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8600000018

第18章 儿童心理健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家庭,对一个人的智力、体力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而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每个父母来说,能有一个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是他们的最终心愿。但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头疼脑热等生理表象上的关心颇多,而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保健。殊不知,这些疏忽大意使得孩子心理上的障碍得不到及早地矫正与治疗,有可能就会导致孩子在儿童期的心理发育不健全,从而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能力。因此,想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们一定要从小抓好孩子的心理教育,从而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家长都会发现孩子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比方说,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下降,脾气差……很多家长也为此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听说赏识教育好,好像也说了不少鼓励的话;听说对孩子要严一点好,好像骂也骂过了;想顺其自然吧,又觉得放任不管会出问题;到处求救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各种方法用尽,好像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与其说是孩子苦,倒不如说家长更可怜!

其实,儿童的很多问题可以归结为心理问题。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失去兴趣等问题,就好像我们生病一样只是病症,它们不是病的真正原因。比方说,孩子出现流鼻涕、喉咙疼等病症,如果只是针对性地治流鼻涕、治喉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其根本问题是他感冒了,只有治好感冒,感冒的症状才会消除。因此,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必须找到引起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孩子的内心世界。行由心生,孩子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都与他们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家长,应该尽早地认识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性格特点,以便于及时对心理疾病进行预防,并对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及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进行早期的教导。

有一个叫阳阳的女孩,刚刚读小学三年级,她的各门成绩都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喜爱;在家里也比较乖巧懂事、听父母的话。父母也为有这样的宝贝女儿而骄傲。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阳阳不知什么原因常常无缘无故一个人小声地哭泣。家人问她,她什么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这种情绪持续一会儿,就会慢慢停止。这样,女儿虽然乖巧,但父母心里还是惶惶不安,觉得孩子可能有什么“痛苦”的心事。后来,阳阳的父母委托了一位心理医生去了解自己的女儿。在这位心理医生细心慈爱的关怀下,阳阳诉说了埋藏在心里的“痛苦”。

面对父母的疼爱与老师的关心,按说阳阳应该很开心、很快乐,可是老师与父母越是对她好,她心里就越不安,唯恐自己学得或表现得不够好而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周围所有对她好的人。这样,她的心事越来沉重,思想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每当她想起这些,便会不安地悄悄哭泣。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父母我们要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及时帮助他们疏理内心的问题,使孩子能够德、智、体全方位地发展。

孩子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血脉相连,心灵感应。孩子和父母有着天生的感应联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是学校老师或医院医生均无法替代的心理医生。当孩子表现出各种问题时,家长首先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孩子,与孩子进行交流,慢慢用自己的爱心触摸孩子的心灵深处,用自己的爱心去体悟孩子的内心情感。

唯有深入了解孩子内心的情绪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帮助孩子一步步走出心理阴影,重新恢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如果真能这样做,我们相信孩子的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任性多是溺爱的结果

“我不要,不要,就是不要”

有一个叫明明的5岁男孩,平时特别地任性。

“我不要,不要,就是不要……”商场里因为没有明明所要的玩具,妈妈就给明明买了个其他的玩具,但是明明就是不要。无论妈妈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明明就是不肯要。显然这是他一贯的性格。

还有一个星期天,本来是一个快乐的日子,明明的小表哥在地区儿童绘画中获了奖,又逢8岁生日。爸爸妈妈就带着明明一起去祝贺,还送给表哥一个精致的画笔。不料,明明十分嫉妒,执意要爸爸为他也买一个相同的画笔,否则就不吃饭。爸爸妈妈很是无奈,明明开始号啕大哭,表哥一家好说歹说,又把画笔给了他,才哄好。这让明明的父母很是生气。

可以断定明明是个非常任性的孩子。其实,平均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但不管哪一种个性的形成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可能每个父母都碰到过这种情况:在马路上,孩子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打滚。这种情况下,多数家长总是以无奈地顺从,来维护自己在公众场合的尊严,而孩子却从中获得以哭闹来“要挟”成人就能够“胜利”的经验。

也正是我们做父母的平时把对孩子的爱都转化成对孩子的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才会导致孩子的任性,一旦哪一次孩子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由心理上极大地不适应,表现为以上情感的冲动与行为的失控,并会用已有的经验让大人屈服,日久天长,孩子会越来越任性。

通常情况下,任性的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大都学会使用以下的4种“武器”。

◆武器一:哭闹。

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要求,哭闹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这也是父母们最头痛的一招。一旦孩子哭闹起来,父母马上缴械投降,不但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常常“超额”完成“任务”。

◆武器二:哀告。

会乞求的孩子通常表现得很可爱,当他向父母哀告乞求要某样东西时,没有几个父母抵挡得住他的温柔进攻。

◆武器三:死缠烂打。

很多孩子更善于使用“持久战”的战略。他们的目的是要用“磨”来让父母答应他的要求,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武器四:赌气撅嘴、不说话、摔东西、不吃饭。

当上述所有的策略都行不通时,孩子们通常使用最后的“杀手锏”,当父母失去最好的信心而投降时,孩子的“阴谋诡计”也就得逞了。

当然,与无条件顺从孩子条件的父母相比,那些经常用指责训斥的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父母更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会以执拗来对抗粗暴,发泄不满,同样不利于孩子控制情感与自己的行为,也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

溺爱的误会——任性不是个性

什么是个性?什么是任性?所谓“个性”,是个体对外界事物或刺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与看法,具有独特性,不因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而“任性”却是指放任性情,由着自己的性子办事。因此,个性与任性虽只有一字之差,两者的意思却相差千里。

孩子一旦养成了任性的习惯,性格上就会发生不良变化,一切以自我为核心,不守纪律,不受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进而变得心胸狭隘、性格孤僻、目中无人,很容易成为一个自私的人。

生活中一些父母很容易混淆“个性”与“任性”二者的概念,把任性误解为个性。孩子在课堂不守纪律,在家不讲道理,家长认为孩子有个性,加以肯定,乃至给予赞美。这样会使得孩子在个性与任性中陷入迷茫,分不清是与非,辨不出美与丑。在学校,在家中,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有了缺点,父母讲不得,老师说不得,稍受一点委屈,就接受不了。

把任性当个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过度溺爱的结果。当今社会,父母大多过于宠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父母就满足什么,可谓是百依百顺,这样容易促使孩子任性。一旦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便会大哭大闹,直至达到目的为止。

有一对夫妇收养了一个刚满4岁的小孩。小家伙漂亮可爱,刚来时,不声不语,非常听话,家里人都宠爱他。慢慢地,他的话成了“圣旨”,吃、喝、玩、乐全都由着他的性子,稍不顺心,就哭闹、打滚,在幼儿园学习得了零分,回家后却自豪地高喊:“一二一,大零分。”家里人不但没有予以制止,反而被他的幼稚激乐了。他不但没有认识自己的不对,而且认为得零分是件好事。经过一段时间后,谁也管不住他了,怎么办?家长便用鬼怪故事去吓唬他,这样才能使他“老实”一点。可见,这个孩子的任性是父母惯出来的。

孩子的性格形成与教育、生活环境、家庭气氛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学龄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稳定,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成熟,并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应该从小抓起。

(1)对孩子的任性行为要严格对待

一些家长对年幼孩子的任性缺乏应该重视,觉得孩子任性一点也没多大关系,有的甚至认为是一种聪明的表现,在外可以不吃别人的亏。要知道,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有的从小任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完全把家长的教育、劝导当作耳旁风,甚至根本不把家长放在眼里。

(2)防止孩子过分的任性就要切忌娇惯

家长的娇养宠惯,是幼儿任性心理、行为发展的温床。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和纠正幼儿的任性心理和行为,家长对待孩子的各种要求应做到:一要把握原则,严格区分合理要求和不合理要求;二要把握分寸,即使是合理或正当的要求,也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度地满足,切忌百依百顺。

(3)对孩子的管教要一致

孩子任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常常是建立在利用家长弱点的基础上的。通常,孩子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对家长进行试探,了解家长的弱点。多数孩子在四岁左右就能感悟家庭中微妙的人际关系,比如家里是爸爸说了算还是妈妈说了算,应向谁提出买玩具的要求,犯了错误应向谁求饶等。

(4)面对孩子的任性要冷静处理

教育任性的孩子要采取一些策略,当孩子出现任性哭闹时,成人不可立即做出反应,应采取不理睬或冷淡孩子的态度。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任性行为发生时,不要去注意他,不要做出任何有强化作用的反应,而是转过身去不理他,或走出房间离开孩子,任其一个人在那儿发作,直至他发现自己的任性表现起不了任何作用时,也就觉得无趣或厌倦了。

任性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的错

有这样一个小学生叫小强,上学期刚转入一个新班级。小强脾气倔强,性格古怪,总是我行我素,喜欢与人为敌。

小强形成今天这种性格与他家人过度的宠爱有关。在学校,课堂上,小强从来不听老师讲课,要么自己叠纸飞机玩,要么趴在桌子上干一些扰乱同学听课的事情,甚至还骂老师、骂同学。老师批评一句,他能顶撞两句。

有一次,老师找理由奖励他一个本子,他毫不领情:“我才不稀罕呢!”拒不接受老师的奖励。他从不戴红领巾,对校门口大队委的检查,他仍然理直气壮:“我不喜欢戴红领巾!”课间与小朋友做游戏输了,他会上去与人厮打……

为什么小强会变得这样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像小强这样的孩子正处于第一个心理逆反期。孩子的任性往往是父母的“好脾气”造成的。

在现代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错误地认为,对小孩子疼爱还来不及,教育是以后的事。所以他们永远不生气,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满足,对孩子的错误言行也不管教,结果他会发现,孩子不满足的地方越来越多。有这样一位母亲诉说,儿子的玩具车可以从屋里排成队直到屋外,可他还一个劲要买车,还不能跟原有的一个样。

任性的孩子,正是在家长这种无原则的依从、溺爱之下培养出来的。也许你工作很忙,总觉得对孩子照顾不周;也许孩子生来体弱或有缺陷,但这些都不是你的过错,也不必感到内疚,若用溺爱来补偿,就只会造成孩子越来越放肆,直到不可收拾为止。

所以我们说“任性不是孩子的错”,也许这句话会引来很多父母的攻击,但这是事实。

如果你家孩子有着成人的思维,知道该怎么样跟你对话,那么,当你因为他的任性而斥责他,甚至体罚他的时候,他一定会冲你大喊:“任性不是我的错!”或许你会因此勃然大怒:“你太不像话了!任性不是你的错?难道是我的错?”如果出现这种情形,请您一定要反思,因为“没错,孩子任性的确是你的错!”

是家长的过度溺爱导致孩子今天的任性。广州一位心理咨询师认为,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成长和自我成长。

下面的例子也许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就是由于溺爱造成的,其实真是这样吗?

