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81200000015

第15章 做好左右逢源的中间人(3)

秦桧刚刚回归南宋,就急于取得权力。在范宗尹的帮助扶持之下,秦桧很快官至参知政事。但是秦桧明白,整个南宋最能给予他权力的人,不是范宗尹,而是宋高宗赵构。

范宗尹少年得意,仅仅三十岁就已经官至宰相。新官上任三把火,范宗尹建议赵构追夺宋徽宗以来的“滥赏”。

宋徽宗时期,由于朝政腐败,曾经胡乱赏赐,并提拔了一大群废物。范宗尹此议,是企图清理朝官、精兵简政。秦桧一开始表示大力支持。不久,由于宋徽宗时期提拔的废物实在太多,牵涉面过于广泛,此举引起了朝野上下极大的阻力与不满。而赵构也不打算否定自己的父亲曾经做过的荒唐事。秦桧一看机会来了,赶紧见风使舵,落井下石,向赵构弹劾范宗尹。

可怜范宗尹这个农夫,救了秦桧这条毒蛇,被反噬一口,罢官下野。

这时候,秦桧神秘兮兮地对赵构表示:“我有奇策,可以耸动天下,愿意献给皇上。”秦桧的话,勾起了赵构的好奇心:“说说看。”

秦桧支支吾吾:“现在没有宰相啊,说了也没用……”

赵构听到这话,立即提拔秦桧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也就是相当于右丞相。

这时候,秦桧终于说出了他“耸动天下”的“奇策”,一共八个字:“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言下之意很清楚:南宋保守半壁江山,金国坐拥北方领土,双方互不侵犯。这个策略,一来是金人的授意,二来也符合赵构的心理:赵构这个皇帝,本来就当得名不正言不顺,他最怕手下主战派将领直捣黄龙,迎还二帝--我老爸和老哥回来了,我赵构还不得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秦桧既然从金国回来,他的这个建议,几乎相当于来自金国的承诺,这当然令赵构再高兴不过。

但是,赵构是个狡猾的老狐狸。他非常谨慎地把这个策略透露出去,试探朝臣的反应。这一来,好似油锅进水,噼里啪啦炸开了,大家义愤填膺,纷纷谴责这种偏安一隅的卖国言论。赵构见这个策略完全没有群众基础,便把秦桧拉出来做替罪羊:“喏,是这厮提的建议,朕也不赞成。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也是北人,朕上哪儿去?”接着便把秦桧罢免官职,逐出朝廷,以谢天下。

秦桧遭受这次莫名其妙的打击,这才领悟到:原来人是可以无耻到赵构这个地步的!但是他从赵构的反复中,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点:赵构乃是迫于舆论压力才否定我秦桧的建议。秦桧从中提炼出两个教训:第一,以后提建议可不能这么赤裸裸了,必须包装成糖衣炮弹!第二,赵构既然容易屈服于压力,那我找一个更加强大的压力,自然可以逼迫赵构就范!

秦桧找到的这个压力,当然是金国。秦桧在南宋积极运动的同时,他的主子也没有闲着。有一次接见南宋使者,金国方面问起了秦桧的现状。言下之意很明确:“秦桧不主政,宋金不和谈。”

有了金人撑腰,秦桧的腰杆子当然硬了起来,很快被重新起用,继续把目光瞄准相位。

当时担任丞相的,是赵鼎和张浚。赵鼎倾向于保守稳健的对外策略,而张浚则极力主战。玩政治,当然要拉拢一派,打击一派,秦桧协助张浚,利用淮西之战赵鼎大失水准的机会,逼迫赵鼎罢相。张浚投桃报李,引荐秦桧入朝为枢密使。

秦桧的对手,现在只剩下张浚一人了。他转而找到赵鼎:“赵大人啊,皇上多次表示想要重新任您为相,都被张浚大人给阻止了啊!”赵鼎听了秦桧的话,火冒三丈。他与秦桧订立攻守同盟,一起对付张浚。经过反复,秦桧终于把张浚、赵鼎都拉下马来,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宰相,掌握了绝对权力。

秦桧维护自己的地位也很有一手。有一次,他的太太王氏与皇后一起吃饭,席间有一种青鱼非常名贵。皇后对王氏说:“这种鱼非常罕见,你多吃一点。”王氏不屑:“这算什么,我们家多的是,我在家成天吃。”皇后暗吃一惊:这种鱼是贡品,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秦家怎么会有?于是对王氏说:“你明天弄一些来给我。”

