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43800000026

第26章 秦腔(1)

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构建出互为有别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国西北传统文化究竟有哪些共同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西北人传统人格究竟有哪些深层基调和心理背景,这个命题,缠绕了我近十年的光阴。

近日有点空闲,我便将整个心身倾注在这个命题上,脑海里渐渐有了线条,觉得中国西北人有一个地域宽广的文化融会:他们的足音里有一种铿锵有力的秦腔韵味,吼着一种在世界上很独特的腔调。不论他们是细发人还是粗蛮人,是侠骨赤胆还是蝇营狗苟,是田间地垄还是古楼戏台,是夕阳西下还是燕雀归巢,是喜怒哀乐还是悲欢离合,这种韵味总是有的。

“一声秦腔吼,可使壮汉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也会吓死山坡那头老黄牛。”虽然有点人为夸张,但秦腔作为西北文化的一部分,已成为西北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理习惯。这是西北人的基本生命形态,也是西北文化的生命力。它强烈凸现西北人文精神,凸现大自然的气质,凸现西北的阳刚大器和豪荡正气。既然如此,何不推掉烦心事,坐在书桌前,看着自己的小天地,触景生情,吼一折秦腔呢?

文明都是继承与消散、融会与革新潮流中前行的。秦腔也走过这种路的。历次运动中,秦腔的传承出现断层,尤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种种时髦艺术与时尚登台亮相,争相吸引观众的今天,呼唤秦腔创新的喊叫声越来越高,与历史同步,与时代吻合。这是文化传承的内在规律。

作为一个完整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秦腔现在已经步履维艰,难以继日了。

然而,我并不否定秦腔艺术的杰出成就。秦腔乱弹,足以唱尽人生全部的大喜大悲。从它古老又深厚的历史渊源里,又足以读尽中国戏剧文化全部的根根梢梢,脉脉络络。秦腔悠久的历史,繁多的剧目,丰富的唱腔板式,优秀的表演程式,对中国戏曲发展衍变有过重要影响。

现在人们哼起京腔京韵的京剧,似乎很地道。但在清初,京剧还没有登上舞台。清乾隆年间,秦腔已经流行全国,在当时雅部、花部之争中,各地秦腔艺人云集京师,称盛梨园,取代京腔,威胁昆弋,致使“六大班伶人失业,争附入‘秦班’觅食”。就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秦腔以一种广阔的社会必需性为背景的,因而产生得特别自然、随便、流畅。

在秦腔的发展历程中,有三个人物值得要写一写。

说起李自成,恐怕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的。他本名李鸿基,是陕西米脂县人,从小因为欠债给地主放羊,二十一岁因打伤地主,逃到银川当了一名驿卒。每当驿夫绝尘而去时,他总要吼几声,润润喉咙,过过秦腔瘾。当陕西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的时候,李自成也杀死贪官造反,投奔舅舅高迎祥率领的起义军,当了“闯将”。作战勇猛,深有谋略,在起义军中声望日高。一八三六年,李自成作了“闯王”。在他的部队里有一个戏班子,当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部队文工团,而是一个秦腔剧团。战斗打到哪里,就在哪里搭个台子,几声锣响,提袍甩袖,吹胡瞪眼,扯起嗓子,吼出了单纯又鲜亮的生命底色。

战场的前夜成了大梨园。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有震天响的锣鼓声助阵,有苍凉滴血的“慢板”加威,有誓死以拼的城成众志,于是,刀剑相迸的火光点燃了天上星星,战骑与战骑的搏斗遮蔽了空中日头。

李自成打仗随军有这么个戏班子,也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娱乐。在当时,秦腔和人的关系难舍难分,李自成把秦腔班子置于部队编制中,运筹帷幄之余悉心欣赏,偶尔在阵阵欢呼声中登台助兴。李自成、张献中及他们的部属大多是西北人,都深爱秦腔,把秦腔作为自己部队里的军戏,他们南征北战,以秦腔为军乐,激励士兵,以求有种乡土感。

