却对她误会重重。 重生后的她,对他各种撩拨,她不知道的是,他只是暗中对她故意纵容。“小九,我错过你一世,便用生生世世补偿你,只求你别离开我。”“黎怀瑾,我对你,只如初见未曾改变。”她淡笑,眼中是万片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