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3500000004

第4章 原型理论的生成(2)

柏拉图哲学与原型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关联是关于理念与神学原型的关系。学界认为,绝大多数基督教思想的萌芽,都可以从柏拉图那里找到。前述荣格提到的犹太人斐洛和奥古斯丁等在把柏拉图的哲学理论与神学思想结合方面起到了特殊作用。斐洛(约前30年~45年)是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他认为柏拉图的理念和犹太教的天使是同一的东西,并提出了“逻各斯”即神的理性的主张,他试图融通犹太的神学与柏拉图哲学,对以后的基督教神学有很大影响,是基督教的真正的父亲。他用柏拉图和斯多亚学派哲学,重新解释了希伯来《圣经》,用逻各斯学说来解释他所谓的至上的超验的神和人间世界的关系。认为这种逻各斯是“诸理念的理念”,永生的圣父的头生子和“第二个神”,创造的模型和居间者,人的理性的原型。另外,“基督教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奥古斯丁(354年~430年)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摩尼教出发,通过新柏拉图主义才达到基督教神学。”奥古斯丁认为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是一致的。正如卡西尔所指出的:“对奥古斯丁来说,理性的本性并不是单纯的和唯一的,而毋宁是双重的和分裂的。人是根据上帝的形象而被创造的,而且他出自上帝之手时的原始状态是与他的原型不相上下的。”基督教神学与柏拉图哲学理念论的关联性在于,基督教借助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来解释至上的超验的神和现实中人的关系,用关于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的理论来解释天堂和人世,认为“作为人的心灵的原型一逻各斯是天堂的亚当;神是根据这种逻各斯来创造人间世界的,它是存在于神的心灵中的理智世界。”

不管是柏拉图哲学意义上的原型,还是基督教神学意义上的原型,虽然具体所指不同,但是最初的含义是基本相同的,即原型并不是指可感的具体的事物本身,而是指事物最初的起源和事物“以外的”,或者背后的“模型”。它在先哲们对包括上帝在内的事物追根溯源时,被作为事物本原的代名词,作为万物的原始模型。

柏拉图哲学与原型理论还有一个重要联系就是他的“灵感论”(迷狂说)。柏拉图认为,灵感是不朽的灵魂从刖生带来的回忆,是神秘的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使他处在迷狂状态,把灵感输送给他,暗中操纵着他去创作。诗人是神的代言人,正像巫师是神的代言人一样,诗歌在性质上也和占卜预言相同,都是神凭依人所发的沼令。神输送给诗人的灵感,又由诗人辗转输送给无数的听众,正如磁石吸铁一样。这样,柏拉图就解释了文艺何以能引起听众的欣赏以及文艺的深远的感染力量。柏拉图这种理论与荣格关于作家的创作是激活集体无意识、代表千百万人在说话的观点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柏拉图哲学与基督教神学原型,与后来原型理论强调人的非理性和精神“遗传”观点都有重要关系,特别是他的理念论与原型观点,是原型理论的源头。

现代原型理论与西方传统哲学的渊源关系,还体现在它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即人类精神本体、心理结构和心理图式等方面。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研究,特别是人类心理图式、心理结构的研究,是一个长期以来使人感兴趣又使人困惑的难题。在西方传统文化中,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以及他的一系列的概念,影响了从早期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近代乃至现代哲学文化,从早期的斐洛圣·奥古斯丁到托马斯主义,从笛卡尔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到叔本华尼采罗素、胡塞尔、马利坦等等,它们所探讨的问题无不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和思维方式有着某种渊源关系。比如,笛卡尔关于“精神本体”和“物质本体”的关系的理论,叔本华把世界分成“自在之物”的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观点,关于意志、表象是事物的基础、本原的观点,英美新实在主义关于存在着可感个体事物与脱离可感事物的本质和共相两个世界的观点等等,都与柏拉图的“理念”和“可感个体事物”关系的理论有相类似之处。

再如,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在逻辑方式上似乎与莱布尼兹的“天赋观念”论也有着某种关联。关于人的心灵来源,在西方哲学史上,历来就有“先天”与“后天”、“先验”与“经验”之间的观点的对立和冲突。英国经验派唯物主义路线的代表人物洛克在他的人类理智论(中,认为人的心灵本来是一块“白板”,是感觉经验在上面打下了烙印,然后才形成了知识。因此,认识来源于经验。莱布尼兹不同意这个说法,他在人类理智新论(中,批驳了这种观点。莱布尼兹认为人的经验是靠不住的。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永恒真理,不是来自于感觉经验,而是来自于我们心中的“天赋观念”。人在本性上都有“天赋观念”,但要发现这些“天赋观念”,使他们从“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则需要一个“加工”和“琢磨”的过程。这就像大理石的纹路本来“天赋”在石头里,通过加工雕刻能使其显现一样。我们认识外物,也是如此。心灵中本来有某些“天赋观念”,经过感觉经验的“机缘”,加以触发,于是本来是“潜在”的东西,变成是“现实”的可以认识的东西了。这种观点,与荣格集体无意识来源于先天,它只有借助于原始意象而瞬间再现的观点也是相似的。

