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1600000013

第13章 你会阅读大学教科书吗?(1)

为什么要读教科书?

从小到大,我们接触最多的书是什么?当然是教科书!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读通教科书?

很多教科书用完后被直接扔在角落,等攒够卖给旧书店,甚至是当废纸卖钱,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吃透一本教科书?

有人会说教科书有啥意思?既没有文献期刊那么前沿,工作以后也用不到,当枕头又太硬,只能在泡面的时候发挥点作用。

大学的教科书除了厚,晦涩难懂,配上老师念经的语气和惨不忍睹的PPT,确实是催眠神器。(分享小贴士:如果晚上睡不着,随便在床上拿本教科书看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失眠了!)

但是,请记住:在大学,有效阅读教科书确实是锻炼自学能力必须跨过的一道坎!所谓整体式学习,也必须从学会读教科书开始!

1.再不科学的教科书,也能教你把握学科的框架!

我们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是先学很多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点攒起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但在大学要学好一门课,首先要先对这门课有所认识。就好像我们要在一个城市生活,首先得认识这个城市的地图。在大学学习一门课,事半功倍的方法是先认识这门课的地图,而不是先抓很多细节,这种学细节慢慢到整体的方法,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方法,不是大学的学习方法。

简单来说,一本教科书哪怕是很烂的教科书,都必须回答三个问题:

这门学科是什么、这门学科在专业里是什么地位和这门学科在其他专业里是什么地位?

教科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解释这门学科的研究目的、任务以及发展过程。它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示意图等各种形式向读者展示学科的理论体系,从而展现了某个学科的全貌。读到这里你不妨扪心自问一下,直到考试完是不是仍旧不明白这门课在说啥?

因为你只是在机械记忆知识和操练习题,没有努力寻找这门学科真正的用途,没有用心去多问几个“为什么”。换句话说,你只是在用“手”读书,而没有用“心”读书。

很多同学会在学完后还在为“这门课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困惑,也说明这些同学还是没有脱离高中的学习方法的惯性。

到了大学,老师的角色从“保姆”变成了“导游”,他们不再针对概念和知识进行反复灌输和操练,而是带领学生了解学科的框架、解释学科的基本方法,上课布置的作业和项目、小论文、小组讨论,其实都是帮助学生明白“这门课是什么”的手段。

我们学习一门课程,不仅要关注“它是什么”,更要关心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它处于怎样的位置、充当怎样的角色。而在教科书的序言部分必然交代了本课程的简要发展历史、分类和意义,甚至还有学习方法。

换句话说,“这门课是什么”和“这门课有什么用”都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的。如果仅仅受限于课堂和作业,甚至完全没有诚意去了解,那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乃至有厌学之虞。

所以在国外的大学教学里,老师并不需要讲很多,他们很可能只是提出几个重要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查看提供的阅读书目,自己去找资料,总结归纳提炼,然后下节课进行相关的讨论,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仅是思辨性的课程如此,包括一些技术性的课程也会如此学习。

很多中国大学生学习一门课程就变成了死读一本教科书。

教科书只是了解学科的一条途径,可能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但通过教科书的参考文献,老师推荐的阅读书单,我们才有可能有一个索引快速去了解一门专业或一个知识的整体框架。在教科书里,有些打*号的教学内容(阅读材料或者附录),或者有些和现实结合紧密的例题和习题,都可以成为前沿的探索课题。

2.读好教科书,掌握真正的阅读能力。

好的阅读能力不仅仅包括看小说。在工作岗位上,你会被要求在短短几天之内读完长达几百页的报告,然后提出方案,或者仅凭有限的资料去掌握从未接触过的仪器或软件,这些都变成了很自然的要求。

假如你没有在大学培养快速提取和总结信息的能力,将来在职场上你肯定跟不上同事的工作节奏。

很可惜的是,到了大学,很多同学一味去参加名目繁多的社团学生会活动,或者奔波于不同的实习,却没有静心阅读一本书。有些同学虽然意识到阅读能力的问题,却苦于无人知道,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不知道如何高效阅读并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培养自己的专业自信。

而借助读教科书恰好可以培养自己的深度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利用教科书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

阅读如果从层次来划分可以分为就是略读、精读和比较阅读,这三个层次目标和技巧不同,但是他们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

一本教科书拿到手,不管看不看得懂,应该先通读一遍!而不是等到老师讲到哪个章节,你再看哪个章节,那还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方法!

