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28300000014

第14章 猎人逻辑(6)

发行定价是IPO发行的非常关键的一环。8月4日,百度上市的前夜,李彦宏和CFO王湛生在高盛的办公室开上市前的最后会议。对于这个发行价的斟酌,李彦宏、王湛生他们最后给出的定价是27美元,发行4040402股。本来高盛团队最初定价为17-19美元,但看到路演开始后百度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又调价为21-23美元,但善于洞见未来和高瞻远瞩的李彦宏将它提到27美元,事后证实即使27美元还有很多上涨空间,但是为了稳重起见,还是将之定在一个比较保守而稳健的价格,在体现百度价值的同时又预留很多上涨空间。

就在那一天,得到李彦宏通知的已经离职的徐勇和毕胜已经到了美国等候(徐勇在2004年11月离职,毕胜在2005年7月离职)。第二天上午10点正,李彦宏夫妇、徐勇夫妇和王湛生、毕胜以及百度投资经历和坤等百度上市团队在高盛总裁的陪同下来到了高盛的交易办公室。据说,会议开始的时候,一个投资人老头儿乐呵呵的拿一张白纸让大家填写对百度最终开盘价的猜测。事后毕胜回忆说,他当时填写的是46美元,但没有看见李彦宏写下多少。事实上李彦宏当时根本没有去填写自己到底赌注是多少,因为他心中会持有百度一个可以乐观接受的价格,这个价一定高于27美元,可是具体多少,他不会说永远也不会说出。“后来毕胜在《电脑报》采访的时候说道,”李彦宏话始终不多,很沉稳,看不出紧张的样子,这是他一贯的风格。

当报价超过45美元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欢呼了,整个场面沸腾了,毕胜后来说他看到徐勇夫妇和李彦宏夫妇都热泪盈眶了。纽约时间上午11点35分左右,第一笔交易完成,股价涨至72美元,上涨200%。第一笔交易出来之后,李彦宏给刘建国打了一个电话。本来要说很多话,但只是说了两句就说不下去了,刘建国那边也非常激动。

纽约时间8月5日下午2:40分左右,李彦宏团队前往NASDAQ纳斯达克交易所。当在交易所大楼下面纽约第43街下车的时候,李彦宏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驻美记者的采访。下午3点整,李彦宏带队进入交易大厅,进行闭市仪式的演练。下午4点钟,李彦宏在分别与投资人、银行家、上市团队合影留念以后,启动了2005年8月5日纳斯达克的闭市仪式。他在交易所大厅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当天晚上举行庆祝晚宴,在晚宴上李彦宏和投资者亲切交谈。晚宴上,很多人都到台上做一个发言,而李彦宏的发言最短:只说两个字“谢谢”。

在交易的两次休市期间,李彦宏两次接受了美国CNBC同一天对他的采访。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CNBC,此外,《福布斯》、《财富》杂志等众多美国知名媒体也都对李彦宏进行了专访。

2005年8月10日,百度完成IPO后,李彦宏启程回国,11日凌晨抵达北京。至此,在百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纳斯达克上市神话暂时告一段落。在8月5日整个交易的当天,李彦宏给人最深刻而强烈的印象是“激动不已”。当交易价格超过42美元的时候,他激动了;当第一笔交易结束,他给刘建国打电话的时候他更是激动;当晚宴上发言的时候它只是说简短的“谢谢”两个字。他的激动情绪里面包含着成功的辛酸和喜悦,如果说此时的激动是海面上狂风翻卷着的巨浪,那么在李彦宏的心底则是大海深处那久久平静的海水,因为他在激动和欢悦之下沉浸着一种冷静的思考、分析和判断。他知道,此刻百度股票有着惊人的表现和多个新的记录是因为它是李彦宏本人和百度团队智慧的得意宠儿,在一个确切的时机进行的确切选择。

2005年7、8月份,百度在资金实力、人才团队、渠道体系以及产品结构等内因和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市场概念股、竞争对手等现状等各种外因已经逐渐融合而接近到临界点,同时选择上市对于百度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已经不言而喻——可见,这次上市的成功各种有利条件和天时共同促成。因此,李彦宏知道上市之后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所以他绝不为了这点暂时的成功而欣喜若狂,甚至冲昏了头脑,而是在回忆、体验之前所做的努力过程而有所激动之后就陷入沉静的苦思:下一步怎么办?

