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60500000016

第16章 清康熙帝的婴儿太子——胤礽(2)

该年的九月,康熙把太子召来,又集合了诸王大臣,谕:“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恶愈张,僇辱廷臣,专擅威权,鸠聚党羽,窥肆恶虐伺朕躬起居动作。平郡王讷尔素、贝勒海善、公普奇遭其殴挞,大臣官员亦罹其毒。朕巡幸陕西、江南、浙江,未尝一事扰民。胤礽与所属恣行乖戾,无所不至,遣使邀截蒙古贡使,攘进御之马,致蒙古俱不心服。朕以其赋性奢侈,用凌普为内务府总管,以为胤礽乳母之夫,便其征索。凌普更为贪婪,包衣下人无不怨憾。皇十八子抱病,诸臣以朕年高,无不为朕忧,胤礽乃亲兄,绝无友爱之意。朕加以责让,忿然发怒,每夜逼近布城,裂缝窃视。从前索额图欲谋大事,朕知而诛之,今胤礽欲为复仇。朕不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似此不孝不仁,太祖、太宗、世祖所缔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

这就是废太子诏,当时的太子跪在下面,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偶尔还笑两声。康熙听完自己所草拟的废太子诏后,大哭起来,最后因为哭得动作太过于剧烈,居然倒在了地上。

废黜太子后,康熙每每提到胤礽,就失声痛哭,就像是一个自己经营多年的杂货铺倒闭了一样。大臣们里有人说,胤礽虽然行事乖张,但谋反是绝不可能的。康熙现在根本不会想这个问题,胤礽是否有谋反的心已经不重要,他废黜胤礽无非是因为胤礽违背了自己多年来对其的教导,这多年来在这位老而弥坚的皇帝来讲已是三十多年。做皇帝做三十多年,即使再做五百年也可以,可做太子的如果做三十多年还看不到自己做上皇帝的希望,那滋味无论是谁都受不了的。

康熙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胤礽的感受,但能有什么办法呢,自己身体正壮,国内外还有诸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处理,怎么可能就因为胤礽做了无聊的三十多年太子而把皇位让出去呢?

在废黜太子的许多天后,有人提到了胤礽的疯病。一位大清帝国的太子养尊处优,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怎么会患上疯病呢?康熙也觉得奇怪,他亲自教育过太子多年,太子所读之书也不算少,胤礽虽然于他事无知,难道连人心也失掉了?竟然做出这么多荒唐之事来?康熙似乎提到了问题的重点:作为皇太子的胤礽虽然三十多年看不到皇位的希望,但他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应该能帮助他懂得“忍”与“熬”之道。在皇宫中,他即使不能如雍正那样假装念佛,但也绝对不会如疯狗一样四处咬人,居然还会去偷窥父皇的帐篷!他如果不是脑袋进水,他应该明白所做的这一切对自己的前途而言是多么的愚蠢。

那么,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性格突变,行事乖张,不符合常理似的把太子之位拱手让父亲拿了回去。在这位太子身上,似乎一切符合逻辑的推理都不能起到作用,他所做的一切已经不符合人之常情。我们研究他,只能从另外一个角度下手,而这个角度在他三十多年的太子生涯中就一直在照着他,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身体,包括他的影子。

九子夺嫡,结党谋储

胤礽被废不久,皇三子就开始为其申冤。他告诉康熙,胤礽性情大变都因为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康熙不知道儿子怎么会和喇嘛扯上关系,皇三子就把事情完完整整地说了出来。据他所言,皇长子曾经请过这个喇嘛用巫术镇魇皇太子,并且拿出了证据——一套严格按照巫术所规定的纸人纸马。

康熙大惊,说:“我曾经想过这种事,但毕竟是传说啊。看来,传说的东西也不可不信。此术果然能让人移情别恋,性情大变。”

他又接着分析道:“一个正常人醉后伤人,醒后就后悔。可如果中了此术,似乎就是长睡不醒,自己所做的坏事,自己却不知道,有点梦游的意思。我觉得太子平时学问才艺都是人中之龙,他之所以到了这步田地,定是巫术所致。”

倘若我们对当时情景有所了解,就会对康熙的这段话表示莫大的怀疑。透过事情的背后,我们发现,早在胤礽当太子时,朝中就已经形成了两股势力,第一股势力是太子党,这股势力的形成是理所当然的,每个太子身边都会有一群人为其出谋划策。因为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是出于对这位准皇帝的溜须拍马,一小部分是为了教育太子而保江山社稷永远。第二股势力是以皇八子为核心的八阿哥党,其成员有大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等等,朝中有一些元老级的大臣也支持八阿哥。一方面,八阿哥允禩的确才德兼备,聪明能干,交际能力突出,很是得朝臣之心。另一方面,康熙总是不死,胤礽做了三十多年太子,即使他自己不着急,别人也着急。就像是看着一棵果树上的果子多年不落,果树的主人不摘,外人也很想去摘一下了。八阿哥就是这个外人,而且在很早以前,他就想摘这个果子了。