略读一遍,肯定看不懂,但是对于学科,至少是这门课,你有一个宏观认识,有了框架,好比你在大脑有了地图,在城市里就不太容易迷路了。

如果做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某个数据或者知识点,那么就要翻到你需要的章节仔细研究,这就是一种精读。

等到要写综述或者课程论文了,那就要总结不同学者的观点并加以比较,不仅仅是只看一本教科书,这就是比较阅读了。教科书不是阅读的唯一内容,应该结合教科书的内容主动查找文献,甚至比较多本类似的教材,同时将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放在一起,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训练效果。

这三种阅读能力都是大学里面必须掌握的。

不妨把阅读训练当做锻炼肌肉的负重运动,只有保证一定数量和强度的阅读量,才能使得阅读能力不至于退化。

在如今手机小说横行、“图片阅读”和“碎片阅读”大行其道之时,阅读一本普通的书籍尚属不易,更何况内容更为晦涩的教科书。但是阅读教科书是积累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锻炼未来职业素质的一种重要方法。

3.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是基于总结过往文献或者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会有一定的滞后性。

另外撰写教科书的学者背景、经历、研究方向不尽相同,难免在表述和观点上有所不同甚至矛盾,这在社会学科尤其明显。

这时候就要考验读者的批判性思维了。现成的书本不能提供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者告诉你的答案却是截然相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常颁奖给学术观点完全相反的学者,而且是同时颁发,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就颁发给三位观点对立的学者),这时你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通过对比主题阅读,就会发现不同教科书(或者专著)对同样的问题观点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以考察这些不同产生的背景,了解它的优越性、局限性和适用范围,甚至是提出者的背景和当下的思想动向,对不同观点或方法做出完整全面的评估,才能确立不偏不倚的立场来看待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的同学抱怨老师推荐的教科书是自编的,质量不高的教材,但是只要是一本教材,就给了你线索进行主题阅读,再好的教材也要经过主题对比阅读的考验,才能形成你自己的知识。

在大学,请不要一门专业课只读一本教材,这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方法!

训练批判性思维绝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但是批判性思维要求你时刻以审慎的态度,判定不同的观念,而这种思维的养成恰恰是通过专业学习教科书才可以做到的。

本节互动作业

选一门你学科最重要的专业课教材,看看是哪一种?然后用书名去网上搜索类似的其他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5种,对比列出书名、作者、版次。通过搜索引擎(GOOGLE、百度、豆瓣等)可以了解每本书的体系,粗略分析下每本书的框架视角有什么不同。

交作业

BY@DIYY2011

第一本:通信原理(第六版),作者:樊昌信、曹丽娜。体系:第一部分:阐述通信基础知识和模拟通信原理。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数字通信、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和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原理。第三部分讨论数字通信中的编码和同步等技术,以及简要介绍通信网的概念。视角:是学习通信原理最基本的一本教科书,国内高校通信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适合教学、适合自学。介绍通信原理性的知识,是学习各类通信技术的基础。备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通信原理》(1980年)一书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

第二本:通信原理(第二版),作者:沈越泓等。体系:在模块级、系统级层上,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通信系统的原理。视角:不仅突出基本原理的介绍,更突出了自学的部分,增加了仿真实验性内容,增加了当前通信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备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规划教材。

第三本:通信原理(第一版),李晓峰等。体系:主要讨论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与分析方法。视角:注重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思想,联系工程实践。内容全面,条理分明,叙述清楚,例题与图示丰富,便于教学与自学。备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四本:通信原理(第三版),作者,周炯盘等。体系:系统、深入地介绍了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视角:主要在北京邮电大学相关学院本科生教学进行使用,贴近学生需求,增加了新的通信解决方案的通信基本原理技术知识,更贴近于现状通信技术研究的方向。备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五本:数字通信原理(英文版),作者:[美]加拉格(国际信息领域泰斗)。体系:内容涉及离散源编码、量化、信道波形、向量空间和信号空间、随机过程和噪声、编码、解码等数字通信基本问题,最后还简单介绍了无线数字通信。视角:介绍数字通信原理的部分。《数字通信原理(英文版)》介绍了信息论方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对通信系统设计的作用。在数字通信原理的基础上精炼,重点阐述了理论、问题和工程设计之间的关系。备注:《数字通信原理(英文版)》一出版,即被业界奉为经典,目前已被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级名校作为教材。

