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3400000072

第72章 功亏一篑——八个月的纠“左”努力(2)

北戴河会议后两个半月的经验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想到恐怕明年搞2700万到3000万吨难得办到。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个办法:把指标降低,只翻一番,不翻两番?今年搞到1100万吨,明年翻一番,是2200万吨。有没有把握?前天晚上,富春、一波、王鹤寿、赵尔陆他们已经睡着了,我从被窝里头把这几位同志拖起来,就是讲,不是什么3000万吨有无把握的问题,而是1800万吨有无把握的问题。昨天晚上我跟大区和中央几个同志吹了一下(与会的有少奇、陈云、小平、彭真、谭震林、柯庆施、李井泉、王任重、陶铸、欧阳钦、张德生、林铁等同志——编者注),究竟一千八百万吨有无把握,我们所得到的根据不足。

我在这里反冒进。从前别人反我的冒进,现在我反人家的冒进。将来又搞个马鞍形,那好,就开个全国大会。昨天晚上我们说,似乎一千八百万吨是有把握的,要经过努力。但是还有好几关没有过。

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破除了,比如第一条科学,人是要吃饭的……没有一个地方证明人可以不吃饭。第二条,人是要睡觉的,这也算一条科学。

为了从理论上弄清冷和热的辩证关系,12月1日,毛主席在武昌写的《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一文中,作了回答:

可能性同现实性是两件东西,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虚假的可能性同现实的可能性又是两件东西,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头脑要冷又要热,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在我国,在目前,有些人太热了一点。他们不想使自己的头脑有一段冷的时间,不愿意做分析,只爱热。同志们,这种态度是不利于做领导工作的,他们可能跌筋斗,这些人应当注意提醒一下自己的头脑。另有一些人爱冷不爱热。他们对一些事,看不惯,跟不上。对这些人,应当使他们的头脚慢慢热起来。

在毛主席的耐心启发和教导下,经过郑州会议、武昌会议和紧接着召开的八届六中全会的紧张工作,终于迈出了纠“左”的一步,取得了最初的成果。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不能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更不能混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强调“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继续保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重大的原则问题”,“我们既然热心于共产主义事业,就必须首先热心于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全会通过的《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虽然还保留了相当多的高指标,但钢的产量已由原来的2700万~3000万吨,降为1800—20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总规模已从500亿元降到了360亿元。正如毛主席指出的,全会通过的决议,主要锋芒是向着急这方面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呀!”一个时期一股热情,谁不想搞得快一点。但愿望与可能毕竟不是一回事。毛主席首先察觉到这一点,提出“压缩空气”,说明他头脑清醒得比我们早,发现和判断问题的敏锐性比我们高,转变不合乎实际的看法也比我们快。这的确是很不容易、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毛主席在察觉到“大跃进”中泛滥起来的“左”的错误之后,从1958年10月中旬到12月,为了开始纠“左”,他一路奔波、夜以继日地非常之紧张地工作了两个多月。从中也可以看到他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几个鲜明特点。一是抓得很紧。一旦发现了错误倾向,就抓住不放,又是调查了解,又是开会研究,又是找人谈话,寻找解决办法,几至终日以思,夜不能寐;二是加强实地调查。不但派人下去调查,而且亲自进行调查,在调查中不仅找省部级的高级干部、地县级的中层干部座谈、个别交谈,而且找区乡级的基层干部座谈、个别交谈。通过座谈、交谈,反复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同时也向调查对象亮明自己的看法;三是理论与实际结合。他既要求大家实地调查,又要求大家读点书,把“左”的错误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上升到理论上进行分析,以利于提高大家对错误的认识,增强纠正错误的决心和自觉性;四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形式多样。小范围研究、大会讲话以及党内写信、作批示等等,多管齐下,把中央要纠正错误倾向的意图、办法迅速传达下去。这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特点,不独表现在这次开始纠“左”的工作中,而是贯穿于毛主席的整个领导工作之中。下一节还要谈到的他在1959年1月下旬,再一次风尘仆仆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着重调查研究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我以为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

人民公社问题的症结所在

八届六中全会结束后,毛主席继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湖北、湖南和返京途中,又与当地负责同志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于1958年12月30日回到北京。

