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3900000012

第12章 雅量(1)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大肆烧杀掳掠。事后,编修官刘廷琛上疏参劾礼部尚书孙家鼐失职,孙坦然受之。以后,光绪皇帝下诏令大臣荐举御史,孙独保刘,并称:“往日他以大义责我,故知他忠鲠必不负国。”张百熙任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时,十分注意延揽人才,经多方寻觅,决定聘任桐城派领袖人物吴汝纶为大学堂总教习。张称吴“学问纯粹,时事洞明,淹贯古今,详悉中外,足当大学堂总教习之任。”向朝廷专折举荐,加五品卿衔。但吴却不愿受命。张便着大礼服,匍匐跪请于吴前,说:“吾为全国求人师,当为全国生徒拜请也。”并答应了吴先往日本考察学制三个月,再归以报命的请求。吴才答应接受聘任。

1904年2月,日、俄两国在中国辽东半岛爆发战争,清政府竟宣布中立。京师大学堂学生义愤填膺,爆发拒俄运动。慈禧太后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遂令京师大学堂官学大臣张百熙,严惩带头闹事的学生。张却认为学生的行为实属爱国,便对学生网开一面,不予追究,并在学生上管学大臣的信函中批示道:“本大臣视诸生如子弟,方爱惜之不暇,何忍阻遏生气,责为罪言!”还建议学生以后讨论国家大事,如果确有见地,可以随时写成论文,呈交他批答,以增长学识。严复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时,主持预备班学生的淘汰考试,在复查学生的试卷时,发现一篇佳作被汉文教习斥为“悖谬”,只给了40分。严对此文十分欣赏,动笔为之稍加润色,便成上乘之作;又自己出钱,奖赏该生10元,以资鼓励。甚至还遗憾自己的女儿太小,不能许配给该生。

蔡元培追述他在北大的治校经验时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说:“近代思想自由之公例,既被公认,能完全实现之者,厥惟大学。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掣。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蔡元培认为,思想自由,就是在学术问题上,?一己之学说,不得束缚他人;而他人之学说,亦不束缚一己。诚如是,则科学、社会学等,将均任吾人自由讨论矣。”1917年,蔡元培从欧洲访问归来,出任北大校长。梁漱溟拿着自己的论文《穷元决疑论》登门求教。蔡告知:“我在上海时已在《东方杂志》上看过了,很好。”让梁没有想到的是,蔡接着提出请他到北大任教并担任“印度哲学”一门课程。梁大吃一惊,谦虚地表示,自己何曾懂得什么印度哲学呢?印度宗派那么多,只领会一点佛家思想而已,“要我教,我是没得教呀!”蔡回答说:“你说你不懂印度哲学,但又有哪一个人真懂得呢?谁亦不过知道一星半点,横竖都差不多。我们寻不到人,就是你来吧!”梁总不敢冒昧承当。蔡又申说:“你不是喜好哲学吗?我自己喜好哲学,我们还有一些喜好的朋友,我此番到北大,就想把这些朋友乃至未知中的朋友,都引来一起共同研究,彼此切磋。

你怎可不来呢?你不要是当老师来教人,你当是来共同学习好了。”蔡的这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梁,他便应承下来。