又如,康德所描述的物自体和现象界的关系,与荣格关于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观点在逻辑方法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关于汪洋与小岛的比喻也十分切近“冰山”理论的形式。其中的可知与不可知的观点也许与荣格的理论有着直接的联系。康德认为,我们的世界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物自体,一个是现象界。前者超越于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后者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它受自然规律的支配。我们人的理性的认识能力,只能达到现象界,而不能达到物自体。物自体是不可知的。

这就好像我们住在一个小岛上面,我们活动的范围,只以小岛为限!至于岛的外面,那浩瀚无际的汪洋,则是我们所无能为力的了。小岛就是现象界,汪洋则是物自体。荣格关于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以及关于集体无意识的不可描述性,与康德确有思维方式上的相似之处。如果从逻辑上将精神本体、心灵原型对应为物自体,把原始意象对应于“现象界”,似乎更容易看到二者的相似性。

另外,原型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还与西方哲学中一个古老的命题即人的“共通感”问题相联系。西方许多哲学家都曾注意到人的共通感现象,如柏拉图认为,共通感是人的灵魂家园的追忆;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人们在体现宇宙的和谐精神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具有能感觉共同事物的能力,博克认为全人类有一些共同的判断原则和感性原则;康德在论及审美时也涉及人类共通感的问题。西方哲学家普遍注意到的“共通感”的心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荣格集体无意识心理原型的理论有着相似性。

从这个角度又可以说,荣格“原型”理论与柏拉图理念论的联系,并不纯粹是一种术语的借用,而有着深层的关系,涉及哲学和精神现象学中古今相通的一些根本方面。同时,这种联系也是心理原型与哲学原型的深层的关联点,也反映了哲学原型理论与心理原型理论在逻辑方法上的共同点。这从一定意义上说明,原型所涉及的范围包含了一些古老的、被反复探讨过的命题。

(第三节原型与西方现代人文科学)

由于现代原型理论、特别是荣格以集体无意识为核心的原型理论,实质上涉及的是关于人类集体无意识、人的心灵的基本结构、人性模式及其生成和承传问题,因此,它与现代人文科学的联系,要比它与柏拉图、康德等人的原型观点的联系更加内在和直接。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也就是在现代原型理论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西方人文科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它通过对原始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语言、风俗、巫术、宗教、艺术等各方面的实证性考察,取得了对人类自身发生发展状况探讨的许多新成果,包括一些新的推测。另外一些学科,如心理学、发生学、精神分析学、象征哲学、现象学、符号学、语言学以及结构主义理论等等,不断有探讨人类精神现象的重要研究成果陆续问世。原型理论受到了现代人文科学的直接的影响。泰勒、弗雷泽、列维——布留尔、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卡西尔、列维——斯特劳斯、海德格尔以及皮亚杰等等,或者进行先验的假设,或者试图通过原始部落的研究,或者通过精神分析,或者通过对儿童心理实验,都试图对人类心理现象及其相关的现象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揭示表层现象下的深层模式,历时过程中的“不变”原则,个体身上的集体无意识等等。这一切,可以说既从不同的方面催生了现代原型理论的生成,又为现代原型理论的不断嬗变和丰富提供着新的资料。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原型概念的多重含义和多维价值,与原型理论的复杂背景和生成因素有着深刻联系。

现代意义上的原型理论的兴起,既是以20世纪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重大发展作为背景,又是它的有机构成部分。现代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的新成果为其间接地提供了理论依据,文化人类学、分析心理学、象征哲学以及符号学、神话学等则直接催生它的诞生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原型问题所牵涉的人类精神本体、起源和心理结构问题的研讨及其深化,成为20世纪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联系着原始文化、原始思维、发生学以及关于本能、遗传等等方面的理论,涉及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人类精神发展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等等问题。原型理论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一、维柯关于人类心灵及其起源、结构的研究