有一天,张爸爸和张妈妈接儿子放学回家。平时,张妈妈带儿子从外面回家,都是张妈妈用钥匙把大门打开,然后让儿子先进,待儿子进去以后,妈妈再跟着进去。如果还有奶奶一起出门,最后一个进门的就是奶奶。

可是今天,张爸爸抢在第一个开了大门,并且第一个进了家门。这让儿子很不满意,不停地喊叫着:“儿子先进!儿子先进!”爸爸退回来,让儿子先进,看到儿子进了门,爸爸随即迈步进去了。

没想到,儿子又喊了起来:“妈妈先进,爸爸后进!”爸爸有点不耐烦了,潜意识里似乎觉得儿子太任性了,不管管他恐怕要惯坏了他。于是爸爸没有理睬他,坚持要在妈妈的前头进家门。儿子使劲推着爸爸,非要把爸爸赶出去,让妈妈先进来。爸爸不仅没有退出去,反而在儿子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

没想到,儿子气急了,大哭大闹起来,最后实在累坏了,连进门该喝的奶都没喝,就抽噎着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很多父母看过这个例子会想:只不过是进个家门而已,还非要分什么你我,算什么先后呢?凭什么就只有儿子能先进,凭什么就必须要按照某个顺序让事情往下进行呢?这不是任性是什么?脾气好的父母可能会按照孩子的要求重新来一次;脾气不好的父母,或者不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父母,就会像故事中的爸爸一样,给孩子一点颜色瞧瞧。

两类父母不同的处理方式自然就会带来不同的后果,不过,其结果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顺着孩子就会让他更任性,逆着孩子就会让他更乖巧。而事实却完全相反——第一类父母看起来是惯着孩子了,但是孩子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任性,相反,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他似乎越来越讲道理,越来越乖巧,也越来越自信了;第二类父母看起来似乎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一点惯他的意思都没有。可是,他们的严格要求并没有让孩子变得更懂事,相反,却会让孩子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孩子把父母的呵斥和体罚当成了家常便饭,似乎存心就在找机会激怒父母,享受这种不同寻常的痛苦待遇;另一个极端则是,孩子被修整怕了,变得特别胆小怕事,凡事缺乏自信,不敢自己当家做主。

出现这种出人意料的局面似乎很令人费解,但是,我们知道与第二种相比,第一种才是父母对孩子的真爱,它与我们说过的过度溺爱不同。作为父母,只要我们了解了孩子发展的需求,就会明白这种局面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必然现象,它们只是阶段性的,过了这个阶段,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式”。

像上述事例中孩子的表现,这只是他在这个特殊的阶段——秩序敏感期的一种特别的心理需求。他习惯了某个事物以某种固定的秩序运转,一旦这种秩序被打乱,他就会失去安全感,变得很不合作。因此,满足他内心的这种秩序感,他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他才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安全感、满足感,也才会变得比较合作,比较“乖巧”。

从某种角度来说,要让孩子远离任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学会读懂孩子,了解他的需求以及心智和生理发展的特点,针对他的情况选择适合他的方式,而不要急于立竿见影地去解决问题。那种过于简单的方式只会适得其反,对问题的解决毫无帮助。

孩子为何会孤僻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孤僻、不合群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孤僻、不合群?这可能是很多家长的心声。

茜茜今年刚刚6岁,上幼儿园大班。她长得漂亮可爱,学习成绩也很好,深得老师和家人的喜爱。可是茜茜妈最近发现,茜茜在班里有些不合群。放学回家后,茜茜也很少说同学们的事,问她也爱答不理的。去接她放学时,别的孩子都是一群一伙的,说说笑笑地结伴而出,而茜茜却自己背着书包,很孤单地慢吞吞走出来。茜茜妈非常苦恼:“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孤僻、不合群?”

在我们周围,总有一些像茜茜这样的孩子——他们性格孤僻、胆小谨慎,从小不善言辞,好像天生就不善于交往。这让家长很是头疼。

难道这些孩子真的天生就是这样孤僻吗?并非如此。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交往和渴望被人认可的需要,渴望老师的认可,渴望接触同龄的伙伴。

交往中,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交往能力。有的孩子性格外向,爱说爱动,不甘寂寞,不惧怕生人,能灵活地找到话题和活动内容,可以很快与陌生的孩子打得火热。有的孩子躲避人多热闹的场合,更喜欢独处,渴望有更多的朋友却无法做到,常常被孤独困扰。久而久之,他们的性格就会变得孤僻,沉默寡言,像一叶在大海中漂浮的小舟一样,孤独地学习、生活、自娱自乐。

孤僻的孩子常常会在心理倾向与行为方式上,不自觉地将自己同周围的环境疏远开来,并尽力躲避与外界的联系,尽量减少和避免与他人交往,这是一种性格的缺陷。性格孤僻的孩子,会因长期缺乏友情,思想情感得不到及时的交流与宣泄,最终形成多种精神疾病。

1943年,美国一位儿童精神病医生曾在报告中说自己观察到一个5岁男孩唐纳德的奇特症状:他旁若无人地生活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他的记忆力惊人,两岁半时就能流利背诵《圣经》23节以及历届美国正副总统的名字,但却分不清你我,不能与人正常对话;他迷恋旋转的平锅和其他圆形物体,对周围物体的安放位置记忆清楚,但对位置的变动和生活中的轻微变化却不能容忍。这一年,这位医生报道了11名唐纳德式的孩子。他引用了“孤独”这个概念,把这些症状称为“情绪交往的孤独性障碍”及“婴儿孤独症”。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孤僻呢?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性格孤僻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有的孩子之所以孤僻是由于父母过于溺爱或娇惯所致。一些孩子在家被娇宠惯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觉得在学校没有在家自由、舒服,于是对学校的生活不感兴趣,对其他小朋友也没有什么感情。特别是有些儿童家庭条件优越,自我感觉与众不同,到了学校也不愿主动与小朋友玩耍。

还有的时候,家庭气氛紧张也会让你的孩子备受冷落。你可能对此有疑问,那么先问问你自己,是不是一忙起来的时候就无暇顾及孩子的需要,甚至包括生活上的一些简单需要?比如,孩子今天很想让你陪他一起做一会儿作业,可你却因忙于应酬而拒绝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你不重视他的需要,你不关心他,于是便不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时间长了,你的孩子就会变得孤僻。

做为家长的您,每天也是在为家庭、为孩子的幸福而忙碌奔波,但是,在创造优厚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别忘了关心一下孩子的精神生活。一些家长平日里忙于应酬、工作,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在外边受了气后,回来将气发泄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态度粗暴,缺乏耐心;有些孩子本来只有一点孤僻的倾向,而家长却因表现他不如别的孩子,就对他大肆指责,甚至大施拳脚,结果使倾向演变成了真正的孤僻。

孩子不合群,3岁是个槛儿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做了这样的一份报告,报告上称,通过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3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曾经引起世界性的轰动。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坐立不安型、自我约束型。

2003年,当那些孩子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通过这些人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如下:

“充满自信型”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良好适应型”的幼儿占40%。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沉默寡言型”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坐立不安型”的幼儿占10%。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自我约束型”的幼儿占14%。幼儿长大后的性格基本和小时候一模一样。同样,在孩子不合群的问题上,3岁也是一个坎儿。

张女士的儿子凡凡3岁了,上了小班。最近老师跟张女士反映,说凡凡不合群,没有朋友。平时别的孩子都在一起玩,可凡凡就喜欢一个人玩。就算老师同学叫他一起玩,他也稍微玩一下然后再走人。有时候也跟其他孩子在一起,但总是呆呆地站在一边,一点都不活跃。

后来张女士就专门抽时间在校门外观察凡凡,很多次张女士都发现凡凡就一个人站在那里,也不和小朋友玩,也不说话,就看着别人玩。这让张女士非常苦恼。

我们说过,很多孩子都是渴望交流的,只是因为他们年纪小,还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遇到一些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缓解,就很容易封闭自己,特别是3岁入园前后有一定交往能力和交往取向的孩子更要特别注意。

其实,要改变孩子的这种性格,方法有很多,关键看家长如何运用好。现在,我们来看看明明妈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

我是这样改变明明的。在看到明明有不合群的倾向后,我就开始想办法了。生硬地要小朋友们和明明玩不太可能,这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正巧明明的3岁生日快到了,我就同明明商量,咱们请几个小朋友来家里好吗?没想到明明高兴地答应了。在一个周日的午后,我准备了一个小型的生日聚会,邀请了几个小朋友来家里,小朋友们都带来了准备的小礼物。明明显然很兴奋,第一次主动给小朋友们拿东西吃,有了小主人的感觉。我还让小朋友们一块唱生日歌,带着他们做丢手绢的游戏。明明因为在自己的家中,就有一种主动性,玩得特别高兴。以后,隔一段时间,我会把小朋友们邀请到家中,创造机会让明明和小朋友一块儿玩,明明慢慢地就有了玩伴。

这是一位非常聪明的母亲。同样,如果你的孩子不合群,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强求,要循序渐进,找一个合适的契机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说,家是孩子最熟悉和放松的地方,可以从邀请孩子的小伙伴们到家里来做客为起点,这样交往的效果会很不错。

改变孩子孤僻性格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们所要说的是,每个孩子都是上天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礼物,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独立性格和脾气。作为父母,不要用一个标尺去衡量孩子。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同时,还要用自己的爱和耐心,给孩子适当的引导。

别让孤独缠住孩子

几乎每个家长都会有过这样的焦虑:别的孩子在一起玩得高高兴兴,而自己的孩子却总是形单影只,没有小伙伴,显得特别孤独。

显然,过度的孤僻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如果你的孩子有类似的倾向,那么你要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辅导和帮助,尽快拆除孩子心中的高墙,让孩子走出孤僻。

除了上文我们说的方法外,我们再向大家推荐几种方法:

(1)给孩子多一份爱意

一般来说,对于有孤僻倾向的孩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父母要对其多一份爱意。不要再用“棍棒政策”教育孩子了,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和体谅孩子内心的苦衷,用充满爱意的语言安抚孩子。

(2)多与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可以利用饭后、睡前的时间多和孩子交谈,使孩子不至于自言自语,语言单调,倾听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及时地了解引导孩子,努力创造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还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肯定他具有惹人喜爱的品质。

(3)帮你的孩子交朋友

很多家长是在孩子上幼儿园后,突然发现孩子不合群的。这时,家长可以先从帮助孩子在幼儿园交朋友入手。比如说,你可以在每天接送孩子时,主动和孩子班上的小朋友搭腔,逗他们玩,缩短孩子和小朋友的距离;或有意识地接近上幼儿园同路的小朋友及家长,在路上跟他们谈幼儿园的事。这样一段时间后,两位小朋友就可能成为好朋友。慢慢的,在一位好朋友的带动下,孩子的小伙伴会从一个发展为两个、三个……最后融入大家的团队中。

(4)带孩子多参加群体游戏

3岁的小宇很孤独,于是小宇的妈妈每天带孩子散步时,会和她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而小鸡当然要有很多小朋友的参与了,于是小宇妈又让小宇去邀请小朋友。这样一来小宇沉入到游戏中,不知不觉就融入了小朋友中。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5)增强孩子的体质

生活中有一些孩子的“孤独”问题与体质有关。因为体弱,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总是弱者,受到小朋友的歧视。几次以后,这样的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变得腼腆、懦弱,不再敢与小朋友做游戏了。这时家长要多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身体训练,精心调理,让自己的孩子在体魄上不要落后他人。孩子身体强壮后,在鼓励的基础上,增加他的胆识和自信,一段时间后,你的孩子就会与小伙伴们“打成一片”。

(6)学会尊重孩子

对于喜欢独处的孩子,家长还要学会尊重孩子。不喜欢交往不能说一定是缺点,多半是性情使然。孩子能在清净中自得其乐,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重要的是主动和这类孩子沟通情感,直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家长可以多用简短的安慰、赞许的目光、轻轻地抚摸等方式,逐步建立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7)家长要做好榜样

家长见到自己的同事和朋友时,就要主动向他们打招呼。榜样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会渐渐跟家长学会怎么和他人交往了。

当然,想改变和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个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故事一个游戏就能完成的,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焦虑是孩子常见的心理障碍

“不要惹我,我很烦!”

生活中,很多人都以为焦虑是成年人的“专利”,其实孩子也有焦虑的时候。因为年龄小,遇到某些事情(如学习压力大、和小朋友关系不好以及家庭影响等),往往会承受不了,使幼小的心灵失去平衡,由此极易产生焦虑情绪。

宁宁今年刚刚8岁,上小学一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班里也是前几名。但这几天宁宁却处于一种与他年龄不相仿的“极度焦虑”中。有一天晚上12点多了,宁宁突然爬起来说要去写作业,实际上他在睡前已经完成了。爸爸妈妈见宁宁这个样子,感到非常着急。

宁宁妈觉得宁宁好像有点儿问题,宁宁的数学老师也曾跟她说过,很喜欢这孩子,说宁宁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做题速度很快。但有一点,宁宁在学习的时候,很不愿意别人打搅他。如果有小朋友问他题,他就会显得很不耐烦:“不要惹我,我很烦!”而每次一到考试的时候,他就会不停地追问老师各种问题,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老师在家访的时候与宁宁的父母交流过这个问题,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宁宁的父母很纳闷:宁宁这是怎么了呢?