一声声吼,一次次冲锋陷阵,使秦腔风靡全国。鲁迅先生在追述家乡绍兴戏时说:“明末李自成闯荡天下是带着米脂的戏班子的,戏班子中有人流落到绍兴,于是就有了绍兴戏,故绍兴戏要比毗邻的嵊县越剧刚硬得多,实是秦腔的旁支兄弟。”清人陆次云在《圆圆传》中云:“李自成入北京,召陈圆圆歌唱,自成不惯听吴歌,遂命群姬唱‘西调’,操阮筝、琥珀,自成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热耳酸心……”可见,连政治军事大业也与秦腔相依相傍。

魏长生,四川金堂人,秦腔旦色演员,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他对中国戏曲的声腔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他排行第三,又称魏三。家境贫寒低微,十三岁到西安学戏,一七七四年随班经山西到北京演出,因卖座不佳返回西安。

刻苦钻研五年后,再度入京,参加双庆班,演出《滚楼》一剧,他饰主角黄赛花,轰动京城。“大开蜀伶之风,歌楼一盛”(天汉浮槎散人《花间笑语》),不仅使昆曲相形见绌,就是京腔也不能与敌,以致“观者日至千余,六大班颇为减色”、“士大夫亦为心醉……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一时歌楼观者如堵,而六大班无人过问,或至散去。”以至于当时演唱“京腔”的演员失业。

魏长生的唱腔技艺使同台献艺的有点惊呆,台下观看的提神了,引得一片喝彩声。于是,秦腔长久地占据着歌场剧坛。

魏长生在北京演出获得成功后,于一七八八年带着秦腔班,经河北、天津、山东到达扬州,立即被喜好昆剧的江鹤亭看中,收为徒弟。每演出一场,赠以千金。他在扬州连续演唱了四年秦腔,使扬州出现了“到处笙箫,尽唱魏三之句”(谢榕生“题《扬州画舫录》”)的动人局面。“由来河朔饮粗豪,刊上新舞《节节高》。舞罢乱敲梆子响,秦声惊落广陵潮。”(魏荔彤《江南竹枝词》)后来,魏长生离开扬州,带着秦腔班在苏、浙、赣、皖、鄂、湘、川等地巡回演出,三年后回到成都。

一年后,一生爱好秦腔的魏长生又匆匆赶到了北京,准备复擎秦腔旗帜。当时,禁令还没有解除,作为一个艺人,魏长生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他四处游说,疏通关系,不断申请,真诚终于被感动。第二年夏天,嘉庆皇帝颁旨只许魏长生演一出《背娃入府》。魏长生闭门谢客三天,沐浴焚香,蓄精养气。这天魏长生殚精竭虑,抑气低微处可闻落针之息,腔调高扬处声裂九天游云。“绕指柔含刚百炼,打熊手是玉纤纤。”台下叫好声不绝,精于戏道者莫不叹为观止。

幕闭,魏长生泪洗粉面,长叹一声:“吾誓圆也!”场内掌声雷动,久勿稍息。众人抬魏长生谢幕,只见他端坐在椅子上,观众都不知道,他已经与世长辞了。

第三个人是董福祥,这个人知道的人不多。他视秦腔为生命,临上断头台一声乱弹,震惊了屠夫左宗棠。其实在苦难的中国近代史上,他是个人物。

董福祥,是现在的宁夏固原人,每有空闲都要放开嗓门唱上几句,算得上一个“秦腔迷”。同治元年,西北回民起义反抗暴政,董福祥不甘污吏渔民,揭竿而起。民争附之,每列阵前,军必齐吼秦腔,声若雷动,士气因之大振。他拥有十多万起义军,后继其父归降之后,变成了湘军镇压回民起义的向导和悍将,拼命为清王朝卖力。之后,随左宗棠出关,在平复新疆之役和尔后戍守边疆中屡立战功,升为喀什噶尔提督。

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他率领甘军怒吼秦腔,屡屡痛击洋人。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他被指为“要犯”之一,“董乃区区一秦腔戏子,早年又落过草,脑后有反骨,可趁此机会借洋人之手除之。”但后来还是“格外从宽,着既革职”。回到宁夏吴忠,仿紫禁城形状,修建府宅,不事农商,招揽秦腔名角,自养戏班,以秦腔为乐,到死都没有改变这种爱好。