据说,在筹备上市的过程中,即上市前的约8个月左右时间里,李彦宏一直缄默不发,恬退沉静——这段时间应该是自从引进google之后的时期,包括收购2005年2月收购上海企浪的时候也非常低调,很好接受外面采访,极少声张,而是勤勉努力,坚韧运筹,一边加强巩固渠道——比如就在这一时期里收编3721残余部队坐收渔翁之利,收购上海企浪等,一边默默充实自己的人才团队,就在04年已经接触05年1月便邀请梁冬加盟,为提升百度的品牌和市场公关能力切实的打造基础。2004年4月迁入理想国际大厦,同时将百度员工扩充到300多人。随着国际资本市场局势的渐渐成熟,李彦宏经过长久的瞄准和准备,时机一到,最终就时机一到就稳稳抓住不放。

自从2001年9月份走向前台之后,李彦宏便着手从各方面来进行百度综合实力的提升:通过“闪电计划”等措施来提升技术,打造强有力的渠道体系(如百度从2002年起建立渠道体系,随后两年进行渠道的扩张和整合,比如05年进行渠道收购和收编3721残余;收购好123提升流量;通过搜索大富翁游戏、万人公测、百度联盟等市场营销活动来提升百度的品牌效力,切实而稳妥的组建人才团队:04年2月提升朱洪波担任百度首席运营官;2004年李彦宏就和梁冬开始接触,05年1月加盟百度;04年9月引入王湛生担任首席财务官,在技术人才上又有来自北大计算机系副教授的刘建国,此时的百度已经具有300名员工。可见,到了04、05年间,百度不论在人才团队、业务模式、技术力量和渠道体系等已经确立了雄厚的基础实力,同时在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上也已经占据行业的头把交椅。

聪明的潜伏者不会永远的偏安一隅,不会消极隐退,而是藏锋守拙,伺机而出。君子动静有序,不守常道,潜伏准备时可以一言不发,爆发出动后就要一鸣惊人。上市了,当然也要表达一下,发自内心的声音。上市当天,李彦宏接受央视驻美记者的采访,接受电视网CNBC的两次采访。而在后来的那些天里,李彦宏接受了国内国外众多媒体的采访,才访谈中也陈述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战略主张。比如,2005年8月13日,即就在回国后的第三天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最担心的是别的公司也专注做搜索。但是随后不久,李彦宏便逐渐从媒体视线里隐退了,从而开始专注的、谨慎而沉稳的考虑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因为他知道——其实就在04年引进google资金融资的时候,他已经准备着着这一天的到来——百度一旦上市之后马上就开始和真正的对手google正面交锋,就在百度上市后的第二天,google高调宣布了在华找到了两家代理商,其中一家是实力雄厚的中企动力。

在《李彦宏百度世界》这样叙述:“2005年12月22日,”2005~2006年度中国互联网产业品牌调查“揭晓会上,到台上领奖的不是李彦宏而是梁冬,可见,这时候的李彦宏已经又开始沉静下来专注与公司的治理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了。”

启示:艺术的爆发

市场时机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不论在证券投资、创业、企业融资还是企业的运营上,市场时机总是任何项目成功运营不可或缺的条件。能不能看准某一市场时机,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某个市场的发展和运行的历史、特征、概况、现状以及某个时段或当口的各种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呈现的某种势态进行有深度的把握。当然企业领导者未必都能在每个市场领域都面面俱到,但是一个企业的对市场时机的专业研究程度要归于于其团队的整体实力,而这又和企业领导者对市场时机所持有的观念、决策和认知水平息息相关。

对市场时机的判断来源于企业相关项目团队日常对市场的研究成果。时机抓住得准,就给企业带来事半功倍的发展效果,是企业如虎添翼,高速发展。可是,如果看到了时机,企业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实力去抓住,那将会错过很好的发展机会。而企业的这种实力需要积累和充实,需要培育和准备,在这种准备过程中,聪明的企业领导者应该保持低调,谨慎沉静,隐蔽蛰伏,只有当时机到了才一举爆发。

为了更好的把握时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敏锐观察市场。

要把握和抓准时机,当然要知道时机什么时候降临。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关注和研究市场,对市场了解和把握没有深度,甚至肤浅,那么也就无法看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时机。李彦宏对百度上市时机的正确判断,其中包括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对多年来纳斯达克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概念股在其中的表现,比如2004年中国网络概念股盛大等股票在纳斯达克的活跃表现就为百度获得投资者的认同带来示范效应,同时谷歌04年上市也为具有同样背景的百度开创先例。这个都为05年百度上市带来好的时机。如果李彦宏不敏锐观察市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第二、在全局的立场上来认准时机

时机有多种,有些时机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没有意义;有些时机在短期内可能无法使得企业盈利,但是放在企业的终极愿景和长期发展来看,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比如,李彦宏决定在2009年12月1日全面切换凤巢系统,在11月份的内部会议上百度高层一致反对他的这个决策,但是宁愿以暂时的巨大损失为代价来获取凤巢的成功切换,可是结果表明,切换后百度收益还是良好。如果放在一个终极愿景来看,这种切换的意义还更大。可见,李彦宏站在百度全局的立场上在一个客户逐步接受凤巢的好好时机进行全面切换,结果证明他这么做是正确的。

第三、在时机到来之前的准备过程要低调冷静。

为时机而作的准备,应该是信念坚定而又低调隐蔽,沉静以待。因为如果高调张扬,就容易暴露在自己的目标,同时也容易将时机的一些空隙留给对手抓住,容易暴露自己的精华部分,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更多压力。李彦宏在为上市而作的准备过程中,沉稳低调而藏锋守拙的进行了第三次融资和收购好123等举措,不过这些他都在沉静中进行。于是这些行动都取得成功,——当然没有成功收购深圳移动时代,可是这没有对后面的上市造成明显影响。所以,在为时机准备时要低调。

