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3900000011

第11章 德行(3)

1958年,北大西语系掀起了一股“批判西方资产阶级文学”的热潮。各个专业都忙着拟定自己的“重点批判对象”。德语专业的五个年级的一百多位师生集中在民主楼楼上的一间大教室里,一致提名将歌德作为重点批判对象。主持会议的冯至却以深沉而诚恳的语调说:“同学们,你们现在还不知道,歌德在德国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多么崇高的威望!如果我们批了歌德,会伤害德国人的民族感情的。”并鼓励大家提别的作家。

听得师生个个目瞪口呆,会场上久久鸦雀无声,“大批判动员大会”最后不了了之。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授课时,教室不大,仅有一张讲桌和几把扶手椅。一次上课时,扶手椅都被先行到达的男生占满了,后到的三位女生没有座位。男生有的不懂得向女同学让座,有的则不好意思给女生让座,她们不得不站着听课和记笔记。沈看不过去,把讲台上的讲桌扛下来,放倒在教室地上,请这三位女生坐下听课。

周一良经常说:自己平常最服膺的是孔子所称的“吾道一以贯之”即“忠恕之道”。他自己在平时也亲身躬行,无论对师长、对朋辈、对后学弟子均待之以诚,蔼然有古人之风。80年代末,周与赵和平合写《敦煌写本书仪研究》。周不顾年事已高认真审阅书样。书将付梓时,赵要署上周的大名。周认为这些事是一名师长应该做的,执意不允。周最后说:“你现在不用靠我,可以自己打天下了。”邓广铭和他的学生张希清合作整理司马光《涑水纪闻》,书由中华书局列入“唐宋史料笔记”丛书,并于1989年9月出版。在该书的点校说明中,邓明确说:《涑水纪闻》由张希清校勘,书末所附的《温公琐语》由张希清辑校,全书的标题拟制、次第编序、人名索引也一律由张希清同志所作。决不掩人之功,掠人之美。

1997年,河北教育出版社补贴资金出版了《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并以此为条件,商定出版邓广铭的全集,但因邓与人民出版社早有出版《王安石》修订本的约定,遂影响到全集的出版问题。邓当时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全集不能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他将欠下出版社一份情,这使他感到沉重的压力,如何清偿此事,就成了他心头一块大病。

在1997年10月写给河北教育出版社编审张惠芝的信中,他提出全集仍希望交给该社出版,但必须等他把四部传记全部改完;如果出版社不同意这个方案,“我在有生之年必须对贵社印行我的《九十祝寿论文集》作出报答,那么就请贵社把印制这本论文集的费用清单告诉我,我将在半年之内分两期全数偿还贵社。我今年九十一岁,我的人生观点就是决不在去世之时,对任何方面留有遗憾,不论是欠书、欠文还是欠债,这样我可以撒手而去,不留遗憾在人间。”范长江在北大哲学系学习期间(1932~1935),除了认真读书以外,还十分关心国事。一次,在上伦理课时,范向授课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请求回答。一是当时全国人民要求抗日,而国民党政府不抗日,怎么办?主张抗战的是善还是恶?二是一个人肚子饿了,自己又没钱,铺子里却堆满食物,能不能拿来吃?教授回答说:“这不是哲学的事,哲学主要是为了弄明白各学派的情况,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这一答复让范颇感失望,从此决定走出书斋,投入到现实的抗战中去,最终成为著名的新闻记者。

阴法鲁晚年住在中关园,住处局促,又堆满了藏书,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下,阴写了分房申请。申请刚递交上去的第三天,阴又亲自送去这样的信函:“现在的青年教师住房很紧张,还是把更多机会留给他们吧。”1958年的“大跃进”激发了北大半导体专业师生的创业豪情,在黄昆的领导下,他们雄心勃勃,计划建立半导体工厂。但苦于没有资金,师生们就在物理大楼的门口卖冰棍。黄昆一马当先,大声叫卖,毫无羞色。

有一次正好碰上他要去科学院开会,他居然把自己的英国太太请来替他叫卖。

“文革”时,黄昆是二级教授,每个月有285.元钱的工资,他把200元都交了党费。他在生活上要求很低,衣着极为普通,曾被看作是校园里最像工人的教授。但黄在学术上却要求很高。一次,一位副教授评教授职称,大多数学术委员同意,黄却直说,给他个副教授就不错了。

有一次,张中行认识的一个人丢了1000块钱,十分沮丧。张当场就拿出500元来送给那人,还说:“只当是你丢500,我丢500,一个人的不快两个人分担!”法律史学家饶鑫贤提携后辈不遗余力。2001年,有一位外地学生想考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的研究生,不知道饶已经不再招生,依然写信向饶打听招生情况,年近80高龄的饶;举着拐杖不辞辛劳到北大研究生院找到招生简章,并亲自给他邮寄过去。