其实,董福祥在前一次拣回了老命。早在他“亦率众乞归款”时,左宗棠怕他日后难以管束,五花大绑,押至中军帐,董福祥昂首挺胸,其势凛凛然不可犯。幕僚有的说干脆杀了,有的说让他再活几年,大家意见不一。其实,左宗棠知道董福祥桀骜不驯,杀意已决。刀斧手解了衣服,松了发辫,双膝跪下来。董福祥目怒裂眦,精气不败,临刑之际,高声唱起秦腔来。

唱的是《斩单童》,操刀者面有惧色。待唱到“雄信本是奇男子”一句时,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令左屠夫咏叹,急忙离座降阶,亲自为董福祥松绑。赐酒,并说:“我为单将军压惊”,收董福祥为副将。董福祥保命得官,缘于秦腔。

今天看来,用这样神奇美妙的故事来讲述演绎秦腔的魅力实在太奢侈了。相信这样的故事的人或许在惊愕之际,便相信了无数类似吼着唱的整体人格韵味。在这里,一声吼并不意味着升官发财、保全性命,而是道出了西北人的悲怆与深情,宣泄了人们对单调生活的反叛。

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秦腔艺术,而是丢弃了烘托秦腔艺术的社会氛围和人文趋向。我听过几位当代著名秦腔艺人的演唱,他们在唱时,满口啧腔,不辨字音,但满场掌如雷鸣,丝毫不改变人们对他们的尊敬。有的演出时随意搪塞,落掉几句唱词,囫囵敷衍几个动作。在古代,这种情景是要挨打受骂的。

古人喜好秦腔,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而现代充盈着铜臭味,让人禁不住翻白眼。

由此,诸多现代人难以想像的奇迹也随之产生。相传一秦腔迷在弥留之际,还要叫人抬床铺去戏院,看到中途会神差鬼使般地翻身起坐。清代著名学者焦循在《花部农谭》中赞许道:“忽聆此快,真乃病顿醒,奇痒得搔,心融意畅,莫可名言。”有人练唱词唱腔,把一个好端端的嗓子都唱坏了;有人边走路边练习程式化的动作,结果掉进悬崖了;有人十岁粉墨登场,年纪轻轻的唱死在戏台上……

最令人惊异的是,清朝乾隆时著名旦角演员樊小惠、姚朱、申祥麟,他们三个人被称为“关中三绝”。姚朱以“恣首绝,绝色”名噪西安古城。当时西安为两川孔道,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宴会频繁,他成为应酬种种宴会的主要艺人。有时几个月难以临场与观众见面。一次他回故乡周至,家乡人得知后,全部出村相迎,致使“遮马首不得前”,到了县城,更是“人盖众,拥门外,渐及堂庑,如堵墙,不能复出。”(清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琐儿》)。

“以艺擅、绝技”影响三秦大地的申祥麟,出身贫寒,自幼酷爱秦腔,后流转于武汉,投身妓院二三年,体验生活,悉心模仿女性动作和生活状态,人称“逢场角艺,姿态横生,精彩之极”。清末秦腔花脸演员四金儿,从小随当地矿工赶驴驮煤,经常夜行山中数十里,以唱戏解闷壮胆,练就一付铁嗓子,每一开口,数百步外都能听到。这些记载,即便打下几成回扣,仍然是十分惊人的。

“演古今事迹,忠自忠,奸自奸,做出来真是庐山面目;指天下迷途,赏是赏,罚是罚,猛省处恍临屋漏神明。”这样的戏台联,展现着国家大事、民族存亡的无限。“闻弦歌之声,贤者亦乐也;见羽施之美,乡人皆好之。”“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焦循《花部农谭》)活络血脉,舒展筋骨,唱来唱去,唱出了一代代憨厚的西北人。

每当我们面对高楼、立交桥、高速公路,常常有一种隔阻感,完全不如面对土地、庄稼、传统、历史和发黄的书籍那样自在、踏实、亲切。在秦腔生机勃勃抑或舞台绝迹的岁月,人们的谈吐行止、屋室设计、交际往来,都与秦腔构成和谐,他们的生命行为,整个儿孕育着秦腔韵味。

