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00500000143

第143章 金茂岳先生访谈录(3)

白求恩带头上了前线,他要到现场去解决救护问题,要到发病的地点研究病的情况,解决病人的困难,他要改变原来的状况。白求恩大夫到战场救护伤员,也成了战士们勇敢冲杀的口号。战士们经常喊:“同志们冲啊!有白求恩同志在后面!”白求恩同志创造了战场救护的先例。最后,他为了抢救中国伤员,牺牲在中国的土地上。

白求恩同志不仅对战地医院的工作是这样要求,他对我们后方医院的工作也给了指导。有一次他在边区医院问我们:“你们有没有干部?送一部分干部来,我给检查一下。”傅连暲同志说:“好。”我们找了一些同志来,让他给检查看病。那时,经过长征许多干部都患了肺结核,身体不好,不能上前线,都留在了延安。白求恩大夫是世界六大胸外科名医之一,他给来的干部一一检查,询问他们的家庭情况、病史等。之后,用手提X光机给干部透视,写下全部检查结果,还将结果告诉每个干部,并说明患有什么病,注意什么问题。最后,白求恩大夫对我们医院的预防工作和干部保健工作提了意见。他提出,第一,医生要想病人,要主动地找病人,要想办法保证人们,特别是干部的身体健康。第二,建议干部应由组织部门和卫生部门两个系统来管。给干部分配工作,光是组织部门分配不行,还要有卫生系统的人参加,要根据干部的身体情况分配工作。白求恩同志这些诚恳的建议,给我们指出了医务工作重点是要做好预防工作。

总之,通过和白求恩大夫的接触,我深受启发和教育的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动脑想,动手做。特别是看了白求恩大夫的手术以后,我在工作中试着去创造一切,改造一切,自己动脑想的也多了,亲自动手干的也多了。第二点就是,一个医生,要处处为病人着想,要主动地自觉地为人们的健康做好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工作。在我以后的几十年医务工作中,白求恩大夫的思想时刻在激励着我,使我牢牢地记住:我是一个医生,要一切为病人着想。

在延安中央医院工作

1938年的1月到1947年的3月,我在延安工作。我曾先后在边区医院、甘谷驿兵站医院当大夫,但大部分时间是在延安中央医院工作。

我们到延安后,这里各方面情况都使我们心情舒畅。这时,我和医疗队的其他成员都写信向中国红十字会汇报我们在延安的情况。我们说,延安非常欢迎医疗队,也很需要医务人员。中国红字会也向各地了解了情况,知道延安对医务人员不仅欢迎,而且很重视。后来,红十字会又派了中国红十字会二十九医疗队进入延安,还指明让她们到边区医院工作。这个队的大夫、护士都是女的,队长是姜兆菊。她们一来,我和谢金奎就回到了我们二十三医疗队。我们的队员大部分都在延安城东60里的甘谷驿,这里是第二兵站医院。我在这个兵站医院是救治伤员。这里的伤员和安庆医院里的伤员相比,情况完全不同了。这个兵站医院里,伤员和医务人员亲如一家,医务人员对伤员是认真负责的。医院的伙食搞得很好,娱乐活动也很多。伤员们一边治病、养伤,还一边进行学习,病治好后又重返前线。我们给伤员治病过程中,也受到很大教育。有的病,在治疗时需要全身麻醉。麻醉过程中,人的头脑从有控制、有意识,逐渐到不能控制、无意识的状态。在这个过程期间,从医学角度说,人的思想里哪一种意识最强,哪一种意识在这期间就表现出来。我们的伤员在麻醉逐渐失去控制和麻醉后将要苏醒时,他们喊的是:“同志们冲啊!杀啊!赶出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伤员们的这些表现,使我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这支队伍完全不同于国民党的军队。这时我的思想又前进了一步,我认识到,党领导下的边区好,边区的干部好,群众好,部队的战士也好,我们的抗战一定能胜利,我也决心为抗战出力,要跟党走。

1938年宝塔山边区医院搬到了黄瓜塔。延安的群众治病、干部住院治疗都很不方便,希望能在延安再建一个医院。1938年的夏天,延安成立了中央总卫生处,傅连暲同志当处长,筹备中央医院。就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些事情:1938年春天延安遭轰炸,边区政府主席张国焘则借祭祀黄帝陵之机跑到汉口,投降了国民党,于是边区政府主席由中央指定林老代理。林老后来到延安,问起我,大家说我在甘谷驿第二兵站医院。林老说:“他是妇产科大夫,为什么给他放到那里去呢?把他要回来,让他到黄瓜塔边区医院去工作。”1939年7月,领导上和红十字会交涉,又把我调到了黄瓜塔边区医院。在这里干了两个月,1939年的9月中央医院成立,我调到了中央医院工作。