1959年1月26日至2月2日,中央召开了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讨论1959年的年度计划等问题。2月1日、2日,毛主席两次到会讲话。他说:我们对于搞经济建设还是小孩子,虽然我们现在年纪不小了。应该承认这一点:向地球作战,向自然界开战,这个战略战术,我们就是不懂,就是不会……关于客观经济规律、按比例,这个问题我是没有解决的,这个问题,我不懂。毛主席的这种坦诚态度,发人深省;而他那种“从实践中找经验”的求知欲望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负责精神,更为全党树立了榜样。

1月15日,毛主席从新华社内部参考上,看到了广东《新会县人民公社在发放第一次工资后出勤率、劳动效率为什么普遍下降》一文,其中谈到:究其原因是多劳不能多得,干多干少都一样。2月中旬,毛主席看到了广东省委批转赵紫阳同志关于雷南县干部大会解决粮食问题的报告,其中谈到瞒产私分的严重情况,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大关注。23日,他再次外出视察,在天津与河北省委书记刘子厚、天津市委书记万晓塘等省、市负责人谈公社问题。24日,分别与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和省、市委负责同志谈公社问题。25日,又跟舒同和历城县委第一书记、东郊人民公社第一书记、大辛管理区总支书记、生产队长等谈公社分配问题。他了解到,吕鸿宾合作社用一张条子(调东西调不动),一把秤(让人拿秤去称粮食,群众普遍抵制,于是便翻箱倒柜),一顶帽子(本位主义,进行神经战)都不灵,于是,受了教育,改变主意,用一把钥匙(解决思想问题),一张布告(安民告示),一个楼梯(下决心解决所有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26日,他与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等同志谈公社分配问题。27日上午,又与新乡、信阳、许昌、洛阳地委书记谈公社生产、分配问题。

2月27日至3月5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了第二次郑州会议,主要讨论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问题,形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郑州会议记录》。

在郑州会议上,毛主席作了多次讲话。这里,我想着重引述毛主席对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是怎样透过现象弄清本质的。

毛主席是这样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

大家看到,目前我们跟农民的关系在一些事情上存在着一种相当紧张的状态……几乎普遍地发生瞒产私分,大闹粮食、油料、猪肉、蔬菜“不足”的风潮,其规模之大,较之1953年和1955年那两次粮食风潮都有过之无不及。

我们应当透过这种现象看出问题的本质即主要矛盾在什么地方。

六中全会的决议写明了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经过的发展阶段(这从理论上讲是对的,但作为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来讲,似应指出大体需要多长时间。经过30多年的实践,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想的过渡时间显然是太短了,过急了——编者注)。但是没有写明公社的集体所有制也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一个缺点。因为那时我们还不认识这个问题。这样,下面的同志也就把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制之间的区别模糊了,实际上否认了目前还存在于公社中并且具有极大重要性的生产队(或者生产大队,大体上相当于原来的高级社)的所有制,而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广大农民的坚决抵抗。从一九五八年秋收以后全国性的粮食、油料、猪肉、蔬菜“不足”的风潮,就是这种反抗的一个集中表现。一方面,中央、省、地、县、社五级(如果加上管理区就是六级)党委大批评生产队、生产小队的本位主义,瞒产私分;另一方面,生产队、生产小队却几乎普遍地瞒产私分,甚至深藏密窖,站岗放哨,以保卫他们的产品。

他们误认人民公社一成立,各生产队的生产资料、人力、产品,就都可以由公社领导机关直接支配。他们误认社会主义(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很多东西我们并未真正弄清楚——编者注)为共产主义,误认按劳分配为按需分配;误认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他们在许多地方否认价值法则,否认等价交换。因此,他们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拉平,平均分配,对生产队的某些财产无代价地上调;银行方面,也把许多农村中的贷款一律收回。“一平、二调、三收款”,引起广大农民的很大恐慌。这就是我们目前同农民关系中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从这样的分析入手,毛主席认为首先应该纠正平均主义倾向和过分集中倾向。他说:

所谓平均主义倾向,即是否认各个生产队和各个个人的收入应当有所差别。而否认这种差别,就一是否认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原则。所谓过分集中倾向,即否认生产队的所有制,否认生产队应有的权利,任意把生产队的财产上调到公社来。

对事物的分析,并没有到此为止。请看毛主席是怎样从实践升华到理论高度的:

