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06300000033

第33章

在德里达那里,并没有以书写中心主义替代语音中心主义,也不存在二者对峙的问题,而是不断的建构,又不断的解构。“因为人们既追求这种在场又害怕这种在场。替补既违反这一禁令又尊重这一禁令。正是这一点使文字成了言语的替补。”([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第227页。)在这里,德里达进一步揭示了在场的困境。

然而,这种替补只是将言语变成了文字,仍然没有完全解构形而上学的问题,因为文字自身并不能彻底摆脱语言学而独自存在。德里达不可能避免自己成为一种形而上学,他也同样不能终结对形而上学的解构。在西方哲学的历史中,解构与建构发生着不断的相互生成,这是思想的根本性之所在。

形而上学的终结也许并不意味着消亡,而只是表明哲学的危机及其所酝酿的新的发展可能性。尤其是预示着,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将会出现。德里达就反对那种认为哲学已经完成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德里达不仅没有终结与完成解构,他对解构的规定也同样会被消解,并以自己的哲学成为一种形而上学,而为哲学、思想开启了一条永远的、不可穷尽的解构之路。

六、论身体与心灵的相互生成

身心问题即身体与心灵的关系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其重要的问题。自从柏拉图把身体与灵魂作为二元的观点提出以来,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身体与心灵的二元性及其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基本预设与根本立场。针对身心问题,现有的各种理论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见解,同时,由于身心问题的极其困难性,它们也都存在着自身的问题。考虑到这些理论与观点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生成论出发,力图为这一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身心问题上,生成论并不否定各个学科研究的意义,以及学术思想所呈现的多元性,而是力图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揭示一种新的可能性。

1.身体、心灵的存在与身心问题

一般来说,人的身体主要指人的各种生理组织及其整体。就人的心灵而言,它不是我们的头脑(在这里,头脑是大脑、小脑及脑干等结构的总称),它也不是我们的心脏,但心灵又总与我们的头脑、心脏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心灵不是我们的肉体,但它就在我们的头脑、心脏与肌肤里。

当然,这种生理学的一般规定,既不能被我们所忽视,也不能限定甚至替代身心问题所涉及的身体与心灵。身心的问题及其提出离不开西方哲学的语境,尤其是柏拉图主义的西方哲学的传统。柏拉图把世界分为理念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从而开启了西方哲学及其二元论的先河,也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的根本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身心问题才能够得以存在并加以探讨。

那么,身体、心灵是如何存在的?它们又是如何关联的呢?这些问题既是非常重要的,又由于其非自明性,它们成为了困扰人们的难题。在笛卡尔那里,“精神和肉体是完全对立的。肉体的属性是广袤,肉体是被动的,而精神的属性是思维,精神是主动而自由的。这两种实体绝对不同:精神绝对没有广袤,肉体不能思维。”([美]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第315页。)笛卡尔虽然并没有排除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他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

这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所规定的二元论。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理念。

当把这种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及其关系,应用到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上去,就是身心问题的原初语境。在柏拉图与整个古希腊哲学的语境里,灵魂是神圣的、不朽的、单一的、不变的东西,而肉体则是世俗的、有死的、杂多的、变动的东西。灵魂越是离开尘世的羁绊,便越能进入神圣的、智慧的世界,获得自由与净化。在这里,柏拉图把身体看成是灵魂的坟墓,身体是可以毁灭的,而灵魂却是永存的。

在当代思想里,身体问题显得特别的重要。“虽然,关于身体的感觉经验在被削弱,以及在很大程度上,现代西方人把人与世界感觉接触的主要方式限定为看和听,但身体仍然为思想保留着根基。”(Ian Burkitt,Bodies of Thought——Embodiment,Identity and Modernity,SAGE Publications Ltd,1999,67.)这既表明了对柏拉图观点的反动,同时也强调了身体之于当代思想的重要影响。

在柏拉图那里,灵魂在肉体死亡后仍然是不朽的。在这里,身心问题表征为身体与心灵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作用的,以及在这种关系中,谁更为根本这样一些问题。“很清楚,如果一个人把他的身体和心灵当作两种不同的东西区分开来,就会产生如此巨大的难题,以至任何荒诞不经的理论,只要提供某些关于消除这类难题的希望,就会显得似乎有理。一旦把身体和心灵割裂开,就会产生足以使哲学家们世世代代去研究的种种问题。”([美]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第17页。)这表明,身体与心灵的分离使身心问题突显出来,二元论在身心问题上所遇到的困境也日益严重。