1919年4月1日,蔡元培在答复林纾的责难信中说,他选择教员的标准是以学问为主,“教员中间有喜作侧艳之诗词,以纳妾、狎妓为韵事,以赌为消遣者,苟其功课不荒,并不诱学生而与之堕落,则姑听之。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朱海涛曾如此描述老北大时期的自由风气:“你爱住在学校里,可以(只要你有办法弄到房子);你爱住在家里,也可以;你爱和你的爱人同住在公寓里,更可以。你爱包饭,可以;你爱零吃,也可以;你爱吃一顿面,再吃一顿大米加包子,更可以。推而至于:你爱上课,可以;你不爱上课,也可以;你爱上你爱上的课而不爱上你不爱上的课,更是天经地义的准可以!总之,一切随意。”老北大时期,北大课堂极为开放。朱海涛就说当时最痛快的事情就是到北大来求师。他说:“北大的学术之门是开给任何一个愿意进来的入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全国只有北大无忝于‘国立’两个字。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去听任何一位先生的课,绝不会有人来查问你是不是北大的学生,更不会市侩也似的来向你要几块钱一个学分的旁听费。最妙的是所有北大的教授都有着同样博大的风度,绝不小家子气地盘查你的来历,以防拆他的台。因此你不但可以听,而且听完了,可以追上去向教授质疑问难,甚至长篇大论地提出论文来请他指正;他一定很实在地带回去,很虚心地看一遍(也许还不止一遍),到第二堂带来还你,告诉你他的意见。甚至因此赏识你,到处为你揄扬。这种学生是北大极欢迎的。虽然给了个不大好听的名称——‘偷听生’。”因此,在沙滩红楼一带,就形成了一种“浓厚而不计功利的学术风气”。

五四运动过后,无政府主义在北大盛行,1920年创刊的《北京大学学生周刊》便出一期“教育革命专号”,主张北大既为学术,则不必考试。所登文章主张“把考试的‘笔’抛去”,认为“考试是一种最坏的制度,等于摧花的风,啮果的虫”。在校内产生极大影响。蔡元培则答复:考试确有甚多坏处,但合理的考试还是必要的。解决的办法是:考试废除与否,“则以要不要证书为准,不要证书者废止试验,要证书者仍须试验”。当时的学生朱谦之、缪金源等17人接受这一办法,自由听课不要文凭。后来《北京大学日刊》公布了这17人的名单,当时同学戏称他们是北大的“自绝生”。这一公文是由蒋梦麟代校长签署的,在上面还称朱谦之为“谦之先生”。梁漱溟称:“这位校长未免太客气了吧!”有一年,北大招生考试阅卷完毕。胡适在招生委员会上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能录取这名有文学天才的考生。”校长蔡元培和其他委员都同意了。最后翻阅这名考生的成绩,发现数学是零分,其他各科的成绩都很一般。但蔡、胡等人都无反悔之意。事后才知,这名被破格录取的学生就是罗家伦。

老北大时期,课堂上一直遵循“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传统。

当时在北大旁听和“偷听”课的学生很多,旁听生是指没有选这门课的北大学生,偷听生则根本就不是北大学生。有一次,胡适在课堂上问:“你们哪位是偷听生?没关系,能来偷听更是好学之士。听我的课,就是我的学生。我希望你们给我个名字,是我班上的学生。”胡的一番言语让所有的偷听生都大受感动。胡对偷听生的态度和做法很能反映北大当时的“兼容并包”的学风。

