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3600000008

第8章 宏伟壮观的古名祠(3)

十年前,笔者应邀访问河南固始县时,才知道江苏、浙江、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以至云、贵、川的80多个族姓都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固始迁出。一千多年生生息息的繁衍和创业历程,折射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之光。为了不忘本家族之根——自己来至何方,为了不忘本家族姓氏之源——自己先祖何人,这些远徙故土、卜居异地的不同姓氏家族,一般在繁衍到一定程度或数量时,便到家宅外择地修起了家庙、家祠;当聚族更多,生产力有了更大发展时,遂又合力建起姓氏宗祠,甚至由派支族人再增建支祠。

祠堂里一般都会设立宗祠肇基始祖牌位,每年定时祭祀(传统定为春秋两祭,各有具体的祭日,但各姓氏祠堂不尽相同),千百年来长盛不衰,表现出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祭祖活动,历来中国民间是十分重视的。祭日这天,不论本地的族人,还是远离故土的族亲,一般都会赶来祖祠参加隆重的祭祀活动。因此,宗祠也成了本族亲聚会的场所。祭祀这天非特殊情况,本家族的最高长辈即族长,都要出席祭祠。在宣读祭文后,便是本家族裔集体向祖宗灵牌烧香焚纸,鞠躬叩拜。这无疑是中国尊宗敬祖的传统礼节,绝不能与迷信鬼神相提并论。现在许多海内外族亲都经常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或远涉重洋赶回故乡来参加祭典。

祭祠仪式结束后,族亲都会互相寒暄问好,亲切交谈,高兴地参加家族聚餐。这充分体现了敦亲睦族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显示了祭祖活动的强大凝聚力。同时,本地族亲也常常借此向海内外族亲介绍家乡建设发展新成就或未来计划,海内外族亲也表示愿意为家族兴旺和家乡建设贡献出更多更大的力量。

有不少祠堂为鼓励本家子弟努力学习,还特设了教育奖励基金(如螺洲店前陈氏宗祠就设立有陈宝琛教育基金会)对考取学士、硕士、博士或博士后学位的本族学生进行表彰并颁发奖金。这都进一步充实了祭祖活动的深刻内涵。

为了不数典忘祖,各族姓都十分重视修族谱(也称“宗谱”或“谱牒”)。旧时及至现在的一般族谱基本会按血缘系统(支派关系)之前后顺序记录世系、世表、宗派、迁居情形和昭穆排行等。所谓“昭穆”,由来已久。家庙制度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前期便趋于完备。《礼记.王制》记载这样的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候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古代这一种区别辈分、亲疏的宗法制度叫“昭穆”。始祖辈分最高,居中;第二、四、六世等双数世代则居左,叫做“昭”;第三、五、七世等单数世代则居右,叫做“穆”。宗庙、祭祀、墓地的位次,均须照此规定排列。可见,此规定辈分之分明、等级之森严!因为古来宗族就分大宗与小宗,以此确立嫡系长子长孙的权位继承制,并据此防止宗族昭穆错乱。对此,朱熹说:“昭穆既明,本源自辨”,“谱存而宗可考”。所以族谱或谱牒独特的寻根问祖功能,是任何别的文献不可能替代的。另外,族谱对光宗耀祖的历代重要历史人物或著作、业绩、成就和荣誉等,通常都详有记载,可为编纂地方志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所以,民间的族姓谱牒同姓氏祠堂一样,都应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很好地加以保护和弘扬。

在封建社会,祭祠活动是不允妇女参加的,即使是本姓女性成年后成了什么名人,都不被认同为族贤,更不允许载入族谱。这是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现在,旧时祠堂的陋习已普遍有了改变,广大妇女都可以高兴地进祠参加祭祖活动,修谱时即使已出嫁,也照样可以入谱;考上大学与考取研究生能得到表彰,成了名人的也可挂上族贤牌匾(如“螺江陈氏宗祠”、闽侯“垚沙唐氏宗祠”就分别挂上了“巾帼十杰”和“父女双院士”的光荣祠匾)。

作为祠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民间族谱,也是一项甚为重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中国族谱发端于夏,兴起于周,发展于汉,鼎盛于魏晋;至唐,因推行了科举制度,古代那种依据族谱门第举任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已废除了,门阀士族势力也随之削弱,因此,修谱之风受到了客观上的制约。入宋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盛行,在宗法伦理的大力宣扬和倡导下,族谱的修撰又开始繁荣起来,延至明、清乃至于泛滥。至改革开放以后,民间修谱又有了生机,近年来在海内外族人的诉求和支持下,续谱、修谱又开始盛行,应该说这是可喜的现象。