02000年,王选患病以后,曾写下一份遗愿。其辞为:人总有一死。这次患病,我将尽我最大努力,像当年攻克科研难关那样,顽强地与疾病斗争,争取恢复到轻度工作的水平,我还能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旦病情不治,我坚决要求“安乐死”,我的妻子陈垄铼也支持这样做,我们两人都很想得开,我们不愿浪费国家和医生们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并且死了以后不要再麻烦人。

我对方正和计算机研究所的未来充满信心,年轻一代务必“超越王选,走向世界”,希望一代代领导能够以身作则,以德、以才服人,团结奋斗,更要爱才如命,提拔比自己更强的人到重要岗位上。

我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21世纪中叶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强国,我能够在有生之年为此做了一点贡献,已死而无憾了。

王选2000年10月6日。孟二冬病重住院后,每天坚持练习书法,他经常写的八个大字是“尺璧不宝,寸阴十金”。

侯仁之因为年迈,无法亲自上街去买扫院子用的大竹扫帚,遂托总务处的老师代为购买。一天,总务处的老师送来扫帚,道别后,侯又追出门去,向那位老师说:“我眼睛患有白内障,视力衰退,以后见面不一定能认出您,请您见谅……”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徐光宪把《物质结构》一书的稿费5000多元全部捐给北大技术物理系工会,让工会用来补助困难教职工,而且还请求工会的同志“千万不要声张”。

1988年,在一次学术会议期间,福州大学校长黄金陵与徐光宪同住一室。会议闭幕的前一天晚上,徐写致辞写到很晚。因为怕打扰黄休息,徐特意搬了一张小凳子放在洗手间,借助微弱的灯光俯首疾书。黄半夜醒来看到此景,大为感动。

()2005年,徐光宪获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他在给民盟中央张梅颖的回信中写道:“这次我意外获得何梁何利成就奖,考虑到部分学生家境比较困难,决定在化学学院设立霞光奖学金,把奖金的三分之二作为基金,每年以利息奖励8名大二大三的经济困难而品学优良的学生。2005年已经颁发,特向民盟组织汇报,并感谢民盟组织多年来对我的教育与帮助。”02006年,北大研干校邀请已经86岁高龄的徐光宪为北大学生作讲座,徐欣然应允,他在给研干校负责人写的回信中说:“我近来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一些副作用,走路不稳,失眠、头晕。所以本月底在江西将召开稀土学会理事会和《稀土学报》编委会(我是学报主编)和下月中旬在上海召开钍核能利用的会议(我是建议人之一)都不去了。但对你的要求,我还是同意了。一方面是教师的责任,另一方面,是我不愿使一个年轻人的希望落空,这会影响你们的大胆进取精神。”季羡林的几位弟子编《季羡林文集》,在前言的初稿中称季为“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唯一终身教授”,等等。季看后要求删去,并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得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是学者,是教授不假,但不要提‘唯一的’,文科是唯一的,还有理科呢?现在是唯一的,还有将来呢?我写的那些东西,除了部分在学术上有一定分量,小品、散文不过是小儿科,哪里称得上什么‘家’?外人这么说,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们是我的学生,应该是了解的。这不是谦虚,是实事求是。”北大长期流传着一段关于季羡林给新生看行李的佳话:某年九月初,北大新学期开始。一位新生带着一大堆行李来报到,实在太累,又要去办入学手续,就把行李放在地上。正在发愁之际,刚好走来了一个衣着极为朴素的老人,样子亲切和蔼,就像个老校工。这名新生便上前说:“老同志,给我看一会行李好么?”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新生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近一个小时过去后,新生归来,老人还在静静地看守着。新生谢过老人,两人分别。直到北大开学典礼时,那位新生才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同类推荐
  • 悠哉游哉

    悠哉游哉

    不要橙黄橘红,不求人夸颜色,唯求文学殿堂中那一片小小的枫叶殷红,这大凡是不少文人的追求。而用生命写文章,用心血做学问,作一点带有创造性的东西,最是劳累,没有一点“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的敛声静气是做不出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云:“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必博观。”曙光先生已是深谙文学堂奥,天骨开张,丰神竣整,苦心经营。观此书稿之蹴成,和他《记者眼中的名人》《游在天涯》等五部文学专着的砌成,实乃作者多年的阅历、数十载的功力之结晶。其文之丰采,其意之深长,可以看出曙光先生着意向更高的山峰攀登,我们期待着他的升华和飞跃。
  • 棠味(邓义坤作品集)

    棠味(邓义坤作品集)

