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77700000032

第32章 柳宗元:诗文杰出,勤政为民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言传身教,耳濡目染

柳宗元的家庭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他四岁那年,父亲柳镇去了南方,母亲卢氏带领他住在京西庄园里,卢氏信佛,聪明贤淑,很有见识,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她教年幼的柳宗元背诵古赋十四首。正是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卢氏勤俭持家,训育子女,在早年避乱到南方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供养亲族。后来柳宗元得罪贬官,母亲以垂暮之年,跟随儿子到南荒,没有丝毫怨言。她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她身上体现了很多中国古代妇女的美德。母亲的良好品格,从小熏陶了柳宗元。

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到江西做官。在这以后一段时间,他随父亲宦游,到过南至长沙、北至九江的广大地区。这段经历使柳宗元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从这以后,他已经开始参与社交,结纳友朋,并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少年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久,他回到了长安。

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闻见和感受。他九岁那年,即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爆发了继“安史之乱”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诱发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承德镇李宝臣病死,其子李惟岳谋继袭,得到河北其他两镇和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的支持,企图确立藩镇世袭传子制度。新继位的唐德宗不同意,四镇就联合起兵反抗朝廷。建中四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今武汉武昌)。但由于夏口是一个军事要冲,这时又成为李希烈叛军与官军激烈争夺的目标。年仅十二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也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

除了母亲外,父亲柳镇的品格、学识和文章对柳宗元更有直接的影响。柳镇深明经术,“得《诗》之群,《书》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惩劝,以植于内而文于外,垂声当时。”可知他信奉的是传统的儒学,但他并不是一个迂腐刻板、不达世务的儒生。他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处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他还能诗善文,曾与当时有名的诗人李益唱和,李益对他很推崇。父母给予柳宗元儒学和佛学的双重影响,这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步入官场,永贞革新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春,二十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士,同时中进士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贞元十二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婚,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三十一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即唐顺宗。二月,唐顺宗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行使内相职权;提升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参与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执掌起草国家文件法令之权。王叔文在德宗时,是太子李诵的侍读官,侍奉太子读书,与太子关系亲近,柳宗元是王叔文信任的助手。李诵一登上帝位,就把血气方刚、有过激情、与自己有共识的王、柳等一批人提拔重用起来,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因顺宗在位期间的年号为“永贞”,故又称这次政治革新运动为“永贞革新”。

不久,唐顺宗中风,经过治疗后哑了,失去执政能力。而王叔文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丧,王伾也突然患了中风,革新派失去了中坚力量。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和剑南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韦皋、荆南(今湖北江陵)节度使裴钧、河东(今山西太原南)节度使严绶等串通起来反对王叔文改革派,并乘机纷纷上表,胁迫顺宗禅位。先于三月迫使顺宗立李淳(后改名纯)为太子,顺宗因久病失语,又遭宦官与藩镇激烈反抗,八月被迫禅位,并改元“永贞”。第二年正月,顺宗去世。“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前后共历146天。

这是一次彗星般耀眼而短促的改革。由于两位旷世文豪刘禹锡和柳宗元深深卷入其中,使这次改革更加令人瞩目。

贬逐永州,人生转折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八月宪宗即位,九月柳宗元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永州地处湖南、广东、广西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与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六十七岁的母亲、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母亲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乘机造谣诽谤,不断进行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主要精力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他广泛研究了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并撰文著书,其中《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就是在永州完成的。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柳宗元回到京师,六月到柳州任刺史。他在柳州期间为柳州黎民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如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婢、植树造林等,促进了柳州地方文明与经济的发展,由于政绩卓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成就”

柳宗元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哲学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诗歌。柳诗现存一百四十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五言古诗,一些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一些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但同中有异。另外,其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古文。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山水游记。柳宗元的游记最为脍炙人口,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文章写的都是当时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风景,文章短小、轻灵,朴实、顺畅,为历代所传颂。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

寓言。柳宗元的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代表作有《三戒》、《传》、《罴说》等篇。其中《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被千古传诵。

传记。他的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

辞赋。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这或者是因为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遭遇,还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处。柳宗元的“九赋”和“十骚”,确为唐代赋体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无论侧重于陈情,还是侧重于咏物,都感情真挚,内容充实,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悟,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一种内在修行的方法)、天台宗(因其创始人常驻浙江天台山说法,故名)、律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播戒律而得名)等学说有所涉及。

哲学论著。除对文学做出的巨大成就以外,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积极投身于政治革新,推崇“古文”运动。柳宗元的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等。其中,《封建论》是柳宗元最著名的政治论文。《六逆论》、《晋问》等政论文,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特权。他重视农战的思想也比较突出,重视劝农耕,修水利,以利民安民。柳宗元推崇儒学,但不主宗一家。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学说作调和的解说,这是他思想异于其他思想家之处。

“点评”