当然,即使如此,在身心问题的回答与解决上,也不是任何自以为是的观点都是有意义的。在西方哲学与思想中,身心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不仅是因为它关切于柏拉图以来的二重世界及其关系,还涉及到主客体及其关系、主客观及其关系,以及唯物、唯心及其关系等一系列重要的哲学问题。

因此,对身心问题的探究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这还是一个极其困难的谜题。而且,对身心关切的忽视既是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这些困境直接导致的必然后果。自从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关于身心问题提出了众多的学说与观点,它们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些学说、观点自身也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

基于这些观点及其所遇到的困境,我们力图从生成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透视。在这里,生成论把生成作为现象学所说的事情本身。“我们的身体是这个世界上许多身体中的一种,但它却以不同于别的身体那样的方式被经验,不少的作者已经考察过我们的肉身是如何给予我们的。”(Robert Sokolowski,Phenomenology of the Human Pers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194.)在这里,身体这个独特的存在者,不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也并没有仅仅在主体、实体的意义上使用。

与传统的主体、实体不同,身体一开始就是生成性的。心灵的存在也同样如此,并没有一个完全隶属于某一器官的、实体的心灵。而且,身体与心灵的关系,不是静态的、凝固的,而是生成性的。

2.关切的忽视与身心问题的困境

在身心问题上,二元论、一元论是两种经典的、且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思想,许多关于身心问题的观点、见解都与之相关联。但是,这两种观点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它们都没有真正而有效地致力于身与心的关切中去。

罗蒂质疑了身心问题成立的前提,在他看来,“关于存在着有关心身的问题的看法,起源于十七世纪人企图使‘心’成为一种自足的探究领域这种观念,它试图对心理过程提出一种准机械性的论述,以便以某种方式认可某些知识主张和拒绝另一些知识主张。”([美]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三联书店,1987,第106页。)当然,这并不是说各种身心观都没有关注身心之间的关联,而是说它们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属往往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关于身心问题的许多重要的看法中,要么把身心处置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二者之间的关联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在阐释上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如二元论者所坚持的那样;要么把身心看成是一个整体,表面上好像解决了身心问题,实际上是回避与取消了身心问题,如一元论。

其实,从一开始,柏拉图就持二元论的身心观。他认为,身与心是二元的,心的描写是不变的,而身的活动是变化的。后来,新柏拉图主义、法国的笛卡尔,以及笛卡尔主义者均持这种二元论的思想。柏拉图以回忆说来解释身心相互作用的问题,笛卡尔则以松果腺作为身心的交会点。

总之,“笛卡尔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心灵与身体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因果作用。但是如果心灵与身体是两种不同的实体,那么就难以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可能的。”([美]约翰·海尔:《当代心灵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22—23页。)笛卡尔既强调了身体与心灵在本体上的分离,同时又关注二者的交互作用。二元论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对这种相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解释并不合理。

在二元论的基础上,笛卡尔提出的身心交互作用理论,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但也正是他把这一问题带入了繁难,使之成为了真正的形而上学问题。之后,笛卡尔主义者则以偶因说、二时钟说来阐明身心问题,但仍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学理问题。

一元论把身与心看成是一个整体,包括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与中立一元论等各种学说。在贝克莱看来,既然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那就意味着感觉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因而一切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也即,认识的对象是观念,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它们不可能离开心灵而独立存在。显然,贝克莱的这种思想难免陷入极端的唯我论,同时,这种观点忽视了身体的作用与意义。

英国的霍布斯与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灵即大脑,身心问题是大脑反映事物的认识过程的问题,但他们忽视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此外,罗素、詹姆斯还提出了中立一元论。这些一元论的根本问题是它们简单地取消了问题,在身心问题的解决上都有其难以克服的困难。

作为自然主义者,桑塔耶纳认为意识是大脑过程的偶然现象,他把人类的精神活动理解为自然的运动,并力图超越传统的二元论与一元论及其对立。这些观点的主要问题在于,它们把身心问题归结为心灵及其对身体的反映问题,由于其过于简单化难免失之偏颇。