清朝因为是少数民族以武力征服天下,所以,在他们这些人眼里,最有效而让人信服的方法就是使用武力。这种思想波及了立储问题上来,就是胤礽虽然被立为太子,文治多么优秀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看武功。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所以,八阿哥党里的头目并不是大阿哥,而是老八。

皇三子给老爹报信说大阿哥曾请喇嘛用巫术镇魇太子,康熙感叹了一阵后就想到了这是不是太子之争的延续。从各种史料来看,康熙的确考虑过要立八阿哥做皇太子。因为这个儿子的确有做太子的能力,并且,朝中大臣对这位太子的印象也是非常的好。在一次征询大臣们立太子的意见时,他满心欢喜地提到了八阿哥的才能。这种明目张胆的暗示对于那群乖巧的臣下来讲简直就是告诉他们,自己要立老八为皇太子。大臣们自然不会丢掉这个给未来皇帝拍马屁的机会,以大学士马齐为首的朝廷大臣们纷纷上疏让康熙立皇八子做太子。

就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康熙看到了朝臣们随声附和的奏疏的时候,脑筋一拧,他大怒。他想,好不容易把太子党剪除了,又冒出了一个皇八子党。什么时候兴起了拉党结派了?这种习气要不得。这个时候,被人家告了一状的大阿哥站出来了,对康熙说,父亲您要是立八阿哥做皇太子的话,我会尽我所能来辅助他。康熙还没听完他的话,就把他踢翻在地。这位老头当时想的肯定是,你怎么尽你所能找几个巫师神汉来咒别人死?

如果单从康熙踢翻大阿哥这件事来看,康熙简直是个混蛋。首先,是他暗示大臣们皇八子是个不错的太子料。当大臣和大阿哥按照他的暗示这样做的时候,他又反悔了。我们可以说,他是个糊涂老头,因为年纪大了,而患上了喜怒无常的坏脾气。

但是,当时的情况只能容康熙如此做。胤礽被废后,皇八子党的势力从以前的遮遮掩掩变成了明目张胆。与大臣结交,大臣们自然也是聪明居多,看到康熙已老弱成那副德性,迟早要玩完的,便找将来的靠山,而皇八子无疑是最佳人选。在胤礽没有被废黜时,势力还如三足着地,康熙在这两股势力中仍旧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为另外两股势力当时并不针对他,而是各自在咬。可当他把胤礽这股势力切除后,另一股势力就开始咬他了。虽然,作为文治武功的康熙大帝并不怕自己的小毛孩,但他必须要考虑身后事。他可以安安全全地去死,但死后,他的大清江山谁来做主?他的孩子们会不会立即在他棺材前抽刀拔剑,一不小心再把自己的尸体刺一窟窿?

这一切对于一个老人来讲,是必须要考虑的。老人都害怕死,并不是害怕死亡给自己带来的痛苦,而是怕死后不该发生的事。

他决定,再次立胤礽为太子。虽然,这个废太子还在发疯,但一个疯人平息眼下的事情是最好不过的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目前保存着这份诏书,诏书中用满文和汉文合璧写道:“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矛盾激化,再立再废

就是在康熙四十八年的时候,废太子胤礽复立。短短的五个月,胤礽从失去太子之位到再得到太子之位,一点也没有欣喜之情。太子之位对于他来讲,几乎等于可有可无了。如果他不疯,他的真心想法就是想当皇帝。康熙再立他,他或许也应该知道为什么,第一,是为了稳定内部各皇子之间的倾轧纷争,在立他的同时,康熙将诸子大都封王。第二,康熙之所以再立他,是因为康熙的确很疼爱他,又因为发生了喇嘛事件,康熙认为他是被冤枉的。他的所作所为的确受到了妖术所致。

无论我们是否相信康熙相信妖术这一说,但就其当时的情形来讲,复立胤礽的确是平息一切矛盾的最好办法。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胤礽都有被立的资格。第一,他是废太子,而当时康熙所找到废黜的原因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是有人搞鬼,所以,这就是一件冤案,现在复立他不过是给他平反而已;第二,皇八子的势力正在逐渐扩大,必须要找出一个与他抗衡,或者说吸引这股势力转向的力量。这力量必须是胤礽,其他人没有条件也没有资本。

这样看来,康熙之所以再立胤礽,一半原因是出于感情因素,另一半是出于把皇八子压到自己身上的重量分出一半给胤礽。可康熙老头似乎忘了一件事,胤礽的疯病的确是受到其他皇子的压力所致,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总不死,而让胤礽感觉前途渺茫。他欲复立胤礽时问他,当初你做了什么还记得吗?胤礽回答,朦胧,朦胧,什么都不记得了。康熙便对大臣们说,太子的确是被坏人给搞成这样的,现在重新立他为太子,希望他的病马上能好起来。假设,胤礽的疯病没有好,那么,立这样一个疯太子又有什么意义?假设,他的病好了,胤礽会忘记自己已经当了三十多年太子却还得不到皇位的事实吗?他会忘记自己最亲近的大臣索额图被父亲处死的事情吗?