王氏回去给秦桧一说,秦桧立即把王氏臭骂一顿:“你们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这是我从贡品中私自克扣下来的,你怎么能跟皇后说!”然后他略施小计,找了十几条普通的大鱼,给皇后送去。皇后一看,哈哈大笑:“王氏这个婆娘,真是井底之蛙,她以为这就是青鱼啊。我说嘛,这种青鱼只有皇室才有,秦家怎么可能有!”一场风波,就此过去。

秦桧稳居相位之后,多次力主和谈,并且用计陷害岳飞,圆满完成了金人交代的任务,成为中国历史上官位最高,也最遭人唾骂的超级间谍。

秦桧居官数十年而不倒,靠的有这样几项法宝:

第一,金国的支持。

人在仕途,不可能无所凭借。有人靠跟定领导,有人靠拉帮结派,有人靠群众路线。秦桧所依靠的,乃是金国人的撑腰。金国的撑腰之所以可靠,在于宋金之间微妙的关系。金国对宋既打又拉,宋朝对金既恨又怕。既不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又不能够彻底决裂,这是秦桧得以游刃其中的原因。

第二,皇帝的依赖。

秦桧一手摸准宋高宗赵构的命门,知道宋高宗最大的心病就在于怕徽宗、钦宗二圣归来,所以力倡和谈。而赵构,也需要依赖和利用秦桧在朝中的力量,使得主战、主和二派达到势力均衡。朝中势力均衡,皇帝自然就成了最重要的砝码。所以,赵构、秦桧相互利用,是秦桧崛起的一大关键。

第三,两面三刀的手腕。

秦桧的手腕,无论取得金国的信任、取得皇帝的信任,还是铲除政敌的狠辣、自保的高明,都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处不复赘言。

选对人,找对一条好的退路

中国是佛教盛地,自古以来高僧大德代有人出。但是只有他--

出身于医学世家,本应当悬壶济世,却偏偏出家做了一个和尚;

做了和尚,入了佛门,却偏偏拜一个道士做师父;

拜道士做师父,本应该静读《道德经》,炼丹修仙,却偏偏最喜欢读儒家经典;

最喜欢读儒家经典,本应该修身齐家,却偏偏喜好奇谋妙计,为帝王师;

喜好奇谋妙计为帝王师,本应当出将入相,位极人臣,却偏偏隐居佛门,逃避乱世;

隐居佛门,逃避乱世,本应当终老林下,却偏偏在天下一统之后,太平盛世之时到处寻访明主,最终协助主人夺取江山;

协助主人夺取江山之后,本应当享尽荣华富贵,为子孙计,却偏偏弃官位如敝屣。

他,就是姚广孝,史上第一奇僧,身披袈裟实现了平常人难以做到的仕途奇迹!

姚广孝的祖辈,都是悬壶济世的医生。但是姚广孝似乎对做医生毫无兴趣。他出生于元朝末年,预见到了天下即将大乱,于是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自作主张,落发为僧,从此遁入空门,法号道衍。

一入沙门深似海,从此功名是路人。

元末明初,诸侯割据,龙争虎斗,血雨腥风,成就了无数英雄豪杰可歌可泣的壮丽生涯。但热闹是别人的,姚广孝什么都没有。因为世间已无姚广孝,只有僧人道衍。

道衍当然也没有闲着。他身为和尚,却不肯认真读佛教经典,偏偏去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阴阳术数之学,今天看来似乎是迷信,但其实这是一门追求宇宙基本规律的学问。道衍精通阴阳术数之学以后,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在他眼里,不再有具体的纷繁世象万千,而只有阴阳二气的消息生灭。一切变得简单而充满了可以捉摸的节律。

道衍闲来无事,有一次游览嵩山,在此地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摆地摊。道衍当然对算命先生没有兴趣:我命由我不由天,岂是算命先生所能一语道破的?

不过这个算命先生也很神。他不像一般的算命先生那样故弄玄虚地招揽生意,而是直勾勾地盯着道衍看。好半晌,算命先生郑重其事地对道衍说:“你是哪儿来的怪和尚!一对三角眼,长得像病虎,肯定嗜杀成性,将来要成为帝王师啊!”

