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0900000036

第36章 女性创作视点的转移(下)(2)

季季的小说创作,一向创新求变,风格多样,无论是“属于十六岁的”梦幻飘泊,还是孩提眼中的“异乡之死”,青春往事的自传情怀;也无论是用浪漫和写实旋律交替弹奏的“琴手”,还是对“拾玉镯”场面的现实嘲讽,这些写作都带给人们新鲜多变的艺术印象。如果说,早年的季季因为婚姻挫折和独理家事,时间不够开支,某些作品还存在缺乏反复推敲的粗糙;那么,随着写作经验与艺术能力的进步,季季的小说文字愈加洗炼,故事的讲述生动真切,风格的呈现沉稳冷凝,艺术技巧的表现亦臻于纯熟。正是由于作家如此的品质与成就,季季赢得了台湾著名作家、出版家隐地先生这样的评价:

“季季是海洋中一块永不屈服的岩石,惊涛拍浪,使得她更加傲岸。”

心岱:大千世界的女性观察

心岱在70年代台湾文坛上的创作变化,联系着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脉动。从自我的生命经验出发,她首先关注到台湾女性的现实生命境遇。但这种观照没有更多地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切入,而是侧重于人性层面的描摹,这构成了其早期创作的发现与局限;在从事新闻工作,扩大了社会关怀层面以后,心岱把眼光投向脚下这片正在遭受着生态灾难的台湾土地,从人类的生存格局重新出发,在台湾环保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由此彰显了女性的生态意识与生命关怀。

心岱,以她一生追求文学的奋进精神,拥有了坎坷而又辉煌的生命历程。初中毕业时,年仅18岁的心岱独自从故乡鹿港北上,投奔到亦师亦友的台湾作家卢克彰面前来,就读高职夜间部,白天从事写作。心岱在卢克彰的鼓励和培植下,走上了文艺道路。20岁那年,心岱与卢先生结婚,26岁时因丈夫癌症而丧偶,带着独子艰难为生。但她更努力地坚持她所钟情的文学事业,正式以创作为生涯,并辗辗任职于多家报刊,拥有比较广泛的生活观察层面。

心岱17岁开始创作,1969年在《征信新闻报》人间副刊发表作品,专事小说创作,是70年代文坛上比较活跃的女作家之一。仅这一时期就出版小说集9部,散文集4部,足见其创作数量之丰盛,文学拼搏精神之强劲。

心岱的小说创作,色彩浓烈,情感深厚,“不用空洞的意象虚饰自己的感受,而以落实的笔触描绘出自己情感上的承受”,她所走的是一条生活写实的道路。心岱对普通人生活的观察,更侧重人性层面的发掘,女性手笔的细致入微,使这种创作颇见个性。《少女与猫》、《名种狗》、《一只名叫波波的猫》等作品,往往涉及动物题材,通过人生与动物的纠葛作比照,表现出一种人性的凄楚与悲哀。《少女与猫》写爱猫如命的少女与其养过的七只猫之间的命运葛藤,在猫或生或病或死或被阉割或被卖掉或被遗弃的各种结局中,少女借猫的命运看到了周遭环境的贪婪、冷酷和迷信,她单薄的力量虽然无法抵挡这一切,却始终坚守了人与动物之间朴素的情感。以猫的世界透视人的世界,小说表现的是一种悲悯情怀和人性哀痛。

《鞋匠的妻子》、《小秤锤》、《搬家》、《蛇是女人的恋神》、《恍如一梦》这类小说,则主要涉及了爱情、婚姻、家庭等人生问题,其中对女性境遇的关注值得重视。作品常常揭示了妇女生活的卑贱命运,写她们蜷缩在人生的阴暗角落里,活得可怜而可悲,没有自己的出头之日,生命中从未承受过阳光的沐浴。《鞋匠的妻子》中的春枝,从前的丈夫是一个贫困的补鞋匠和病痨鬼,“她接触到的男子就只有一身的蜡黄、驼背、气喘、无力,想来她就悲从中来”。丈夫死后,她与粗眉大眼、颇具男性魅力的黑道人物大象往来,本想从“鞋匠的妻子”变成“大象的夫人”,却不料被杀人欲逃的大象抢劫了所有钱财。春枝在婚姻格局中,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女性的情感和生命力一直被贫困与疾病所压抑;人身自由之后,却又遇人不淑,在人性的迷失中误入歧途,险些毁了身家性命。小说不仅从生存环境,也从女性自身,道出了悲剧的成因。