一日,胡适上课,提到某小说,说“可惜向来没有人说过作者是谁”。有一学生马上站起来,说:“不对。有人说在什么丛书里的什么书中见过。”胡适又惊又喜,以后上课,逢人便说:“北大真不愧为大。”据张中行回忆,老北大时期,有一次师生汇聚一堂,就佛学专题展开讨论。胡适发言很长,正在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个姓韩的学生气冲冲地站起来,不客气地说:“胡先生,你不要讲了,你说的都是外行话。”胡答道:“我这方面确是很不行。不过,叫我讲完了可以吗?”在场的入都说,当然要讲完。张中行分析说:“因为这是红楼的传统,坚持己见,也容许别人坚持己见。深究起来,韩君的主张是外道,所以被否决。”有一次,北大学生因为学校派代表去南京聆听蒋介石的训话而罢课。蒋梦麟校长召集全体学生开会,劝学生复课。胡适继蒋之后发言,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遭到了很多学生的反对,在台下起哄,要给胡难堪,但胡丝毫不以为忤,让北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胡的“能容”。当时的学生朱海涛记下了这一幕:“就在蒋校长那次召集的学生大会上,我们见到适之先生的气度和他那种民主精神。当时他继孟邻先生(即蒋梦麟)之后上台训话,一开口,台下就起了哄。反对他的(多半是左倾学生),用喧闹、踏脚、嘶叫来盖他的演讲。拥护他的(多半是右派)用更高的声音来维持秩序,来压制反对者的喧哗。顿时会场上紧张起来,形成了对垒的两派,他的声浪也就在这两派的叫嚣中起伏着,断断续续地送入我们的耳鼓。这是篇苦口婆心的劝导,但反对他的那些年轻人却红着脸,直着脖子,几乎是跳起来地迎面大声喊道:‘汉奸!’他也大声,正直而仍不失其苦口婆心地答道:‘这屋子里没.有汉奸!’终其演讲,这些年轻人一直在给他当面难堪,而他始终保持着热心诚恳、恺悌慈祥的声音态度。”朱海涛感慨地说:“这天给我的印象极深,我看到了一个教育家的气度,应当是多么大!我也看到了适之先生的‘能容’。”据邓嗣禹回忆,胡适任北大校长时,校长办公室就几乎等于教职工的俱乐部,全校教授,皆可进见校长,不必预先约定时间。有一次,邓去造访胡,“一进室内,工友照例倒茶,其中已有数人在座,彼此随便谈天,开玩笑,胡适亦参加闲谈,并略言及徐志摩跟陆小曼的恋爱故事。”邓看到此番场景后,莫名其妙,觉得校长办公室“就好像香港广东饮茶的地方”,然后深叹胡适作风之平和民主。

中文系有一讲师,姓缪名金源,极怪异,因受胡适赏识而留校教大一国文。缪第一节课给学生介绍参考书说:第一,《胡适文存一集》;第二,《胡适文存二集》;第三,《胡适文存三集》;第四,《胡适文存四集》。他虽讲课不错,但如此开列参考书,学生自然不满,于是派代表面见胡适:“缪先生教的不行,思想太落后了,还留在五四时代。”胡适闻言大怒,拍着桌子说:“什么是五四时代?你们懂什么?太狂妄了!缪先生是好老师,不能换!”学生只好败兴而归。

沈从文在北大课堂上说:“胡适之先生的最大的尝试并不是他的新诗《尝试集》。他把我这位没有上过学的无名小卒聘请到大学里来教书,这才是他最大胆的尝试!”五四时期,胡适提倡白话文,章士钊则坚持文言文,观点针锋相对。1923年,章发表《评新文化运动》,批驳白话文,引起新文学界的强烈反对,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成仿吾等纷纷著文反驳。其时胡适正在杭州养病,潘大道去看望,章让潘带口信说他给胡出了一个新题目,务必请胡著文应答。胡毫不客气地告诉潘:“请你告诉行严(章士钊的字),这个题目我只好交白卷了,因为行严那篇文章不值得一驳。”潘问:“‘不值一驳’,这四个字可以老实告诉他吗?”胡说:“请务必达到。”不久,胡回到上海,受邀同时和章在一位朋友家聚餐,席间,胡方知潘碍于情面,并未将自己的话向章如实转告。于是,胡便当众宣称章的《评新文化运动》“不值一驳”。章闻言,毫不在意,照样谈笑风生。散客后,朋友对胡说:“行严真有点雅量,你那样说,他居然没有生气。”1932年8月,国民党当局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陈独秀。第二年3月,苏州高等法院对陈进行公开审判。陈的好友、全国知名的大律师章士钊知道陈请不起律师,便自告奋勇出庭免费为陈辩护。此前,因章参与“三一八”案,陈已与章断交。但章的一片热心让两人重新和好。当日在法庭上,陈慷慨陈词,发表了自撰的辩诉状,洋洋数千言,引经据典,文言与白话并用,证明自己无罪。陈讲完后,章以律师身份为陈辩护,其词5000余言,侧重法理,逻辑性很强。条条针对审判长的讯词,逐一辩驳。最后认为从为国家保存读书种子的角度出发,法院应该宣判陈无罪。章的陈述,在情在理,但与陈的政治主张有所出入,让陈很是不满。章刚一讲完,陈就站起来声明:“章律师的辩护,只代表他自己的意见。我的政治主张,要以我的辩护词为准。”章未曾料到,自己绞尽脑汁所做的辩护,竟然被陈一口否决,这让他感到十分尴尬,但又能够理解。有人事后问起此事,章却并无多少怨言,只是笑言:“我弱冠以来交友遍天下,惟有三人难交,陈仲甫便是其中之一。但是,大家相知有素,朋友关系始终如初,故而从无诟谇。”陈原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后又改判为8年。章的出庭辩护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类推荐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 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译文经典)

