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0900000030

第30章 异乡:旅外作家的历史境遇(2)

《桑青与桃红》作为聂华苓偏爱的长篇代表作,是其创作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集中表达了浪子悲歌的主题。作者曾对人说:“《桑青与桃红》是我的代表作,我最喜欢它,这是最有时代感和历史感的作品。我是花了不少心血才写成的。”这部小说写于1970年,翌年在台湾《联合报》连载时半途遭禁,但它却同时在香港的《明报月刊》上得以全本连载。《桑青与桃红》发表后,有人说它是现实主义,有人说它是印象主义,有人说它是象征主义,有人说是超现实主义,有人说它是意识流。聂华苓说:“我不懂那些主义。我所奉行的是艺术的要求:艺术要求什么写法,我就用什么写法。我所追求的目标是写真实。《桑青与桃红》中的‘真实’是外在世界的‘真实’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融合在一起的客观的‘真实’。”这部小说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现代中国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在1945年至1970年的历史过程中,连缀大陆——台湾——美国不同的社会空间,描写了女主人公桑青一生飘泊动荡的放逐生涯乃至最后精神分裂的悲惨经历,从而深刻地概括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作者说:“我不仅是写一个人的分裂,也是写一个人在中国变难之中的分裂,和整个人类的处境,各种的恐惧,各种的逃亡。”对此,白先勇认为:“这篇小说以个人的解体,比喻政治方面国家的全面瓦解,不但异常有力,而且视域广阔,应该算是台湾芸芸作品中最具雄心的一部。”《桑青与桃红》把女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浓缩于四个生活阶段,每个阶段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故事,但围绕主题的表现,四个故事又有统一性、连贯性。小说由此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却都有着同样的主题:逃亡、威胁、困陷、‘异乡人’的处境。”第一部写抗战末期的瞿塘峡,时间为1945年7月27日至8月10日。天真纯洁的女学生桑青乘船沿长江西上逃亡,不料木船搁浅于瞿塘峡。绝望中的船客沉溺于人间闹剧的演出,群体迷失于生命的困境。桑青稀里糊涂之中就与一个流亡学生发生了性关系。第二部写解放前夕的北平,时间为1948年12月至1949年3月。解放军兵临城下,旧制度崩溃在即。桑青奉母命来到北平,与喜欢拈花惹草的沈家纲结婚,而后逃离古城。第三部写50年代的台北,时间为1957年夏至1959年夏。沈家纲挪用公款被警方通辑,桑青一家度过了两年东躲西藏的“阁楼人”生活。第四部写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独树镇,时间为1969年7月至1970年元旦。逃亡到美国的桑青屡遭移民局追捕,变成了精神分裂、纵欲沉沦的桃红。四个生活片断既独立又连贯,它们在诉说着各种各样的逃亡:抗日战争中的逃亡,解放战争中的逃亡,台北生涯中的逃亡,躲避美国移民局的逃亡。贯穿起来,这人生大逃亡就构成了浪子悲歌的主旋律。

以个人、国家、时代三者命运的交织,来透视时代变难中身为中国人的流浪,乃至寓言整个人类的处境,这是《桑青与桃红》的创作切入点,也由此构成作品沉重的历史感。在聂华苓看来:“国家历史是棵盘根错节的大树,个人历史是树上的枝干。”“社会历史的演变影响个人历史的演变——我写小说总摆脱不了这种历史感。”《桑青与桃红》的中心是描写女主人公的逃亡经历与人格分裂悲剧。但作者把桑青的故事纳入如此广阔的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去表现,困陷瞿塘峡、围城北平、台北阁楼、美国独树镇这些社会背景与时空变化,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个人历史的演变;而个人精神世界的破碎,所反映的正是近代中国的历史悲剧。从历史烟尘中走来的女主人公,由天真纯洁的桑青,一变而为颠狂纵欲的桃红,人物的身份和人格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个人形象与历史联系由此断裂。在这种道德死亡与精神崩溃的背后,是无根的浪子茫然漂流的生活真相,是永远无法逃脱的“异乡人”处境,是个人力量难以抵挡的社会动荡与历史灾难。个人命运的沉浮与家国命运的变迁如此密切地交织在一起,“桑青与桃红”的境遇对于中国人乃至整个人类境遇的影射与参照,就使她自然地成为一种寓言式的写作。