作为封建时代的族谱,显然是维系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其内容无疑存在有许多糟粕,是必须予以摒弃的,但倘从史学和祠堂文化发展来看,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特别是宋时著名理学家朱熹等所积极倡导修谱以“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大力提倡“设义田,济族群”等,对促进社会稳定、民风教化和生产发展,应当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至于族谱的溯族源,明世系,强调敬老尊贤,敬宗睦族,客观上也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

中国族谱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可谓源远流长。它有丰富、深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希望与古老的历史文化名祠一样,族谱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保护。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笔者良好的愿望。

传统的民间姓氏祠堂,其建筑多表现为明、清建筑风格,不过在祠宇建筑形制上,因地域不同而略有差异,其规模则更不一样。如,福州及周县的祠堂,普遍占地不小,建得比较高大;闽北、闽西的祠堂,在外观上与农村普通民居不见得有太大差别;闽东、闽南的沿海地区的祠堂,一般面积都不很大,为防范台风袭击,通常建得要相对低矮些。传统祠堂建筑基本上都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通常在祠堂大门两侧都设有左、右仪门,仪门上方分别有“入孝”、“出悌”石嵌牌匾,为姓氏祠堂所特有的表征。

二、入祠门为天井、回廊,或廊上方建有谯楼。祠厅,旧时称为享殿,为供祭祖先的场所。殿正中建有神龛以奉置祖先灵牌,并设置供案、香炉和烛台等。

三、祠厅上面的厅梁、厅柱上,分别悬挂有牌匾(主要是族贤牌匾,也包括名人题匾和贺匾)和楹联(是以颂扬宗功祖德及表述家族郡望、历史源流等为主要内容)。因此,祠堂里的牌匾和楹联与寺庙、家院的匾联在内容上有不小的差异,所以祠堂里的匾联称为“祠匾”、“祠联”比较合适,更能体现姓氏祠堂文化内涵的特征。另,旧时祠堂,在享殿前方还建有戏台,戏台顶多为藻井。

四、一般大祠堂的祠埕前,很多都建有绘有瑞兽图画的照壁。有族人获得功名的祠堂,门前往往还立有旗杆碣或旗杆斗。

我们通常说的祠堂,都是指某姓氏的专有祠堂,不过也有一些两姓或多姓共建的祠堂。例如,平潭钱便澳村的“林魏支祠”和闽清塘边村的“塘边聚庆祠堂”(为“黄、许、陈、卢、刘”同村五姓合建公祠),都是各姓约商分别择日祭祖。

除此以外,还有两类祠堂。一类就是历史名人专祠(或称纪念祠)。如“朱子(指朱熹)祠”、“闽王(即王审知)祠”、“林文忠公(即林则徐)祠”、“戚公(即戚继光)祠”、“蔡襄祠”、“陈化成祠”等。这类祠堂与姓氏祠堂有所区别。这类名人专祠主要是祭祀历史上某朝某代忠君爱国的重臣名宦或大儒名士。人们在其故乡或任职、讲学过的地方建祠立像供人拜谒瞻仰,以表缅怀和纪念,从而更好地弘扬其精神、思想和品德,一般不存在特别的奉祀祭典仪式。但孔庙却是个特例。它每年有固定的祭祀活动时间,但并不完全由孔氏族人来主办。现在祭孔活动,已归属于中国传统的孔子文化了。

再有一类是神祠。例如“天后宫”、“临水宫”和“尚书(即陈文龙)庙”等。上述三种祠庙里分别供奉的三尊不同的神像,其实都是史上的真人,死后被神化了,成为广大民众所爱戴和信仰的神仙。作者认为,这类祠庙性质颇似历史名人专祠,不等同于一般的佛寺道观,毕竟不属于任何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

祠堂文化的相关知识

中国上下五千年,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而灿烂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涵盖面十分广泛,而源远流长的祠堂文化应当说是独具特色。祠堂建筑、祭祠活动和修撰宗谱,是构成祠堂文化的三个基本元素,祠堂自然成为主体。

时至今日,不管是老祠堂,还是新修建的祠堂,基本上还是沿袭古建筑的形制并保留传统特有的结构特征。当然,由于地域不同或受社会发展影响,新建、改建的祠堂建筑形制上多多少少也会产生变化。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传统祠堂的相关知识,对祠堂建筑、祠堂文化的相关词语、科举制度与古代职官等方面,如下予以简介与诠释。