与身心相互作用相类似的解释是身心平行论。斯宾诺莎认为,思想与事物是平行的,身与心也是平行的。莱布尼茨认为,心灵的单子是控制单子,它高于身体的单子,而上帝则以预定和谐控制身体与心灵,他力图调和心与身的分裂。但平行论的解释也缺乏足够的依据。偶因论是平行论的一个变种,但是,“很难看出偶因论比平行论有什么优越之处,也很难看出它对原版的笛卡尔的二元论作出了什么改进。”([美]约翰·海尔:《当代心灵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29页。)尽管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但偶因论与平行论的努力还是有意义的。

从语言分析的角度,身心问题还被作为虚假问题去否定。以拒斥形而上学为旨归的英美分析哲学,对“心”的概念及其问题进行了语言分析。在这方面,“现在我们可以说,心身问题仅只是洛克关于语言如何取得意义的不幸错误的结果,再加上洛克和柏拉图糊涂地企图把形容词当作名词来谈论。”([美]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三联书店,1987,第27页。)身心问题被当成是因语言的误用而导致的虚假问题,心的存在及其本性还受到了实证性的质疑。

但这并不表明,心的存在与身心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尼采强调的是生命的肉身性存在及其对理性的规定,但在他那里,心灵自身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海德格尔,意识与存在及其关系、主体与对象及其关系等问题,都不是本源性的,这些问题必须回溯到基础存在论的语境而加以阐释。在此,精神和意识的问题被存在所规定与消解,这也是海德格尔所遇到的难题。

3.作为心灵存在、具有心灵性的身体

其实,并不存在一种解决身心问题的终极办法。在身心问题上,无论是二元论、一元论,还是其它学说,都从各自的层面、维度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但这些诸多学说,都似乎没有揭示出:身体本身就具有心灵性特征,身体也是心灵存在的一种样式。在黑格尔那里,思维与存在统一于绝对精神之中,绝对精神是一切事物的本原与基础,他把身体归结为绝对理念异化的结果。

对此,塞尔作出了深刻的揭示,他认为,近代哲学在处理身心关系的问题上,实质上是一种还原主义的。还原主义将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将整体还原为各组分加以研究。塞尔认为心灵哲学的关键问题,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怎样表现事物的状态。通过意向性问题,塞尔把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结合起来。

身体既不可能归结为理念、灵魂,也不应该处置为纯粹的肉体。这里的困难在于,“无论我们选择心脏还是大脑,然而,在关于那些器官的生理学事实与思想、情感之间,似乎存在着巨大的隔阂。”(Robert Kirk,Mind and Body,Acumen Publishing Limited,2003,3.)任何只从特定学科出发的探究都存在着自身的局限。当谈论一个人的身体的时候,这种身体显然是人的而非动物的,心灵的存在是使人的身体不同于动物的躯体的根本所在。

根据行为主义,一切关于心灵的陈述,实际上都是关于身体行为和行为倾向的陈述。但是,行为主义忽视了人的心理、意识及其对身体行为的影响。功能主义把心灵状态归结为一种功能,认为心灵的状态就是大脑的功能作用。尤其是普特南的机器功能主义,虽然并不反对研究心理过程,坚持应该研究这些心理过程与生存、技术的关系。但是,功能主义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心灵在内在本性上对身体的关切。

同类推荐
  •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本书收入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的三篇文章,分别为《狂欢节与食人族——世界对抗的游戏》《恶会腹语》《为何一切尚未消失》。作者将现代性设想为一场肇始于西欧的冒险和一出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在西方宗教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价值标准被输入的所有地方不断重演的巨大闹剧。在全球性的媒体-虚拟-网络垄断或说霸权之下,人的存在显然只能以自身的消亡为代价。他只有以自身在技术层面的消失和融入数字技术的秩序为代价才能获得永生。
  • 迈向成功的境界:国学智慧新启示