聂华苓说:“我在《桑青与桃红》的创作中所追求的是两个世界:现实的世界和寓言的世界。”全书运用外在的真实来反射人物内心的真实,通过现实世界的描写来达到寓言世界的传达。诸如;同时也反映了精神死亡的“阁楼人”,对于生命的基本欲望。而令主人公百看不厌的有关“故都风物”的剪报,则真实地表现了桑青在极度的苦闷和恐惧中,对于回归故里的强烈渴望,同时也流露出被命运放逐的“失根”浪子深切的哀9。

《桑青与桃红》在主题、人物、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做了“不安分”的尝识。其一,采用双线并行的跳跃式结构,以分裂的小说形式,来写一个精神分裂的人物。通过桑青的日记和桃红写给移民局的信,将人物过去的故事和现在的故事时空交错,同时进行。其二,反复采用象征手法,追求寓言式写作效果,以木船困在瞿塘峡,喻写战乱时期的中国人处境;透过围城北平中沈老太大的垂死挣扎,象征旧制度的濒临崩溃;而台北小阁楼的与世隔绝,又寓言了台湾孤岛的境遇。总之,困陷与流浪的意象贯穿始终。其三,采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描述历史的演进与人物精神状态的变化。从天真、纯洁的少女口吻,到简单、扼要、张力强的阁楼语言,再至紊乱、恍惚、不断句的意识流语言,小说印证的正是从桑青到桃红的人生分裂与性格变异过程。

及至《千山外,水长流》,则进一步显示了聂华苓史诗型小说的新开拓。作品以混血姑娘莲儿赴美探亲寻根为主线,在时空交错的结构方式中,将中国与美国、历史与现实、战争与爱情、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连接起来,歌颂了中美人民的友谊和人类世界的爱心寻觅。19世纪后期,爱尔兰的布朗先生到美国爱荷华的偏6小镇“石头城”搞开发建设,成为一方首富。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他的儿子彼尔作为新闻记者,两次来到中国采访。彼尔被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所感动,并与中国女大学生柳凤莲真诚相爱。后来,彼尔在一次采访中被误人伤致死,柳凤莲生下了遗腹混血儿莲儿。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中,莲儿因为“美帝爸爸”和“右派妈妈”的背景,人生屡遭坎坷,内心9多于爱。1982年,莲儿终于有了机会,到美国探亲。由于儿子早年丧生于中国,奶奶玛丽对莲儿情绪抵触,莲儿也对美国无法适应。随着时间推移,奶奶终于被莲儿的真诚善良所感动,莲儿也了解了父亲家族的创业史,陌生的骨肉沟通了情感,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如千山之外的生命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小说集中塑造的,是柳凤莲母女的形象。透过母亲写给女儿的一束信札,“一生为爱而活:爱国,爱人”的柳凤莲形象跃然纸上;依靠自身的回忆段落与书信眉批,莲儿由“9国9人”到“爱国爱人”的情感轨迹清晰可见。作者在这里吟唱的,不再是昔日飘泊无定的浪子悲歌,而是根之回归的希望之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颂歌。事实上,我们看到,以美国爱荷华为家的聂华苓,“离开祖国愈久也就愈关心她的处境,可以说到了魂牵梦萦的程度。”而《千山外,水长流》,正是她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对家国命运做出的新的观照。综观聂华苓的长篇小说,在表现流浪的中国人主题的时候,它特别贯穿了一种女性视角。不仅小说的主人公无一例外地身为女性,苓子、桑青、莲儿、柳凤莲以及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都直接承载了时代变难中家国命运的历史沧桑。女性与家庭、家园乃至家国无法割舍的情感联系,女性对爱情、婚姻、命运细腻敏锐的人生体验,使她们的命运沉浮往往连缀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变动信息和人性欲望表达;在此意义上,女性人生不啻于一种社会生活的镜像。聂华苓的创作虽然是从感同身受的女性经验出发,但她没有仅仅停留于单纯的女性人生表述层面,而是自觉地透过历史意识的深刻观照,将个体的女性命运概括提升到中国人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寓言,作品也就超越了小我的、一味女性化的局限,更多地具有了一种跨越历史时空与人生高度的恢宏格局和气势。