    漱溪涟漪,海棠花开,棠城趣事多。我从小就对棠城及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我想感知这里不一样的风景,体会不一样的味道。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心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的关注点。每每疲倦困乏时,我便走进自己创造的文字空间里,回头浏览一下最朴实的生活,那些凡尘喧嚣之事便隐隐退去,只留下这馥郁的棠城风味。
  • 学生精品美文:梦里梦外

    学生精品美文:梦里梦外

    本书是部随笔集,是作者从多年来创作的随笔中精选的作品,共分《山水屐痕》、《风花雪月》、《闲适小品》、《心灵点击》、《流年碎影》、《文论书话》、《名人速写》七大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或以优美之笔对大地上的佳山胜水进行工描细绘,或以细腻流丽之笔对古旧时光里的风花雪月加以再现,或将目光投向富有中国文化意味的花草树木,或以朴素的文字描写血浓于水的人间亲情,或追忆逝水流年打捞那些陈年旧影,或抒写阅读中的所思所感,或对古今中外的名人进行素描式品评。
  • 卡里尔·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研究

    卡里尔·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研究

    本书从性别视角,运用福柯、巴特勒、德里达、布尔迪厄与斯皮瓦克理论中有关性别的核心概念,分析当代英国著名女剧作家卡里尔·邱吉尔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主义戏剧《醋汤姆》、《九重天》、《优异女子》与《沼泽地》等对“她者”的再现,揭示邱吉尔的性别与阶级政治,阐述其对女性主义运动的辩证态度及其后现代女性主义哲学思想。
  • 万物皆有欢喜处

    万物皆有欢喜处

    这是一本关于当下喧嚣社会中静得下来的那群人的书,讲述的是45个城市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有我们身边常见的蛋糕师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上过《国家宝藏》的传统染料制作人仇庆年老先生,也有网红手艺人。打铁、制香、染布、修笔、斫琴、做团扇、刻砚、金缮、刺绣、铸剑、竹艺、酿酒、做面……他们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他们代表一种惜物的生活美学态度,他们教给我们在虚无的人生中找到意义,在为生计所苦的同时发现美好。
热门推荐
  • 带个系统去抗日

    带个系统去抗日

    新书《开局亮剑狙神》已上传。王大号从炮弹深坑被几十号人刨了出来……轰隆轰隆的炮火声,哒哒哒机枪扫射声。“这是什么地方,我在那....”“队长鬼子进村了...”“叮咚!恭喜宿主穿越到抗日战争时期,完成系统任务会有丰厚奖励,百米射杀一名鬼子,奖励一颗红苹果,完成999个任务,赠送神秘大礼包…”“这是什么坑爹系统,杀鬼子奖励苹果怎么不送我飞机大炮,什么神秘大礼包也不说清楚,真是坑爹系统啊…”“队长我抓个鬼子少左...”“给我松开,老子要和他单挑…”“队长我抓个鬼子大左..”“放开小鬼子,老子要用菜刀和他过过招...”“队长我抓个鬼子少将…”“他娘的你小子真行,回去赏你半斤地瓜烧…”
  • 系统君你完了

    系统君你完了

    梦小菲是一个医生,在她成功的那一天,出车祸意外去世,系统君救了她,并要求梦小菲完成任务穿越古代,就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而此时她已经喜欢上王爷万项城……!
  • 梦境:死亡回忆录

    梦境:死亡回忆录

    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死掉,时光倒退,一切的一切都将重蹈覆辙。你知道这个人即将会在你面前死掉,你会怎么做?——“廖启承,这一切都是梦,你也是。”
  • 妹妹你前夫又来了

    妹妹你前夫又来了

    她受尽冷落,终于在他的青梅回来的时候提出离婚,从此“独闯江湖”,可是他不肯放手。他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可以说是一手遮天,但却对自家的小娇妻没有一点办法,一纸休书让他明白了自己的心,于是……大家就总能看见延少在医院徘徊的身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晓之典

    破晓之典

    为了寻求真正的安宁,立志混吃等死的懒散少年不得不带着一本神秘的书籍,悄悄踏上了属于他的征程。却不知,世界,因此而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指天涯明月

    剑指天涯明月

    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笔力甚嫩,我以后会逐渐成熟的。加油!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
  • 新概念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新概念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
  • 头七夜的亡灵

    头七夜的亡灵

    头七,中国民俗文化里,人在去世之后的第七天,它们会魂归故里,最后一次思念亲友,然后投胎转世。但是这个头七之夜,亡灵回归之时,本该是和亲人最后分别,却变成了一出又一出无解的凶案,到底是亡灵的复仇,还是有人故意借机为之,一切看起来都扑朔迷离,无头无绪……初出茅庐的刑侦科学生余子涵将带您解开其中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