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5900000021

第21章 赵德发(1)

1.余生再无战略

赵德发

看到这个题目,有人肯定发笑:一介书生,谈何战略?不过,身为赵括后人,来一回纸上谈兵,也算是继承吾祖遗风。

在我五十余年的生涯中,是的确有过战略考量的。

一是战略抉择。我二十四岁那年的一个秋夜,看了一篇文章之后突然想当作家,念兹在兹不能自已,从一个乡村教师干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还是贼心不死。三十三岁那年的春天,我反复考虑一个问题:这一生该做何事?思来想去,终于决定弃政从文。

二是战略准备。我可能是“50后”作家中第一学历最浅的:小学没毕业,初中只上了四个月。几乎是胸无点墨了,却斗胆要当作家。为了打基础,我先上电大,后进山大作家班,把大学中文课程扎扎实实学了两遍。除了这两次正儿八经的学习,几十年来一直苦读不辍,并且保持着记卡片、记笔记的习惯,让我的写作深深受益。

三是战略规划。1994年,我决定用系列长篇小说全面反映中国农民上百年来的命运,用八年时间写出了《缱绻与决绝》《天理暨人欲》(原名《君子梦》)《青烟或白雾》。我还想用长篇小说表现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存在形态,有了儒家文化题材的《君子梦》之后,又用八年时间写出了当代汉传佛教题材的《双手合十》和当代道教题材的《乾道坤道》。

其实,一个天才作家,依赖天赐、天启、天助,用不着什么战略。像我这样缺乏天分的愚夫,很难指望老天,只好采取鲁笨之举。

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现在我已逾知天命之年,应该懂得。我想,写出“农民三部曲”和“佛道姊妹篇”,我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主要事情大概已经做完。另外,到了这个年纪,也该去一去执着心了。所以我今天说,余生再无战略。

余生再无战略,战斗激情尚有残留。今后遇到合适的题材,我还会去写。如有新作问世,朋友能说一句“老赵刚写的这个东西还不错”,那就是老赵的意外之喜了。“宝刀不老”这话我不爱听,因为我从来就没拥有过宝刀。

随缘任运,了此残生,幸甚,快哉。

2.端灯的是谁——赵德发印象记

夏立君

“一屋孩子轰地笑了,苟老秀才的眼也冒了绿光。他将双手伸到木墩腮边,拇指和食指捏耳垂,余下的指头抠腮帮骨,两手皆然。木墩刚想起这种玩法叫‘老嬷嬷端灯’,一阵剧疼便令他浑身打起了哆嗦……”

这是赵德发小说名篇《蚂蚁爪子》中的一个细节。小说读了多遍了,每读到这个细节仍忍俊不禁,仍不由自主地伸出双手到自己腮边比试,体会“老嬷嬷端灯”之刑的滋味。这时,苟老夫子似乎幻化成了赵德发,或者说是赵德发幻化成了苟老夫子。明明知道苟老夫子这个“散馆”先生与创造他的作家之间有天壤之别,但这种幻化还是不时涌现。读赵德发的许多作品,常常会有这种幻化。不光那一个个人物在你大脑里活灵活现,创造他们的这个作家的形象也会时时顽强地冒出来——他创造了那样的人物,他说出了那样的话,他在幕后操纵一切。而我很熟悉他,熟悉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欢欣与苦恼,他的思维特征。读其他作家的作品,便少有这种联想和感觉。

赵德发是我身边的作家,是我最熟悉的作家。他虽只长我五六岁,却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前辈,是我的良师益友。身边有这样的作家,和没有这样的作家,是大不一样的。他出现了,他成功了,我便有了亲切真实的榜样和参照。赵德发或许不能算成就最高的当代作家,却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当代作家。他的出现,也可看作是我的某种幸运。