道衍听到这话,又惊又喜:看来这个算命先生不是江湖骗子,居然说穿了我的心事!道衍对这位世外高人刮目相看,两人成为至交。

虽然算命先生称道衍是帝王师,但是天下的新一代帝王已经诞生了:朱元璋扫灭群雄,一统天下,改国号曰“明”。大明王朝逐渐走上正轨,太平无事,看来大有要千秋万世之趋势。

帝王已经诞生,道衍一介贫僧,无功无名,有啥资格做帝王师?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

道衍从来不是个甘愿坐守青灯黄卷,清心寡欲的人,他要时刻把握一切机会,积极入世,跻身仕途,成为帝王师。机会很快来了--朱元璋下令:天下但凡精通儒学的和尚,都可以来参加礼部的公务员招考,朕择优录用,给你们官做!

道衍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进京赶考。道衍学了一肚皮旁门左道,对于当时大红大紫的程朱理学并不感冒,所以考试结果也可想而知。道衍大为失望,只好回家继续等待。

但是,历史留给僧侣的机会实在不多,很少有公务员考试会让和尚参加。道衍苦苦等待,在时光的流逝之中磨砺了耐心,增强了修养。但是,他内心那种火热的冲动,始终在熊熊燃烧,不曾冷却。

凉风已吹拂了多年,而道衍却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骄傲与激情。

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曰:“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theparanoidsurvive.)道衍这个偏执狂偏执了几十年之后,终于在四十七岁这一年等到了机会。

这一年,朱元璋的太太、著名的大脚马皇后去世。朱元璋广招天下高僧,分配给各个儿子,让他们在诸侯国中修造寺庙,为马皇后的英灵诵经祈福。道衍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积极应征。这时候,道衍已经在佛教界混出比较大的名气,成为当时的知名宗教人士,再加上朝中有人推荐,便顺利入选。

朱元璋把儿子们和高僧们聚集到一起,召开一次双选会。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间,道衍一眼就看中了四子朱棣。

道衍看上了朱棣,朱棣却瞧不上道衍:这和尚长了一对三角眼,体态臃肿,其貌不扬,还病恹恹的,真没劲。朱棣正想重新找个好和尚,道衍却主动跑过来跟朱棣套磁:“王爷,贫僧愿给您献上一顶白帽子。”

换成普通的白痴王爷,一听:白帽子?你哪儿冒出来的和尚,竟要送我一顶不知所谓的白帽子?肯定要立即发飙。但朱棣何等聪明:我现在是王,王头上加个白帽子,乃是个“皇”字。看来这和尚话中有话啊!

朱棣当时就向朱元璋请求:我就要这个道衍和尚了。

朱棣被封在北京做燕王,他带着道衍回国,任命他为庆寿寺的住持。在一般和尚看来,这实在是个令人眼馋不已的职位:道衍平白无故而得王爷青睐,从一个一文不名、没有职称的和尚,一举登上了住持的宝座,真是交了狗屎运啊!但是在道衍眼里,一个住持的职位实在形同无物。

道衍可能是最不称职的住持了。他最经常呆的地方,不是庆寿寺,而是王府。道衍三天两头跑到王府,找朱棣聊天,核心的主题只有两个字:造反。

朱棣虽然是野心最大的王爷,但也不禁用诧异的眼光看道衍:我堂堂一个王爷,都不敢轻谈造反;你一个和尚,成天嚷嚷着要造反,这算咋回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道衍六十四岁这一年,朱元璋病逝,长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之后,在几位大臣的撺掇之下开展“削藩”的活动,把好几位王爷都给解决了。

削藩的开展,带给了朱棣极大的危机感。他不想坐以待毙,但是又实在没有信心造反:以燕国小小一个藩国的区区兵力与中央搞对抗,实在无异于以卵击石!

朱棣畏首畏尾,道衍倒是胆大包天。他找来了当年结交的那个算命先生,把他引荐给朱棣。这位算命先生,现在已经是算命界的一代霸主,他说的话当然相当有分量。算命霸主告诉朱棣:“您命中注定要成为帝王,千万不要辜负老天赐予您的好命!”