上述两种倾向,都包含有否认价值法则、否认等价交换的思想在内,这当然是不对的。凡此一切,都不能不引起各生产队和广大社员的不满。

公社在一九五八年秋季成立之后,刮起了一阵“共产风”。主要内容有三条:一是穷富拉平。二是积累太多,义务劳动太多。三是“共”各种“产”。

这样一来,共产风就刮起来了。即是说,在某种范围内,实际上造成了一部分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的情况。

我们对于民族资产阶级这样的剥削阶级所采取的政策(指赎买政策——编者注),尚且是如此,那么,我们对于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又怎么可以无偿占有呢?同志们,价值法则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我们对于社会产品,只能实行等价交换,不能实行无偿占有。违反这一点,终究是不行的。

目前的问题是必须承认人民公社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发展过程(看来,当时问题的本质还是急,而没有实事求是地研究,农村要根本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实现农村人民的富裕,究竟需要多少年,需要经历哪些发展阶段?如同现在估计的那样,实现农业的“两个飞跃”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编者注),而不是什么向农民让步的问题。事情是客观世界强迫我们一定要这样做,只能这样做,不许可别种做法,无所谓让步不让步,是如实遵守客观法则去办事,不可能违反它。

我们都钦佩毛主席驾驭全局的本领。以上的记述再一次说明,他看问题总是比我们站得高,看得深,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就毫不犹豫地果断决策,工作效率之高,行动之快,在党内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不是毛主席从纷繁的事物中,找出人民公社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的事业就可能被“共产风”所葬送。有了上述的分析,问题就清楚了,就是人民公社在生产关系的变革方面超前了,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正如毛主席指出的:“问题只是我们在生产关系的改进方面,即是说,在公社所有制问题方面,前进得过远了一点。”

症结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出来了(这是指当时的认识水平而言的,那时还很难设想,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那样,尊重群众的创造,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郑州会议根据毛主席的意见,规定了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

与第二次郑州会议同步召开的河南省五级(后来变成六级)干部会议,及时地传达了毛主席的讲话,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昌地区反映:“主席看透了农村情况,看透了农民的心。我们成天在农村,看不见问题的实质。”“在下边遇到很多群众怕上调东西,就是没有办法处理,老认为是群众落后,资本主义思想严重,这次听了主席指示,心里才开了窍。”信阳地区反映:“公社化后出现的问题,到底也找不到什么原因,毛主席给找到根啦!”新乡地区反映:“咱想的和毛主席想的恰恰相反,咱们在批判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嫌农民不听话,主席正是批判这个问题。”洛阳地区反映:“主席摸透了群众思想,真说到群众的心窝里了。”郑州市反映:“主席在北京,给咱的心看得真透”,“瞒产私分——咱认为是本位主义,没了解事情的本质,这次毛主席指出是所有制问题,应该先批评平均主义。”当然,基层干部的这些反映,也还没有道出群众的真实心情——“包产到户”。

郑州会议之后,各省、市、自治区迅速召开五级、六级干部大会,把郑州会议的精神,一竿子插到底。毛主席因势利导,以“党内通讯”的方式,密切注视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其中属于带有决策性的意见,至少有三条:

第一条,基本核算单位放在大队还是队?3月15日,毛主席致信各省、市、区党委第一书记:

河南、湖南两省均主张以生产大队(管理区)为基本核算单位,湖北、广东两省均主张以生产队即原高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究竟哪一种主张较好呢?或者二者可以并行呢?据王任重同志说,湖=l匕大会这几天正辩论这个问题,两派意见斗争激烈。大体上,县委、公社党委、大队(管理区)多主张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即原高级社)支书绝大多数,或者全体主张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我感觉这个问题关系重大,关系到三千多万生产队长小队长等基层干部和几亿农民的直接利益问题,采取河南、湖南的办法,一定要得到基层干部的真正同意,如果他们觉得勉强,则宁可采用生产队,即原高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不致使我们脱离群众,而在目前这个时期脱离群众,是很危险的,今年的生产将不能达到目的…… 《郑州会议记录》上所谓“队为基础”,指的是生产队,即原高级社,而不是生产大队(管理区)。总之,要按照群众意见办事。无论什么办法,只有适合群众的要求,才行得通,否到终久是行不通的。尊重群众意见,适合群众的要求,这是党的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法宝。