还有一个5岁的女孩叫小玉,没有什么明显的原因,却突然变得十分忧虑。她常担心父母会离开她或死去、强盗会袭击她们的家、她会没有朋友等。她很轻易地就哭起来,看起来很紧张。父母先是认为这只是孩子有些胆小的原因,而没有在意。后来小玉死活都不肯上幼儿园,一定要母亲守着她情绪才稳定,父母才带她来看了儿童心理医生。医生的诊断是儿童分离焦虑症。

其实,宁宁和小玉的这些问题都属于儿童焦虑症的问题。

患有焦虑症的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过分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此类孩子与同龄孩子比起来更显得胆小、黏人,视线离不开父母,这样的孩子经常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

(2)爱做一些以前不做的小动作,比如挠皮肤、咬指甲、揪头发、磨牙,还有的孩子喜欢抠身边物品的凸起部位。

(3)情绪容易烦躁,爱哭闹,爱发脾气,而且难以安抚和照料。

(4)不愿意离开父母,纠缠母亲。一旦要离开父母时会出现恐惧和紧张。

(5)不愿意上幼儿园或上学,经常在走出家门前或在路上说肚子痛、头痛。

(6)出现身体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或呼吸加速、手抖、出汗、肌肉紧绷、恶心、拉肚子、尿频、胸闷、胸痛、昏倒等。

(7)行为上出现过度反应或拒绝反应,注意力不集中。

(8)处事上会出现在勉强的状况下完成一件事或干脆草草了事。

(9)晚上不容易入睡,睡觉不踏实,并爱做噩梦。

容易焦虑的孩子平时表现温顺,守纪律,克制力强,自尊心强,对待事物十分认真,又过分紧张。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中,对待不熟悉的事物,更容易出现焦虑反应。

为什么孩子会焦虑不安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家庭占了主要部分。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总强调“病由家生”的原因。

(1)家庭不和导致孩子变焦虑

不论在任何时候,家永远都是孩子的避风港,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可以培养孩子活泼聪明的天性。相反,如果家庭不和,就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因此孩子的情绪也会变得焦虑起来。

妞妞的父母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两人在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自己的孩子也都非常疼爱。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聪明伶俐的妞妞一直都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在她上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因种种原因离异,父亲赢得了对她的抚养权。

父母的离异给妞妞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父亲一如既往的疼爱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她心理上出现的障碍。一年以后,父亲再婚,虽然在饮食起居上对妞妞依然照顾得很好,但他的注意力已有所转移,而继母对妞妞又很冷淡。这让妞妞变得越来越焦虑。

通常来说,家庭不和给孩子的伤害是最深的,往往会使孩子痛苦难言。受伤的心灵、受压抑的性格和焦虑的情绪会使孩子万念俱灰、悲观厌世。如果这种焦虑的状态不能及时得到调节和解脱,会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

(2)过度溺爱也会使孩子变得焦虑不安

作为家长,过度地溺爱孩子,使孩子缺乏独立性发展,也是造成孩子焦虑的原因之一。

就拿秦雨来说,她从小就是家人宠爱下的“小公主”,几乎没有受到过什么委屈,就连上幼儿园,也是姑姑工作的地方。后来,姑姑随姑父出国定居,秦雨有一阵子不想去幼儿园,后来勉强去了,就开始咬起指甲来。

秦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家人的过度溺爱不无关系。一般来说,家人的过度包办通常使孩子失去了适应社会能力的锻炼机会。当他们独自置身于新环境、新情景中或与陌生人接触,会产生不知如何应对的困惑,以致情绪波动、过度焦虑。

(3)父母要求过高使孩子变得更加紧张

“望子成龙”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心愿,这本没有错。为了能使孩子早日成才,有多少父母呕心沥血,甚至是“踏破铁鞋”,为孩子寻觅成才之路。有的父母甚至通过对孩子实行超前教育,这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别的孩子不会的自己的孩子要会,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要更精通。

由于有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高标准,孩子的表现很难让父母满意和认可,他们就一遍一遍地要求孩子做得更好。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自信心受损,内心焦躁不安。如果此时家长再辅以恐吓或粗暴的惩罚手段,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就会显得更加紧张。

(4)父母对孩子的敌对态度,也是引起孩子过度焦虑的一个原因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会疼爱,不会有敌对态度的,但是也有少部分家长对孩子有敌对态度。

有这样一位母亲,因为生孩子错过了一个调换工作的好机会,从此她就把自己生活中的怨气都往孩子身上撒,她认为是自己的孩子毁了自己的前程,使自己至今生活在不顺的境地。这样,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承受着巨大的学业负担,回家后还要担心母亲的责骂,生活对孩子自身来说是一道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因而时时感到焦虑和紧张。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和成年人一样,很多时候孩子的焦虑状态都是潜在的,他们自己并不了解,因而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但他们会下意识地通过其他的途径,比如哭闹、身体不舒服、异常行为等,来释放和“报告”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焦虑的成因非常复杂,其中家庭因素占了很多部分。在家庭因素中,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家长的焦虑情绪也会让自己的孩子变得焦虑起来。因此,我们在本节将重点讲一讲。

一般来说,带有焦虑情绪色彩的家长,可能使整个家庭充满焦虑的气氛,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就很容易带有过分焦虑的倾向。比如说,有的家长总是过分担心孩子的安全,设想在他们看不到孩子的时候,会有种种不幸降临。孩子单独去学校,怕他被汽车撞倒;孩子去春游,怕他掉进河里……

要知道,父母的一点点惊惶和不安,在幼小的孩子眼中都像是一个程度严重的信号。所以,那些有敏感、多虑等焦虑人性格特点的父母,首先要学会冷静、遇事沉着,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天生有焦虑气质的孩子,父母更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做出榜样,逐渐淡化孩子对焦虑的感受。很多幼年出现的焦虑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我从不担心这些,我会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里,我也不会让自己的不好情绪影响到孩子,我只关心他的学习,只要他长大了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我什么都能做好。”那么,这样做您的孩子就不会焦虑了吗?事实上,你的这种过度关心也是对孩子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是一种焦虑转嫁。

为什么父母们给孩子制造了这么多的压力呢?著名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最简单的解释是,父母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

“家长希望孩子好,但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做。”徐浩渊博士说:“最常见的是,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结果,他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一般来说,家长之所以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是因为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而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当成了为自己争面子、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的对象和工具。当家长把孩子当作有独立性的人看待时,就会尊重孩子的个性,留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面对焦虑,如何解救你的孩子

平平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以来他学习特别努力刻苦,平时的作业和测验总是做得非常优秀,老师也常表扬他,家里人也很欣慰。可问题是,平平一遇到大型考试,比如中考和期末考试,他的成绩就会变得非常糟糕。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常能看到类似的情形:有很多小学生私下讨论问题时往往伶牙俐齿,而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就心跳加快、语无伦次、脸泛红潮;有的在技能学习上(如体育课上跳马、单双杠等),总是担心忧虑,生怕学不会,以至在学习或练习时手足无措、错误百出……诸如此类的现象,都属于不正常的情绪反应及过度焦虑。

尽管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动机,对学习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过度的焦虑将抑制学习动机,妨碍学习行为。那么,作为家长,如何改变孩子的焦虑情绪呢?

(1)要学会为孩子适当减轻学习压力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轻微压力下,孩子的学习效果有显著提高,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则会造成孩子的紧张不安,产生焦虑反应。

有这样一个小孩子:她在1岁半能说简单的儿歌,2岁多开始背唐诗,3岁多学外语,4岁弹钢琴画画,5岁又学了跳舞。这个孩子的时间表总是排得“严丝合缝”,如果哪个环节不慎“超时”,后面的学习活动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眼巴巴地看着小朋友在外面疯玩,这个孩子一脸的羡慕:“我什么时候才能玩一会儿呀?我真的太想玩了!”而这时,她得到的是妈妈冷冰冰的回答:“赶紧把琴弹好了、画画好了、英语儿歌背熟了……否则,像你这么磨磨蹭蹭的,就什么也不能玩!”

在期盼和压抑中备受煎熬,这个孩子的脾气逐渐“升级”。如今,7岁的她一提起写作业,就控制不住地发火,并且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从这个案例来看,现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给孩子施加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如规定考试该考多少分以上,每天放学后做作业应不少于多少时间等等,而且一旦达不到这些要求,则给予相应的惩罚,或取消原定的奖赏。这样,孩子在进行学习时,就会感到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担心成绩不好而受老师和家长责备,害怕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面子,结果反而影响了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要消除和预防过度焦虑,首先应适当减轻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各种压力。

(2)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有一个信念——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因为父母并不是孩子本身,父母是不该决定孩子的选择和前途的。

有一次,蔡志忠的夫人到法国出差,于是蔡志忠担起了接送孩子上钢琴课的任务。车到了钢琴学校门前,女儿却显得很不高兴,不想下去。蔡志忠就问女儿:“为什么不高兴?”女儿说,自己最想学的不是钢琴,而是笛子,可妈妈却觉得女儿该学钢琴,因为在妈妈看来,学钢琴比学笛子有用。

蔡志忠听完女儿的话,二话没说,掉转车头,一路开回家。女儿对爸爸的做法有些担心,不禁问爸爸:“妈妈刚交了4000元学费,如果不学钢琴,人家也不退钱,那怎么办?”蔡志忠说:“那只好算了。”女儿又问:“妈妈回来埋怨怎么办?”蔡志忠说:“什么也没有你的快乐重要。”

是啊,孩子的快乐是用钱买不到的,童年也是不会重来的。如果强迫孩子学习一些她所不喜欢的东西,那将会抹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变得没有自己,只能听从大人的意愿。这显然是教育上最大的失败。

(3)增强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不摔跟头就学不会走路。”同样道理,延迟满足孩子的愿望或让他适度受挫,能够锻炼孩子处理挫折的弹性和耐受力,这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很多家长看不得孩子受委屈,其实如果是真的爱孩子,就要让他学会面对挫折,使他们不至于在离开父母的时候,只会用躯体化症状去应对焦虑。

(4)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孩子的过度焦虑也与他们适应或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有关。由于缺乏适应能力,或不知道如何解决学习和交往中的问题,因而在即将面临或预期可能出现问题时,感到无助,生怕受挫,自然会焦虑不安。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了解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因果关系,教给他们一些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举例来说,在与同学交往时如何得体相处,在学习中碰到难题时如何自己找答案或寻求帮助等等。这样,他们以后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由于知道该如何解决或应对,就不至于焦虑不安。

此外,还要多给予关怀和体贴。过度焦虑的孩子往往在心理上缺乏必要的安全感、被关爱感和自尊感,因此家长要多给予关怀、体贴,使他们在学习碰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方法上的指导;在交往受到挫折时,能及时得到心理上的支持。

(5)和谐、温馨的家庭是孩子的安全所在

过于焦虑的孩子时时担惊受怕,内心敏感,容易受伤,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因而特别需要一个温馨、和睦、踏实、能给他安全感的家。父母的体贴、呵护、安慰和精神上的引领,能有效地降低孩子的焦虑指数。

做父母的平时不仅要多鼓励孩子建立自信,学会应对困难,形成乐观开朗的个性,还要仔细倾听孩子心中的烦恼,同情他的感受,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孩子紧张情绪的释放。同时,父母之间要减少对立情绪,遇事采取建设性的争论态度,让孩子学会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处理不同意见。这对于他长大后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同样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到底怕什么——儿童恐惧心理分析

为什么我的孩子怕黑

很多孩子在发育过程中,会对某些事物感到恐惧,如怕动物、怕水、怕火、怕黑、怕打雷、怕陌生人,甚至对代表某些事物的词语也会发生恐惧。

一位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女儿今年已经4岁了。从懂事开始,她就一直不敢单独睡觉,上厕所都要有人陪才敢去,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她总是那么怕黑、怕“鬼”。如果没有人陪同,她就一直忍着,甚至尿裤子。