柳宗元的理想是从政,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参加“永贞革新”正是他从政的实践。平心而论,以柳的卓识雄才,未必不能成为姚崇、宋璟那样的勋业之臣,只不过因革新被扼杀,剥夺了他施展才能的机会。历史的悲剧也演化成人生的机遇,他转而立志为文,终于成为在文坛飘扬的一面大旗,在苍穹闪烁的一颗明星。宋人严羽曾说:“唐人唯子厚深得骚学。”后人评价说: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

同类推荐
  • 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

    一个初中就辍学的年轻人,能在上千人的舞台上挥洒自如,想分享他成功的秘诀吗?一个摆地摊的路边小摊贩,每天晚上面对上百位过往行人演讲的年轻人,可以成为华人顶级的演说家吗?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学历,雨天还要骑自行车卖报纸的报童,今天能给上万家企业总裁授课,能成为企业管理大师吗?请看此书,一个人的人生就是可以这样奇迹般地发生着不可思议的改变……
  •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名人传奇故事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名人传奇故事

    这是本非常有趣的书,凡读了的,一定会被其中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所吸引,从中了解历史知识,知晓名人逸事,拓展思维方法,采撷精神食粮。书中的故事有美丽的、丑陋的,有励志的、愤发的、有忧愤的、感慨的、有讽刺的、嘲笑的……对青少年朋友有启迪人生的价值。
  • 停止抱怨努力工作

    停止抱怨努力工作

    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抱怨有理,结果无情”、“看清本质,别再抱怨”、“远离抱怨,热情工作”、“摆脱抱怨,主动工作”、“剔除抱怨,高效工作”等。
  • 激励成长

    激励成长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有效沟通大全集

    有效沟通大全集

    生活中有时会充斥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人性的弱点把美好误为丑恶,把善意误为恶意,把真诚误为虚伪,把正确误为错误,把鲜花误为毒草……都会给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蒙上一层阴影,制造一种难堪甚至痛苦。所有这一切的不和谐,最需要的就是沟通。沟通让世界更加和谐,让人性更加美好。《有效沟通大全集(超值金版)》为大家提供及时有效的沟通指导,帮助读者在增强沟通能力的时候迈出最为关键的一步。
热门推荐
  • 你必将如闪电一般归来

    你必将如闪电一般归来

    细数帝国的荣耀,一如细数天上的星辰,在太阳落下的时刻,我倍加思念你,而忘记你的人将永远无法获得安全。
  • 灼眼的讨伐者

    灼眼的讨伐者

    某一天,在平凡的高中生坂井悠二的身旁,出现了一位少女,她对悠二说:“你已经死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被称作“红世”的世界,红世中的“红世使徒”为了他们的欲望,大肆捕食人类身上的“存在之力”,被滥食的人与世界的联系会被抹去。存在的消失,会破坏这个世界的平衡,所以留下了人类的残渣——“火炬”作为掩盖,悠二就是受害者之一。但“火炬”也终会熄灭,世界会因此而扭曲动荡。这个自称“炎发灼眼的讨伐者”的少女即是为保护世界而讨伐红世使徒的“火雾战士”,悠二为她取名叫夏娜。他们的命运究竟会怎样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煮夫你惹不起

    这个煮夫你惹不起

    他是人中之龙,却在婚后睡沙发,还被当成煮夫。看废柴煮夫如何霸气护妻。
  • 狂魔谱

    狂魔谱

    首个由月球人建立的国家覆灭后,原月球人被遣返,地球人则回归各自的邦国;这段历史似乎除了史书中被篡改的内容外什么也没有留下。当然,那些不被承认的黑历史也以某种形式遗留下来了一些“小杂种”。
  • 代国那些年

    代国那些年

    当浪子遇到了军人,当商人遇到了野心家,当似水柔情遇到了铁骨铮铮,当这个天下成为了一盘赌注……朝野之外烽火连天,朝野之中勾心斗角。本书读者群:294/816/910
  • 重生之嫡女多娇

    重生之嫡女多娇

    清韵贵为将门嫡女,前半生嚣张跋扈不知人间疾苦,临终被丈夫休弃吐血而亡,重生归来后的她,不再拘泥于情情爱爱,而是挽救盛家于水火之中,并于病弱的太子结盟,助他一步步登上皇位!
  • 风鸟学院

    风鸟学院

    人鬼迷情,有始无终。人要狠,鬼要暴,情亦要深,鬼亦要悲。无悲无喜,岂有人鬼冤情。无情无爱,岂有清泪含情。世间之鬼怪,是丑陋的野心,是无法解释的伦常,是精神崩溃的哭嚎,是绝望哀泣的求饶。鬼之错,人之祸,金钱、权势皆为过往云烟。前世种何因,今世得何果。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带着书灵修个仙

    带着书灵修个仙

    言清竹睁开眼的时候,一只会说话的老虎彻底颠覆了她的世界观,然而,这不算什么。让言清竹不能忍受的是,这只老虎居然逼着她修炼,还一本正经的对她说,等她修练好了,要跟她双修!言清竹无语望天:贵圈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