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6400000029

第29章 王羲之——以书法著称的文学家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王羲之是一个大书法家,殊不知,他还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文学家。他的书法名作《兰亭集序》,其实也是他的文学名作。那篇传世之作是这样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古人为消除不祥之事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常在水边举行。在阴历三月三日上巳修禊更为流行)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古代风俗,每年三月上旬巳日——后改为三月初三,在水边结聚宴饮,以除不祥),列座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胜,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章是为一些诗人在兰亭宴集而作,“写得极有情致,不同于寻常应酬文字。”

王羲之,字逸少,西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生于公元303年,卒于公元361年。他的伯父王导在东晋时被晋元帝司马睿拜为司徒。司徒在东晋是属于三公之列的官职。这个官职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是一种名誉的待遇,但在朝野享有很高的地位。因此王家和谢家一样,是南京(当时称建康)乌衣巷的名家首户。王羲之的祖父名正,是西晋的尚书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曾任淮南太守。司马睿渡江南迁建立东晋,王旷是“首创其议”者,所以,功劳不小。

王羲之幼年时代“呐于言”,因此,不为人所看重。13岁时,曾去拜谒过周凯,周凯发现他是一个人才,则另眼相看。当时,宴席上讲究吃烤炙的牛心,一般人都不敢吃,周凯割了一块给王羲之,王羲之吃下去了,从此人们就知道了他的名字。等到他长大一些之后,展露出了他的一大才能,那就是辩论。他的论辩不但条理清楚,而且理由充足,往往把对手逼至绝地,这就又提高了他的声望。王羲之的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突显。后来人们又发现他善于书法,尤其擅长隶书。他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一时间,王羲之名声大振,被视为“王氏三少”之一。

王羲之少有美誉,家世显贵,才学又高,所以仕途很顺畅。他一开始就担任秘书郎,掌管宫廷大内的图书和秘籍。此后不久,他又被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为在郡府掌管军马的长史。庾亮临死前,向皇帝举荐他,这样,他又升迁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来又因为他的声誉很好,朝廷公卿都爱他的才气,多次征召他为侍中(晋时相当于宰相一职),还征召他为吏部尚书。可是,王羲之都没有就任。后又授他为护国将军,他又推辞没有接受。扬州刺史殷浩诚恳地劝他就任,他写信给殷浩说:“吾素志无廊庙(朝廷做官),直王丞相时,果欲内(同纳)吾,誓不许之。手迹犹存,由来尚矣。不于足下参政而方进退。自儿娶女嫁,便怀向子平之愿,数(多次)与亲知言之,非一日也。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就是说,他向来没有在朝廷做官的心志。自从办完了儿女的婚嫁之后,他就不问家事,放情山水。假若非要他做一点事不可的话,那就是关陇巴蜀一带。放着朝廷的官不做,而愿意去到边远落后的地区,这不能不说是王羲之的一大特点。不过,后来,王羲之接受了护国将军的官职,最后又担任了一个右军将军和会稽内史的职务。

关于王羲之,有许多传说。其一是东床袒腹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当时太尉(属于三公一类的中央级官职)郗鉴有一个待嫁的小姐深居闺中。郗鉴需要寻找一位门户相当,才貌双全的女婿,于是派门人到王导府上相看。王导见太尉求婿上门,也是求之不得,所以,叫所有子弟在东厢静候,等人相看。王府子弟也是一个个风流倜傥,才学满腹。选谁为好呢?门人拿不定主意,只好回去复禀郗鉴,说王府少爷,各个都好,听到我们去相看女婿,各个都很矜持,只有一个,在东床光着身子吃东西(一说在东床袒卧),好像没有听到我们去相看一样。郗鉴说:“这正是我所看中的佳婿啊!”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另一传说是王羲之爱鹅。他一生写了很多“鹅”字。在今天,浙江绍兴(旧时称会稽)的兰亭,还矗立着王羲之的“鹅”字碑。有人说,鹅的形状像王羲之的“之”,所以他爱鹅。这都是附会,不足为信。不过,王羲之爱鹅的故事,史有记载。《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性爱鹅”,并且还记载着一段动人的故事。说会稽有一位独身孤居的老妇人,养了一只鹅,这只鹅很善于鸣叫,拿到集市上去卖,但没有人买,王羲之就带着亲友前往观看。这位老妇听说王羲之要到她家来,就把鹅宰杀了用来招待王羲之。王羲之知道后,叹息了好多日子。