“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怕黑、怕‘鬼’呢?”这可能是大部分家长的心声。

心理学家认为,害怕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通性。孩子的恐惧感觉与生俱来,刚出生几天的婴儿听到较大的响声就会出现惊吓反应,1岁左右的孩子见到陌生人或者与母亲分离时就怕得大哭大闹,并且对于大人习以为常的洗澡、理发等行为也惧怕不已……

孩子渐渐长大,环境中许多因素会引起他们产生恐惧的感觉,而且每个年龄层的孩子的恐惧对象也是不同的。4岁的孩子更多害怕动物、昆虫,害怕黑暗的房间。

尽管害怕是人的通性,但是为什么你的孩子会比别人的孩子更怕黑、怕鬼呢?作为父母,你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吗?其实,有一些原因和情况,在不知不觉中会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是父母必须注意和避免的。

比如说,家长的恐吓会让孩子滋生恐惧心理。当你的孩子不听话或淘气时,你可能会用“鬼”来吓他——你再不好好吃饭,就让“鬼”把你抓走;或是将孩子关在黑暗的地方,如小房间、厕所等,借以处罚、警告孩子……这些方法容易让孩子产生怕“鬼”、怕黑的情绪。

还有,过分的渲染和夸大也会让孩子变得更胆小。孩子如果有父母、亲人的陪伴,给他安全、亲密的安慰,孩子是不会怕黑的。但如果父母本身就怕黑,经常大惊小怪或尖叫,孩子就会产生负面的模仿,并加深他对黑暗的恐惧感。

此外,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你的孩子是突然间开始怕黑了,这可不是他们的胆子变小了,而是因为他们对世界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若你的孩子开始怕黑了,说明他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他已经知道,在夜里,即使他看不见任何东西,那件东西还是存在的,只不过被黑暗遮掩住了,所以才看不见。孩子们在两岁以前,还不懂得东西看不见却存在的道理。也就是说,他们对外界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他们不惧怕黑暗,正所谓“无知者无畏”。

但是,太小的孩子还不是唯物主义者,所以他们不会明白,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并不会在黑暗中滋生出来。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象出一些怪物,或者又大又凶的狗藏在黑暗的地方了。即使你开灯让他看了没有东西,他仍然认为有可怕的东西藏在黑暗的角落里,就是他白天最喜欢的动物玩具,在夜里也可能变成了怪物。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

孩子的这种恐惧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法分辨现实与梦幻的困惑。就像他相信圣诞老年人会在圣诞前夜悄悄送给他礼物一样,他也同样相信会有怪物藏在他的床底下。而且,三四岁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将有一个飞跃性的感性认识,所以他们对危险更敏感。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他才会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不真实的,到那时,他对黑暗的恐惧也将逐渐消失了。

虽说害怕情绪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但并不是说家长可以对此视而不见,相反,对于这种现象爸爸妈妈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孩子还处于心理的发育期,过多、过强的害怕情绪会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以致日后出现软弱、缺乏自信、过度依赖大人等。所以,家长一定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帮孩子战胜恐惧心理。

孩子退缩心理的原因种种

正常情况下,孩子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或遇到惊吓、恐怖的情景,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

但也有些孩子则不然,这些孩子和父母亲人单独在一起时能有说有笑、情绪自然,没有异样的表现。但如果家里来了陌生人(如家人的朋友或同事),就像换了个人似的,非要家人抱着,给对方留下一个后背,或干脆躲到没有生人的房间里不可;如果让他跟着爸爸妈妈到亲戚朋友家做客,是想也不要想的,即便去了也绝不进门;他们平时拒绝到任何陌生的地方去、不愿意结交小朋友,而喜欢独自在家里与玩具为伍;对上幼儿园和上小学表现出抵触情绪。

今年6岁的陈媛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她生活在一个经济条件优裕的家庭里,父母和爷爷奶奶都很宠爱她,对她照顾得也很好,生怕她受一点儿委屈和伤害。家人从不肯让她单独出门,他们告诉她外面有坏人,像电视里的大灰狼一样狡猾而凶恶,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于是,小陈媛就养成了胆小退缩的性情,不敢自己独自上街。直到6岁了,她还不敢与其他小孩子正常交往,连去动物园都不敢,生怕大灰狼从笼子里跑出来伤害她,凡事总要依赖家人。

像陈媛这种情况,心理学上叫做“儿童退缩症”。患退缩症的孩子主要表现得特别孤独、退缩、胆小、害怕,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甚至连逛公园、去动物园、看电影、随父母到亲友家做客都不愿意;也从不主动与其他孩子交往,常常是孤立少友、沉默寡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5~7岁的孩子身上。

为什么孩子会遇事退缩呢?有的孩子天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遇到陌生的人或陌生的场景、环境,内心不由自主地感到拘谨、不知所措,缺乏迅速调整自己心态的能力,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进入状态,表现出退缩。这些孩子在气质上大多属于黏液质和抑郁质,平时反应缓慢、少言寡语、怯懦孤僻、性格内向呆板,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

此外,家人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也是导致孩子退缩的重要原因。有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害怕孩子被其他小伙伴欺负,整天把孩子圈在家里,剥夺了他和小伙伴游戏和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独处,对群体生活很不适应。而家人的过分溺爱和迁就,事事包办代替,也使孩子失去了尝试和锻炼的机会,等到需要他独立做一件事时,其结果注定要失败。这会导致孩子的自卑,自然也就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了。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超出了其本身的能力,使孩子可望而不可即;可家长的心就是这么“高”,对孩子时时指责、批评、惩罚,或用孩子害怕的语言吓唬他,使孩子失去安全感;也有的父母对孩子限制过多,这个不能动,那个也不能做,客观上为孩子创造了退缩的环境。

如果你的孩子有退缩行为,作为家长的你该怎么办呢?

(1)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家长要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丢掉处处依赖别人的“心理拐杖”,学会独立“行走”。

(2)对有退缩行为的孩子,父母可有意为宝贝安排一些社会活动,尽量不强化他的胆小怯懦,而是鼓励他参与其中。比如,约上几个年龄差不多大的小伙伴一起到郊外玩上一天,大人和孩子共同爬山、游戏或在草地上追逐;也可以一起约着到游乐场玩。受到周围环境的感染,退缩的孩子渐渐也能融入其中。当然,最初爸爸妈妈要花点心思,甚至要一点一点地教孩子如何进入小朋友的游戏中,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别忘了夸他。

(3)不要过度溺爱孩子,过度溺爱孩子会造成孩子过分依赖;也不可强扭孩子的退缩行为,避免使孩子恐惧不安,更加害怕与人接触。父母的信心和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利于孩子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塑造其开朗的性格。

莫要忽视儿童周末恐惧症

小杰,今年9岁,平日里乖巧听话,学习成绩也非常好。但就是有一点令父母迷惑不解:一到周末的早晨,小杰就是不愿意起床。父母见他不愿意起,就想方设法连哄带吓,让他起床。小杰这才懒洋洋地、慢腾腾地爬起床。

当父母要带小杰参加一些课外学习班时,这时的小杰不是喊肚子疼,就是头疼,可带他去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看孩子那样子又不像是装的。当问到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起床时,他吞吞吐吐地说:“起床就得又要去学习了,我不愿意去了……”原来,小杰不愿起床、身体不舒服是心因所至。

有些孩子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刚开始不爱上学,因此这些病往往是孩子们为逃避上学而装出来的,是有意而为之,因为这一招确实能够逃避不想参加的学习。可是,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还不会主动调整应付策略,用成熟的方式应对;加之长时间处于这种周期性的紧张状态,导致条件反射弄假成真,很多孩子真的得了神经性头疼等疾患,心理压力真的变成了身体的不适。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儿童周末恐惧症”,这是对儿童在内心冲突的背景下,引起功能性身体不适感的统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到底是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是把诸多的学习强加于孩子身上。平时上学不算,还要在周末给孩子安排舞蹈、书法、绘画、外语及钢琴等各种学习,而所有这些课,都是家长安排的,没有儿童自己的选择。这里可能有孩子不喜欢的课程,但是孩子还要硬着头皮去学习。

本来周末是孩子需要休息的时间,可是家长强加给孩子这么多的学习任务,刚开始有的孩子可能会对此有兴趣,可是时间长了,孩子感觉更多的是压力,而不是兴趣。

由此可见,儿童周末恐惧症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儿童周末恐惧症不仅会让孩子对学习更加厌倦,而且还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忧郁、更加叛逆,导致孩子的身心健康受损。

诚然,学习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很重要,但它并不是孩子的全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比较单调的学习生活以外,还应该有个人爱好以及亲情的熏陶等。

作为家长,如果你想到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把生活的其他内容抛在一边,那么,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如果孩子把学习当作了负担,一切教育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本身是没有错的,重要的是因人而异,选择有益孩子成长的。

激励与呵护,让孩子勇敢

儿童恐惧心理有其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能恰当地运用儿童的恐惧心理,可以实施对儿童的教育和激励。比如说,运用儿童对做错事的恐惧心理,引导儿童行为规范化;家长可以利用儿童对坏成绩、不及格的恐惧心理,引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利用孩子对爬高或其他危险情境的恐惧心理,指导孩子选择安全、健康的游戏或玩耍方式。

但凡事总有一个度,如果儿童长期处于恐惧心理,就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们知道,病由家生,因此要改变儿童的恐惧心理,有些是需要父母的激励与赞扬,有些是需要呵护与鼓励。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位家长的做法:

“我儿子安安两岁以前不愿意与陌生人说话,在外边与小朋友玩也不说话,在家里却特别能说。这时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

“一次,我的同学来我家里玩,问安安‘几岁了,叫什么名字’,可安安就是不说。我就用‘激将法’激他:‘你不告诉阿姨,阿姨以为你连名字都忘记了,下次就不带小哥哥和你一起玩了。’等安安说了以后,这时我就适时地赞扬他:‘安安真有礼貌,是个懂事的大孩子了。’”

“孩子不敢玩滑梯,我了解到是他有一次玩滑梯时一个小朋友推他,结果摔了一跤,属于失败一次不敢尝试。当孩子再去玩滑梯时,我就在旁边鼓励他说‘有妈妈保护,安安放心吧’,你可以趴着滑,妈妈在下面接着,肯定没事的’,这样既给他一种安全感,又让他觉得有吸引力,就肯再次尝试了。当然,如果还是不肯,一定不要强迫他。这样只会增加他的恐惧感,只需耐心等下次,总有一天会好的。”

这是一位非常聪明的母亲,她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勇敢,做事不再恐惧了。

当然,帮助孩子战胜恐惧的方法有很多。

(1)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家长应该积极鼓励自己的孩子说出他害怕什么。有的父母会认为与孩子谈论他害怕的东西,会使他们更加害怕,因而干脆就直接避而不谈。其实,让孩子发觉他所害怕的东西是什么,并且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这是克服恐惧心理的第一步。

即使说出来并不完全解决问题,也能够教会你的孩子用这种有效的办法,去应付令他焦虑不安的情绪。如果孩子并没有告诉你他的全部感受,那么,你想倾听的这个愿望却能够使他逐渐明白,他所害怕的东西并没有可怕到无法对付的地步。

(2)应该认同他的恐惧,不要欺骗或取笑孩子

父母不能靠说谎企图去消除孩子的胆怯。比如说,孩子惧怕投在墙上的阴影,应顺着孩子承认那确实可怕。孩子看到你同意他们的恐惧是对的,他们方会乐意相信你的其他担保。

要知道,告诉孩子不要害怕或是说谎,并不能使他勇敢起来,反而给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恐惧。这主要是因为他不敢告诉你他害怕了,他怕你把他看成一个胆小的孩子。取笑和轻视同样会使你的孩子把他的恐惧掩盖起来。

(3)帮助孩子学到解决问题的技能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克服恐惧心理固然重要,但是同样重要的是,你孩子的这种经历,能够使他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这将使他终身受益。