及至《蛇是女人的恋神》,女性的悲剧生存境遇则更加令人惊悚。在一个农事之家,丈夫只对娶亲时花销的两千元聘金耿耿于怀,却从不在意自己的妻子。这个女人长年在暴力之下生活,小时候受养母的虐待,出嫁后挨丈夫的毒打,“他只当她是一只牲畜,一件家具,根本毫不放在眼内。”后来丈夫捉到一条蛇,交给妻子饲养,本想找蛇贩子卖一个好价钱,出于怜悯之心的妻子,在丈夫对自己的又一次暴打之后,乘夜色放蛇出笼,蛇在逃生前对她紧紧依附,竟然令她心生感动:“她的一生,只有被使唤、被利用、被捉弄外,从不曾拥有过一件属于自己喜爱的东西,这一刻,她深刻的领略到她已经拥有了它。”小说的女主人公在人与人之间感受到的是欺骗,在两性关系中承受的是暴力和压迫,却没想到在动物身上得到了安慰。这看似荒诞的描写背后,作者企图表现的是男权强势压迫下女性遭受不平等境遇的人生真实。总的来看,心岱小说虽然不乏现实的视角与人性的剖析,但还不能够把笔下题材放到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去进行深刻犀利的社会人生观照,这使作品的精神震撼力有所缺失。

从1978年起,心岱开始投入报导文学的工作行列,致力于本土人文及自然生态两大系列的报导。崛起于70年代中后期的报导文学,得力于乡土文学思潮的启发,它与社会生活的脉动息息相关,并迅速引起文学界的关注和读者的兴趣。1975年,《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高信疆先生开辟“现实的边”专栏,率先倡导这种“关怀台湾,心系中国”的活的文学。他认为:“选择报导文学,正是一个年轻人接触人生真实的、具有反哺意义的事业。报导文学是种不断追寻的良心作业,靠着我们的行动,我们的爱心,我们的知识,才得以实践并且成长。”接着,《台湾时报》、《联合报》以及《皇冠》、《台湾妇女》等多家杂志刊物纷纷响应,共同推动报导文学的创作。到1985年,更有陈映真创办的以发表报导文学为主的《人间》杂志问世。在这股文学创作潮流中,涌现出一批卓有成绩的报导文学作家,他们走入乡间、城镇、厂矿、渔村,用手中的笔来写脚下的土地。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女作家则有心岱、韩韩、马以工。报导文学的主要导向之一,是引发了台湾有关环保问题的思考和批判。环保文学出现,一方面,它有着特定的文学生态原因。1979年底发生“高雄事件”的台湾,政治环境还很严苛。在当时背景下写报导文学,与现实政治距离较远的生态环境问题,显然是新近出发的报导文学的理想题材。另一方面,它与台湾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直接相关。60年代以来,台湾在急躁心态下走向工业化,由进口替代产业向加工出口产业转轨,台湾与世界市场的结合随之密切起来,于是岛内和国际进口的劳力密集、高耗能、高污染、高公害产业在岛内簇生。到了70年代,由于台湾工业畸形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日益彰显。受到美国60年代中叶以后发展起来的反公害和生态环境保护运动的影响,曾在美国留学的马以工和韩韩,于70年代末期返回台湾,在8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台湾生态保育、环境保护问题的文章。

而集中以台湾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为主题的报导文学作家心岱,也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三位女作家借助报刊媒体,密集地发表议题相同的文章,“对于台湾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识的宣传、传播和教育,甚至引发相关的立法改革(例如水笔仔红树林的禁止开发,恒春侯鸟保护列入地方行政,八通关古道开发计划的中止)有深6的影响,卓有贡献。”心岱作为台湾为环境保护鼓与呼的第一代作家,她本着“实证的态度,参与的热情,承担的精神”,足迹踏遍了台湾全岛,以大量的田野作业和实地采访,对台湾的环保问题进行深刻反省和集中报道,表现出强烈的环境生态意识。1980年获得《中国时报》报导文学奖的《大地反扑》,标志了心岱文学生涯的新突破。是年6月,心岱到桃0湖滨地区实地调查,被当地严重的环境污染所震惊。人类为了开发自然,修建林口发电厂,砍伐了沿海地带的木麻黄防风林,引起严重的风灾,树木和庄稼枯死萎黄,土地的沙漠化日益扩大,许多移民新村迅速荒废。目睹这一切,心岱向世人急切地敲响了“大地反扑”的警钟。《大地反扑》写的不仅是大地之怒,作家诚挚而严重地警告人类,一旦我们割断了对大地的反哺工作,当有朝一日,大地资4被滥用,环境污染无可抑制,人类就会反为大地所惩罚。这篇作品使得“‘大地反扑’这个辞,也成了日后台湾环境生态保护运动的儆语——当人类不知厌足的贪欲不断剥夺自然环境生态,自然将以废墟和毁灭进行报复。”1981年获得《中国时报》报导文学奖的《美丽新世界》,写历经劫难的恒春半岛森林渴望复生的梦想。香蕉湾的海岸森林美丽而神奇,但在60年代,一味追逐财富、目光短视的村民因为栽种琼麻而大毁山林,如今留下的是伤痕累累的土地。心岱不仅以沉痛的笔触揭示了自然环境失衡造成的“废墟警讽”,同时也对民间底层出现的环保新气象表现出一种乐观精神。《向天地赎罪》讲述的就是花莲县吴江村的村民自动建立环保组织,想方设法保护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村民生命和精神的“吴阿再沟”溪流的故事。作品对那种民间自主地介入生活,用草根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公民行为,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赞颂。心岱通过报导文学的形式,关怀人类生存的现实和前景;并以她生动真实的叙述方式,指陈了生活中潜伏的生态危机和社会症结,这使她力图从环境保护出发,提升和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关怀。