走遍西北,每个县都有秦腔剧团,每个村都有自乐班。一年十二个月,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二月龙抬头,三月清明,四月过会,五月端午,六月六,七月十五,中秋八月,登高九月,十一月一日,腊月五豆,腊八,二十三,村村镇镇锣鼓喧天,粉墨登场。每逢此时,路断人稀,人山人海,观者如堵。还未到开演时间,戏台前早已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有自带板凳的,有直接站着的,更有屁股底下干脆垫两块断砖的,挤肩靠背贴满了高低胖瘦的人们。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凝眸不动,嘴巴半启,有的口衔烟袋,手却忘记点火,闹哄哄的场面弥漫着旱烟和盐炒瓜子麻子掺和的浓烈气味。

突然间,弦乐声起,锣鼓响起,帘儿一甩,台上现出一位风摆杨柳般、沉鱼落雁、款款的步子被飞舞的裙裾一掩的女子,台下像在水上打了一个漂,小伙子便在黑暗处推推搡搡,坐着的受了挤压,边骂边推往起站,粗鲁脏劣的争吵声从边上溅到场内。

戏是熟戏,剧情早知,感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爱憎伴着人物命运波澜不已。一折丑角戏,台下欢声雷动,笑声骂声不断;一场“苦戏”,眼圈红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全替古人担忧。

台上吼秦腔,台下哼秦腔;台上演秦腔,台下品秦腔,人山人海,好不热闹。黄河,黄土,大漠,风沙,积淀了秦皇雄风和汉武金戈铁马气势,积淀了生生不息的西北人的苦难与欣悦。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庄稼人爱吼爱看秦腔,他们与天地做伴,和贫困为伍,秋冬春夏,养成了山一样的体魄和情感。只有吼,才能把那情、那苦、那豪气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吼起来,情能感天动地,苦中自成乐趣,豪气直冲云霄。

西北风塑造了男人憨直、豪爽的秉性,生活的重负锻打出汉子们城墙般的脊梁。在烈日下,露着被烤得闪光流油的光膀子,插好犁或放下厚重的大镢头,捧一罐冷水灌进肚里,然后扯开嗓子吼起来,霎时牛儿听得浑身是劲,人也来了精神。

苦难的劳作换来辛苦的日子。沉重的生活和艰辛之中,秦腔赋予人们一种抚慰和寄托。如同骏马般驰骋在西北大地之上,放荡不羁,穿云而过;如同黄河般奔流在西北的大地上,一泻千里,气吞山河;如同西北壮汉粗糙的双手,颤抖着轻抚西北这位母亲的沧桑面庞。

吼秦腔,也就是在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

秦腔,贫困中孕育着激情,沉闷中燃烧烈焰,迎着大风豪迈呐喊,植根于西北这块黄土地上。从《诗经》的《秦风》到南北朝的《陇头流水》,到唐代的边塞诗,到明清时代的民歌,全都流泻着一种豪放奇丽、苍凉悲壮的情调。

花脸高亢激越,释放激情;青衣哀怨委婉,倾诉衷肠。唱词直白朴素,概括押韵,朗朗上口;曲牌回肠荡气,高天流云,幽怨凄楚。梆子锣鼓竹板敲打,惊天动地,摄人心魄;板胡三弦笛子合奏,哀丝豪竹,沁人心脾;道白乡音浓重,迎合百姓口味,在外地人看来可谓食古不化,但它几千年依然回荡在秦陇大地,把历史的沧桑,人生的艰辛,生活的苦难和秦人倔强不屈的性格、善良达观的心态演绎得酣畅淋漓。

秦腔充实了父老乡亲的精神空间,戏里的是非恩怨、情仇爱恨、善恶美丑、忠奸孝逆、贵贱贫富、成败得失不像时下的有些文艺作品那样隐晦曲折,而是通俗易懂、形象具体,歌颂鞭笞旗帜鲜明,能永久留驻在人们的灵魂深处。