你可以教他探究他的恐惧,学会面对他的恐惧,并且最终找到一个能够使他感到安全的解决办法。比如,孩子非常怕黑、怕“鬼”,你可以在房间里安一个灯光比较暗的夜灯或者小台灯,也可以让他抱着心爱的小熊使他有一种安全感。

无论怎样,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也想办法,献计献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害怕使他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攻击,但是想办法解决它,就能够使他重新又得到他失去的那些力量和能力。

自卑——缺乏自信的情绪问题

我是天鹅群中的丑小鸭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自我评价偏低,缺乏自信,感到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恰恰什么都不行,因而在许多事情上都表现出自卑心理和退缩行为。

比如说,这样的孩子做事缺乏主动性,上课从不敢主动举手发言;做作业不敢相信自己是对的,总要与别人对答案以后才放心;老师提问,因怕错而不敢大声回答;班级布置的活动,经常以力不胜任而推辞,或者勉强应付……“我不行”,“我不会”,“我太笨了”,“我是天鹅群中的丑小鸭”,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孩子的这种自卑、退缩的心理状态,时间久了就会使他们变得孤独、退缩,与世无争,甘愿做一只“丑小鸭”,严重妨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有一个叫小英的孩子,她今年10岁了,个子虽然长得很高,但她总是在上课时不敢抬头,更不敢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在班上她几乎没有玩伴,班级的活动她也从不参加。

小英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什么都做不好,我想在课堂上发言可我不敢;我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可我怕他们欺负我。我真的很苦恼。”

事实上,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都会有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心理存在。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自卑心理呢?心理学家认为,从主观上说,自卑心理是在后天由于自我评价不当而逐渐形成的;从客观上来讲,自卑心理是因为个人的某些缺陷或屡遭失败造成的。因此,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性格内向又常被伙伴遗弃

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不善于人际交往,不会表现自我。他们也想和其他的小伙伴一样与人亲热交谈,甚至十分亲昵;娱乐活动中,别的孩子大方活泼,深得别人的青睐,心中十分羡慕,但自己又没有勇气也这样活跃。不论大事小事,都长期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集体中。如果家长忽略这一情况,再加上其他的小伙伴疏远他,不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萌发了自卑感。

(2)自视过高又经常遭遇失败

总有那么一些孩子认为自己出类拔萃,自视过高,总希望自己“鹤立鸡群”,可他们一旦遇到别人比自己出色,便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多次这样,自卑感便会油然而生。

(3)身有缺陷而经常被人讥讽

身体残疾或智商减退的孩子是最容易自卑的。这些孩子总认为自己命运多舛,注定不如别人,是别人嘲笑的对象。

(4)犯过错误而还会心有余悸

有些孩子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受过严厉处分,被当众批评、指责,好像在自己脸上贴了一张罪犯的标记,时时不能忘怀。

(5)教育方式有所偏差

孩子遇到挫折,失去奋斗的力量时,如果家长或老师不是耐心地指点帮助,积极激励引导,而是极简单地一锤定音:“这孩子算完了”,“他也就这样了”。孩子真的会受到这种消极暗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自愿放弃机会,那么结果只能是失败。

父母不要做让孩子自卑的事情

很多家长可能知道,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对自己的评价不客观全面,在困难面前容易产生自卑。是的!虽然造成孩子自卑的原因跟孩子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家长有时的一些错误做法,也会导致孩子自卑的心理。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而常被人夸奖和宠爱,长大后他就容易形成一种自信的性格。而由于某些原因,那些整日生活在斥责和鄙视环境中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就可能形成一种自卑的心理。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名推着自行车的男性带着一名脱光衣服的男孩走在路上。据这位推车的男性讲,小孩是他的儿子,经常在外面“闯祸”,读书又不认真,当天将小孩脱光衣服在街头曝光。很多行人目睹后,都为这名家长的行为而气愤。显然,我们对这位父亲的行为深感遗憾。这位父亲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将对儿子心灵造成极大伤害,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还有些父母经常这样做:比如孩子的天赋稍差一点,或是有时在学东西的时候反应有些迟钝,父母就给孩子贴上“笨蛋”的标签;并且在做很多事情上,都会给孩子冠上“笨蛋”的帽子。这样的孩子在父母“笨蛋”标签的刺激下,会失去自信心,自然就会形成自卑心理。

小枫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善良、可爱,但数学成绩却非常差。小枫爸经常这样说:“怎么讲解他也不会,他的数学思维根本就是不行,若是他能考及格我就满足啦。你看邻居家的小伟,就非常聪明,给他念一遍题目就懂了,根本都不用家长讲解。”小枫也经常说:“我数学不好,小伟样样都厉害啦,我不行的。”

显然,小枫爸的评价已经烙印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使他产生自卑的自我认知:“我不行的。”即使他很善良,很可爱,甚至在语文方面超过小伟,但是他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因为自卑的阴影蒙蔽了他的眼睛。

父母过度溺爱也会让孩子变得易“受伤”。由于家长的过度娇惯孩子,这就使得孩子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遇到困难、挑战时,心灵极易受到挫伤,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家长的自卑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若孩子的父母是个习惯于发愁、悲观的父母,那么想必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会习惯从悲观的角度看待问题。

此外,家庭不完整也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生活在破裂家庭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觉得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孩子,没有优越感,感到很自卑。

总的来说,家庭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影响。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让孩子在充满安全感中快乐成长。

“会不会表扬”比“表扬多少次”更重要

心理学家们主张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可以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说“你那样做更好”;与其在孩子做错事以后惩罚,还不如在孩子做对了后奖励;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做过的错事,还不如适时地表扬孩子的每一次进步!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周弘有一个女儿名叫周婷婷,就在孩子一岁半时因药物中毒导致双耳全聋。但是周弘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不能成才。在孩子3岁半时,周弘开始教孩子开口说话并学习认字。

当女儿根据口型学说话时,声音有点怪,女儿担心地问爸爸:“我的声音好听吗?”周弘笑着说:“你的声音好像是一串串珍珠,棒极了。”

周弘将美国天才儿童行为表贴在台板下。当婷婷读书忘了吃饭,周弘就欣喜地将她拉到台板前:“孩子,你看,你符合天才儿童第一条,读书废寝忘食,孩子,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当8岁的婷婷背出了圆周率1000位时,周弘说:“你就是天才,这就是证明。”

当婷婷有一次数学不及格时,周弘笑着说:“太好了,你不是要当海燕吗,现在暴风雨来了。”

女儿写的每一篇作文,周弘用红笔将其中的好句子划出高声诵读,让全家热烈鼓掌。

就这样,婷婷在10岁时与父亲合作写书,初中时就写出让同学们打着手电筒看完的6万字的科幻小说。

成功的周弘这样说:“不是我教育了孩子,是孩子教育了我。对于每个父母来说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以为我们无法教育自己,成年人被破坏了,我们受到的教育是苦难的教育,让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从负面考虑,对苦难的想象力无限放大,这不准那不准,任何事物都往里想,我们对美好的事物的感受力没有了,而童心是任何事都往好处想……和女儿在一起我一点点成长,我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拣了回来。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女儿残疾;我又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不幸跌了一跤,有幸拣了一个宝。”

将女儿看成是天才,并真诚地去赏识她,赞美她,表扬她,是周弘教育孩子最大的特点。

用心理学术语来说,赏识、表扬、鼓励等都是一种正强化。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给儿童施加他们喜爱的刺激(如表扬、鼓励),也就是斯金纳所说的正强化,可以增强儿童良好的行为。

有一点需要家长注意的是,虽然表扬和鼓励对孩子非常重要,但如果使用不当,就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产生副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针对真正的进步“会不会表扬”比“表扬多少次”更重要,一次恰当的表扬比十次泛泛的夸奖好得多。表扬不应该是针对孩子的表面成绩,而应该针对他们真正的进步。同样是获得比较好的分数,老师和家长就不用表扬优等生,而应该表扬那些以前成绩差而这次成绩好的学生。这就是说,儿童是否进步,并不能从他的成绩上作出直接判断,而是应该将现在的成绩与以前相对比。

表扬的标准不是固定的,也不是绝对的。因此在以下情况下,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对孩子提出表扬:孩子的成绩尽管相对有所降低,但分析他的试卷,因为粗心马虎而丢了“不应该丢”的分数的情况少了——可针对性地表扬孩子在细心认真方面的进步;孩子的回答尽管最终是错的,但他解题的思路较独特或富有创造性——可以表扬他的创造性。这些表扬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远离自卑,这样的“有质量地表扬”要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

远离自卑,让你的孩子变得更自信

自卑是孩子逃避努力的隐身衣,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一块绊脚石。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远离自卑,让孩子变得更自信。

(1)一定要给孩子以更多的爱

必要时,做家长的可常拥抱或亲吻孩子,这是表达对孩子爱的一种最好表现。要知道父母这样做,对增长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的心中充满爱,他们就不会丧失信心,更不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2)正确地评价你的孩子

无论孩子表现得怎么样,你都要正确地评价他,不能不顾一切地责骂或体罚孩子,这只会让孩子更容易丧失自信心。在孩子遭受困难的时候,父母则更应该给孩子具体的分析原因,肯定孩子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从而不至于产生自卑的心理。

(3)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

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要求就要适当,不能苛求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与孩子实际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孩子取得成绩,家长应及时表扬、鼓励,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家长应以关心和安慰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给孩子以耐心的指导,一步步地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渐树立自信心。

(4)丰富孩子的业余文化知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当很多孩子在一起交谈时,有的孩子讲得津津有味、绘声绘色,有的孩子却只在一旁听着,一言不发。孩子之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主要是孩子的知识面不同,有的孩子见多识广,有的孩子见识短浅。相比之下,那些知道得很少的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帮助孩子丰富知识,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能力。

(5)驱逐孩子心中失败的阴影

孩子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失败和挫折,而失败的阴影是产生自卑的温床。因此,作家长的应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给孩子以指导,帮助孩子及时驱逐失败的阴影,这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

(6)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树立孩子的自尊心非常重要。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如果做错事,自己就会非常内疚。如果家长再对他冷嘲热讽,甚至拳脚相加,或当众让孩子出丑,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破罐破摔”,越来越差。这时家长应关心、体谅孩子,对他说人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就改、下次不犯就行了。这样,孩子会排解消极情绪,越来越自信。

(7)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

家长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教育。因此,家长一定要善于做好乐观自信的榜样,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增强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克服困难,勇于向上的勇气,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追求成功的意念。

总的来说,自卑同其他不良情绪一样,也是可以消除的,家长要善于在生活和教育中积极地加以预防。只要家长细心呵护,正确引导,就会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过度溺爱让孩子更自私

我们身边经常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行为自私,什么东西都想占为己有,什么事情都想自己说了算。比如说,吃饭时,他要是感觉一盘菜好吃,就会谁也不让动,他说那是他自己的。

有一位母亲曾讲述了一件让她很心寒的事情。有一次,孩子生病了,下午放学后她便和丈夫一起接孩子到医院打针。到了5点左右,孩子说饿了,非让妈妈去买肯德基。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匆匆赶去买了汉堡、鸡翅、饮料等。当她把汉堡递给孩子的时候,孩子接过便吃,边吃边喊着,剩下的他要带回家去吃。“当时都晚上7点多了,我和他爸爸也饿着肚子呢,所以就多买了几个鸡翅。没想到孩子一点也没想到我们,反而喊着带回家晚上吃。当时真是心寒啊!”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自私?我对他那么好,可是他一点都不知道心疼我,更别说对别人了……”不仅上述那位母亲如此,相信很多家长也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而让家长更感到迷惑的是,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自私?不愿意把好吃的东西与家人一起分享,不愿意让别人碰自己的玩具,不懂得尊重长辈……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私是孩子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自私的孩子除了具有“食物不愿意给别人吃”、“自己的东西不愿借给别人用”的最直接特点外,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自私自利,占有欲强,不仅极力保护自己的物品,还常抢夺、拿走不属于自己的物品;个人主义严重,缺乏同情心和集体意识;心胸狭窄,奉献精神较差,做事斤斤计较,爱讲条件;不善交际,不太合群,孤僻,多疑等。

从家庭角度看,孩子的自私和冷漠,常可以折射出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作为家长的,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尽量让着孩子,唯恐孩子不高兴。殊不知,被溺爱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想到自己,从不为别人考虑。父母过分地溺爱使得孩子们只知道享受别人的爱,最终成了冷酷、无情,甚至伤害别人的“坏孩子”。

此外,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还与其家人的不良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自私自利,爱贪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常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自私行为不以为忧反以为乐,认为孩子“从小护东西,长大不吃亏”。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有人说,自私是万恶之源。虽然对孩子来说有些严重,但如果家长真的放任孩子自私心理的发展,那么他们长大后,真的就会为计较个人得失而做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不讲公德的事情。因此,对孩子的自私心理和行为必须及时予以矫正。

3~4岁的孩子最自私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到了三四岁后,常常变成了小气鬼、把家虎,想从他们的手里要出一点东西,比登天还难。

“宝宝,这个给我吃一点,好不好?”年轻的妈妈试着向自己的孩子要一点巧克力。

“不给,这是我的。”4岁的孩子害怕地将所有的巧克力都抱在自己怀里,怕妈妈抢去。

妈妈很生气地说:“宝宝,如果这样,下次我不给你买了。”

宝宝听到后,干脆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不停地说:“坏妈妈,抢我的巧克力!”

