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3500000007

第7章 荣格的原型理论(1)

(第一节自主精神原则基础上的心理理论)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ustavJung,1875年~1961年)博士,是瑞士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荣格在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特别是心理学方面的杰出地位,是由他作为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原型理论的奠基者所决定的。

荣格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及他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荣格早期生活的特征是:沉浸在希腊罗马神话和文学与古典文化中,参与到思想文化精英对文化革新的推广之中,并且带着尤其明显的遗传论烙印。”“荣格生长在欧洲历史上被称为世纪末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骚动、各代之间冲突的时代,理性与非理性、社会进步与遗传退化、实证主义与神秘主义的相反势力互相冲突,像地壳的板块运动一样,引发地震及其余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高潮,并在1914年!1919年及其随后的几年中引发了一连串的革命和暴动。”非理性主义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文化精神现象。尼采上帝已死”的观点表明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受到前所未有的怀疑,西方“逻格斯”哲学体系也使人失望,在其他文化中寻求拯救西方的人类精神资源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因而追求新思想、新经验、新学术理论、新方法的激情充斥在许多世纪末人们的想象中”,荣格也浸淫于其中。另一种世纪末现象是“生命哲学”运动的兴起,荣格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主张生机论的生命哲学传统的影响。荣格原型理论的形成,也受到自然哲学、进化生物学理论的影响,他借用的“原型”一词就与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生物学背景有关,因为“原型”在伟大的形态唯心主义者理查德·欧文的着作中使用过,而集体无意识概念也与解剖学家卡勒斯对生命过程的洞察和理解有关。“荣格本人的生物学观点和他对原型的热衷都似乎将他直接置于自然哲学思辨的、或形而上学的派系之内。”同时,19世纪德国动物学教授、着名的进化生物学家海克尔的着作对荣格思想产生过直接影响。

荣格原型理论的最终形成和集体无意识概念的提出是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述)。而试图建立一种“有灵魂的心理学”,即最终建立一种在“自主精神原则基础上的心理理论”,是荣格原型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最重要的特点,也是理解荣格原型理论的关键。他说,“鉴于心理学在迄今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主要是从物质的因果关系中考虑心理的过程,心理学未来的任务将是研究心理过程的精神上的决定因素。”荣格的这一思想,基于他对以往心理学理论的怀疑和对新的心理学理论重建的可能性的假定前提之上。

首先,荣格对于人类对自身的精神世界的掌握程度提出了质疑。他说:“人类意识的发展是缓慢的、艰难的,经历了不知多少个世纪的漫长过程才达到了这种文明的状态(文明状态的人类意识可以武断地追溯到大约4000年前手稿的发明)。意识的这种进化距离它的完成仍然尚有千里之遥,因为,人类心理的大部分领域仍然被笼罩在黑暗之中,我们称之为心灵的东西与我们的意识及其内容毫无共同之处。”“无论是谁否认无意识的存在,那么事实上他就是认为,我们目前关于心灵的知识是完备的。很明显,这种信念是不真实的。它就像设想我们应该知道所有一切关于自然宇宙的知识一样荒谬。”显然,荣格不满足于人类对自身心灵世界已有的知识和所下的结论,他要对人类心灵世界进行穷根究底的剖析。

其次,荣格对19世纪以来关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普遍解释进行了反驳。他认为:“把物质作为一切事物的基础这一现代信念,业已导致了一种没有心理的心理学,也就是说,导致了一种认为心理不是别的,而是生物化学过程的产物这样的看法。至于一种从精神出发的现代科学的心理学简直就还没有一种。”荣格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在他看来,精神的形而上学在19世纪被物质的形而上学取代,导致了另一种失误:“很可能我们现在正从另一个方向上犯完全同样的错误。我们自欺欺人地以为我们对物质比对形而上学的心灵或精神知道得更多,因此,也就过高地估计了物质的因果性,相信只有它为我们提供了对于生活的正确解释。其实,说到终极的事物,我们根本就什么也不知道。”荣格质问道:“这个至高无上的物质究竟是谁?这岂不又是那个老造物主上帝,只不过这一次不以人的面目出现,而采取了普遍概念的形式。”于是荣格有针对性地对他认为盛行的一种观点提出了反对意见:“这种观点把精神现象降低为一种内分泌活动;人的思想既然被认为是大脑的分泌物,我们所建立的心理学也就只能是一种没有精神的心理学。必须承认,从这种观点出发,精神确实不能够独立存在;它本身什么也不是,仅仅是物质过程的表现罢了,这样就决定了现代一切没有精神的心理学实际上都不过是意识心理学,对它们来说,无意识精神生活根本就不存在。”!荣格在进一步对这种“时代精神”反驳的时候,似乎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而不是从哲学意义上理解“物质”的含义,理解这个时代人们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或物质决定精神的观念。荣格反对以物质代替精神的决定论,实际是反对“科学主义”对于人的精神本能、人的非理性因素的遏制。