    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译文经典)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与传统辩驳,却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编者君特·沃尔法特是国际著名的尼采研究专家,他不按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年代,从考订版(KSA)第7卷至第13卷5000页尼采遗稿中选编出这部作品。选编的第一条原则是,特别重视尼采哲学涉及“意志”“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虚无主义”等关键词的文章段落;尼采人生道路上所接触过的重要人物,如叔本华和瓦格纳;还有尼采经常思考的问题诸如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艺术和道德等。选编的第二条原则是尽力追求客观,甚至呈现出一种批判性阅读的视角。阅读这部哲学遗稿就好比在欣赏“一个知识分子写的日记”。沃尔法特研究尼采思想所得亦附文后。阅读这本书能看到最真实的尼采,更能使我们具体、直观、不受约束地理解尼采的“实验哲学”精神,对于尼采哲学的初入门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上佳读本。
  • 北大美文

    北大美文

    中国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我只见到张竞生君的一篇“爱情的定则”。凡要讲真正完全爱情的人不可不对于所欢的时时刻刻改善提高被阴爱的条件。一可得了爱情上的时时进化的快感,一可杜绝敌手的竞争”这一书话,总是十分确实的。但是道学家见了都着了忙。以为爱应该是永久不变的,所以这是有害于世道人的邪说。道学家本来多是“神经质的”(Neurotic)、他的特征是自己觉得下劣脆弱他们反对两性的解放,便因为自知如没有传统的迫压他必要放纵不能自制,如恋爱上有了自由竞争他必没有侥幸的希望。他们所希冀的是异性一时不慎上了他的钩,于是便可凭了永久不变的恋爱的神圣之名把她占有专利,更不怕再会逃脱。
  • 老了依然可以谈谈未来

    老了依然可以谈谈未来

    蔡澜人老心不老,在旅游、主持、写书的同时,他仍然相信未来,仍然充满热情在工作,并教导身边的年轻人苦中作乐才是福。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是好的,所以不必骂年轻人无知,也别嫌老者固执。一切静观自得,得个笑字。老了也依然可以谈谈未来,这是一种闲情,一种境界。
  •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三十五年前,我曾到斯达尼斯劳斯河找矿。我手拿着鹤嘴锄,带着淘盘,背着号角,成天跋涉。我走遍了各处,淘洗了不少的含金沙,总想着找到矿藏发笔大财,却总是一无所获。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区,树木葱茏,气候温和,景色宜人。很多年前,这儿人烟稠密,而现在,人们早已消失殆尽了,富有魅力的极乐园成了一个荒凉冷僻的地方。
热门推荐
  • 证治准绳·幼科

    证治准绳·幼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简约生活

    简约生活

    写这本书,更多的应该是圆自己初中时代的一个梦吧,这是我开的第一本书,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相信大家都希望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我也一样憧憬着。但我想到最后大家希望的,还是平平淡淡的幸福,平平淡淡的生活。所以希望大家喜欢我这一本SimpleLife~
  • 爱你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对的事