妈妈感到很无奈,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自私。平时家里好吃的,不是都先紧着他吃吗,可是妈妈只是想逗逗他,他都不肯,难道孩子不喜欢妈妈吗?

不仅对家人如此,有时这些孩子对小伙伴也会表现得很“自私”。

“这些积木是我的,都是我的!是我先拿来的!”4岁的童童一边喊着、一边拼命地用手护着自己面前的积木。

“我也想玩,我就拿走几块。”3岁的刚刚站在旁边说。

“不给!你不能玩!”童童看来真的有点生气了。

“发生了什么事?”老师走过来,发现了这一切,低声说:“来,童童,这里还有许多积木呢,分给刚刚一些。”

“不!”童童喊了起来,“那些积木都是我的!”

刚刚这时拿走了几块散落在一旁的积木,在另一边搭了起来。

童童有点急了,他走上前去一把推倒了刚刚搭的小房子,并尖叫着:“一块也不给你玩,它们都是我的!”

老师也很生气,但也毫无办法,童童就是这么一个自私的小家伙。

不管是老师、小伙伴,还是家长,要想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手上拿走玩具或食物绝非易事。一般来说,三四岁的孩子思考事情总是从自己出发,还不知道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去体谅别人的感情。所以,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东西都是自己的,当别人要跟自己分享时,他们就会觉得不习惯,这样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显得“自私”了。

瑞士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与此不谋而合。研究表明,人并非天生就会分享。实际上,三四岁的儿童最自私,等到他们长至七八岁时,才慢慢变得慷慨起来。因此,作家长的在这个阶段更要学会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

不要对孩子的自私放任自流

孩子的自私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天性只是一个方面,环境和后天教育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孩子有自私的苗头时不要大惊小怪,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孩子年龄还小,各种习惯还没有完全成形。如果发现孩子有自私现象,就应该马上解决,不要让他陷入极端自私的泥潭中。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来教育这时的孩子呢?

(1)不要过于迁就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自私心理的根源是家庭的娇惯和溺爱。因此,克服自私心理的关键是消除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支持、过分保护和“唯儿是从”的现象。我们知道,孩子合理的要求就要满足,不合理的就一定不予满足,不论是购买玩具、吃东西、就餐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所有家庭成员平等相待,让孩子了解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是“小太阳”,只是其中一员,不会有什么特殊。

(2)父母要树立良好榜样

生活中,父母应首先做到先人后己,乐于助人,以实际行动教育、影响孩子。如果孩子看到父母在朋友来的时候热情招待,孩子在小朋友来家里的时候,也会愿意把自己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和他们一起分享。如果孩子看到父母为朋友陷入困难而着急,努力想办法帮助他们时,也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比如说,这一次爸爸帮助了一位老年人过马路,孩子可能会在下一次帮助更小的小朋友把扔到很远的皮球捡回来。因此,家长们注意平时对朋友热情大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可能时让孩子参与,那么孩子自然会在家长的言行中体会到分享与帮助的快乐。

(3)培育通情达理的孩子

家长要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养成通情达理的思维习惯。比如说,幼儿园里的物品和玩具都是属于大家的,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共同使用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把属于大家共同拥有的物品和玩具据为己有。

(4)多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父母在生活中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机会,让孩子的分享、谦让行为得到锻炼。比如说,买回好吃的东西后,引导孩子亲自把东西分给家庭成员,与家人共同享用;在孩子与小朋友玩耍时,诱导孩子把自己心爱的积木、玩具等分一些给小朋友玩,还可以指导孩子相互交换玩具进行玩耍。与之同时,家长还要及时称赞孩子的慷慨、谦让之举,使孩子得到快乐的心理体验。

总盼望自己生病的孩子

生活中,很多孩子由于对学习感到痛苦,由苦学进而发展到厌学,逐渐地产生了对学习的厌倦,产生对学校或家庭教育的厌恶和反感情绪;更有很多的孩子通过装病来躲避学习。

任小伟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独生子。他的父亲是一个包工头,母亲在一家家政公司工作。两人都没有什么文化,平时又都很忙,很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

一二年级时,小伟的学习成绩在中等偏上,可是到了三年级以后,小伟的学习成绩迅速下滑。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父母非常着急。父亲脾气暴躁,平时不是打就是骂;母亲心疼孩子,多次找班主任求助,也没有什么实质性地进展。为此,小伟对学习也越来越没有兴趣了,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他整个人也变得越来越萎靡不振了。

有一天,班里有一个请了病假的学生重新回到了班里。他开始向小伟讲述自己请假期间,不用做作业,不用补习,父母担心他的病成天围着他转,老师也到家里去看望他……听得小伟羡慕极了。于是,小伟便渴望自己生病,那样不但不用学习,还能获得大家的关心。

前不久,还看到这样一则消息:说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周记,题目为《我的最爱》。出乎语文老师意料的是,竟然有很多学生在周记中写到:“生病是我的最爱。”

这些学生在周记中写到:“我喜欢生病,生病是我的最爱,并希望自己能生病。因为我生病了,就不用学习了,而且全家人就会像小皇帝一样地侍候我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学生来说,读书对孩子们来说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又是比较枯燥的。现在学生学习的压力比较大,学业也比较重。而且有些教育方式相对来讲又比较呆板,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很多学生自然而然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产生了厌学情绪和暂时逃避的想法,所以生病成了他们的一种选择。

此外,家庭教育的不当也使得学生产生了喜欢生病的想法。现在的家长都是望子成龙,他们过多地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学习方法及兴趣爱好等等其他方面关心不多。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用鼓励、表扬的形式较少,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比较多,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得不到全面发展。

其实,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全方位的关爱,而不只是学习成绩上的。因此,孩子希望自己能生病也是对父母关爱形式、关爱内容改变的一种信号,作家长的应该有所启示。

孩子厌学的根源在哪里

自从上学以来,李小明就没有哪一天爱上学的。为此,小明的父母也批评过他很多次,可是小明还是一到早晨上学时就磨磨蹭蹭,十分地不愿意。

有一天早晨,小明从起床就开始哭哭啼啼,小明妈好不容易连哄带骗,软硬兼施把他弄到学校门口,可是小明死死地拽住妈妈的衣角不放。任凭妈妈怎么劝说,小明就是不肯去,并且还不停地哭着,引起周围的小朋友频频驻足观看。小明妈心烦极了,可是她越拉小明,小明越是挣扎,两人就这样僵持着……

一般来说,凡是有厌学情绪的孩子,最容易和家长、老师产生对立情绪。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的可以表现为兴奋过度、躁动不安、容易发脾气、好哭闹;有的孩子则相反,他们萎靡不振、胆怯、动作迟缓、做事缺乏信心、智力水平低、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杂乱、观察问题不仔细、不准确,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较差。

更有甚者,有的厌学儿童对做作业比较马虎;有的儿童虽然能够完成作业,但有时有抄袭现象,或者是能完成作业,但经常抄袭作业,或经常拖拖拉拉,不交作业,有时甚至找别人代替完成作业。有专家指出,在厌学儿童中有近2/3的儿童经常抄袭作业。

那么,为什么这些孩子如此厌学呢?它的病根其实与家长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孩子不爱上学,父母也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对孩子要求过高,而过高、过严要求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的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因为他们无法保证不犯错误,更难以做到总让父母高兴。孩子尽了努力仍得不到父母满意的回报,久而久之,孩子自我感觉是失败者,特别回想起上学之前父母对他的溺爱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恨学习。

反之,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低或过于放纵,也会导致孩子厌学。很多孩子是抱着一种新鲜感走进校园,对学习生活并没有心理准备。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低,整日只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放任自流,一旦孩子遇到了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当然也就失去了动力,随之而来的便是厌学。

也有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样让孩子很依赖父母,一刻也不愿意离开。进入幼儿园和学校,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孩子自然不愿意去了。

此外,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看到生活幸福不断受到严重威胁时,他怎么可能把学校的功课看得十分重要呢?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是父母造成的让孩子不爱上学的原因。在这里,我们想要提醒家长的是,没有孩子生下来就喜欢学校的,孩子既然不想上学,那说明另有内情,所以不要上来就呵斥孩子,而是要静下心来,认真与孩子沟通,多听听孩子诉说心理的感受,然后与他讨论,认清不想上学的原因,找到事情的解决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孩子来说,厌学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河南的一家心理咨询机构曾对三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结果竟然发现,有近70%的小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恶学习”。

既然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那我们就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培养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篮球巨星姚明小时候就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那时,在学习上,姚明的父母也从来不逼迫姚明,而是以启发施展为主,重视培养他的兴趣。这种方式让姚明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姚明长大之后,每当有人问起他的童年,他都会说:“我是玩过来的,没人逼迫我学习。”其实,他所谓的玩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研究所有自己好奇的东西。由于乐在其中,就好像在玩一样。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其实方法有很多,比如说:

(1)把学习知识融入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中,以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这种方法对年龄小的孩子作用也许更为明显。

(2)对孩子的鼓励和赞扬,让其自信,也是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一种好方法。

(3)当孩子出现厌学时,可找同学和朋友来共同帮助,用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感染他,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这样能够使孩子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4)家长们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努力用他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一定要在肯定的基础上再引导他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地鼓励才会使孩子对所需掌握的内容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才会越学越好。

(5)平时一定要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这样可以开阔眼界,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这也是一种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此外,还要鼓励孩子多阅读有关书籍,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到书中找答案。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孩子的兴趣变得更加广泛,知识面也扩大了,学习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爱动的孩子——不守纪律的捣蛋鬼

爱动的孩子

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小学的孩子常常被老师“投诉”,不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讲,就是动动这儿、动动那儿,有时还会影响其他同学。不仅如此,这些孩子回到家里后,写作业也是拖拖拉拉的,一会喝点水,一会儿又上厕所。

蓬蓬从小就非常顽皮好动。在家里,不是一会儿打游戏机,就是一会儿看电视。上学后听课经常走神,小动作不断。因此,他也成了老师的重点教育对象。

上三年级后,蓬蓬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课上小动作越来越严重,自己的铅笔咬了又咬。到了五年级,上课更是不专心了,总是和邻座同学讲话;有时还做鬼脸、讲笑话,逗同学;有时摇摇椅子、敲敲课桌,严重地破坏课堂秩序。老师虽多次批评,蓬蓬却毫无改进。平时做作业时,蓬蓬总要把课本、作业本、铅笔、橡皮、文具盒摊了满满一桌,东张西望,边做边玩。平时周末在家时,蓬蓬也坐不住,看电视刚看一会儿,就说要吃点儿零食;家里来客人了,大人讲话了,他总要凑上去说上几句……

“这孩子为什么这么爱动啊?”蓬蓬的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不知该如何管好这个孩子。

