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78800000008

第8章 40岁之后后的学习(1)

有一句古老的名言:“请把一个孩子托付给我,直到他7岁为止。我不再关心此后由谁看管。”

据说这句话出自一位不出名的牧师之口,但这句话并不十分正确。我只想在这句话中加一个字,也就是说,我想把它修改为:“请把一个孩子托付给我,直到他70岁为止。我不再关心之后由谁来看管他。”

我确信,假如一个人在70岁之前一直都在被错误地管教,那么此后再想纠正其天性中被扭曲了的感情,将几乎是不可能的。毫无疑问,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先过去的70年是最为关键的时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最为进步的思想家们,比如克伦德宁等,都极力主张对成年人的教养给予重视。

每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化学系统

至于人生的第一个10年,无疑是最重要的,然而远远谈不上它必然决定之后的6~7个10年。只有意志薄弱者和神经病患者才会甘于过他们幼年时期的生活。关于他们,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以及其他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描述得非常精确——尽管与皈依、压抑和分裂等心理状态有关的理论远远谈不上可靠。正常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获得了新的物质,学会了新的行为模式,摆脱了原有的许多惰性。我们当中有许多人都经过了一系列的“从哲基尔到海德”的转换,而且最终形成的人格中几乎看不到少年时期的痕迹。

对于每个年龄的人来讲,一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化学系统。一个10岁的少年决非仅仅是一个随着时间流逝而长高变壮的孩子。一个40岁的人也并不仅仅是一个由许多经验充实起来的成年人。认为时间无法改变人的动物本性,就是对人性的无知。

一个人释放能量的速率纯粹属于一个化学问题。他对寄生虫和细菌的易感性完全取决于他的血液和组织。婴儿时期属于一个化学领域,而青少年则属于另外一个化学领域,中年人属于第三个,老年人属于第四个。婴儿可能死于对老人们无所影响的疾病,老人们则可能死于不会让年轻人病倒的传染病。因此,10岁之前的生活和40岁之后的生活并不一样。原有的物质不见了,而新的物质则生成了,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极为新颖的结果。在正常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突生进化”现象。40岁之后的生活是一种崭新的生活。千万不要犯一个古老的错误,即认为40岁之后的生活是童年时期的残余,令人遗憾。我建议你放弃那种所谓“孩子是人类之父”的错误说法。因为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孩子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溶解”,直至孩子的“沉淀”停留在老练的躯体内。

由于心理分析学者们的研究偏离了正路,如今的教育者们倾向于认为男人和女人不过是婴儿影子的延伸而已。当今学校最严重的错误就源自这种异端邪说。

假如有的心理分析学者建议你应该在成年时期努力实现童年时的愿望,那么不要听从他。这种说法与其说毫无意义,倒不如说是荒唐的。因为一个正常的孩子每年都会产生许多强烈的愿望。随着孩子长大,他的愿望也会发生变化。有一周,他对着一名警察叹息,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一名警察。半年以后,他最理想的职业变成了火车工程师。在雪花再次飘落之前,他又把渴望转向了杂技演员的辉煌了。然后——等到圣诞老人为他送来一本有关美国的书后——他又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捕捉犀牛的猎人了。

自然产生的兴趣过不了半年就会消失,观察者如此断言。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它们出现的形式并非单一的,而是一小串一小串地出现。这无疑表明,人的神经和肌肉系统的所有部分都是平行发育的,而且每一部分都在朝着运用的方向发育。因此,谈论童年时期的愿望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都会有成百千个愿望——仅有怪癖的人、疯子和某种类型的天才除外。

只要没有得到满足,任何一种愿望便都不会完全消失。因此,不可避免地,当长大并发现了新鲜的机会时,你就会去做长期以来一直都在渴望做的某种事情。假如你发现了其他机会,你就会去努力实现真实的愿望,并且会得到同样的满足感。

人生40从何处开始

当生活在40岁之后开始时,你将面临更多的崭新机会。然后,我们每个人都会去做很久以前就郁积在心头的事情。假如说这正是幼儿时期的愿望——正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并非完全错误。这种愿望毫无意义,因为它只不过是所有愿望中的万分之一而已,而所有的愿望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源自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并且每一种愿望经过多少年后都经历了反复的转换。

非但没有为孩童时期的向往所支配,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不知道自己想拥有什么或成为什么样的人。

“既然说,天哪,那么请你告诉我应该从哪里开始!”