史料证明,胤礽的疯病好了。所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左右,康熙发现诸大臣为太子结党会饮,其步军统领托合齐,尚书耿额、齐世武都在其中。康熙恼火非常,他认为这是太子又想成立太子党。步军统领托合齐本是太子乳母的丈夫凌普的朋友,曾任内务府总管,凌普的贪横弄权为康熙所深知。步军统领其实就是九门提督,等于后来的京区卫戍司令兼警察署长,如果成为太子的死党,康熙的安全就很容易受到威胁。当初索额图担任的领侍卫内大臣,也是正一品,也是握大权的要职。清制,武职之正一品官与文职之大学士相当者,即为领侍卫内大臣,掌统领侍卫亲军。现在去了索额图,来了托合齐,康熙当然放心不下。不久,他便以对付索额图的办法将托合齐、齐世武处死。处死理由为:两人贪污受贿太子二千两白银。并发了一道上谕说:“诸事皆因胤礽。胤礽不仁不孝,徒以言语货财嘱此辈贪得谄媚之人,潜通消息,尤无耻之甚。”

胤礽在这件事以后,病又复发。但这次病症主要表现在言语上,“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他向着苍天大喊,质问苍天,并且也间接地质问父亲。

他在太子之位并没有四十年,他似乎在四舍五入。也许四十年不过是一个虚数,他那声长叹还可以这样来叙述:古今天下,岂有一辈子太子乎?

他被复立太子后,企图重新结纳亲信,扩张势力的欲望本就很正常。这时的他已经三十五岁,而其他几个皇子的势力正在慢慢地扩大,这样的形势放在任何人面前都会有所担心的。万一出变故该怎么办?万一,自己再被废了该怎么办?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可预知,也不可能让他放心。就在他时时担心的时候,又有谣言说“东宫虽复,将来恐也难定”。这话对他来讲犹如惊弓之鸟。这个时候,他太着急了,慌中难免会出错,可这怪不得他。因为此时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他嗅到了那种腥风的味道,他只是想尽快即位做皇帝而已。

后来,康熙将胤礽黜废,禁锢咸安宫。从此,胤礽消失了,彻底地消失在皇帝宝座前。只是因为他那句仰天长叹的话,只是因为康熙觉得这个太子仍旧如从前一样结党营私。也是从这以后,康熙彻底放弃了再立太子的打算,后来,他虽然命大学士、九卿等裁定太子仪仗,但到死也没有使用,或许是没来得及使用。

胤礽太子的第二春只不过三年零七个月,在这三年零七个月里,皇八子党并没有闲着。有关太子胤礽的坏事一件都跑不了,他们都将这些事情上报给康熙,没有的事,他们就捕风捉影。康熙将胤礽废黜后,他们安静了一段时间,可过不久,这些人又跳了出来。

有一天,康熙忽然发现,胤礽已经没有力量再与皇八子党抗衡了。他的结党活动完全是小儿科,难成大事了。这样一个太子,即使有一天把位置传给他,他能保得住吗?康熙叹息,这个可爱的老头也不想想,是谁把太子的势力折腾成现在让他叹息的田地的。一方面,他想要胤礽长得更加茁壮,另一方面却总挖胤礽的墙角。矛盾,后人可以看到他矛盾的心态,而他自己却觉察不出来。也正是因为胤礽的力量被严重削弱而胤礽却想要增加力量,所以,太子之位的争斗更加白热化。最后,康熙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废黜胤礽。后来史学家认为,胤礽的再废,防止了政变的发生。如果不废,胤礽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纠纷必将愈演愈烈。

但是,胤礽的被废黜,并没有改变后来雍正对兄弟的杀戮,反而因为胤礽的被废黜才导致了雍正这个奸诈小人的“归来”。

历经坎坷,浮沉有命

如果可以给历史人物加一个属于人性的评论,那么在胤礽的评论中,就应该有一句话是:他失败了,败在了人性上。从这位大清第一位皇太子也是最后一位皇太子的经历来看,他是一个不适合打仗的满洲贵族。