关于现代原型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研究方法,可以追溯到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柯的有关理论研究。维柯在《新科学》(1725年)中关于各民族共同本性的研究及其成果,就曾涉及后来原型理论中关于人类精神的形成及其承传的问题。维柯在本书中曾说:“本科学所描绘的是每个民族在出生、进展、衰微和灭亡过程的历史,也就是在时间上经历过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历史。”他的“新科学”是关于探讨各民族的共同本性的科学,而“各民族的共同本性就会成为(或涉及)每一个民族在起源、发展、成熟、衰颓和死亡中都要展示的一种发育学的模式”。维柯在该着的第二部分!诗性的智慧中,以相当大的篇幅展示了各民族的精神是“一种发育学的模式”,论述了神话、寓言、隐喻等等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他的目的是构造“人的物理学”。而这种研究与原型理论有着“课题”上的相似性。

我们虽然不宜追溯维柯与原型理论的直接的联系,但是,维柯及其!新科学的研究对象、视角和方法,与后来的人类学,也与原型理论有相同之处。比如维柯关于对各民族共同本性的研究,与原型理论关于人类心灵的“集体”的观念有相通之处。维科认为:“在人类制度的本质中,必定有一种为任何民族所共有的精神语言,它毫无例外地抓住人类社会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事物的实质,而且以形形色色不同的变化来表现这种实质,一如这些事物本身可能具有形形色色不同的方面一样。”“起源于互不相识的各民族之间的一致的观念,必有一个共同的真理基础”。维柯虽然认为,“这条公理是一个大原则,它把人类的共同意识规定为由天神意旨教给诸民族的一个准则”,但是,维柯认定,“在本书中自始至终要经常进行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正视各个部落自然法都是在互不相识的各民族中分别创始的。”互不相识而具有共同性,就说明了人类共性的存在,这在精神领域也是同样的。再比如,维柯的思路中有一点值得特别思索:他提出原始人有诗性思维特点,即“诗性的智慧”。所谓诗性智慧是原始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想象性的类概念,一个是拟人化或以己度物的隐喻。而这是他们的本性使然,他们生来就知道如何对周围环境做出反映,并且把这些反映变为隐喻、象征和神话等“形而上学”的形式。维柯认为;原始”人对世界的反应不是幼稚无知和野蛮的,而是本能的、独特的、“富有诗意的”。这种观点可以推导出人类精神本体的结论。维柯还对人类生活中“重复的形式”作了富于启发性的具有实践观点的发挥,他认为,人创造神话、社会制度,实际上他创造他所感知到的整个世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创造了他自己。这种创造过程包括不断地创造各种可以认识的、重复的“形式”。

维柯及其理论与原型理论的联系,不是表面的直接的影响,而在于所涉及的问题和研究思路在本质上与荣格有相同之处,维柯对于人类学的影响,也因此就是对原型理论的影响。最直接的例子是诺思洛普·弗莱在!伟大的代码一圣经与文学中说过:“按照维柯的观点,在历史的循环中存在着三个时代:神话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即贵族时代;时代和凡人时代。而后又回到起点,循环不已。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语言,这样我们就有了三种文字表达的类型。维柯分别把他们称为诗歌体)英雄或贵族语体和通俗体。我把它们称为寓意文体、神圣文体和通俗文体。这些名称最初是指三种写作方式,因为维柯认为人类在能进行交谈以前是通过符号进行交流的。对于维柯来说,寓意文体时期是语言诗体的应用;神圣文体时期主要是寓言的;而通俗文体时期是描述的。维柯用的这三个名称,除了与写作有关系外,还为圣经在语言系统发展史中的地位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出发点,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虽然在我的最终研究成果中维柯的观点几乎不存在了。在我写的!批评的解剖一书中一系列的文学模式与维柯的要接近得多。”

二、泰勒关于原始文化精神的研究,万物有灵论的提出

泰勒被称为“人类学之父”,他的!原始文化:《人类学》等,致力于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对于探索原始精神、进而探索整个人类精神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其中与原型理论有较大联系的是:

同类推荐
  • 北大授课

    北大授课

    本书是作者为北京大学不同系科授课的课堂记录,副题为“中国文化四十七讲”。与一般学术著作不同的是,它由教授和学生一起完成。课堂上北大学生的活跃、机敏、博识、快乐,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可程度,颇具学术测试价值。作者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对文化哲学的思维路线作整体引导。此书从初版至今,已几度再版,在海峡两岸受到远远超乎预料的热烈欢迎。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其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心灵对话:中国古代绘画精品探赜

    心灵对话:中国古代绘画精品探赜

    编辑藏画集工程之浩繁,对我而言,可谓经历了人生的再次选择。编辑工作开始之初,踽踽独行,困难远比想象大得多。《诗经》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究竟能否善终,心中委实动摇不定。
  • 老北京的民间与趣闻