如何阅读一本教科书(上)

初上大学的同学大都有这样一个疑惑:本来想好好学习,但是一旦坐下来,翻开教科书,看到满目的数字、图表、符号就头大。硬着头皮看,越看越看不懂,然后索性一合书不看了。长久以往就自动屏蔽教科书的信号,只有在考试前才想起来套重点。

到了大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信息量更大,老师也像一个甩手掌柜,不会一门课反复讲,习题反复做。只会点到为止,能画个重点让你考试有个范围就不错了。

那么在大学里到底要如何阅读各类教科书呢?请耐心看看我们的经验,也许能帮到你。

了解教科书的类型

我们承认中国大学的教科书良莠不齐,教科书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行业:大学老师要靠编教材评职称,出版商要靠走量来赚钱。寻找一本适合自己的教科书实在不是易事。

大多数学校对选用教材还是抱着相当谨慎的态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自己使用的大学教材?有些时候会选用一些“十二五”规划教材(左上角“十二五”,或者“十一五”),有些时候会选用自编教材。某些双语课还会引进原版教材。那么这些教材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原版(引进版、影印版)

众所周知,国外的教材来头很大,价格也不菲。但是这些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重视知识的起承转合。在介绍复杂的概念时,会配套有浅显易懂的图表和示意图帮助理解,同时在介绍新内容时会较详细地回顾过去的理论。这些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但是大部分学生直到毕业前都还没有具备合格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面对这样一个宝库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原版(翻译版)

目前有一些出版社引入国外经典教材的版权,并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翻译。这样的尝试既保证了原版教材的原汁原味,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这类教材往往以系列的形式出版,能帮助学生了解一个领域内各个学科的方方面面。但是毕竟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这些外版的教科书翻译得比较拗口,并且国外的学术概念、理念乃至度量衡的差异难免会引起理解偏差,这也是学生要注意的地方。

在MBA或者一些大学院系,一些经典课程会选用这类国外的原版翻译做教材,如果你的专业课程大多都是外国人,特别是经管金融类,你应该主动找一些这样的教材阅读,图书馆没有的话,查查电子图书馆有没有,这种经典图书网上还有很多电子版,搜搜就知道。

本土优秀教材

大部分学校都会采用本地学者撰写的教科书。这些教材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适合中国学生的阅读习惯,基本没有阅读障碍。并且,相比国外教材,本地教材引入本地化的视角和观念,更适合于现实情况。

为了解决教科书质量问题,提高高等教育标准化程度,由出版社牵头,组织一批学者撰写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还有“十五”、“十一五”),以及应用型本科教材、师范类本科教材以期满足不同层次学校的要求。这些教材经过大量学校的试用后修订,具有较好的口碑,属于本土经典教材系列,也是很多大学优先使用的教材。

一般经典教材都会多次修订,而且有非常完备的配套习题集,而且编写的老师在行业内很有口碑,这些是帮我们选教材的辅助依据。

本校自编教材

很多学校老师因为评职称,不得不出版自编教材,又卖不掉,只好卖给自己的学生。

自编教材不乏真材实料的老师编写的好教材,但更多是内容上大同小异、同质化程度严重,很多时候都是“复制+粘贴”,甚至为了教材创新,任意肢解课程体系,有误人子弟之嫌。

这样的教材你无奈选用了,你应该至少找一本本土经典教材对比学习。

给学霸们的建议:

低年段学生可以尝试阅读经翻译的原版教材,并对相似概念进行比较和辨析。

高年段学生应该尝试阅读国外教材,既可以温故知新,又可以学习专业词汇。

有意识选取原版教材的片段并翻译,可以提高翻译能力和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

可以对比分析同一学科中不同的教科书,领会作者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

了解教科书的风格

学习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有些课虽然内容很多很杂,但是只要考前好好背一背就能过关。有些课虽然只有薄薄一本书,但是就算花了吃奶的力气也还是搞不明白。

书就如同人,都是有个性的。遇到不同的人你要摸清对方的脾气,交往才能顺利。同样面对不同的教科书,根据它的风格来制定不同的阅读策略才能实现有效快速的阅读。

同类推荐
  • 有一种智慧叫手段

    有一种智慧叫手段

    《有一种智慧叫手段》介绍的七种手段,是从古今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切身经验,虽然简单,却招招实用。只要悟通其中任何一字,安身立命即可无虞;只要悟通其中二三字,必有一番成就;若是七字精通,必可挺立于凡俗之间,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
  • 女人30+保鲜攻略