荣格反对现代以物质代替一切、物质决定精神的思维倾向,但是又不想再重复古代关于灵魂不死、灵魂独立的观点。他认为,假定人具有灵魂,假定灵魂是一种实体和灵魂不朽,假定灵魂不依赖于肉体而独立存在等等,与假定物质产生精神,假定人类来源于猿猴,假定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产生于饥饿、爱欲和权利欲的和谐作用等等,也同样是一种猜测。于是他在寻求一种新的解释,建立一种新的关于自主精神原则的理论。他说:

我们或许能够鼓起勇气,考虑是否有可能建立一种“有灵魂的心理学”,即建立一种最终建立在自主精神原则基础上的心理理论。我们不必为这样一种工作不合时宜而感到惊惶,因上并不知道精神如何能从物质中产生出来,也不能否认精神事件的实在性,我们就可以自由地尝试一次以另一种方式来形成我们的假设,假设人的心理起源于一种精神原则,这种精神原则也同物质一样,是不能为我们的知性接受的。

荣格的目的是既要建立一种“自主精神”的理论,为人的非理性争取独立的位置,又试图避免完全假定的揣测和幻想,把心理与生理联系起来,亦即把精神与肉体联系起来,进而把当下与远古联系起来,把个体心灵与“集体”心灵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又不是纯粹决定论的,而带有一种先验假设色彩。

于是,荣格在他的老师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启示下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假设:人的心灵世界是无限广阔的,在个人无意识之深层,还有集体无意识的存在,而集体无意识的呈现,则通过原型或原始意象。于是原型和原始意象作为集体无意识的最重要的内容和特殊的载体而被赋予新含义。为此荣格曾列举出了许多原型的例子,如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力量原型、巫术原型、英雄原型、儿童原型、骗子原型、上帝原型、魔鬼原型、智叟原型、大地母亲原型、巨人原型以及许多自然物如森林原型、太阳原型、月亮原型、风原型、水原型、火原型、动物原型,还有人造物原型如圆圈原型、武器原型等。其中比较重要的进行过具体分析的原型有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智慧老人原型等。荣格认为生活中有多少种典型情境,就有多少个原型。另外,还有转换的原型,它们不是人格,而是典型的情景、地点、方式方法。

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原型最早不是由荣格提出的,但是荣格重提原型并引起极大的反响,其根本原因,是荣格已不再重复他的先辈“立足于柏拉图哲学的基础”,而是立足于自己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特别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新见解和新开拓。具体来说,他是要建立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建立在“自主精神”基础上的精神心理学,分析人类心灵的深层结构及其来源。

作为一位精神病医生,荣格的研究没有脱离他的职业,而他的任务是“治疗灵魂”。“大部分传统精神疗法的目的在于人格的基本调整和症状的治疗,采用的是控制疗法。与这些传统的精神疗法不同,荣格的精神疗法的目的在于救治灵魂,处理精神问题。这一目的不仅仅是病症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实现个体的完善或自我实现。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隐藏着一切未来发展的种子。从终极意义上讲,它是一颗神性种子。荣格心理治疗的重要任务是帮助这颗种子发展、成熟,发挥它最充分的潜能。”!出于拯救人类灵魂的目的,荣格致力于人的心理结构和集体无意识的探索,从这一基点出发,借助于“原型”这一古老的概念来展开以集体无意识为核心的分析心理学的假设和推论。

(第二节原型的结构分析)

一、原型是类似于本能的原始模式

荣格假设人生下来就带有某种先在的心理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本能,或者说是一种精神的“本能”。他认为,原型实际上就是本能的无意识形象,也就是“本能行为的模式”。“本能和原型共同构成了集体无意识。”这是他的一个基本概念和观点。他认为,人生来即具有某种功能方式,某种表现为原始模型意象形式或是原始模型形式的行为类型。认为原型确确实实是一种本能的趋向,它宛如鸟儿建巢、蚂蚁组成集群的冲动一样明晰可辨。