20世纪90年代前后,赵德发作为文学新星从沂蒙山冉冉升起,渐渐成为有能力有实力跻身中国文坛最前列的作家。可以说,几十年来,从沂蒙山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作家,赵德发是最成功的。我和他拥有同样的生存背景,近似的生活阅历。他那些震动文坛的作品,把我这个也是从那片泥土里挣扎出来的人,又一次一次摁进那片泥土里,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创作和人生。他发表和结集的所有作品,我应当是全读了,部分作品是一读再读。我们的“营养基础”本来是一样的,区别是赵德发和他的作品,又成了我的一个重要营养来源。他能搅动我五脏六腑,刺激我脾胃,激活我情思。我景仰的当代作家不少,但我对他们,基本只能读其成功作、代表作,只能作有限的研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赵德发,我主要读其作品,见面机会很少。2000年初,我自县城调至日照工作,赵德发便成了我随时可以请教的师友。我完成了作品,常常先发给他,请他批评,他有时也把刚完成的作品发给我看。我一直以写散文为主,也算略有成就。但我心底里有这样一种“偏见”:只有能写出好小说来的作家,才是真正的作家。我对赵德发及莫言、张炜、刘震云等这些有强大叙事能力的作家由衷敬佩,并盼望自己也拥有那样的叙事能力。2005年前后,我试着写了几篇小说,把其中的一篇发给他,他看了后马上复信:立君,成了,祝贺你。他接着打电话谈了具体的修改意见。这个小说不久后在《山东文学》发了头条。为了别人的一点进步一点成就,他都是由衷地高兴。我一个中篇被《小说选刊》转载,他逢人就提及,他自己的作品引起重视乃至轰动,也没见他这样念叨。对我是这样,对其他人也是这样。日照文学圈风气正,总体水平较高,与我们拥有这样一位仁厚的师长、兄长是分不开的。成就很高的作家很多,但赵德发距我最近,最亲切,对我的成长最管用。当然并非距离近了就一定好,因距离近而嫌隙丛生的情况也不少见。赵德发周围却没有这种现象。这几十年来,为官弃文、为商弃文是寻常现象;为文而弃官,在中国文坛却是极其罕见。他弃的还是个常人眼里的“热官”——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级别不高,前景很好。三十岁上任,三十三岁辞职去山大作家班学习。从他的这一非常之举,就可解读出他为人为文的诸多内涵。他的为人,始终有教育工作行政工作历练出来的方正严谨,是个最少文人气的文人。一个人,一个作家,他的分量,他的质地,这实在是很清楚的一件事。如果偶遇有人对他有微词,我想到的首先是老祖宗那句很厉害的话: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评论界视赵德发为写农村、农民的大家,其《农民三部曲》可与张炜《古船》、陈忠实《白鹿原》比肩。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郁,但用“乡土作家”来套他显然是不行的。他不是玩味陶醉于乡土,而是立足于乡土上的深情回望、有力反省。他的土地是儒家土地,情思是儒学情思,他把故土置于中国文化这一大视野大背景之下予以深刻审视。因此,他才能写出深度,才能为当代文学提供一些新东西。最近三五年,赵德发先是完成了以汉传佛教为内容的长篇小说《双手合十》,最近又完成了以道教为内容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乾道坤道》。前一部出版后我马上读了,后一部未出版就读了。可以肯定,这两部长篇都是深具开拓性并能提供新东西的作品。不少人奇怪,赵德发怎么由写土地一下子转到写宗教了?不奇怪,赵德发在精神上是能够出入于儒释道的。他在创作中,接通了传统文化之脉。他写的其实是同一个东西。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元曲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唐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耀眼的珍宝,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文明最闪亮的明珠;宋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另一朵奇花。
  • 林徽因文集

    林徽因文集

    看林徽因如何洞察生活,历练尘世,镌刻众生,描绘万象。
  • 诗囚:孟郊论稿

    诗囚:孟郊论稿

    孟郊(751—814年),字东野,开中唐一代诗风的大诗人,与韩愈并为“韩孟诗派”领袖。常与贾岛合称“郊岛”,有“郊寒岛瘦”之说。孟郊诗里名句众多,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他写诗主要不靠巧对、机心,他的风格来自他瘦硬、沉潜的精魂,归根结底,来自他磨难重重又不屈不挠的人生。他独具一格的艺术气息,使人一见就能识别。一千多年过去,诗歌风派的一波波巨浪,淘去了许多诗人的面影,但淘不掉孟郊的声音和风貌。韩愈曾表示,愿做孟郊的“小跟班”:“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
  • 珠玉词