某个愚蠢的人会像上面那样说。他由此表明自己并没有领会我这番话的主旨和意义。在40岁时开始生活的人应该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假如连这都不知道,他是无法开始生活的。因为了解一个人渴望些什么远比得到他所渴望的东西更重要。假如不知道自己渴望些什么,那么一个人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弄清自己的渴望。他必须仿效梭罗。后者曾前往瓦尔登湖,并写下了如下这些自诫性的文字:

我去了瓦尔登湖,因为我想过一种严谨的生活,仅仅面对生活的基本内容,看我能否学会生活必须教给我的知识。我不想在当我临死之时,发觉我没有生活过。我不想过并非生活的生活,因为生命是如此的宝贵;我也不想采取放弃的做法,除非那样做相当有必要。我想明智地生活,吸取生活的所有精华。

没过多久,他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而在此之前和之后,这种见解曾经为许多人所认同。它对早期基督徒们的影响并不亚于对后来的寂静主义者和贵格会教徒们的影响。华兹华斯在其作品中也曾提出了这种见解:

这个世界与我们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无论早晚,无论得到还是付出,我们都在浪费精力:我们很少能看到自然界中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关于这种见解,梭罗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的生活被彻底破坏了……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使生活简单化,选择两、三件事务去做,而非100件或1000件;不要指望能做成千上万件事情,而只需做好五、六件即可。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中学和大学从来都没有接受梭罗的教诲。所有学校的理念都是模糊的。从事大学教育普及工作的领导们经常抱怨说,他们学校没有清楚的关于成年人教育的计划和政策等。他们说,那些选择了这些课程的学生们转学非常快,出勤极不规则,这种现象表明教育计划和政策的组织工作做得相当混乱。即使在我们更为著名的院校里,成年人完成学校为其安排的课程的情况也不多见。那么,是不是我们的整个教育体制不够健全呢?这个领域中的能力最为突出的教师们是这么认为的。我想,我们应该相信他们的判断力。

从内心深处观察自我

教育事业中最为根深蒂固的缺点在我们所说的“教育哲学”当中随处可见。在我看来,这种缺点是随着美国人原来的生活信念的消失而出现的。在当今社会中,没有人想过要消除大人物和虚有其表的人。人们需要改换一种新的视角,以一种新的眼光去审视自然。他们需要从内心深处观察自我。只从空间方面来考虑自我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从时间方面来考虑自我。因为,他们多年来所使用的老眼光是错误的。我们以小时、天、周和年来安排各自的事务。我们所制订的时间表必须取决于我们在可以支配的时间内能够做些什么。因此,在制订所有生活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自己在某个年龄所具备的能力作为一个中心问题进行考虑。而这正是这本小书的主旨所在。

那些涉足所谓的成人教育的大学生们没有面对现实生活,也没有正视严重的问题。我们不妨研究一下他们的课程设置。

他们的课程不外乎两种:第一种是速记、打字、图书管理、会计,以及令人极不舒服的“商业英语”;第二种是法语会话,当代意大利语小说阅读、“中世纪艺术欣赏”,以及19世纪的形而上学。假如对参加这两类课程的成年人进行采访一下,我们便会发现,第一组当中的成年人纯粹是为了生计而选择相应的课程。他们希望毕业以后能够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得到比较高的薪水。对于这类人来说,说得直接一些,他们所学习的课程与教育毫不相干。他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在为追逐金钱而吃苦受罪而已。第二组当中的人所做的与接受的教育相去更远。他们当中,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在学习“文化”,而另外一些人则会告诉你,他们总是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去上大学,或者在大学期间没有努力学习,因而现在渴望对已经失去的时光进行弥补。有些人参加这样的课程,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在此之前,他们把每周的时间都用于看电影,在电话里与他们所有的朋友闲聊,并且已经没有资金可用于购物了。因此他们便选择了与某种内容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

我们还是不要责怪学校同意接收这两类坚持要入学的学生了。教育正像生产肥皂和所有其他美好东西一样,通常受供需规律的支配。人们所渴求的东西,学校必须提供给他们。但是,至于满足人们的需要,则当属另外一码事。很少有人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假如你告诉他们说,他们需要其并不想得到的东西,他们就会很生气。那么可怜的教师们应该怎么做呢?