康熙对他的教育完全是中原文化的那一套儒家思想,但是,胤礽对这一套思想似乎并没有领悟透彻。在这位皇子身上,同时有满族马上的征战杀伐血液,而康熙又强行把仁义那一套儒家思想灌进他的血管里。两种血液并不会交融,只会抗衡。

不得不说的一点是,这种抗衡只能导致了胤礽既有儒生忍辱的一方面,也有骑士性情暴躁的另一方面。当两者到了完全不能融合的时候,就会突现出来。所以,胤礽能做太子达三十多年,又不能忍到最后。

同类推荐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唐骏凭什么成功

    唐骏凭什么成功

    《唐骏凭什么成功》讲述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职业经理人时刻行走在刀锋之上,在风格迥异的“东家”面前,他们必须用业绩说话,他们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如果一招不慎就会陷入职业困局之中。但是唐骏做得非常成功,每一次转型都会提升自己的品牌和价值,为自己增加上升的筹码。从外表上来看。我们看不出唐骏有什么超长之处,那么这位立志要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标杆”的唐骏,到底有什么超出常人的优势,让他的职业生涯达到了如此的高度呢?相信,这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

    这是孟非对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动情回顾、从容讲述。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对他影响深远。中学时代的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看不到未来。临时工的日子辛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他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过。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
热门推荐
  • 黑帮总裁酷娇妻:嗜血缠绵

    黑帮总裁酷娇妻:嗜血缠绵

    他,黑帮大佬,为人冷血,染满鲜血的双手足以令世人心寒。她,医学界的末来之星,家族医院的接班人,救死扶伤是她的职责所在。他,为了她将用了十年的时间将身上黑社会标签退去,摇身一变变成人们眼中的实业家。她,为了他和家人的关系变僵,为了他甘愿默默无闻地忍受外界的追问和猜测。以为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怎知还有更大的灾难等着他们去面对!
  • 快穿:浴火重生,太傲娇

    快穿:浴火重生,太傲娇

    研夭从未如此喜欢过一个人,喜欢到就算等了千年也从未想过放弃。为了复活他,研夭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人做交易。“想重生吗?我帮你啊。”本文是女主让别人重生,讲的也是别人重生后的生活不喜勿喷。
  • 作者把我变成了妹子但我想开机甲

    作者把我变成了妹子但我想开机甲

    被一部小说的作者拉入了硬核科幻小说的世界当中,还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妹子。必须得让原作主角完结故事才能逃离。而手无缚鸡之力的妹子怎么可能打得过开着强大机甲的开挂主角。于是开始摆地摊赚钱买机甲!
  • 春风客栈

    春风客栈

    传说有一座客栈,如春风沐浴,永享和平与宁静。白安之就是它的主人,他安静的看着尘世间的纷纷扰扰,将各种困苦化成了人间的春风。
  • 六界仙魔之千山桃花世世开

    六界仙魔之千山桃花世世开

    桃花如雪亦如血。染白了谁的发,染红了谁的心。当桃花劫被发起,这一世就注定无法改变。终究不是为了权,爱又如何?那边以桃花为誓,定你我生死之缘。
  • 星际夙王已驾到

    星际夙王已驾到

    夙鸳+司晏宁“本王不曾爱过人,却爱过神”“有人问值不值得,陛下说,值得”5.1开文
  • 苏酥她真的脑力超群了

    苏酥她真的脑力超群了

    一觉醒来,苏酥深深怀疑自己换了个脑子。《离骚》看一眼就滚瓜烂熟了?函数公式扫一下就能自个解析排列?物理卷子你这样简单让我怎么有成就感?………(黑人问号)直到某天,自己一直默默倾慕的校草兼学神居然主动约自己吃鸡?!!表面:我是想和他做朋友来着,但说好的高岭之花不可摘呢?内心:哇哇哇哇哇哇,舔,使劲舔!苏酥觉得自己再也不敢随便睡觉了。至少也要等到趁此把男神追到再睡!(握拳)
  • 精探司

    精探司

    一个人的内心仇恨到底能有多大?让作者带你去领会一下
  • 为什么动漫人物都在这里啊

    为什么动漫人物都在这里啊

    王都,王选的现场“真是胡闹!至今为止因为特殊情况没有追究,可是刚刚的话简直是一派胡言!”
  • 做人做事的学问

    做人做事的学问

    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能干,背景条件多么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将会是失败。会做人,做好人,才能行得正、走得远,充分体现自我人生价值;能做事,做好事,把难办的事尽可能办好,才能创造骄人的成绩。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个残缺的人;会做事而不善于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就容易犯错误,甚至四处碰壁。一位商界成功人士说过:“先做人,后做事,做人做好了附带着就把事情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