其实,孩子活泼好动本是他们的天性,但是像蓬蓬这样好动的孩子,可就有点儿异常了,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多动症”。

什么是多动症呢?多动症是孩子一种常见的心理功能障碍,多动症孩子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却具有活动过多、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容易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等特点。据统计,孩子多动症的患病率在3%~5%,以6~9岁孩子居多,10~12岁次之,至青春期症状多消失缓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不一样,以我国几个城市近年的调查结果为例,北京达5%,上海高达13.4%。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多表现为:

(1)本来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动个不停,不动他就不舒服。

(2)平时遇事非常容易兴奋和冲动。

(3)做事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

(4)做事时常有始无终。

(5)话语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孩子的活动。

(6)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

(7)情绪有时不稳定,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

(8)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的。

(9)动作有时比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

多动症若不及时调治,成年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易受不良习气的引诱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孩子“无意捣蛋”可能另有隐情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孩子过于好动也让很多家长颇为头疼。

需要说明的是,孩子顽皮好动与多动症是不一样的,二者是有区别的:

(1)注意力方面的区别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注意力都不会集中,即使在看喜欢的电视、玩游戏机时也不例外。

有这样一个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与同龄儿童相比,这个孩子的注意力显得极不集中、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而分散;做事常常是有头无尾、丢三落四;从不能专注地做某一个活动,总是不停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如玩玩具,拿了这个还没玩上1分钟又丢下拿另一个去了;再比如做家庭作业,没写上几分钟就摸摸这、弄弄那,非要家长在旁边陪伴督促,否则就完成不了。显然,这个孩子患有多动症。

而那些顽皮的孩子则不一样,他们有时注意力也不集中,他们认为听懂了或者没劲就要多动了,但在当他们玩游戏机、看喜欢的电视时,完全能集中注意力。

(2)行为目的性方面的区别

多动症孩子的行为较冲动,杂乱无章,有始无终;而顽皮孩子行为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和安排。

(3)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多动症孩子不受环境约束,我行我素,常被指责为“不识相”;而顽皮孩子在严肃、陌生的场合下,有分寸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多动症不是由于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生理、心理及社会多种因素协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孩子患上多动症与轻微脑功能失调、遗传因素、铅中毒、食物添加剂等因素有关。除此之外,孩子患上多动症也与家庭有关。

国内一家研究机构曾对100名8~13岁的多动症儿童和100名在年龄、性别和上学年级上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平均文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多动症儿童父亲抽烟和饮酒的,则明显多于正常儿童。从儿童对家庭关系的感受来看,多动症儿童的感受普遍不如正常儿童,他们普遍惧怕父母,经常挨父母打骂,不愿听父母的话。可见,这些家庭因素对多动症儿童的发生是有一定关系的。

为什么对家庭关系感受不好的儿童发生多动症的多呢?心理学家认为,这里至少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父母教育的方式方法有问题,使孩子对父母不亲近,惧怕父母,从而促使孩子发生多动症。另一是由于多动症孩子淘气,难以管教,使得父母缺乏耐心而常打骂孩子,以致影响了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

因此,想要改善孩子的多动行为,父母的行为举止一定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平时要讲究教育方式,不要随便打骂孩子,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但也不能过于溺爱孩子,有少数孩子患有多动症,多是由于家长过于溺爱的结果。

多动症的孩子需要多沟通

“我家的孩子整天手脚动个不停,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我该怎么管好他呢?”这几乎是所有患多动症孩子的家长的心声。

一般来说,多动症孩子的危害具有长、久、远的特征,对本人、家庭、学校、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多动症的孩子学习不专心,无法主动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行为上不能控制自己,不服管束,总是爱惹事生非,干扰他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因无自控力,容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的深渊。在学校里,多动症孩子经常扰乱学校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很是让老师头疼,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多动症孩子,除了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平时还要以教育为主。

(1)平时要多关心爱护孩子

家长要多鼓励多表扬孩子,哪怕孩子有极微小或点滴的进步,也要及时予以肯定、表扬、奖励,以增强其自信心,鼓励其继续改进。比如说,孩子在上课时间内屁股扭动的次数减少了,就加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再比如,准许其晚上看电视,或假日去动物园,或奖励给玩具等。不要歧视他们,更不要粗暴批评、讽刺打骂,以免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2)多让孩子参加游戏运动

对于多动症的孩子,家长不应只关注孩子智力的开发,更应多让孩子运动,以各种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感觉综合训练。对于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与爬、蹦、钻、跳、投等有关的一系列运动都对于孩子恢复有帮助。家长可以让孩子多从事拍球、跳绳、打篮球等运动。

(3)加强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家长可以从看图书、做手工制作等做起,逐步培养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不要让孩子做事有头无尾、三心二意、丢三落四。

(4)安排合理的作息习惯

要让孩子按时饮食起居,保证其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随意迁就他的不合理要求。

总的来说,对于多动症的孩子,作为父母宜以表扬为主,以强化好的行为为治疗基础,只要长期坚持下去,相信会对孩子有很好的效果。

孩子发脾气的对策

你的孩子爱发脾气吗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群小孩子,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满脸涨红,拳头紧握,不顾一切大喊大叫,有的还摔东西;更有甚者会往地上一躺,任你哄骗或威吓,一副不达目的不起来的架势。

有一个4岁的男孩,名叫子航。他平时爱拍皮球,有时他一口气能拍二十多个球。他在家拍球时,姥姥妈妈都高兴得直夸他:“子航拍球是最棒的!”子航得意极了。可有一天,子航和另一个小伙伴小宇比赛拍球时输了,人家小宇能拍五十多个。姥姥夸小宇,说他拍球拍得好,子航不高兴地说:“我拍得才好呢,我第一!”姥姥生气地说:“你怎么不讲理呢,明明是人家小宇拍了五十多个,人家是第一。”子航生气极了,把球使劲扔出老远,并跟姥姥大喊了起来,姥姥也是很无奈。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爱发脾气呢?其实,爱发脾气不是孩子天生的个性,而是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娇纵等不良教育所造成的。在通常情况下,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当孩子有了一定的社会意识以后,他便有了“独立”的希望,开始对大人的包办代替和一味地摆布开始感到反感,而想试着自己去独立地解决一些事情。但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常常容易弄巧成拙。当他的愿望不能实现时,他就会着急、发脾气。

(2)大多数父母对发脾气的孩子表现出屈从,只要孩子一发脾气,便会满足孩子的任何愿望。时间长了,孩子揣摸透了大人的心理,便把发脾气作为控制父母的一种手段,以满足自己的要求,于是无形之中形成这种爱发脾气的习惯。(3)父母的行为最容易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言行。有的父母对孩子没有耐心,动辄对孩子大喊大叫,乱发脾气,孩子也渐渐模仿了这样的行为。难怪有的孩子委屈地问:“为什么只许爸爸妈妈发脾气呢?”如果父母的脾气本来就不好,孩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4)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一个严加管教,一个却尽力袒护,这会使孩子觉得有了“靠山”,也会出现无所顾忌、动辄哭闹的现象。

当然,只要父母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容易发脾气是可以纠正的。

爱发脾气的孩子最需“冷处理”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这样说:“愤怒对别人有害,但愤怒时受害最深者乃是本人。”孩子爱发脾气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不仅容易伤害孩子自己的身体,而且还将影响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孩子难以应付挫折并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这对孩子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做父母的有必要培养孩子平和的性情,对待爱发脾气的孩子做好“冷处理”。

(1)从小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性格

比如说,在分享食物时,家长必须培养孩子与家庭中其他成员处于平等地位,不能什么都让孩子先挑、先吃。有客人时,应养成礼让的习惯,让孩子关心他人。

举例来说,小朋友到自己家里,要让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同他们一起玩。一旦孩子用哭闹发脾气威胁父母以满足他们过分的要求时,父母也不必忧虑,可采用“消退法”和“强化法”来处理。即孩子在发脾气时,不去关注,不予理睬,只要不出事故和危险,让他发作就是了,待他发作完后,再对他进行耐心教育,从道理上说服他。经过这样几次耐心处理,孩子看到发脾气的手段失去了效果,也就渐渐地改掉了这种毛病。

(2)允许孩子适当发发脾气

当你的孩子大发脾气时,你最好让他适当地发一发脾气,一定不要采取强硬态度。如采取打骂的方式非要把孩子制服,这样就如同火上浇油,孩子的脾气会更大。父母应该态度冷静,方法灵活,有时要适当给孩子留点面子,找个台阶,让他自己下。父母在平时还要多关注孩子平和的行为,并多赞扬这些行为,让孩子感受到良好平和的性格能给他带来更多的认可、更多的肯定。

(3)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愤怒的情绪

当孩子发脾气时,一定要找出原因,并帮助他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还可以进行劝解工作。有时可以鼓励孩子通过一些活动来发泄怒气。比如,到室外去跑步,在纸上画画涂涂,捶打枕头、沙袋之类柔软的物品。

(4)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控制情绪的榜样

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处理事情心平气和,有意识地提高自身修养。孩子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他的性格才会平和而镇定。如果家长遇到挫折或不顺利的事情,总是怒发冲冠、摔摔打打,那么就别指望孩子能控制他的脾气。家庭呈现出的是平静与和谐,他的心态才会平和,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乱发脾气。

(5)平时要多培养孩子的兴趣

比如,热爱画画的孩子可以让他参加学校的书画兴趣小组,让他在画画中陶冶性情;对于喜爱书法的孩子,可以时常让他写写毛笔字,让他在书法中形成良好的心态……父母还可以在假日带孩子一起参加远足、登山等运动,增加孩子的耐力。这些有兴趣的活动,都能让孩子面对一切平心静气,镇定自如。

孩子的过度依赖心理

孩子处处依赖有原因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他意在告诫家长们应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不要让孩子有过分的依赖心理。

有这样一个孩子,名叫郑小天,今年3岁了。郑小天的父母都非常喜欢社交活动。没有小天之前,他们的生活自由自在,非常有情趣。可是现在有了小天后,他们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了,因为他们的儿子越来越多地缠着他们了。

有一天,朋友邀请他们夫妻去参加一个宴会,他们不想带着孩子去,就把孩子托付给了保姆。可是当小天看到爸爸和妈妈正要出门时,就喊道:“爸爸妈妈,我也要跟你们去。”

保姆在一旁劝着小天,小天的父母也在劝着,说:“爸爸妈妈今天去大场合,你不方便去的,还是在家里和阿姨玩吧,我们回来时给你买好吃的。”

可是小天并不理会这些,他一时一刻也不想离开他们。他拉着妈妈的手不松开,喊着:“不,别离开我,带上我!妈妈,我要去嘛。”

妈妈放下手里的活,蹲下来想说服小天。她很爱郑小天,也很有耐心:“别这样,宝贝。我们以后还会经常一起外出。今天,你就跟阿姨在一起,不会有事的。”

“不!我要跟你们一起去!”小天声嘶力竭地叫喊,几乎要哭出来了。妈妈叹了口气,似乎每次出门都要不可避免地经历这样一趟折腾,她的赴宴兴致已经消失了一半。

“赶快!没有时间了。”小天的爸爸提起旅行袋,先妻子一步迈出了大门。看来,说服小天是没有希望了。妈妈强行挣脱了小天的小手,一狠心“嘭”的一声关上门。与此同时,她听到身后传来小天“哇哇”的哭声,那哭声充满恐惧、无助和委屈。

小天的妈妈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她又回来了,爸爸只好一个人去了。而此时,小天的妈妈的心里很是烦躁。

从故事中可见,郑小天的这种依赖心理让小天妈妈很无奈。其实,这种依赖性并不是孩子生来就有的,主要是家人过分照顾造成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经常犯一些“爱心”错误,往往表现得太“勇敢”、太“能干”,他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做一切,过分照顾、过度保护孩子,满以为会取得令人羡慕的成效。但这样做恰恰事与愿违,因为这违背了儿童成长的发展规律。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的过度保护恰恰忽视了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也扼杀了孩子创造的灵性,窒息了孩子自主发展的精神。由此培养出来的孩子依赖性强,很难具有努力探索和解决问题、迎接生活挑战的能力。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真是捧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都不让他干。结果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有一天,这对夫妇要出远门,怕儿子饿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脖子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一口。等他们回到家时,儿子还是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脖子前面的饼,却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于是就这样饿死了。