据说山阴地方有个道士,很善养鹅,王羲之特地跑去观赏。他看到那些鹅后,极为高兴,恳切地要求买下来。道士说,可以,不过,您得帮我把《道德经》全部抄写下来,我才把鹅全部送给您。王羲之听到后非常高兴,欣然展纸命笔,把《道德经》全部抄完,然后提着鹅笼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王羲之爱书法,也爱书写,他经常造访门生家。有一次,他去一位门生的家里,见到门生家的几案光滑洁净,突然动了书写的念头,于是,提笔写将起来。可是这位门生的父亲不认识它的价值,误将它抹了去,使那位门生懊丧不已。王羲之在蕺山见一位老姥,正在卖一种六角形的竹扇。王羲之见到后,就在那些扇子上各写了五个字。老姥开始有些生气,王羲之就对老姥说:“你卖的时候,只说是王右军书写的,人家就会用一百钱来买你的扇子了。”老姥按照他所说的去做,果然人们都抢着来买,扇子一会儿就卖光了。

王羲之对自己的书法也很得意。他常说:“拿我的书法比钟繇,能与他抗衡。拿我的书法与张芝的草书相比,我也可以走在最前面。”他曾与人说,“张芝临池学书法,池水都变黑了,这个说法使人看来像真的一样。未必后之也。”但是,现在浙江绍兴兰亭王羲之纪念馆倒有一个洗笔池,据说,也是当年王羲之练笔时涮笔用的。还说那池水当年也是黑的。王羲之的书法,最初不如另两位书法家庾翼和郗愔,但到他年长之后就逐渐走入佳境。他曾用章草写信给庾翼的哥哥庾亮,庾翼见到后深为叹服,因而给王羲之写信说,我曾有伯英的章草十张,后来丢失了,非常痛惜,但见到您给我兄长的书信,“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灿烂得像神明一样,顿时还给了我旧时的观感)。可见王羲之书法之高超。

《晋书》的王羲之传中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名叫王述的人,与王羲之齐名,但是,王羲之十分看不起他,因此两人关系不好。但是,王述的官做得比王羲之高。王述先当了会稽县令,后因母亲去世而辞了职务,这个职务就由王羲之接替。王羲之接替了王述的官职后,只在吊唁王述母亲时去过王述家一次,从此再也没有登门拜访了。王述十分希望王羲之造访,只要听到门前有动静就洒扫庭除等而待之。这样,有一年左右,可是王羲之就是没有出现。王述深以为恨。后来王述升迁为扬州刺史,在他即将就任的时候,遍行周围县府,一一作别,就是不与王羲之告别。王羲之曾对别人说,王述本可以当尚书、仆射一类的大官,现在当了个县令就飘飘然了。这时,王述当了他的上司,他很以为耻,于是派人到朝廷要求把会稽分到越州的治下,意思是不当王述的下属。但消息走漏了,这件事情遭到了时人的耻笑。王羲之为此更加不满。后来,王述到会稽检查工作,王羲之手下的人又回答不出他所提出的问题,弄得王羲之脸上很无光彩。于是,他在父母的墓前发下毒誓,再也不当官。他说,自己蒙受了父母兄长的养育之恩、国家的荣宠之幸,但是自己没有做到忠孝之节和推贤之义,内心深深地惶恐,深怕自己玷污了祖上的清名和高德。所以从今天起,不再做官。并且设下酒宴,躬请父母,告誓先灵,从今之后,如果敢违背这个誓愿,就是没有敬重父母的心,也就不是人子了。不是人子的人,天地将不再容载他,名教也不再承认他。因为他的誓愿发得太狠,后来连朝廷也不好再命他为官了。

王羲之本来就“雅好服食养性”,又爱好山水,所以筑庐会稽。离职赋闲之后,他便放情山水,每天以弋钓为乐,过上了隐逸的生活。他“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他常常感叹地说:“我卒当以乐死”。

同类推荐
  • 江青传

    江青传

    “苦孩子”出身的山东李云鹤,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闯荡上海滩而成为风流浪漫的蓝苹,“进军”延安而成为“第一夫人”江青;一身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欲,使那原本活泼率直的天性变成阴险歹毒,“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使多少无辜蒙难!最终她变为人民公敌而沦为阶下囚。本书是作者一部力作,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示了江青不寻常的一生,成为有关江青的一部权威之作。
  • 读懂徐志摩

    读懂徐志摩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为人物传记,记述了文天祥用生命诠释“正气”的光辉人生。他对理想人格的孜孜追求,对匡扶国家社稷的崇高责任感,在任何艰危情况下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铁骨浩气,以及记录心路历程的泣血诗篇,已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文天祥是宋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家喻户晓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铁骨正气与其《正气歌》早已经深入人心。《长歌正气:文天祥传》将文天祥四十八年的生命历程辅以传主相应的诗歌文论,夹叙夹议,叙述了传主光辉的一生,特别是抗元苦战,被俘囚禁直至英勇就义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迹。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今生为你,花开荼蘼:陆小曼传