坦率地说,我担心他们所能做的非常少——也许什么也做不了。当生活在40岁之后开始的时候,没有任何院校会被要求提供合人口味的文化教育了。假如一个人到了40岁时还不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那么再为他提供任何教育都将是白费力气。假如一个女人过了40岁以后还不能准确地评价自己,那么我可以肯定地说,我最不愿意与这样的女人打交道。一个18岁的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智力需求与一个40岁的正常人的智力需求是没有可比性的。它们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正如一个婴儿的饭量与一名搬运工的饭量不可相比一样。假如认为某种经过特殊设计的青少年教育可以使成年人的素质有所提高,就是对人性极度无知的体现。

然而,这种思想非常流行。它是教育学熟食店学派的固有部分。长期以来,这种思想一直在支配着我们的许多学校,即使这些学校配备的都是很不错的教师。熟食店学派坚持认为,它的食物应该最为可口,味道调得恰到好处,被切成极薄的片儿状,包装得非常精美,并且以非常小的量进行出售。它们整天都在生产这种食物——然而,整天都在收取费用。只有极端愚蠢的人才会去努力购买如此生产出来的食物。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类人,我们的社会才出现了专为他们一点儿一点儿地进行学习而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

美国人在学习方面喜欢采取细嚼慢咽型的做法,在训练和思考问题时也喜欢采取这种做法。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喜欢采取这种做法,从来不敢狼吞虎咽。这种食物他们稍微尝一点儿,那种食物他们也稍微尝一点儿。他们所选择的食物都被单独包装,并被单独食用。对于他们来说,食物的味道比食物在人体内能够产生的热能更为重要,是否有利于消化比具有什么样的营养价值更为重要。那么,结果如何呢?你不妨思考一下美国1932年的商业、政治、税收、城市,或你想思考的其他任何内容。你会发现,每一个人的娃娃脸上都写着两个字——“茫然”。

40岁以后的学习应在家中开始

天堂的领地只有通过暴力才能占领,而通过电话预约向最近的一家熟食店订购食物的方式则无法达到这个目的。真理帝国可以为具有坚强人格的人统治,但从来不会被那些连脚跟都站不稳,而且仅仅学习了华而不实的课程的人所占领。40岁之后的学习应该在家中开始。这种学习并不等同于谋生,而是进行生活。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一知半解,而是一个人在思想方面的成熟。

现在,你也许明白欧洲人为什么会对我们令人哭笑不得的伪文化悲伤地摇头了。在他们看来,我们这些最擅长使用体力的人其实一直都在浪费自己的体力。他们对我们的学校、俱乐部、商业,以及我们的家庭生活等,感到不可思议。如此精于使用体力的人为什么在运用智力方面如此愚蠢呢?说得露骨一些,这就是对我们的教育体制的严厉批评。

大多数美国人,无论在40岁之前还是在40岁之后,都把他们所有的精力用于干五种重要的事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他们争取长大,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合理,与现实严重脱离,因而他们的成功往往不是很大。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到40岁时,在许多方面仍然看起来像孩子似的。因此,他们仍然无法过上自己的生活。

其次,他们按照最古老的传统为攫取财富、权力或名声而费尽心思,因而变成了愚笨的苦力。他们在办公室忙碌了一天之后,唯一能够获得放松的方式就是饮酒,观看歌舞表演,以及聊天吹牛等。他们的思想永远不会成熟起来。这些人就好比永远只保留有一幅空壳的乌龟一样。