朱棣吃了定心丸,这才放开手脚招募精兵死士,囤积粮食,联络其他的藩王,为即将到来的军事作战做准备。

终于,建文帝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开始把“削藩”的目标瞄准了朱棣:他要拿他的四叔开刀了。朱棣早就为此作了长期的准备,这时候便以“清君侧”为名,举众起兵,开始了南北对抗的“靖难之役”。

战争期间,道衍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留守北京,坐镇燕国,打退了明军的几次偷袭和包围战,为朱棣解决后顾之忧。

第二,在朱棣折损大将张玉,关键时候掉链子想要临阵退缩的时候,积极为朱棣励志,坚定他造反的信心。

第三,在朱棣围困济南四个月之久依然无法攻克的情况之下,劝说朱棣班师休整,避免了在士气低落、战斗力锐减的情况下被敌人围剿的恶果。

第四,为朱棣确立了“不要攻打周边城池,长驱直入攻克南京”的基本战略方针,从而使得朱棣避免师老兵疲、打消耗战阵地战的劣势,集中优势兵力消灭主要敌人。

在道衍的大力帮助之下,朱棣终于一次又一次打败了强敌,实现了造反史上的一个奇迹。道衍虽然自始至终都没有亲临前线,但是朱棣攻克南京,即位称帝之后,评道衍为功劳第一。

朱棣论功行赏,命令道衍还俗,恢复出家之前的姓--姚,又赐名为广孝。朱棣封姚广孝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送给他一所大宅子和两名美女。

但是姚广孝何等聪明,他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他一生饱读史书,看惯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惨剧,当然不会重蹈覆辙。姚广孝退还了大宅子和美女,每天退朝之后就脱下官服,披上袈裟,回到寺庙里面做和尚,不同意还俗。

姚广孝实现了他的仕途奇迹。他以这样的行动,来打消朱棣的顾虑,表示我姚广孝愿与尘世一刀两断,从此再不管红尘中事。

看到姚广孝这样的表现,朱棣当然放了心。于是,他不再勉强姚广孝,而让他处理全国的宗教事务。另外,朱棣还让姚广孝负责编修《永乐大典》,为文化事业出力。

无论是主管宗教事务还是主编《永乐大典》,都是无关国计民生的闲差事。姚广孝以一身袈裟的装扮,终于打消了雄才之主朱棣的戒心。

永乐十六年,八十五岁的一代奇僧姚广孝去世。朱棣为之停止上朝两天,以对这位帝王之师表示哀悼。

对于天下有才能之士来讲,最佳的入世时机当然是元末群雄逐鹿之时。但是姚广孝却偏偏避开了这个风头,选择在太平岁月撺掇燕王造反,实在是一步高明的险棋。其高明之处在于:

首先,元末群雄逐鹿之际,各派势力蜂起,实在难以判断究竟谁才是命世之主。一旦判断失误,那么难免伴随跟错的主人身首异处。而如果等到尘埃渐渐落定,朱元璋一家独大之时再入世,那么肯定难以得到朱元璋的信任,自然也就做不到大官了。

其次,元末明初之际,高人众多。比如徐达、汤和、常遇春、李善长、刘基……个个都是能征惯战的名将、多谋善断的军师,与这些人竞争,姚广孝并没有自己的优势。

因此,姚广孝选择了避开风头。

中国历史有个规律:任何王朝都会在建立之后不久,进入一个“瓶颈”时期。譬如汉朝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如果不能克服,那就难免像秦朝、隋朝一样二世而亡。

姚广孝深通阴阳术数之学,当然对这一规律再清楚不过。因此,他相信:明朝也绝不会成为历史的例外,而当瓶颈到来之际,便是我姚广孝出人头地之时!

同类推荐
  • 先秦那些人

    先秦那些人

    中华民族是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光辉历史。从“盘古开天地”始,中华民族一步步从茹毛饮血的荒芜时代发展到了今天高度文明的时代,这是一条漫长、悠远、烽火连天又耐人寻味的艰难之路。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造就了一代代雄才大略的风云人物。他们像一支支不息的火炬照亮了人类发展的进程.他们又如一颗颗闪烁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璀璨夺目。他们中既有高瞻远瞩、一柱擎天的开国皇帝:也有锐意改革、所向披靡的文臣武将;更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科学巨匠:他们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