延安中央医院成立,傅连暲同志兼任院长,副院长是石昌杰,医务主任魏一斋,他也是我们齐鲁的同学,原名叫魏兴谦。中央医院的筹建和物质准备上,这些同志都起了主导作用和积极带头作用。

中央医院刚成立时,医务人员很少。魏一斋到中央医院之前,在延安八路军军医院工作,他从医院带了两个大夫,一个外科大夫刘允中,一个内科大夫邵大达。把我从黄瓜塔边区医院调来,做了医务副主任,兼妇产科工作。还调了一个小儿科大夫侯健存,一个内科大夫毕学礼,他是一个印尼华侨。大夫就这几个人。当时,中央医院由组织部领导,组织部长是陈云同志,副部长是李富春同志。陈云同志负责全国的组织工作,很忙,所以中央医院的党政工作都由李富春同志负责。“中央医院”的4个大字是毛主席亲自写的,由外科刘大夫刻在了木板上。医院建起来了,没人怎么办?中央领导同志对医院的工作很关心,号召各单位的医务人员,支援中央医院。陈云同志动员中央党校的学员到中央医院学医。党校的学生是全国来的干部,至少也是县委职务,他们不少人都报名参加了医士班。我们办医士班,学临床学,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学习,学员们自己也看些书。其他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就一科一科地学。我们也开解剖课,把婴儿的死胎解剖后,进行讲解。遇上杀猪宰羊时,还讲解一些内部器官的形状和构造。这个医士班训练了不少医务人员。除开训练班外,对一些学校也进行了动员,因为当时学生们都愿意到前线,愿意到后方去组织群众抗日,而不愿意干医务工作。黎平同志是陕北工学院的,同学发现她有一个体温表,后来一问才知道她是上海助产学校毕业的,原来还是个医务人员。组织部知道后,就把她调到了中央医院妇产科做助产士。同时,魏一斋的妹妹魏洁,也到妇产科做了助产士。这样仅有的这些大夫和护士就开始了工作。

中央医院在北门外的李家湾,离城十几里路。中央医院的任务主要是为中央机关的干部和家属服务,也兼管边区政府系统的医疗工作。医院的个别大夫还担任教学任务,为边区政府的卫生学校、八路军的中国医大、中国女子大学教课。我担任了女子大学的教学任务。

中央医院是在一个山上,远处看去,一排排的窑洞像是一层层的楼房。窑洞从下到上共有四排,第四排是妇产科,有100个床位,大一点的窑洞是产房,外科手术室、婴儿室也都在这排窑洞里。病房的设置简单,一个窑洞有五六张床。那时的床就是一块木板,两头架起来,因为棉花和布都很缺,就在木板周围钉上木条,中间填上稻草和麦秸,外面用床单一罩,这就是病床了。床上再放一床被、一个枕头,有的床前还有一个木茶几,这就是病房的全部东西。窑洞本身是冬暖夏凉。但是,冬天,一般的病房都烧上一盆木炭,使窑洞暖和一些。手术室、产房和婴儿室是在地下挖一个洞,上边盖上石板,用三合土一砸,墙角处还挖一个小洞做烟筒。取暖时是在窑洞外烧煤,热气从沟里通到各窑洞,这样手术室、产房和婴儿室的恒温在22℃上下。窑洞光线很暗,手术室要亮一些才行,用的是汽灯,一般的病房只能点麻油灯,办公室点一个带罩的煤油灯。护士们去发药就拿个手电筒,或点上一支蜡烛。那时,延安中央医院的取暖和照明条件都很差,和现在是无法相比的,但就是在那样简陋的条件下,我们紧张愉快地医治了很多病人。

战争年代里,延安的物质条件差,生活很艰苦,但党组织为了保护妇女和婴儿的身体健康,想尽了一切办法,尽量给产妇吃白面,因为蔬菜和水果都比较困难。但是,好一点的是边区出小米,猪肉、鸡和鸡蛋也很多。有的战士从前方回来,带的罐头也可以分到一些。这样,产妇的营养品就有了,她们住院的一个月养得很胖,婴儿长得很健康。那时,一般孕妇都要提前两个星期住院,因为机关离医院比较远,交通也困难,为防止临产前出现意外情况提前住院能保证安全。生完孩子以后,产妇还要住两个星期才出院。妇女在住院期间,我们也对她们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助产士要给她们上课,讲些妇女卫生常识,怀孕和生产的经过,如何接生,以及婴儿的保护和处理,等等。有时还带她们到产房去看接生。经过讲解和观看,她们心里有底了,消除了思想上的紧张。所以,一般孕妇在产前或产后都没发生过什么疾病,基本是正常生产。当然也有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难产手术,也有宫外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手术。手术前,我们都对病人做好工作,她们也能很好地和大夫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所以,那时凡是在中央医院生孩子的同志,出院时一般都能达到一个助产士的水平。出院以后,这些同志无论到前方,还是到后方,她们学到的知识都很有用处。特别是陕北学院、抗大和女大的学生,她们到敌后,可以在群众中开展卫生普及工作,群众都称她们是医生、大夫。