一、祠堂建筑的相关知识选介

进 指成组建筑物的计算单位,即纵向一组建筑体为一进。凡房屋、祠堂等,有分成若干庭院的,即称之有若干进。大祠堂一般是三进结构建筑,少数也有四进、五进的,规模略小的也有二进,少数一进单座。

硬山顶 人字形屋顶(或称双坡顶)的一种。其特征是房屋的两面山墙上的屋面向墙外挑出。

歇山顶 由四面有斜坡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重脊,四条饯脊,左右两侧斜坡屋面,上部转折成三角形山花墙组成的屋顶。因为有九条脊,故又称为九脊顶。

燕尾脊 形如燕尾的墙脊或屋脊。

梁 架 上下数层重迭的屋梁。

同类推荐
  • 铮铮铁骨见真情

    铮铮铁骨见真情

    古往今来,人生不经历风雨,百炼也难成一块好钢。当大家面对现实,生活与爱情,利益与冲突,矛盾与原则,做人难,做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是难上加难!
  • 明辰幻境

    明辰幻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胜者成王,败者为寇,是不可更改的变故。同样,故人去世,敌方死亡亦有真情假意存在。处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却又不知疲倦。到底是一将成名万骨枯,还是在劫难逃?是背叛;是离愁;是真情;是命运。究竟能否做到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时间,也许会回答。喜怒哀乐的交加,悲欢离合的故事,意想不到的结果,究竟是人定胜天,又或是人算终不如天算。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大秦国运之东出函谷关

    大秦国运之东出函谷关

    先秦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曾写下浓重一笔。是时,处在大争之世,春秋几百年的小规模战争,已经演变成大规模兼并战争。战国中,魏、秦、齐、楚等诸侯国,实力此消彼长,国运沉浮,民运沉浮。造就了多少英雄儿女。本书仅以部分视角,涉猎其中。本书中既有国家国运之升降,当政者文治之心路;更有机智过人,攻城略地之武功,还有智慧传千年之智囊;兼有痴情缠绵,旷世奇缘之爱情,常存抱柱信,不可负卿恩!智者见知,痴者见痴。
  • 辉煌恕瑞玛

    辉煌恕瑞玛

    恕瑞玛的皇帝阿兹尔,千年之后重生在靠近恕瑞玛的村落里,一切都会从零开始
热门推荐
  • 墨菲定理

    墨菲定理

    “墨菲定理”说:凡事可能变坏,必会变坏。许墨菲22岁,她可以拍着胸脯负责任的讲,在她22年的人生里,从未遇到一件事在她的身上能变坏而未变坏。好工作?新手机?男朋友?除了内心的那股子倔强,她一样也抓不牢。生活全是事故,努力变成故事。只有李洱会悠悠地说:“她一向运气不好,是我比较幸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在东晋建了座城

    我在东晋建了座城

    五胡南下,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主角带系统穿越到东晋,给汉人创造一片世外桃源。。。。
  • 鼠咣前世

    鼠咣前世

    鼠咣来到未来世界的奇思妙想,一身功夫能屈能伸。
  • 影帝之巅峰演技

    影帝之巅峰演技

    巅峰的演技,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一个拥有如同鬼魅附体般表演天赋的演员横空出世,他可以是铁骨柔情,霸气绝伦的西楚霸王!也是那羽扇纶巾多智近妖的诸葛孔明!还是那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青村美少年!就连反串娇滴滴的美娇娘,也被他演绎的美艳绝伦让无数宅男尽折腰!他就是演技的化身,真正的演技上让人无法逾越的最高峰!群号:237405642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石室秘录

    石室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给你一世宠爱

    给你一世宠爱

    和哥哥女友戏剧性的初识,让他对那个如火车头般莽撞的丫头充满恼火。他觉得似乎有一样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随着她的到来而丢失了。后来,一切证明他没有猜错——他的心从此不在自己身上了。很多时候,他连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怎么会在这么个火星来客身上存了心思,还一存就是六七年,这心思他从没有说出口,他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说出口?
  • 巫血沸腾

    巫血沸腾

    执脊槊、踏天关,巫血向来耀日光;战边荒、亡东殇,野死不葬乌可食!大荒少年,日月所出,踏乱世、定乾坤,以血发三千,乱天动地,重塑人族大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真的我不爱你了

    真的我不爱你了

    我曾经也真心对待过你,到那是曾经,现在,我不爱你了,不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