    女人30+保鲜攻略

    本书分别从心态、感情、家庭、事业、人际、情绪、生活、气质八个方面告诉30岁以上的女人,如何永葆青春的魅力、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如何用理性的方法经营自己的家庭和情感。如何做一个知性而活得漂亮的女人。
  • 智慧背囊:最让你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近100多篇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感恩故事。一个轻轻的拥抱、一张小小的纸条、一份感激的心情……平凡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你感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你在学习和生活之余,有一点时间来关照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体味一下人生的美好,让你懂得以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接纳别人、成就自己,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希望,给别人带来真诚的祝福。
  • 读《鬼谷子》学生活

    读《鬼谷子》学生活

    如果考察古今历史,就可以知道:圣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就是做大众的先导。他们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做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和把握事物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他们能精心策划各种事件的开头和结尾,洞察人们共同认可的道理,预见事物变化的征兆和形迹,从而掌握其关键之所在。所以,圣人在世界上作用是一样的,始终是奉守大自然阴阳一道的变化规律,并以此驾驭万物的。事物的变化虽然无穷无尽,但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因此,圣人要始终把握万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明辨其中的来龙去脉和先后次序,并以此来衡量他人的权谋和才干,比较他们的才艺的长短。
  •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初出茅庐和久经沙场的职业经理必不可少的人生和职场指南。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律,这是经理人日常工作中时常涉及的三大领域。掌握了这三大领域的知识,也就等于拥有斩荆披棘的武器。我们只想对你说:请阅读这本书,这样,武器就永远在你手上。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二次元之音寻

    二次元之音寻

    容颜易老,韶华易逝。我愿化作你眸中星辰,宛如璀璨星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沙雕偶像是总裁

    沙雕偶像是总裁

    “哇哈哈哈哈嗝,你是真的,我有生之年居然见到了真的”刘朵朵激动的在王俊哲身上摸来摸来确定这不是在做梦。“你摸够了没有,都给你说我是真的了,我王俊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会骗你个小屁孩,哼哼,可笑,快放开我。”
  • 炼气世纪

    炼气世纪

    “‘天’,已经数不清几个万年,我就像个白痴一般,始终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间,如今我又如你所愿,再度只身到你眼前,只是今回,我定只此手中剑,剥了你脚下黑龙,戳破这狗屁云天。”忘却前尘,再临霜天,仗剑狂歌,俯瞰苍天,且狂,且醉,且疯癫。且看肆意潇洒小道士,闯荡炼气世界。
  • 旋风少女之李恩熙复仇归来

    旋风少女之李恩熙复仇归来

    自从百草与婷宜的比赛结束后,百草的胜出不仅赢得了参加世青赛的资格,与婷宜。。。。。
  • 灵与兮

    灵与兮

    若是两情相悦,必是中了特等彩票的运气,然而世间多半是单向的,这是一段关于灵与兮的故事,爱情总是归于平凡琐碎,却也有着撕心裂肺,这是一段向死而生的爱情。这是一封献给“灵”的长长的情书。
  • 颜路传

    颜路传

    碌碌无为三十五载,竟一朝穿越,是机缘,还是阴谋?蛮荒古兽、妖魅神祗,他该如何应对?倾城爱恋、宿世仇怨,又该何去何从?是靠极致灵脉,还是靠灭天功法,皆不如一颗不屈的心!颜路一步踏出,激起的层层涟漪直逼这个无垠时空的核心……
  • 摊牌了我签到成为欧皇

    摊牌了我签到成为欧皇

    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没想到换来的确实疏远,不装了,我是欧皇,跟你们摊牌了!欧皇气质附体,即便你有亿万家产,也氪不过我的欧皇气质!本书又名《美女总裁疯狂爱上我》《我的运气为什么这么好》
  • 绝色王妃闹古代

    绝色王妃闹古代

    她无缘无故的穿越,爱上了古代王爷,先后当上了那个国度的明珠。皇帝爱她,却不得不转让,因为他爱的是自己亲弟弟的女人。“你是谁?”当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时。他失忆了。她悲痛欲绝,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