与此同时,江水意象的贯穿,也不失为一种饶有意味的视角。聂华苓谈到,“我年轻的日子,几乎全是在江上度过的,武汉、宜昌、万县、长寿、重庆、南京。不同的江水,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哀乐。一个个地方,逆江而上,一个个地方,顺江而下——我在江上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战乱。”在聂华苓看来,“江水有很多的象征意义,因为江水象征流动的历史——像江水一样不停地流,不停地变换。人生也是流动的。这对历史、对人生都有象征的意义,对我自己来讲也有意义,我从长江一直流到爱荷华河,流了这么远,也有流浪的意思,浪也与水有关。”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自我经历与生命体验,聂华苓对江水有一种特别的敏感和喜爱,她把江水化作一种与人生、与女性、与历史相融的意象,贯穿到作品之中。我们看到,在《失去的金铃子》中,苓子发生在三星寨的故事,始于主人公沿长江而来的逃难,终于苓子顺长江而去的流浪,流水般的人生,铭刻在心的却是苓子无法流逝的生命成长印记。而《桑青与桃红》的故事,也是由长江中的瞿塘峡,首先构成作品主人公的流浪与困陷的人生境遇。及至《千山外,水长流》,不仅美丽的嘉陵江连缀了柳凤莲的青春与爱情,多情的爱荷华河维系着美国青年彼尔远的思念;这长长的流水,同时连接着莲儿流浪的人生与世间割舍不断的真情。千山外,生命之水长流不断;在所有江水的意象中,也蕴含了聂华苓对“受过苦难而仍精神不死的”‘那种‘中国人’精神”的深深感动。

陈若曦:感时忧国的天下情怀

陈若曦,一个有着传奇般人生经历的女作家,以她勇敢直率的个性,爱憎鲜明的情感,在政治风云不断变幻的年代,对家国命运投入了一份热切的关注,也由此带来她鲜明的创作面貌。

陈若曦,生于台湾一个世代木匠的家庭,可以说是真正的“无产阶级”的女儿。1957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读书,热心参与《现代文学》杂志的创办,并开始文学创作。作为地道的本省籍作家,陈若曦既不同于白先勇、於梨华这些从大陆迁台的第二代作家,也有异于那些一味西化的现代派作家;与台湾土地的天然联系,使她成为台大学院派中有着“乡土色彩”的作家。1962年赴美留学后,陈若曦与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攻读流体力学的段世尧相遇,参加了激进青年组织的“读书会”。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广泛阅读,对乌托邦理想的虔诚憧憬,对未曾谋面的祖国大陆的神奇向往,使陈若曦从害怕政治,一变而为热衷政治,并将这种理想追求付诸实践。1966年秋,她偕丈夫段世尧取道欧洲回到祖国大陆,任教于华东水利学院。满怀报效祖国热情的陈若曦时逢“文革”狂潮,在惊愕、痛苦、迷惘和忍耐中度过了六年的时间,一颗赤子之心受到严重挫伤,遂于1973年举家赴港,后移居加拿大。陈若曦跌宕起伏的人生道路,使其创作自成风格并始终与家国命运、世事沧桑结合在一起。

同类推荐
  •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语言学的教科书都这样写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中,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也许没有语言人可以维持生理、生命的延续,但决不会有精神世界。没有了精神的世界,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今天的人类进步和社会繁荣。正是因为语言和水、空气、食物一样之于人类太重要了,而且习以为常了,理所当然了,以至于人们反而又不以为然起来。人的心理往往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了某样东西,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当你真正失去的时候,需要它的时候,才会觉得它的可贵。
  •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苏轼的词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以清旷之气登大雅之堂。他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从他的笔端,我们感受他美丽而别有趣味的人生:年少的轻狂、与友人同醉的畅快、与手足聚散的不舍、大彻大悟的轻松;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面对命运的捉弄,他深得其乐、尽情享受,向世人演绎“宠辱不惊”的风华。读他的词,可以爽口,可以怡情,可以遣怀;品他的人生,感动、敬佩、怜惜相互交织。正是这种超凡的魔力,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不管社会如何变迁,苏轼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喜爱,去思索,去体味。
  • 历代家书

    历代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历代家书》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清的一百余份家书,堪为家书中的佳品。其中当然有部分与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不相符合之处,但去芜以存真、披沙以见金,唯看读者朋友鉴别与取舍。
  • 桃花痴痴笑