荣格认定人的后天的行为方式是有一个先天的原始模式在起作用,在制约着后天的行为,这种模式就是人类自远古祖先遗传下来的精神原型。荣格曾经对于本能(生理本能)和原型(心理原型)有过区分,但他认为本能与原型在形态上有相似性,本能形成了与原型极其相似的形态,相似得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原型实际上就是本能的无意识形象,即本能行为的模式。

按此推理,人类那些重复的、与生理本能和精神本能相关的典型情境都会生成原型,因为它的重复发生性和普遍一致性都可能被我们视为原始“模式”在发挥功能,都可以去追寻这种模式产生的最初根源,从中找到一个最初的范式。

荣格的这种观点带有先验和假设色彩,但是,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实际涉及关于人有无先天心灵模式和精神本能的问题其要害问题是:人的大脑只是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呢还是它先在地就具有某种本能的需求和模式就带着祖先遗传的精神特质?进而它还涉及如何理解和界定人的主体性的问题即能否把人的精神作为研究人的本体的一个方面或起点。这也就是说对于这个问题如何回答是直接与自主精神原则能否成立的问题相关的。荣格的回答是肯定的。就是说人生来就带有先在的某种功能方式,有某种特定的心理结构模式按照特定的行为类型的“形式”行动。类似的观点曾在维科的新科学(中论及人类“诗性”时有所涉及,在泰勒原始文化(中论及关于人类心理同一论时也有触及。荣格提出问题的意义在于,他的带有先验色彩的假设,有20世纪人类对于无意识领域的新发现作为一定的根据,就是说,现代人文科学的成果,已经使人们不能无视人的心灵世界中那种类似于“本能”的现象的存在,不能无视无意识现象的事实,而必须面对它,探讨它。荣格的假设,在客观上把人的意识、心灵现象与人类精神本原联系起来,为人类认识人自身的精神本能、心理本体提供了启示,由此对于理解人类精神本体及其具体层面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为了揭示人的精神的这种先天性,荣格对意识与心灵作了区分,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值得特别注意。他说:

假如你把心灵和意识等同起来,你就可能很容易得出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人带着一种空空如也的心灵来到世上,

在以后的岁月中,心灵所蕴含的只是通过个人经历所习得的一切,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然而,心头的涵盖却比意识的涵盖要大。动物几乎没有意识,但是,它们却有着很多标志心灵存在的冲动和反应。原始人做了很多事情,但他们对于这些事情在这里,荣格同样是在强调人的心灵的先天模式的作用。人的精神如同人的生理一样,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不但有了生理的本能和基本需求,同时人的心灵也形成了一定的本能和基本模式,人在降生之时,他的心灵并不是空白的,而携带着祖先精神的遗传,它铭刻、积淀!凝聚着人类的历史,形成了各种无意识的原型。

“心灵”大于“意识”,无意识的存在是一个事实,但是它是怎样形成的?个体是如何获得的?对之却有不同的理解弗洛伊德、弗罗姆等认为,它是由社会、文化等“过滤”、压抑而不被意识或“不让”意识的部分,荣格则认为,它是先天的人类的精神遗存,是人的精神本能,类似人的行为的模式,是人性的结构而不是心理功能。就是说,荣格的“无意识”概念不是指“不能”意识,而是指心理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人的心灵的这一最深层次是不可意识的,而是经由后天的实践、环境所激活的。荣格强调意识与心灵的不同,就是强调心灵世界的最深层是由无意识、特别是集体无意识所构成,而这正是比意识“大”而又掩蔽在意识阈下难以觉察的部分,原型就是人的心灵中的这一部分,即集体无意识。这种对心灵结构的深层分析,目的仍然是为自主精神寻找依据。

由于原型理论带有假设性质,直到今天我们仍不能用科学的手段去证明这种假设,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然否定这种假设的合理因素和意义,因为我们同样不能用科学的手段精确地证明这种假设的不存在。荣格对于人类心灵的假设的意义,就在于它承认和强调人的心灵世界的复杂性,而不把人的心灵简单理解为只知被动接受外来信息的一块白板。这种观点在客观上把对人的精神现象的研究引向对人自身的关注,引向对人的精神本体和人性的探索。所以,荣格关于人的心理本能的假设是一个有价值的命题,也是原型理论最基础的论点。

同类推荐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 前期与后期:困境中的生命意识(立斋文存)

    前期与后期:困境中的生命意识(立斋文存)