人口迁徙与战乱逃荒,商贾贸易与官吏调动,戏班艺人流动与帝王出巡,使国事与家事,柔情与壮怀,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在传承中互相交流与融合。

脖筋凸现,嗓子嘶哑,吼是秦腔的最高境界。演和看宣泄的是一种自豪,生命里涌动的是一种历史的记忆,是西北汉子的豪情直爽,没有曲里拐弯的柔情软语。

吼着唱,跨越了权威,超越了空间。浓缩了天地之正气的吼叫,是西北大地古老生命精神的倾吐。

同类推荐
  • 我不是圣天子

    我不是圣天子

    《华夏史记?太祖高皇帝圣武大帝本纪》——太祖发于微末,早丧父母,与浔阳公主相依为命,素亲近徐后。天姿聪颖,后拜鲁国公为师,诗词歌赋传世之作者不尽其数。大儒皆叹曰:天如不生圣武帝,万古文道如长夜。太祖文韬武略,平南乱,定北蛮,伐西域,征东虏,创历朝历代之未有之伟业,当真千古一帝乎!屡有惊人语,改革创新,兴百业,富万民,百姓皆道:圣武帝,天命之子,本领皆神仙所授。太祖闻之笑曰:非天命之子,实穿越之者耳。众臣默然不解。
  • 穿越之三国召唤

    穿越之三国召唤

    现代特种兵王韩冰一次任务失败死亡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了东汉最怂的诸侯韩腹之子——韩冰并且身体里还有一个召唤华夏历史上的猛将的系统。让我们看一看主角如何争霸天下的(独笔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希望大家不要喷啊,谢谢大家
  • 灵子源界

    灵子源界

    大源盛世,以源教为国教,以源为国号。源教眼绑白布,传导灵子学说。并交世人沟通灵子之法。时至今日,源教教领掌控皇室,凌驾于皇室之上,源教教众肆意妄为,欺行霸市。苏凌轩奋起反抗,北方王方作乱,天下军阀纷立。沟通灵子:翻手云,覆手雨。这是谋士间的决斗,且看谁将笑傲天下。夺得江山霸业!
  • 山贼王的男人

    山贼王的男人

    我要做段誉,好妹子特多。要不韦小宝也行……“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一把剑横来,女山贼王似笑非笑。我要做山贼王的男人。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离乱之世,人如尘埃,随风不随己。无意穿越为白袍军老卒后裔的奇葩小白领,当务之急不是如何雄心壮志、一统天下,而是如何在这个时代保全性命。这时代有杨坚、李渊、尉迟迥,枭雄无数;这时代有萧氏、陈宣华、张丽华,美人如玉;这时代有淮上、建康城、洛阳府,长槊穿云;当然也有陈后主、宇文赟,荒唐君主······当身后白袍铁骑滚滚跟上的时候,李荩忱霍然回首。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老书《倾宋》三百万字已完本,可以先品鉴哦
热门推荐
  • 霸王本纪

    霸王本纪

    ——自项王而后,历史成了帝王将相的厚黑史,整个民族失去了人格与道德的底线;自项王而后,项羽之后,中国再不是英雄的历史!自项王而后,人们再不崇拜英雄,只崇拜结果.——斯为此书,斯为序!——纵观起点写楚汉类的上百本书,包括我很欣赏的《吕汉》,其实写到后来都有本段历史很难继续架空之感!而为写此书我整整做了近半年的史籍整理,感觉项羽真是一个被后人误读了2000年的豪杰,要是能通过此书告诉各位一位相对来说比较真实的霸王,应该也算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吧!
  • 无数个秘密

    无数个秘密

    你翻开看看那些自以为已经模糊不清的青春岁月是否,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你后悔吗不,不后悔。那也是我曾经放在心上的记忆阿。那些难以启齿的故事,那些自以为是的无知,那些悲伤不已的眼泪,曾经交织成了一张大网,把无数的她和他困在了一个叫做青春的地方。
  • 妖女:我家鬼夫好羞涩