    迈向成功的境界:国学智慧新启示

    本书是《通达人生的智慧:新解易经六十四卦》的姐妹篇,是作者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作者从诸多方面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易经》深邃玄妙的千古智慧,让人体悟管理运作,身心修养的哲理智慧,使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增长智慧。
  •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新天下主义》是著名学者许纪霖、刘擎主编的“知识分子论丛”(CSSCI)最新一辑。本辑是在“新儒家”再次进入公共视野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古典政治学思想,如何为当下复兴中的中国提供处理内外关系的思想资源。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新的力量格局,也需要新的理论将中国崛起的趋势正当化,以此抚平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而可能发生的国家间矛盾。扬弃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激活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天下”智慧,是一条必须引起注意的路径。许纪霖、刘擎、周濂、秋风……在本期共同阐释当代儒家精神。知识分子论丛,CSSCI来源辑刊。一线学者,一流视角,一个对话空间。以关心国事、有表达能力和号召力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以中外思想史、知识分子研究、政治哲学、社会理论及都市研究为核心,每辑聚焦知识界共同关怀的某个公共问题,为中国和全球知识分子的跨学科交往提供一个合宜的公共空间。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本书笔者将《道德经》之精髓总结出十大观点。若水、守弱是其主张,道出了柔克刚、弱胜强的辩证思想;无为、不争是其倡导,呼唤人性回归清净与自然;道德、人生是其指南,引导苍生寻找生命的根源;生死、修行是其归宿,了悟生死事大解脱在当下;超哲学、宇宙是其核心,揭示出天地人合一永远不变的真谛。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宇之迹

    宇之迹

    重生在曾经的废土之中她还是如此但他不再是曾经,无论是科技侧,还是能力侧。都将化为脚底的尘埃,烟消云散~唯有能够制约他的,只有她……未来的事情,只存在自己的手上我既未来—尹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少将独霸冷妻

    少将独霸冷妻

    她冷淡柔弱,六年的努力,为了也不过是想要得到心里那个人的一点位置,她认为爱就要爱得毫无保留,全心全意的付出。可是他说他永远也不会爱上她,他说养她是因为她有利用价值,他说他要把她送进另一个男人的怀里。终于,她累了,想逃离了,她会把命还给他,因为她不再爱了!
  • 赤星战域

    赤星战域

    一个少年对抗命运的顽强史诗!一路饱受苦难,但结果是美好的!
  • 墨染倾世繁花

    墨染倾世繁花

    故事的开头要从她睡梦中被人压醒说起鬼压床?你想多了,是“老古董”这个老古董的到来引出一件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使她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姑娘,你当真想破掉吗”“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所以,破掉吧”“破不掉的”“什么?”“人纵有万般能耐,可终也敌不过天命啊”“如果说我不认命呢”“那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天机不可泄露不可泄露
  • 恋上复仇为呆萌

    恋上复仇为呆萌

    她是黑道中闻风丧胆的‘血色彼岸’and‘凝泪尊主’、是全球排名第一‘Q’公司的幕后总裁、是六大家族之首冷夜氏的大小姐...她是以前那个柔弱的上官蝶,是现在身份令人恐惧的冷夜千蝶。而现在,为了复仇,放下全部的身份,以特优生而进入圣音贵族学院,名为颜沐月,一改平常冰冷无情的性格,伪装成呆萌女...直到最后身份揭晓,她冷冷一笑:“以前的一切、全都是虚、假、的。”...【看冰山伪装成呆萌女,如何痛快滴复、仇!】
  • 快穿宿主她又病了

    快穿宿主她又病了

    被系统和它的主人利用的姝与,靠着一次次成功和成功的妈妈试探出了自己所处的世界任务。那么这还不好办吗?
  • 武圣太一

    武圣太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结丹化神只是一个欺世谎言,不屈的人族以武入圣成就大道。彷徨的世家独子,傲娇的少年皇帝,失忆的店小二,神秘力量将他们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责任越大,力量不得不更强。世上本无神,武圣入天门。
  • 媚尽苍生

    媚尽苍生

    梦子哲,我和苍生比起来,苍生重要。莫辰,我对你的信任和你对我的比起来,我更容易相信你。风落乔,我百般试探于你,差点将你逼死,害你毁了容貌,还没有保护好你的孩子,你是恨我的吧。这苍生不会消失,如你们所愿,我就是死,也会媚尽苍生。“那我拿你祭祀,便不是害你,而是成全而已。”莫辰说,狠厉的眼眸紧紧的盯着诗诗那张花容月貌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