    桃花痴痴笑

    当岁月如流沙般从我们身上泻过,种种关于成长的故事,像烙印一样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灵,直到我们穿越风雨,长大成人,直到我们通往直前,把石头磨炼成金子。本书是为读者朋友献上的一份精美新鲜的小快餐,滴水藏海,小中见大。在轻松的阅读中,有一份新鲜的感觉,愉悦的享受,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点一盏心灯。
  • 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研究

    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研究

    该书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转型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学科反思这一学案为研究中心,梳理了文学理论学科反思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其所涉及的文学理论研究对象、思维方式、价值立场、身份认同、知识构型和未来走向等——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深人的讨论。作者认为,当代文学理论学科反思以文学理论自身为研究对象,此乃文学理论学科走向自觉的表征,有助于彰显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历史感。其所建构的反思性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甚至代表了文学理论的一种发展方向。 只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可遗忘对“好文学理论”的追问。这一“追问”恐怕既是文学理论学科反思将要持续下去的一个理由, 又是“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题中应有之义。
热门推荐
  • 妖姬无颜境月轩

    妖姬无颜境月轩

    一至亲的背叛,让她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十年的信任与十年的爱,在一夜之间,全部破碎,只是因为区区的五亿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她可以理直气壮地恨他,可是,事情并不是如她想象的那么简单,长达十年之久的恨,只因十年前的一次洗礼而结下,多年的忍气吞声也只为今日的复仇,到底谁错了呢?爱与不爱之间的权衡,她终究选择了,仇恨。可命运再次与她开了一个玩笑,却把她拉进了一个又深又黑的泥潭,她想逃,可她越是逃,陷的就越深,于是她不再懦弱,也不再逃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当诛之。”……
  • 飞叶随仙

    飞叶随仙

    魔教逍遥殿主逍遥霸天被众派高手联合击杀,他的养子逍遥君继位,为复活父亲,需要一万颗元婴期修士的心脏作为药引......
  • 猎神归来

    猎神归来

    一场复仇之旅,一本父遗日记。一场游戏的争锋,一个明争暗斗的世界。她是实力与bug并存的大神,她会是这个世界的巅峰人物,她,又会有怎样不同寻常的经历?----------------------------------------本文属慢热,男主很坑爹(误!),作者各种忍不住的吐槽会乱入。
  • 假面骑士ZIO同人版

    假面骑士ZIO同人版

    因为最近看了一下时王zio的夏季剧场版,怎么说呢,白仓会编故事能力很强,但是怎么去把他完结的能力很弱,但是他的中心还是表达,无论多久,还是喜欢这骑士,但是我个人觉得他更喜欢的是骑士大战,因为昭和都是一起面对共同的敌人,他更想看骑士对打。既然白仓老狗不会写结尾,那么我来吧,我会试着写出一个令所有华夏骑士迷们满意的结局。章数问题我会尽量在跟TV一样,所有字数量就很大了,可能会月更,请大家谅解一下。
  • 从愿望实现开始

    从愿望实现开始

    一朝获得愿望系统,票子、美女、权力、名声,通通到俺怀里来。一个书呆子意外觉醒愿望系统,成为行使愿望的使者,从此开启了一段牛逼Plus之路。许下的愿望,就像蝴蝶效应中蝴蝶煽动的翅膀,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世界的命运。
  • 入门:我的世界

    入门:我的世界

    《入门:我的世界》是最初由瑞典人马库斯·阿列克谢·泊松(Markus"Notch"Persson)单独开发,现已成立Mojang公司来开发此游戏。该游戏基于Java平台,开发灵感来自《矮人要塞》(DwarfFortress)、《模拟乐园》、《地城守护者》(DungeonKeeper)和《Infiniminer》。本书是专门针对入门的新手变成响当当的白金大神的攻略。
  • 神魔往事

    神魔往事

    一剑化星河,卷落无数,仙佛神魔。这一世,轮回穿行。只为你,把酒歌。你可以美丽的惊心动魄!我可以走的惊天动地!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 日落暮城

    日落暮城

    某腐女遇一美男:“嗯,应该是攻。”然后,悲剧了。某女大呼:“啊啊啊,为什么让我把小攻和小受凑一对,我不是伪腐女!”再然后,魂穿吧,腐女!本作者不会写那个(你懂的),所以,想看肉,没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