    妖女:我家鬼夫好羞涩

    无辜卷入阴谋,我多了个背后灵,还是缔结阴亲那种,幸好这位鬼夫有三宝:英俊,帅气,长得好……好吧,你帅你有理!
  • 蛮僧

    蛮僧

    血脉?武法?妖魔鬼怪?诸天神佛?――看我蛮大力杀出几十条血路!哇哈哈哈……‘逆徒,我是这么教你的吗?!!’慧空方丈怒目圆睁,大声质问道。‘额……师傅,你好像就是这么说的哎――’
  • 娇妃是朵白莲花

    娇妃是朵白莲花

    【1v1,谈情说爱为主,修炼打怪为辅,双向暗恋加女追男,非套路爽文】开局姜禾只有一张丑陋的脸和不能修炼的废柴体质,当了十几年白莲花后,她成功拥有了几个大佬级别的马甲。对此,姜禾表示,要低调,低调。只是过程似乎并不是那么的顺利。震惊全九州大陆的废柴第一人回归,竟是和那位同坐一辆马车回来的!堂堂第一宫宫主,竟在试炼大会上扬言谁伤她一根毫毛灭谁全家?让无数人闻风丧胆的鬼蜮双煞,居然亲切的哄她吃糖?还有各国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居然愿意跪下来喊爸爸?好吧,姜禾承认,“神器宫宫主是我干爹,鬼蜮双煞是我师父,那些人当过我的学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非要喊爸爸我也没办法。”世人呐喊,那位呢!“至于那位——”姜禾深深叹气,“是我得不到的男人。”对此,那位淡漠的把手塞进她怀里,“你得到我了。”
  • 甜言恶语,花少的鲜妻

    甜言恶语,花少的鲜妻

    “老公,我肚子疼!”“哦!喝点水就好了”“老公,我胃疼!”“喝点水就好了”“老公,我头疼!”“喝点水就好了”“老公,我们离婚吧,”“喝点,,,,!你说啥?”“老婆我心疼”“滚!你特么喝点水就好了”
  • 秦宫月:月越千年

    秦宫月:月越千年

    阴差阳错之下王玺穿越回战国成为赵国公主,逃亡之中与赵政结下短暂姻缘却难免香消玉殒。再度重生,她是王将军嫡女王玺,而此间少年已不知踪迹。药宗宗主青越,神农氏的嫡传弟子,观天命,收王玺为徒,经年之后,又上演怎样一段情缘纠葛?秦王嬴政,人称杀伐暴虐,又有怎样的柔情?九天之上,还有神族,诸神暴动,天帝堕天,月神相随,又是怎样可歌可泣?真相揭露,原来阴谋重重......
  • 武神圣

    武神圣

    天武大陆。废物少爷龙泪如何书写一段传奇。得到上古真龙继承。斗妖皇。闯皇城。杀四海万里海域。九阶术练师练出超品玄器。一代武道宗师寻找神道。
  • 初唐秋月

    初唐秋月

    风起兮,风起兮。吹散再别离成诩,拥江山,空留身前身后名。风起兮,风起兮。巍巍朝堂满风雨。云烟洗、空对忻、谁人却知权谋戏。战火起,硝烟急。铮铮儿郎披铁衣。········唐高祖李渊登基称帝前夕、一个男丁降生于大兴(长安)城中、这个男丁原本不应该出现、但是终究还是将原来的历史扭曲的面目全非········
  • 师父太爱我怎么办

    师父太爱我怎么办

    堂堂玄天门派一代师叔祖竟然生生沦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小松鼠!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咳。无忧无虑潇洒恣意,又是大佬徒弟的桑星辰,竟误食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瞬间对自己师父言听计从、爱慕有加!这……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是药物作用还是情难自抑!那就请看本文……(白沉屿内心os:这是对我的考验……)……桑星辰太过美丽出众,有许多慕名而来的追求者。而他,作为她的师父,是最没有资格追求她的人。他心心念念的人,分分秒秒都想和她在一起。但是事实上,他想更近一步,都是奢望。所以当她靠近他的时候,他才觉得那么不真实,像做梦一样。“你是我朝思暮想,梦寐以求都想要得到的,我最爱的,小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