为了促进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中央决定要表扬一些同志,中央医院推选我为妇幼卫生工作先进生产者。1940年的“三八”妇女节召开了大会,进行表扬,还发给我一张写着“保护妇女利益”的奖状。当时,我经常到延安中国女子大学上课,延安中国女子大学的学生还特意用布刺绣上“民族之光”4个大字,送给我留作纪念。我在中央医院仅仅做了一点工作,大家这样信任我,使我很受鼓舞,更坚定了我为边区人民服务的信念。

同类推荐
  • 重生无上帝王

    重生无上帝王

    重生了两次,上一世的周仁尝遍了人间冷暖。再一次重生,他要做无上帝王,守护他最亲近的人,也要背叛他的人付出代价。
  • 穿越五代之天子运

    穿越五代之天子运

    一个平凡现代人的穿越。一幕幕古今智慧的对决。一场惊心动魄的争斗史。一本精彩的五代风云录。一部香艳的帝王奋斗史。本书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新五代。
  • 杨广传帝位给我

    杨广传帝位给我

    杨广:“你帮朕做三件事,朕让你成为百亿富翁。”主角:“哪三件事?”杨广:“平定内乱,把李渊、李密、窦建德各路诸侯镇压下去;第二帮朕平定外患,永久的解决高句丽、突厥、契丹等边患;第三设法让大隋世代相传...”
  • 孙中山平叛

    孙中山平叛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贾琮传

    贾琮传

    道浮沉,写一世风流,言悲欢,叹梦入红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玄龙变

    玄龙变

    不寻常的修真之路!有绚丽多彩的法宝…有五花八门的阵法…有稀奇古怪的神兽…有如临其境的上古遗迹…法器!灵器!神器!炼制出来如探囊取物。冥界!魔界!仙界!横行起来如行走自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守望者一猩红之潮

    守望者一猩红之潮

    在六年前失去一切的火海,守望者世界的画卷向江子晨展开了。而六年后,随着湖光出鞘,已然蜕变的他终于踏上了征途。“哥哥,我一定会找你问明白的。”可同时,沉睡百年的怪物,已经悄然苏醒。“吾终将从地底爬出,为世界献上猩红的潮水。”死神,天使,恶魔,血族,守望者,贤者之石……永不停息的复仇之魂,会以何种方式熄灭?
  • 守望人生落日黎明

    守望人生落日黎明

    时间蹉跎二十有八,悲剧的人生,期待光明的到来
  • 闪耀星耀

    闪耀星耀

    高考过后,夏寻拿出了仅有的两千块钱,就这些还是一年来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准备出去找个工作先赚钱,阴差阳错之下出演了一部关于大唐盛世的网剧。五个月后演出完毕,夏寻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五万块钱出演期间她的理想学院A大的录取通知书也邮寄了过来,演出完毕后便赶往学校所在地报道。与此同时,她所出演的网剧也成为了当时的爆火的一部网剧随着网剧的爆火,夏寻也凭借着自己所出演的的大唐新兴公主的传奇一生而爆火……
  • 夏天和她的少年

    夏天和她的少年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学院的初恋作品,从小懂事安静听话的学霸夏天,在初二那年遇到了那个青涩的男孩子韩冬,嚣张跋扈高冷学渣的韩冬,自从遇见她以后,小姑娘莫名总是让他感觉不一样,他俩的名字一个是夏天,一个是寒冬,究竟这两个名字一起的时候是好还是坏呢…
  • 穿越成魔剑以后

    穿越成魔剑以后

    李峰:穿越到了异界?“也好,让我见识一下这缤纷多彩的世界吧!”“什么?!我怎么变成了一把剑?”……没错,我就是至高无上伟大无敌的剑灵大人!臣服吧!剑主!这是李峰穿越成魔剑以后的故事。
  • 芒芒一夏

    芒芒一夏

    夏又馨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喜欢上陆司扬的,那时的他,不会打篮球,不喜欢运动,喜爱扎在女生堆里,可她就是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他。而如今,站在眼前的这个人,帅气多金,人气爆棚,她却留给他一个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