    《前期与后期》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刘东教授以独特视角研究思想史,深刻反思当今人文学科学术状况之作。刘东教授认为,对于人文学者来说,创作生涯的前期与后期同样重要,从前期到后期是一个自我修养、磨炼心性的过程。在前期,需要视野的确立与充分的积累;而后期,则是一个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走向成熟,释放出更多创造性的过程。有志于学术的学者,应该有所坚守与执信,不必在意短期、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在学术生涯的后期,要以刻苦与坚忍,坚持进行“后期写作”。
  •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前言几百年前的欧洲人对于神秘的东方充满了渴望和幻想。于是渴望一睹东方风采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挥别亲友,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漫漫长途。多年的旅行之后,一本风靡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了。里边详细记录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这本书不仅为欧洲人缔造了一个“黄金梦”,也把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带入了欧洲人的视野。而对于遥远的东方人来说,欧洲到底是一个什么摸样,在过去漫长的几个世纪里,我们都难以窥其全貌。当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时,不仅是平头百姓,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对这个鼻子高高,满脸络腮胡的外国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他长得和中国人不……
  •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一生的创作或隐或现、或强或弱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早期作品中,表现的是丁玲本真的一面,展示了女性内心的灵魂。
  • 惊世预言

    惊世预言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预言到后来成了现实,这就不由得让预言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我们不得不有些怀疑:说出这些预言的人是不是具有未卜先知的超人能力。除了2010界末日的预言之外,还有哪些令人震惊的语言呢?
热门推荐
  • 创世抽奖系统

    创世抽奖系统

    一场分手,导致觉醒系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陈浩能否通向至高之路。(作者萌新,写来玩玩的,如果觉得不好的或者觉得垃圾,那作者我无话可说……因为确实不好。)
  • 姻缘诗签

    姻缘诗签

    世上任何事情,不会真得没有目的,只是因任何事开头总是艰难,所以看似无目的闲逛,其实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接下来的彷徨犹豫,与腼腆挣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野兽与美少女

    野兽与美少女

    天帝有一女美佳公主下凡爱上天下绝世美玉之称的秦王玉珏生出的玉灵玉成珏,玉成珏有绝世美颜,天帝以为玉成珏的美貌诱惑了公主,便阻止他们在一起,可是公主却固执要和玉成珏在一起,甚至私奔,不过公主还是被天帝捉了回去,玉成珏被关入天牢,但天帝还是心疼公主的,遂下天令,公主禁止与玉成珏千年相见,在一千年后,到了2017年,公主才能与玉成珏相见,但玉成珏必须要以丑陋的外表和公主相见。沧海桑田,白云苍狗,眨眼就来到2017年,此时美佳已经轮回成中产家庭之女,而玉成珏轮回作翡翠珠宝世家“珏王集团”董事长郑胜琪的长孙郑成珏,郑成珏玩世不恭,不务正业,甚至犯了交通肇事逃逸罪。
  • 帝王冷妃

    帝王冷妃

    她丧失记忆穿越,她讨厌,男子的触碰。然而,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却强行要了她的身,还不知道是哪个朝代。虽说是宰相千金,不愁吃不愁喝的,平时也没少受人白眼。这个狗屁蓝菲图皇朝,我还索菲亚女皇呢!天啦!想我一个现代人,居然要进宫选秀,给那个狗屁高遭的皇帝做妾,我的尊严啊!
  • 我的破案游戏能修仙

    我的破案游戏能修仙

    一款破解人、鬼、怪、魔、仙作案的游戏,一个弱不禁风的大学生,通过破解一个又一个离奇的案件,实力得到逐渐加强,最终走上至尊巅峰。简介很俗套,剧情不一般……
  • 有些小草比花更重要

    有些小草比花更重要

    《有些小草比花更重要》是2011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有些小草比花还重要》是六角丛书之一,主要内容为那是儿子的工作,找看到了天使的样子,向一棵树道歉,每一天都要幸福地舞蹈,美善的花静静地开,同样幸福,老师,我相信石头会开花……
  • 上晨

    上晨

    天地万物,规守乾坤。远有伊人,傍水而立。法不歇,道不停。凄哀佳人,绝代芳华。初遇公子,一世倾心。可怜情人,反目仇杀。一时天叹,诀别凄离。造化弄人,只剩叹息
  • 龙咒法师

    龙咒法师

    在未来世界经历过世界异兽侵袭之后,叶天来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 修真奶爸海岛主

    修真奶爸海岛主

    因为心魔身陨雷劫的陆尧睁开眼,发现自己重回到了三百年前,重活一次,他决意弥补上辈子的遗憾,为儿女建立起梦想中的花果山和水晶宫;让家人喜乐安康;许她……一世欢颜!*********************新书《我的百果山庄》上传,望大家多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