第三,作为父母,他们往往喜欢支配孩子们的品行和事业;作为丈夫,他们对妻子漠不关心;作为妻子,她们不把丈夫放在心上。在支配和漠视之间,他们觉得没有中间道路可走。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年轻一代的管教不当,以及夫妻之间没完没了的离婚案。

同类推荐
  • 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

    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

    《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是《每天变好一点点》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是博采雅集图书公司推出的首个经典心灵学书系。首部主打书《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是著名情感作家罗西依照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人格分析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条从痛苦的私欲折磨到心灵圆满的道路。让我们随着两位心理学大师指明的道路一步一步的走向最完美幸福的生活。《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经典心灵学,是以国外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国内情感专家丰富经验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给予读者最权威最精准的心灵指导和慰藉。
  • 犹太人智慧全集

    犹太人智慧全集

    犹太人在生存、处世、经商、谈判、教育等方面,开创并发展了属于自己独特而非凡的犹太智慧,这就是犹太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最伟大的最神奇的力量。本书浓缩了犹太智慧的思想精华,告诉读者:如何面对和看待金钱;如何赚钱、花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学习成长;如何对待人生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经过了千万个犹太人的证实,必将帮助我们到达成功的巅峰。
  •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使你在工作中、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据主动,左右逢源。如果你拥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那就会比竞争者具有更多的先天的资源优势。无论如何,构建好你的人际关系是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资本。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吧!
  • 智慧谋略宝库1

    智慧谋略宝库1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孝敬父母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孝敬父母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热门推荐
  • 笔闻

    笔闻

    当我拿起笔时书写这些故事时,嗯……也许我只是为他们代笔记录这一切所发生的事,又或者我咏不良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她来到了海边,已是次日的黄昏。夕阳还没落尽,只露了半个脸,把他和她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海浪滚滚,扑打着金色的沙滩,洁白的海鸥掠过海面。多么美的画面呀!她手上的一袋子纸鹤落到了沙滩上,她伸开双臂任海风吹拂。这时,奇迹发生了,一千只纸鹤全部飞了起来,环绕在她的周围,她开心极了,在原地旋转着。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水浒传》这部优秀的文学名著。
  • 棠禾故里

    棠禾故里

    根据周杰伦《青花瓷》MV改编:天青是长安城神秘莫测的江湖大盗,富可敌国的他本该在江湖上逍遥度日,奈何在一次盗窃行动中偶遇丞相府的千金烟雨。二人被一青花瓷瓶将命运紧紧的拴在一起。前世的遗憾延续到了今生,二人又再次相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开店必赚金点子

    开店必赚金点子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开店前的必备事项、雅致的店面布局与设计、商品的采购与运输、巧妙提升销量、找准市场定位盈万利、开店必赚成功案例。
  • 腹黑老板太霸道

    腹黑老板太霸道

    她是个无依无靠流浪街头的孤儿,一次意外她救了一对夫妇,从此一跃富门成了他们家的养女。他便成了她的“哥哥”。这个“哥哥”平时对她温柔亲切致极,可一到两人独处的时候,他便露出了恶魔的本性的欺负她、嫌弃她、折磨她。他说,这是她欠他们苏家的。尽管如此,她还是爱上了他!爱上了这个恶魔。她的爱被发现后,被他无情的践踏成残!最终,她伤痕累累的心再也忍受不了了,决定离去。而这时他却…本书编辑:容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海岛主

    星海岛主

    挖矿挖到个机器人,买岛,填海,开发深海资源,发展科技……P,海岛种田文,温馨,休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与少年与你年少

    风与少年与你年少

    每一篇故事都是曾经的我们,希望能被温柔善待
  • 重生之从校服到婚纱

    重生之从校服到婚纱

    一次意外使她回到十年前,前世糟糕的十年前让李苏苏以为这是上天对她的惩罚,可是看到还年轻的父母,肩上没有担子的哥哥,再未联系过的昔日好友,以及,爱而不得的司红良。这段随着长大逐渐记忆迷糊的青春又一次明朗地经历,李苏苏释然,既然重生这一世,那便活得温柔且坚定,让青春再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