同类推荐
  • 爱的剪影

    爱的剪影

    本书是一本集亲情、爱情的为一体的散文诗集。十年了,我知道十年时间是许多人能把自己的文稿堆积成山的;十年时间是许多人能把自己的作品构建得严谨周密的;十年时间是许多人能从文字的表皮钻他个万丈深渊的;十年时间是许多人能从狭小的一隅荡他个广阔辽远的……但是,我却不能。一个文化水平很低且疲于奔命的我花了十年时间才拼凑成这样一副模样。在这十年里,我一路孤孤单单、一路磕磕绊绊、一路曲曲弯弯,心中的那份激情也是几明几暗。今天的成绩可以说是我十年努力的回报,我的心中已高高地举起了庆贺的酒杯。
  • 细雨烹茶

    细雨烹茶

    本书主要包含近体诗、古体诗文、词等内容,诗歌内容清新雅致,适合闲余时间品读,对当前古诗领域补充了一定的空缺。
  • 秦少游诗精品

    秦少游诗精品

    《秦少游诗精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古近体诗选注本,由黄思维选注。全书收诗近百首,把秦观诗作“清新妩丽”与“严重高古”两方面的风格特点都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书中注释甚精,另有“总说”栏介绍诗作背景,并作总体介绍。又有“辑评”栏集录古今评语,以供读者参考,是一本上佳的古典文学普及读本。
  • 玉女心经——大月亮诗选

    玉女心经——大月亮诗选

    此书诗作皆为生活感悟,和日常生活的诗性记录,追求简明通俗的叙事风格,不事雕琢、自然流畅、幽默诙谐,读来轻松自然,有亲切感。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孔子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孔子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热门推荐
  • 李国文说明

    李国文说明

    作者是文学大家,自有固定的读者群,善于用辛辣的笔触,调侃历史,以史论今。这是一部以明代人物或事件为背景,进行历史真相探究或者人文反思的历史散文作品集,是汇集作者近几年发表在若干报刊的散文合集,个别稿件属于首次发表。延续中华书局《李国文说唐》《李国文说宋》的市场基础。酝酿更市场化书名,精雕细作,期待好的市场反馈。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颜华录

    颜华录

    (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喷)神族这世间哪有神族啊!三族大战之后神族从此消失再世人眼间。
  • 君临云垂

    君临云垂

    一盾挡天地,一枪一世界,一刀一剑生死别,一法星陨落,一舞人再生,一魂化门名轮回。一个少年怀着血和恨走出小村,踏上了修炼之途。故事已经开始……君临云垂粉丝群:556857517(新书需要呵护,点击、推荐、收藏、评价、评论、顶贴、打赏、宣传,一切都珍贵,点滴见人情,总之千万别和我客气,您能做点什么,就请做点什么。)
  • 梦觉千年

    梦觉千年

    此身无长物,吾将化茧而自缚。遣妖入梦,向死而生。然后决尽烟华,却还是自顾不暇。
  • 盐女传

    盐女传

    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巴蜀相继为秦所灭,巴子被俘,其义子巴务率众突出重围,踏上了一条逃亡之路。
  • 宫缱绻

    宫缱绻

    当年天下大乱,她成了遗落的公主...他本是流着皇室血统的继承人,却遭人暗算,一场大火毁灭了他的家园。……第一次见面,他对她迷了眼!第二次见面,却被托付终生!岂料风云变色,让两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多年后再次相遇却不知今夕是何夕?--------------------------初入江湖,初相见定真情!风云变色,归去兮,人还在;琴海王国,如花美眷,亦相见;“妾心依旧,君须怜我!”-----------------------------------前期平淡一些,中期漫长一些,后期大气一些,请细细品尝!留下号:751375416----等你!
  • 越读越想读的真情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越读越想读的真情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事物里往往包含着最深刻的人生道理,它们比起抽象的理论,能以更简单、更直接、更迅捷的方式把这些遭理揭示出来,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于瞬间豁然开朗。本书里有各种各样充满了真情的小故事,让你越读越想读,读后获益匪浅。
  • 快穿反派BOSS苏炸天

    快穿反派BOSS苏炸天

    虐文界第一扛把子笙歌尽她又又又把反派写死了!读者很丧失,后果很严重!搞个系统收了她!**一觉醒来,莫名绑定了个渣渣系统,云笙从此开始了拯救反派,走向人生巅峰的不归路……某深情帝王日常傲娇:“不爱朕,就死给你看。”某奶狗影帝日常卖乖:“姐姐,我可不可以亲亲你吖?”某霸道总裁日常弱小:“今天又是掐桃花掐到手软的一天,伐开心~”某病娇皇子日常变态:“敢沾惹别的男人,给我死!”……**符笙出品,在线崩人设,雷慎入!**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