    你相信成吉思汗在九岁时怕狗吗?你相信这个胆小的孩子在几年之后会杀死他的弟弟,就为了一条小银鱼吗?在这个孩子的大脑深处,是不是藏着能够在某种环境下主宰他命运的遗传密码?起始人口只有不到200万的蒙古国,又如何能马踏列国,开拓出一块将众多文明裹挟其中的空前疆域?
  • 淮南鸿烈传

    淮南鸿烈传

    淮南王就是那个炼丹的淮南王刘安,不过炼丹是幌头,修书和造反是主业。《淮南鸿烈》(又称《淮南子》),是他组织人写的传世名著。门下客卿八千,道、法、儒各家高手云集。玩家将扮演淮南王刘安的女儿——刘陵。师从身怀异术的八公学艺,在朝堂大臣、各国王侯间一力周旋。还要提防一心想把刘陵□□成趁手兵器的腹黑美男子:淮南小山。且看刘陵能否玩转西汉武帝一朝,乱世逢生,改写团灭命运。携琴载酒,一匡天下!笔者燕策三,历史系毕业,用最严谨的历史考证,最立体的历史人物还原,做最好玩的历史游戏。欢迎考据党留言切磋。
  • 元代宫廷演义

    元代宫廷演义

    层峦重叠,流水弯环,于群山回之中,现出一片平畴旷原。此时乃是四月天气,那片平畴虽没有江南地方的桃红柳绿,但是河流萦带,映着那山林景色,也就倍觉鲜妍了。在这寂静无声,山林沉默的当儿,忽听得马蹄得得,自远而来。一转眼间,便见两骑高头骏马驮着两个年轻力壮、身材魁梧的塞外英雄,直向这不儿罕山的平畴而来……
  • 食三国

    食三国

    听说三国时没有番茄,土豆。菜贩郑升想:“要是我去三国卖番茄,土豆那不是能成为亿万富翁?”
热门推荐
  • 比别人多出来的幸运

    比别人多出来的幸运

    我的时光,谢谢有你们相伴,不知道还能不能相见,做最美的告白,最后的再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色流年

    青色流年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笨蛋,只顾着追寻自己的梦想。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只顾着喜欢自己的喜欢。我不知道我对薄荷是什么样的感情,我只知道,当她离开得时候,我真切的感受到她的离开!【ps:请大家多关注千千新书得时候也别忘了关注千千另一本书战力全开哦!】
  • 谜城危情

    谜城危情

    苏秦,苏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新生,随着唐潇潇的出现,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与此同时,刑警老爸的调查越发显得迷离,重重迷雾,一切的源头在哪?
  • 从召唤仪式开始

    从召唤仪式开始

    穿越了!穿越到天地未辟的混沌。见证了天地清浊分、洪荒、先天魔神时代、上古、后天神祗的时代,眼见着无数神话衍生,但……这些都和他没半毛钱关系。眼睁睁看着无穷机缘错失,等到醒来的时候,又是天地末法的时时代。
  • 青狐录

    青狐录

    我叫白叶青,以前是名医生,我所诊治的病人不计其数。但,行医却无法根治人们内心深处的阴暗,或许,这世风日下的不古人心,才是践踏道德的根本原因。那,我又该去哪里找寻所谓的公道,这世间,又是否会有所谓的桃花源?我带您去领略世间的黑暗和世风日下的不古人心;我也想带您去见识,黎明前最后一道曙光被破灭的绝望;我也将带您去体会阴霾过后的烈阳和重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恋青春印记

    暗恋青春印记

    她为了他受伤,她为了他去学她不喜欢的舞蹈,她为了他去学一窍不通的钢琴,她为了他努力学习只为考上a大。她做这些只为配的上他,而他一句“只是妹妹而已”彻底冲垮了她对他的一切念想。??????在六岁那年,纪迟走进她的心底,她说“纪迟于我就好像是夜晚天空中的月亮,那么皎洁,那么明亮,照在心里就再也融不进其他了”。??????而后来她才明白:纪迟于她不过是一颗流星,刹那间划破天空,带来一瞬耀眼的光亮而后却又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有那因短暂光亮而带来的希望。?????“是的,只是邻居家的哥哥而已”
  • 武道之宗

    武道之宗

    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世上皆奉吾为武道之师,吾乃武宗!
  • 存续于末世的遗忘之人

    存续于末世的遗忘之人

    从缸中醒来,外面的世界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末世之中,唯强者得以苟活。屠杀与和平,仅存于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