诚然,家长关心、爱护孩子是没有错的,满足孩子生理和心理正常发育的需求,也是家长的天职。但如果家长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大包大揽,不仅家长累得心烦,也束缚了孩子的手脚和头脑,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依赖心理。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的成长是身体和心理成长的组合,大多孩子吃得好长得壮,心理的“营养”却被忽视,自立能力和生存能力得不到锻炼。这样的孩子或许在学习上是优等生,可一旦离开家长走向社会,就会成为寸步难行、困难重重的“劣等生”,甚至被淘汰。所以,矫正孩子的依赖心理是帮助他成长的一大关键。

培养孩子自立意识是对孩子的最好照顾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到深谷,让它从危险中挣扎求生,这个气魄太大了。虽然这种作风太严格,然而,在这种严格的考验之下,小狮子在以后的生命过程中才不会泄气。在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涧之后,它拼命地、认真地、一步步地爬起来。它自己从深谷爬起来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的力量前进’的可贵。狮子的雄壮,便是这样训练出来的。”

无独有偶。有一次,老洛克菲勒带他的小孙子爬梯子玩。可当小孙子爬到不高不矮(不至于摔伤的高度)时,他原本扶着孙子的双手立即松开了,小孙子于是也跟着滚了下来。这不是洛克菲勒的失手,更不是他在搞恶作剧,而是要小孙子的幼小心灵感受到: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就是连亲爷爷的帮助有时也是靠不住的。意义可谓深远。

作为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孩子在长大以后才会在社会这个大森林里茁壮成长。而缺乏自我独立意识的孩子,长大后只会在社会中失去方向,变得更加迷茫。

小善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为了让小善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爸爸妈妈可谓是操尽了心。除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爸爸妈妈都会代替小善去干——吃饭时,妈妈会及时地把饭端到小善的手边;衣服脏了,妈妈拿去洗;笔记本用没了,爸爸亲自去买。就这样,小善在小学这段时间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后来,小善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取了县里的重点中学,在这期间,他的生活也一直是家人照顾着。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再后来,小善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县里的重点高中。这回他要离开家独立生活了,可是他既不会买饭,也不会洗衣服,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和同学相处。

虽然好心的同学也在不断地帮助小善,但还是难以解决他的适应问题,这令小善万分苦恼。无奈之下,小善妈妈只好在学校的附近租了个房子,做起了一个专职的陪读妈妈。

相信很多父母都像小善妈妈一样,对孩子的依赖行为感到很无奈,怎么办呢?

(1)有意识地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在生活中,家长要多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不依赖大人也能做好很多事。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应着重从“参与”入手。从孩子懂事起,家长可以在适当场合多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一些事情。如买什么玩具,购什么图书,都要适时地“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这样既遵循了孩子的意愿,也让他在“参与”中无形地增强了自信心。

(2)让孩子学会自理生活

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孩子能自己动手做一些日常小事的时候,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如穿衣、整理玩具、打扫房间、做饭等。不要怕孩子弄不好,也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代劳。孩子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锻炼,才能发展成一个健全、独立的人。

(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很多家长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孩子,却忽略了孩子成长的真正需求。孩子从好奇到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家长给予的一切,博爱、尊重、义务悄悄地从孩子的心灵中淡化,责任心也慢慢地流失。家长应帮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不替孩子包办一切,让孩子在亲自实践中,培养应有的责任感。

(4)让孩子自己克服困难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伸手相助,给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如家庭出游时,让孩子自己背上自己的东西,如果他走不动了,可以等他,但别帮他背包;当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冲突时,家长可以给他出主意,但不能帮他解决,要让他自己解决。

(5)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很多家长拒绝倾听孩子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拒绝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孩子想看晚上的音乐节目,可家长却要他看“有意义”的知识竞赛;孩子喜欢穿轻松自在的T恤衫,可家长非要孩子穿衬衫……殊不知,这样不仅拒绝了孩子的某个要求,还拒绝了孩子独立思考、尝试新事物的机会。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孩子进入“心理断乳期”。他们开始萌发独立意识,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喜好、想法、观点,同时对父母的教导也有了选择性。父母应该理解并耐心倾听他们的声音,尤其是对孩子“不同的声音”,不能简单粗暴地予以否定或是批评,这样会严重挫伤孩子尝试独立的积极性。家长应该积极地鼓励支持孩子提出的合理需求和建议,并且尊重孩子的观点。

(6)不限制孩子的“独立自主”。

在孩子“独立自主”时,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如果一方面要求他自立,另一方面又对他这也限制那也约束,会让孩子感到左右为难,产生怠慢情绪,甚至回复到以前那种诸事只求“外援”的局面。

(7)给孩子找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

父母可以多熟悉和他经常往来的同伴,并从中找出一些独立性较强的孩子,让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逐步改正其依赖的行为。

孩子依赖的习惯是经过较长的时期才形成的。同样,想要纠正这一行为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我们不可能要一个依赖惯了的小孩,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因此,必须一步一步慢慢地引导,慢慢地放手。

同类推荐
  •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指南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指南

    本书涵盖了家庭心理健康概论、家庭心理健康的环境、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预警、夫妻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爱亲人与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 冠心病知识问答

    冠心病知识问答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化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病变,致使血管官腔狭窄甚至堵塞,引起心肌氧供需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肾病防治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肾病防治

    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是一门学科,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系列书籍中所选病种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疾病,每一病种除详细介绍病因、病机、证候、治法以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预防调护,做到防治并重。
  •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作者从专业角度指出众多流传甚广的换肤、美白广告秘方的实质,辨别那些所谓新技术、新产品的圈套。全面系统呵护身心:从女性心理到各种女性常见病,从美白去皱到塑身减肥,全面系统呵护女性的身心美。
  • 冰河起舞

    冰河起舞

    八年前,接踵而至的乳腺癌、股骨头坏死、冠心病三大死亡威胁一度将五十五岁的潘肖珏教授逼到生命的绝境。面对十级伤残,她拒绝换人工关节,调养不到一年后,双侧四期坏死的股骨头竟重生,她从轮椅上站起来了;她坚决不做“歼敌八百自伤一千”的放化疗,摸索出针、灸、推拿、内服中药、自我锻炼和食疗6种手段提高自愈力,跨过了癌症术后五年生存期;她学习90岁老父自创的静功,营养心肌,调理脾胃和肾气,并用两元钱的中药有效救治心脏。求索治病之路的同时,潘肖珏因病探道,阅读搜索大量资料,尤其是国外网站公布但不为中国医患了解的前沿医学成果,系统地梳理成篇,推荐给读者,告诫大家治病不如防病,别到求生再养生。
热门推荐
  • 暗黑界点影

    暗黑界点影

    原本应该是校园的恋爱与邂逅“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带着影子的面目寻觅需要释然自己内心黑暗的人”替别人活着,是得不到,救赎的。“然而这一切隐藏着谎言?”每个谎言都一个颜色,颜色叠多了会变黑。“然而他的目标是?“zero。”“那我们,开始吧!”
  • 误惹甜心:校草宠妻成瘾

    误惹甜心:校草宠妻成瘾

    【1v1,超级甜宠,无虐无误会,男女主角身心干净、彼此信任,可放心入坑】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如同一场偶像剧般华丽、浪漫,但也现实。这是一个暖心、治愈的故事。这个故事没有玛丽苏般的狗血,有的仅仅是两对主角在追求爱情时的信仰。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出现一个自己心底的白月光、朱砂痣,当然他们也不例外。
  • 爱在远方:五月媚阳

    爱在远方:五月媚阳

    他们在三年前相遇,相知相爱,在三年后相遇却以是物是人非!!!!五月媚阳为你讲述一个青春的故事!!!!亲们求关注!!!
  • 天风玄战

    天风玄战

    天风大陆浩瀚无边,武风兴盛,高手如云,大大小小的帝国多如牛毛,各方豪强争霸不断,且看一个小小的猎户第子如何扬名大陆。
  • 重生田园锦绣路

    重生田园锦绣路

    女扮男装,顶门立户,护寡母幼妹,穿越而来成为了陆见安,带领家人走出了一条锦绣致富路。钱,我有。权,我家弟子有。夫君……那个谁你可是金大腿,只想做你的腿部挂件。某人:金大腿算什么,我做你一辈子的金饭碗,给你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新书《重生九零幸福攻略》已经开文,请大家支持鼓励。
  • 谋略就学李鸿章(晚清名臣·励志经典版)

    谋略就学李鸿章(晚清名臣·励志经典版)

    《谋略就学李鸿章》是一本全面讲述李鸿章谋略人生和洋务改革经历的全传。作为近代史上被误解最深的人,他的层面太多,心理太复杂,一生被人靠人800多次却依然挺立。后人对他的褒与贬,也对立得太厉害:他替朝廷打仗,结果成了“刽子手”;他建海军,结果舰队覆没了;他办洋务,结果洋务失败了;他搞外交,结果到他这儿,全是投降“议和”。李鸿章凭借自己的权谋博弈,背靠慈喜太后,成为晚清权力最高的大臣,被称为官场“不倒翁”。
  • 娘子藏好你的狐狸尾

    娘子藏好你的狐狸尾

    她是随姐妹渡劫飞升的青狐小妖,奈何天性惫懒、资质有限、胆小怕死还贪恋红尘俗世,本该一个轰天雷渡劫失败劈死了事,机缘巧合下竟让她得了个混吃等死的好身份。一面天性怂极力掩藏自己末等小妖的身份,一面又耐不住天性中的勾三搭四见色忘义,偏巧这身份还给她提供了为所欲为的便利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凑在一起,若不好好折腾一番,怎么对得起那个没劈死自己的轰天雷?所以青狐小妖摇身一变山寨宠女,天天蹲在道口守株待兔,等着不长眼的好皮囊男子送上门来掳走了事。这不,还真的来了个惊为天人的貌美书生,就是他了!书生:想我李家世代清白,我寒窗苦读十余载腹中皆是圣贤诗书,怎可与你这等盗寇同流合污?莫要痴心妄想了!青狐小妖:十年寒窗没冻死你,就是为了落到我手里,认命吧,夫君。
  • 黑龙之潮

    黑龙之潮

    数千年前人类披荆斩棘,成为世界主宰数千年后龙族卷土重来,妄图染指王冠屠龙者终将成龙则我则是席卷这个时代的黑龙之潮蒸汽时代背景,人在龙族卧底成为老大的故事
  • 死对头中了我的爱情蛊

    死对头中了我的爱情蛊

    不就是弄脏了他的裤子,至于炒她鱿鱼还羞辱她?!此仇不报非君子,顾景彤发誓与那个黑心变态小心眼老板容睿泽势不两立,一定要他好看!“保佑容睿泽跑步摔个狗啃屎,开车半路抛锚,吃方便面没有料包,上厕所忘记带手纸,走夜路遇到恶鬼,身边一堆烂桃花……哼哼!”寄出超灵的倒霉符,顾景彤虔诚地双手合十祈祷。然而下一刻,男人深情地出现在她面前:“小护士,我好像爱上你了,做我的桃花好不好……”啥?她不是在做噩梦吧?劈手夺过他手里的符咒,顾景彤差点当场晕倒!明明寄的是人碰人衰的倒霉符,为毛变成了至死不渝的爱情符?老天爷,不带这么玩的!!!容睿泽一脸坏笑揽住她:“你肯定是故意的,那我就勉为其难从了你吧……”
  • 兵王的灾难生活

    兵王的灾难生活

    银蛇王牌狙击手周琦洛,在一次拯救人质任务之后。意外被组织开除,不得已重回华夏国当学生。不好惹的萝莉和御姐,与一般学生的格格不入,身份不明,躲在暗处的诡异敌人,灾难般的校园生活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