    今生为你,花开荼蘼:陆小曼传

    《今生为你花开荼蘼(陆小曼传)》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民国最有故事的女子,才高八斗,颠倒众生,却我行我素,一生为人诋毁。她兼具丰采与文采、柔情与豪情,让徐志摩宠爱了一辈子,让世间形形色色的男子怀想了一辈子。她曾在这世间飞扬与落寞,人们说她一生半累,但她有她的超脱,她不屑辩白。她的对手,只有岁月。
热门推荐
  •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蓝晶时空

    重生蓝晶时空

    张瑞重生了,重生成三岁孩子张锐,爷爷是演员,爸爸是歌手,妈妈是演员,是个名副其实的星三代,有这样的资源自己以后肯定要进娱乐圈的,不过在此之前…(架空文)
  • 故羽阁

    故羽阁

    这里是故羽阁:我可以满足你所有的愿望,不过要用你的故事来换,不知您愿意吗?——我是故羽阁的阁主:十世很期待您的光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介意多一个

    不介意多一个

    人之初,性本恶,只不过人总喜欢把美好展现出来,剥其本质只不过是腐朽、溃烂、丑恶、糜烂到彻底的人性。你想懂的越多,你越会逃避。
  • 陌路天才

    陌路天才

    楼家天才?玄城城主?雪域女王?这个灵力磅礴,丹药随手炼,百兽随意唤,灵器随便得的绝美女子,身份就这么简单?千年前的仙魔大战,与她又有什么关联?敬请期待!
  • 群星之鞭

    群星之鞭

    魔法船与亚空间引擎的诞生开启了多元宇宙的位面探索纪元。在这位面殖民如火如荼的开拓时代,无数星辰被探索,璀璨文明被征服,伊甸园各国逐鹿多元,星辰诸族争霸虚空。银河竞者触摸星辰,堕落帝国群星布武,这是强权的狂欢,亦是霸者的盛宴!然而狂潮之下亦有暗流涌动,混沌掀起波涛,外神降临虚空,深渊从沉眠中苏醒,天灾游猎于高维。此时一名第四天灾的靓崽被绑架到了这个战力通货膨胀的世界,望着眼前这个群魔乱舞的银河,少年为了回家,开始了自己的科技攀升、炸逼修炼之路。从蒸汽轰鸣到星辰大海,予凡人以权柄,赐时光以文明。从炼金狂潮到魔导革命,还群星以光辉,铸人理之壁垒。这是一个少年疯狂种田,苟出满人口,平A救世界的故事。“从天堂山到混沌海,帝国的真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亿万星辰之王,群星之鞭战团执鞭人,星辰大海的牧星者,万狗牧首,F2A之主,植日狂魔,银河之耻(划掉)卫士尤里·X·异构三体如是说道。读完台词本,尤里一脸崩溃:“道理我都懂,但麻烦你先把这只夺心魔幼虫从我耳边拿走啊啊啊!!!”PS:伪DND,有魔改,请勿过分纠结原设定。
  • 八零二三

    八零二三

    诡异经历,惊心动魄的情节,意想不到的故事
  • 王爷的小馋妃

    王爷的小馋妃

    她,一个21世纪新时代女性,一觉醒来竟然穿越了。身份十分满意,生活也很美好,美男在侧,美满!他,一个面瘫王爷,无意间遇见了一个外人面前假高冷自己人面前没皮没脸的沙雕吃货小姐,从此走上了宠妻的不归路……后来……南宫慕汐:“我爹爹跟他的好朋友们说:以为小姑娘养着养着就长大了,结果,小姑娘养着养着还是小姑娘,本来我以为我爹爹说的是我,后来才知道,我爹爹说的小姑娘,是我娘亲!”想知道逗比吃货王妃和高冷闷骚王爷之间的搞笑甜宠故事吗?点开这本小说,包君满意哦!(作者的话:王妃的馋并不只是嘴馋,还有眼馋哦!)
  • 批评的体温

    批评的体温

    正任何一种批评都代表着批评者的态度。《批评的体温》透出了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热情。该书是活跃于文坛的"80后"批评家杨荣昌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于《文艺争鸣》、《创作与评论》、《民族文学》等刊物上的40多篇评论,既有宏观的思潮扫描和整体性的作家研究,又有细致的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