同类推荐
  • 大单品品牌

    大单品品牌

    未来十年,中国市场将出现两股潮流,一是中大型企业从传统的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研发、设计、品牌、商业模式)的向上游升级的潮流;二是大批中小企业,仍然是依靠资源驱动和机会驱动,依靠产业链中下游特别是产品和渠道环节的努力,奠定企业实力基础的潮流。这个二流合一的现象,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长期存在。它将是中国经济未来若干年的主流现象。中国从此将进入大单品制胜的时代!
  • 会赚钱的抄底高手

    会赚钱的抄底高手

    本书是一部有关个人投资理财的通俗读物。全书以通俗流畅的语言,细致地分析论证了个人投资理财的规律和理念,并结合大量生动的实例介绍了一些方法技巧。
  • 哈佛领袖气质课:领导无形,管理有道

    哈佛领袖气质课:领导无形,管理有道

    《哈佛领袖气质课:领导无形管理有道》由兰涛编著。所谓的“领袖”,不仅在一个团队中充当着核心角色,同时还能够通过言行指引团队出色地完成目标任务。在他们身上有着积极的价值观和强烈的使命感。千万不要以为“领袖气质”离自己很远,其实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并不一定都是高层管理者,无论在大团体还是小团队中,总会有个能够说服他人、引导他人、调配他人的人出现,而这种人往往就是具有领袖特质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领袖气质”也可以被认为是人格魅力的一部分。而这魅力是一种无形中能影响他人的力量,这是卓越领导者身上具备的特质。
  • 跟我学做生产主管

    跟我学做生产主管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产部门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生产部门领导者的生产主管只有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讲究领导艺术,才能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系统阐述了生产主管应具备的各项技能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及其在工作中必备的管理技能。通过阅读本书,您将了解生产主管不可或缺的管理能力与技巧,掌握目标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方法,熟悉生产主管的管理职能,掌握生产主管的管理方法,掌握质量与品质的控制方法。本书是生产主管职业化学习的必备读本。
  • 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

    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

    本书不是小说,不是学术著作,不是模板集,也不是关于成功的励志书。它只是一本以故事为叙述形式的项目管理说明书。如果你看完之后说“这个故事真有趣”,作者会觉得很遗憾;如果你说“这个故事教会了我如何管理项目”,作者会大大地张开双臂——庆祝《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的目的达到了。读完《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会让你明白:只要在职场混,人人都需要懂项目管理;只要手头有工作,人人都可能是项目经理。项目管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是像做红烧肉一样简单的工作技能。
热门推荐
  • 谁知梦里花落

    谁知梦里花落

    他清冷孤傲,初见他时,人群中一记飞马奔驰而来,马上之人扬手一鞭将方才踢人的侍卫摔倒在地,人群中一阵额首称赞,他骑马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带起一地雪花飞扬,而我只能远远地模糊却又清晰地看见那俊美的面容上,是旁人无法企及的骄傲矜贵。他是尊贵骄傲的傅府三少爷,一见倾心,再见他时听他叩着手指冷冷的问:“我不知道我的手指有什么好看,要叫你一直盯着?”他的痛,他的隐忍,他微侧脸旁的眼眸……是我一生无法摆脱的蛊。
  • 阿毗昙心论经

    阿毗昙心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影圣渊

    剑影圣渊

    一个神秘的传承,一把奇特的巨剑,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都与他有关,他是谁呢?都市青年江皓逸被折磨而死,却意外来到了自己的故乡,靠着一个传承,一把巨剑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神话
  • 少年行

    少年行

    《少年行》是一部写少年成长的纪实小说。主人公在现实的威逼和诱惑下,苦闷呻吟,不知所措,甚至荒诞百出的人生经历,影射时代对于一代人的残压迫。也许,每个人的青春都经历过残酷,只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残酷样本,残酷的方式和风格不同而已。
  • 入我心中

    入我心中

    这是一位闷骚内向女和一位细心暖心男的故事。
  • 牵手放手拥抱

    牵手放手拥抱

    什么时候喜欢上的?不要问,问了就是爱上了。
  • 王源我们的雨季

    王源我们的雨季

    同样是吃货,同样是傻瓜,同样萌萌哒。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王源我与你的雨季是不是会一直一直走下去?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我一直以为林晚和他会在一起的,可是林晚等了四年,期盼着星星出来,可是后来…后来天亮了
  • 我们无悔的佑年

    我们无悔的佑年

    同一类人,同一个圈子。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出众的外貌,我们就如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样,埋没在普通人的光怀里,无法自拔。日日夜夜的重复着学生这一辈子该做的事,驼背的腰,近视的眼,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在颟顸的渊薮中,为了重复这千万人所走的路,我们甘愿如此的傀儡下去?是啊,青春无悔。世人都在念叨这个词,匆匆的来匆匆的离去。它究竟是将佑年的一生绽放精彩至极,还是因一时的贪念挥霍了一生?
  • 逝去的点滴

    逝去的点滴

    三个人生分叉路口,四个好友,四种未来。人生就是不断的遇见和逝去,唯有那最好的时光留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