    爱你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对的事

    她说: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我,而我不曾忘过他。曾经无数次的想过要忘却,要抛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总会在最后一刻选择放弃。大概,他是我这辈子唯一的执念。在爱情这条路上,我懵懂过,迷茫过,灿烂过,伤心过,最后......如果时间再重新来一次,大概我还是会选择爱他,这个是无法改变的宿命,他是我这辈子的劫。他说:我从未想过我会和她在一起,她与我的理想型实在有天壤之别,没想到我这颗心就此沉沦于她。就算她离开了五年,就算我恨她,气她,也抵不住我爱她。她像是一朵罂粟,对我下了最致命的毒,而我食之如甘。我情愿让她狠狠的刺伤我,也忍受不住她离开我的痛。
  • 宫阙烟

    宫阙烟

    桾朝唯一的公主嫁去了北境,十六岁成了遗孀,十七岁再度被他亲手送去和亲,宋桾桦给她所爱又扼其所爱。她问:“皇兄是想看小烟儿不得好死吗?”他说:“留在宫阙里面,留在我的身边又有什么不好呢?”一场逾越的令她喘不过气的较量,报复。她如何逃脱他的手心,奔向所爱之人。一个囚笼公主和一个假冒侍卫,萧逸云不信命,却在那个雨天走出江湖,走向她所困的高高城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口是心非之帅气坏校草

    口是心非之帅气坏校草

    三年前,全上流社会皆知,舒家小女儿以打不死的小强般的毅力追求夜家的独生子夜子承。最终,以失败告终。三年前,全上流社会皆知,舒家的小女儿把舒家的大小姐推进了泳池,差点儿溺水而亡。最终,以出国告终。三年后,也就是今天,夜家独生子夜子承和舒家小女儿联姻了,一个月后,举行订婚仪式。最终……?不!暂时还没有最终,因为,这是现在……
  • 修仙界归来的真仙

    修仙界归来的真仙

    主角版:林枫:简介?要什么简介!我堂堂逍遥真仙王者归来,纵横全球,无人能敌的故事,精彩绝伦,谁不看是他的损失!作者版:马甲:读者老爷们,别听林枫胡咧咧,求看求收藏求投票啊!读者:我看了,好看!给你+1个收藏,投n张票,够了吗?马甲:够,够了!读者们真好,谢谢读者老爷们!正常版:修仙界归来,技压群雄的逍遥真仙林枫,本以为可以拥有一个轻松写意的潇洒人生。不曾想,灵气复苏,地球世界上演异能崛起!纷争不断,危机重重!林枫想要保护家人,就得保护祖国,偶尔还要拯救世界!看来,低调的悠闲生活,终究是与他无缘了。
  • 变大变小:腹黑王爷滚远点

    变大变小:腹黑王爷滚远点

    女杀手穿越成国公府大小姐,卫梓歆表示,她还来不及苦逼,已经被那个指腹为婚的太子未婚夫给惊呆了。好不容易撮合未婚夫和继妹在一起,却因为一次好心救人,被另一只能切换模式,随时变大变小的俊美男子给缠上了。然后,她接下来的日子……N个月后--卫梓歆看着越走越近的妖魅男子,全身发抖的往后缩。男子将她堵到了角落,才抬起修长的手指,捏住她的下颚,低低一笑。“跑什么?不是你说的想抱着我睡?今晚,我可任你为所欲为……”最后一个字落下,他不重不轻的咬住了她的耳垂,呼吸染湿她的皮肤。卫梓歆捂着脸哭得停不下来,说好的一生一世萌软小正太呢?突然变这么高大,还能不能愉快的睡觉了!【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医盛一世

    医盛一世

    (甜宠无虐短篇,萌新乱写莫伤害)温安来怎么也不曾料到,原本在寒城平凡的日子会被人见人惧的盛昭王搞得一团乱,第一次把她强行掳去治病不说,他那含情的目光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