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4400000008

第8章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2015年5月27日,他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十三五”时期,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作为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之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有效的制度与支撑环境,降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最终实现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

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提出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作出的主动选择,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从容应对国际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有现实意义。我国长期依靠物质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属于由投资带动的要素驱动阶段,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偏低,生态环境的瓶颈制约非常严重。这种增长方式不可避免而且正在遇到资源和环境不可持续供给的极限,造成产业大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科技新秩序的重构。

第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完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经验表明,创新驱动发展,本质上就是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创新驱动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不仅依靠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且依靠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第一,坚持需求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第二,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第三,坚持遵循规律。根据科学技术活动特点,把握好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第四,坚持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创新价值得到更大体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创新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地,进而打造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的新引擎,构筑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

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该《意见》明确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八大任务。

第一,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一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二是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三是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四是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五是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

第二,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一是扩大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中话语权。二是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三是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四是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的采购政策。

第三,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壮大创业投资规模。二是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三是拓宽技术创新的间接融资渠道。

第四,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强化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一是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二是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三是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

第五,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发挥科学技术研究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增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和转制科研院所的共性技术研发能力。一是优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方式。二是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绩效激励力度。三是改革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评价制度。四是深化转制科研院所改革。五是建立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制。

第六,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围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按照创新规律培养和吸引人才,按照市场规律让人才自由流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一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三是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制度。

第七,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全球创新资源,以更加积极的策略推动技术和标准输出,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一是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二是优化境外创新投资管理制度。三是扩大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第八,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更好发挥政府推进创新的作用。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创新政策评估督查与绩效评价,形成职责明晰、积极作为、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治理体系。一是加强创新政策的统筹。二是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体系。三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四是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把握好以下着力点:

第一,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第二,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第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

第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第五,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

同类推荐
  •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本书分为四篇十六章,全面讲授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发展、概念、内涵、实现技术、企业管理方法和实施方法。
  • 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和必然抉择

    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和必然抉择

    本书是关于中国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全景式著作,一本书让你看懂中国两百年的风云变幻,看懂中国的人和事,看懂中国过去、现状和未来。
  • 国富论(全译本)

    国富论(全译本)

    该书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最早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它主张自由市场,反对政府干预垄断,但也不认为商业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肯定的;在赞扬对物质追求的同时,又鄙视商人的行为和策略……它的理论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国富论》仍然可以看作是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写作的第一步著作,对经济学研究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今天,《国富论》中的许多学说虽然已经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所突破,但斯密所确立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影响深远,他富有预见性的洞察和诸多明确、实用的见解也总能引起后人的重新思考。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

    城市化进程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本书共分八章论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演进状况和发展态势、城市基础设施的理论、城市经营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的新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政府和国有资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改革、项目管理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部分国资公司典型案例研究。本书是一本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论分析和模式创新的著作。
  • 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问题,高洪民著的《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提出了人民币跨境实体经济循环和跨境金融循环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沪港金融中心处于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的枢纽地位。为此,本书深入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两大金融中心互促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当前存在的跨境经济循环与跨境金融循环发展的非对称性观点,并根据“两个循环”的特点,提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功能上将会按照国际“计价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三位一体的方式演进。为促进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建设,本书还系统研究了当代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上海构建全球人民币清算中心的目标和对策、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策略以及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构建跨境金融循环之间的关系等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
热门推荐
  • 仙尘抉

    仙尘抉

    花里胡哨的法术,目不接暇的宝物。爱恨情仇的复杂。
  • 归尘记

    归尘记

    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摸鱼,小丫鬟也要有春天。
  • 斗战神帝

    斗战神帝

    数千年前,在斗气大陆上有两帝!炎帝,萧炎!魂帝,魂天帝!沧海变,时光荏,光阴变迁,历史轮转!如今的魂帝再度复苏,势如东日,飞扬跋扈!一场人间浩劫即将重诞,大陆上传奇即将上演!
  • 炖个大猪蹄子

    炖个大猪蹄子

    民国欢喜冤家前来报道咯乁(?˙?˙?乁)某男:你瞅啥!某女:瞅你咋滴!某男:再瞅,你就是我媳妇儿!某女:没问题~我的大猪蹄子!大眼瞪小眼,各怀心思...
  • 银杏树之恋

    银杏树之恋

    杨清平与赵小溪从小青梅竹马,后因赵小溪搬家而分别。杨清平考入高中后与乔木邂逅,并发生恋爱。杨清平考入大学,乔木复读。后来发生大地震,杨清平回来寻找乔木,然而赵小溪却奇迹般地出现在他面前。乔木和赵小溪之间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 诺氟环丙行

    诺氟环丙行

    一个孤儿因为惹上了宝刀宝剑的传奇一生,做掌门,抗五族,当大官,玩转江湖
  •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大家小札系列)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大家小札系列)

    《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之一,蕴涵着丰盛的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自问世起,不绝对其解读和研究,本书就是最为经典的赏析作品之一。作者刘烈茂先生曾任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相当深厚的研究。全书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明了,内容涉及对《水浒传》的文学魅力、梁山众多人物的分析评点等,或在众说纷纭中拔云见日,或摒弃成见做翻案文章,皆平心而论,新见叠出,读来令人抚掌叫绝。是研究《水浒传》的绝佳参考资料,更是广大普通读者阅读《水浒传》、增进见闻的妙品。
  • 偷袭

    偷袭

    初出校园的小伙子,踏进官场的第一步就犯了大错,神秘的老大爷却相助他成就功名大业,恋人的背叛,一度让他无法回首。宦海沉浮,他练就了盖世权谋,本想澄清玉宇,怎奈时不我与,魂销故里!
  • 从人类变成贝利亚

    从人类变成贝利亚

    一个少年穿越奥特曼的世界,成为贝利亚复刻记忆的石刈亚璃依,失血过多丧失原版人类的记忆,反而记住贝利亚不少记忆,在贝利亚离开前留下了一点能量和只特鲁姆器官的碎片,随后因为被少年穿越壮大精神苏醒许多贝利亚记忆,决定变成贝利亚奥特曼,东山再起,人间体改名贝利雅,作为反派定义的她,又会掀起怎样的风雨。
  • 四大世家之风云再起

    四大世家之风云再起

    平静多年的江湖,自武林盟主换届选举起,奇怪的事情不断发生,四大世家也因此被卷入其中,导致江湖风风云再起,作为主角的张世帆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