同类推荐
  • 寒暄录

    寒暄录

    寒暄录记录了非正史的历史故事即当一本小说看吧。
  • 新西唐演义

    新西唐演义

    颠覆了天下,贪一夜浮夸,人生只不过一场厮杀,快刀斩乱麻,金戈伴铁马,收拾旧山河再出发
  •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太平天国史研究曾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今每推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本书则尝试从多方互动的角度,将太平天国放在整个近代中国社会进行考察。既从社会层面追寻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状况;又聚焦当时的社会动态和洪秀全等人的思想特征,涉及太平天国史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问题;还考察了作为对手方的清廷的应对之策,官场风习、民生状况的起伏,以及对晚清社会的影响。老题新做,言之有据,新意迭出,无疑将有力推动晚清史与太平天国史研究。
  • 父皇我真的不想当太子

    父皇我真的不想当太子

    “父皇,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逆子!将来你必须给我继承皇位!”“我不——我就不!!”“父皇,娇妻伴身旁才是我的梦想,数钱数到手抽筋才是理想,皇位与我如浮云,你还是给弟弟们吧!”“来啊!拿荆条来,打死你个逆子!”“父皇……你……能不能讲道理?”“朕乃是天子,我说的就是道理,屁股撅起来!看打!!”
  • 启梦王朝

    启梦王朝

    现实世界的屌丝,穿越到了16世纪的欧洲。在宗教改革风暴的中心,身为一个小人物的刘启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的命运。政治、家族、宗教、战争,历史中的世界风起云涌,看刘启如何改变。
热门推荐
  • 电君驯妻(君临天下系列之四)

    电君驯妻(君临天下系列之四)

    [花雨授权]他真是疯子!竟在朋友婚礼上,无理地削下她的一缕头发!虽然……可他也得顾虑场合,难道……更倒霉是过后,他们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不说,他竟还出言嘲讽她!该死!没想到他变成了解救她们母女的大恩人,这下……
  • 霸道总裁的绝世小娇妻

    霸道总裁的绝世小娇妻

    历先生,结婚2年,一共回来没两回,今天怎么想起我这家花了,看看你风流倜傥,眉宇间带着一股风骚之气,想必是有事求我吧。历先生,傲娇的说这个家都是我的,我为什么不能来,…………额,呵呵厉害了我的哥,,呵呵我竟无言以对,女主大大斗的过小三,打的过流氓更是美得不要不要的了,,从最初的哭着说抱歉,到最后笑着说再见,却不后悔,生命中曾出现过这样一场痛彻心扉的爱情。第一次写文,写的不好,勿喷
  • 灵武无双

    灵武无双

    懵懂少年,少不更事不死之血战九霄,三眼神瞳诛幽冥初涉武道只为寻母,后愿舍身逐武道
  • 校园影者

    校园影者

    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宇宙各种力量被人类所探索,但是这些力量是不会轻易被利用和得到。一个从小备受欺负,而有着成为世界之巅的少年,是怎么成为后来的风流而倜傥,潇洒而不拘
  • 庶子成皇

    庶子成皇

    穿越到崇祯十四年福王朱常洵的庶三子朱由桦身上,高富帅的生活还没有过够,却忽然遭遇流贼围城。面对历史上可能被煮成福禄宴的结局,朱由桦被迫开始了身为庶子的逆袭之路。普群:489953148VIP群:1062718495
  • 军后太撩人

    军后太撩人

    一朝惊云异变,她魂穿千年,涅盘重生——前世姐妹相戈,世家处处刁难,一场又一场战火,她不曾被打垮…但却在他亲手摧毁了信任二字后,某一瞬间,她的心却堕入了万丈深渊!她狠,他更狠,甚至不屑千里派人追杀她!她无情,他却不知情为何物——直到那天,她被别人搂在怀里,他才明白,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点击加入书架好不好嘛,各位客官赏个脸呗。)
  • 救命书

    救命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童日记

    小童日记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独特领域,每个人的成长都得经历不同的风雨,让我们陪小童一起成长起来吧!
  • 都市玄门录

    都市玄门录

    母亲死后,安槐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她混迹在都市中半人半鬼躲各路道长追杀,她掐指运符治小人,上可捉妖下可算命。从京城来的少将誓要收她为阴弑,首富之子对她追求之路漫漫。“你们别烦好不好,我只想报个父母之仇然后隐居山林。”
  • 辞旧迎新: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