    老北京的民间与趣闻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本书为身残志不残的作家梅芷的最新散文集,记述五十年前作者处于年少时期的人们的各种生活和作者的少年时代,其中是对各种童年生活细节的精致记述,涉及亲情、友情以及各类趣味横生的童真小事,题材怀旧,文字温馨,展示了浓郁的人文情怀与始终贯穿的坚强乐观精神。
热门推荐
  • 小学生轻阅读名家精选徐玲集

    小学生轻阅读名家精选徐玲集

    本书为小学生轻阅读名家精选系列之一,由16个短篇组成。这些短篇小说是从徐玲最新原创作品中精选而来的,皆为现实题材作品,关于成长的关键词贯穿其中,使得作品清爽可读,自然亲和,又意味深长。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阅读的生活和人生的那一面,便是不阅读的生活和人生。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 神武九天

    神武九天

    大千世界,万族林立,前世默默无闻的叶辰,带着执念重活百年前,杀仇敌,夺取逆天功法,修炼一路狂飙,将无数天才踩在脚下,从此踏上武者巅峰,翱翔九天之上!
  • 最强首富

    最强首富

    贺林清:大家好,我是贺公子,我想花钱买个教训,谁有梦想,请留言给我。当华夏第一富二代重回家族后,天上人间多了一个新的神话……今晚所有的消费,由贺公子买单,尖叫声!
  • 史上最强锦衣卫

    史上最强锦衣卫

    作为锦衣卫中的一个小角色,杨凡本想老老实实把祖上传下来的铁饭碗传承下去,却不想误入风起云涌的夺帝之争。洪武二十四年,传奇皇帝朱元璋已垂垂老矣;温文儒雅的朱标太子风华正茂;雄才大略的燕王朱棣威震边关。那一年朱允炆无忧无虑;一代宗师张三丰已云游四方;朝朝第一奇人姚广孝正郁郁不得志。也是在那一年,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明朝。靖难削藩,迁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巡云南。平内攘外,大小事件,都掩盖不住他的足迹!他执法如山,别人说他是酷吏,他忌恶如仇,人们说他牟私利。有人称他为青天,神探。但暗地里却喊他杨扒皮,侩子手。飞鱼服,绣春刀,在这样的历史之中,一个来自现代的小人物,如何翻云覆雨,成就自己的无限辉煌?
  • 爱之一叶轻舟

    爱之一叶轻舟

    爱情之舟太轻,被卷进海浪漩涡的奇幻冒险故事
  • 极气神符

    极气神符

    这是一个背景宏大的世界,其中气能排山倒海,扭转阴阳还可千变万化,创造无数功法兵器。符能毁天灭地,布高深阵法,一名被称为废气者的少年,在师傅九冥的帮助下少年重开气道,毅然踏上一条波澜壮阔的争锋之路。
  • 神豪之黑科技系统

    神豪之黑科技系统

    花钱获得科技点数!一路狂飙各种科技树改变世界!?杨烁在跟沙雕网友吹水时意外获得终极神豪系统,本以为从此花天酒地潇洒生活,可是有了足够多的钱之后,满足感却成了致命的威胁!?“系统,除了给钱之外,你有没有其他功能?”?【危险!激活第二系统需要足够大的脑容量,否则您将会爆头而亡!】?“脑容量?怎么测量?”?【人类一般称其为‘脑洞’。】?“这个我擅长!系统,你的声音这么好听,肯定是个美女!所以能不能给我点超越时代的黑科技把你实体化出来?然后我就娶你。”?【......恭喜您成功激活第二系统——无尽黑科技!】?“科技富豪?听起来不错的样子。”?既有神豪无限资金,又有黑科技无尽技术,杨烁从此开挂改变世界!?
  • 狐狸相公不要跑

    狐狸相公不要跑

    刚刚被闺蜜的暗恋对象表白,于归就因为一场雾莫名其妙地穿了,穿了也就算了,豪宅呢,帅哥呢,除了一只一百年不说一句话的狐狸,连个鬼影子都没有,老天,我到底是哪里得罪你了,你还让不让人活了,好吧,好在她聪明伶俐,想办法诳了这只狐狸出了这破地方,可是,天哪,谁能告诉她,有什么办法可以挣钱?她真得不想再吃野外烧烤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封少宠傻妻

    封少宠傻妻

    管家:“少爷,这人怕是个傻子吧?”封霆夜:“傻了就傻了吧,将就养着!”接下来就开始傻子和正常人的爱情故事,不知会招多少人羡慕嫉妒的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