    珠玉词

    《珠玉词》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的传世词作,其词承南唐冯延已词风之“俊”,又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语言明净清丽,融思于情,抒情含蓄柔婉而富有诗意,流露出词人对人生的眷恋和相伴而生的惆怅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便是第一境界,而“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热门推荐
  • 佑其安然

    佑其安然

    安国长公主苏意,重生归来,便不会在让上一世的一切重来,今生,她要护下所有人。
  • 诛仙里的师姐太淘气了

    诛仙里的师姐太淘气了

    张平安穿越到了《诛仙》世界,并成了主角张小凡的儿子。厌倦打打杀杀的他,本想像周一仙那样,周游世界,手捧西瓜,看神仙打架。可是事与愿违~被收进“小竹峰”不说,每天还被三个师姐逼着修炼。……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衣袂飘飘,仿佛神妃仙子的女子站在海边的礁石上,面带寒霜的看着垂头丧气的张平安。“小师弟,别怪大师姐心狠,要怪,就怪你不争气!一天了,你的御雷术仍然没有丝毫长进!”女子说完这句话,手中轻轻一弹,绑在张平安身上的风筝“呼”的一下飞上了高空。紧接着女子咬了咬薄唇,伸出洁白的小靴子对着张平安的屁股轻轻一踹……“轰隆!咔!”“二师姐,救命啊!!!”张平安一边捂着屁股,一边跳着脚享受着漫天神雷加身的滋味~……神啊,救救我吧!
  • 雪落残响

    雪落残响

    穿越不是机缘巧合,若非好意便是阴谋。阴谋让我遇见你,爱上你,然后忘了你。那么,姻缘呢?———————————————————————本文历史架空,说是穿越时空,其实是穿越结界。涉及魔法、咒术、灵力异能等一些列空想产物,又有神兽萌宠出没打酱油。其中世代恩怨复杂,血统关系更复杂。且看谁是终极大BOSS。
  • 飘(英文原版)

    飘(英文原版)

    《飘》是美国有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1937年,她因本书获得普利策奖,1949年,她在车祸中罹难。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GONE?WITH?THE?WIND?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本书讲述的故事是:美国南北战争摧毁了佐治亚乃至整个南方的经济,黑奴重新获得自由,昔日奴隶主养尊处优的好时光随风而逝,飘得远远的。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放下臭架子,努力奋斗,不然只有死路一条,连亚兰大上流社会的中坚分子也不得不降贵屈尊,卖糕饼的卖糕饼,赶马车的赶马车。生动再现了美国佐治亚州在内战及重建时期的情形,传神地刻画出在传统社会崩溃瓦解时,人们如何应付这场社会巨变的艰辛过程。?小说《飘》在战争的背景下,道出了战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
  • 逃妃,逃跑要用力

    逃妃,逃跑要用力

    悲催不,莫名其妙就穿越了,还生死由命?不跑是傻瓜好不好!说走就走!
  • 构建青春“性”防线

    构建青春“性”防线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用书作为国内首部中学生防性侵教育读本,本书无疑对一线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有极好的借鉴作用,对于中小学生也有指导作用,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花季""雨季",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 焰烬

    焰烬

    熄灭的太阳,沉睡的灵魂。一个匪夷所思的梦魇,开启了一段动人心魄的冒险。烈火焰烬的背后,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穿梭降临在不同的世界,只因那颗即将毁灭的太阳。如果恒星都无法做到不朽,那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末日与未来,毁灭与重生。究竟是世界塑造了人生,还是人生形成了世界?这是一部关于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回归自性之书。
  • 锐读(第1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1期·悬疑新主张)

    中信出版社出品,《锐读》是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创作的悬疑推理类系列书籍。《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一个个怪谈与诡闻。
  • 约定我们的未来

    约定我们的未来

    这是一本甜文,真的甜!(我承认我在水字数,嘻嘻)
  • Locrine - A Tragedy

    Locrine - A Trage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