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62900000004

第4章 艰难的进程

“三下”与“高配”

既然省里把移民搬迁扶贫这项工作作为战略决策来推行,作为首创移民搬迁模式的修水县,自然要不折不扣把省里的决策贯彻落实到位。县委书记魏宏彬在相关的动员会上提出,要把移民扶贫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全县的一号工程来对待,要用移民扶贫的工作成果,检验我们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检验每个共产党员的党性!

县委提出的口号是:各级干部要扑得下身子、耐得下性子、舍得下面子,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

一连三个“下”字,成为修水县政府各个部门干部们的工作标准。

大量的移民调查摸底工作,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这都属于“前戏”,只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做,不难完成。一旦调查摸底和宣传动员阶段结束,后面的工作要复杂、麻头得多。从县里到乡里,各级干部的日常工作本来就紧张,加上移民搬迁这一摊子事,大家忙得恨不能分出几条身子来。

县长李晨峰为了彻底摸清迁出点和迁入点的具体情况,带着有关部门的人走遍了全县36个乡镇,把必须迁出的人口、村庄、经济条件、生产和生活习惯都掌握得清清楚楚,把迁入点的土地、山林面积、民风民俗、经济发展程度……也都详细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全县的行政领导,他手上的事情千头万绪,从招商引资到开发区建设;从产业调整傲农业开发;从文教卫生到治安管理……每天要参加的会议和接待、接访不胜其扰。时间不够用,李晨峰便给移民扶贫工作定下专门的时间,每个星期六,除非特殊情况,其他的事他万事不管,只管一样,就是移民搬迁。他带人去山区,或者开座谈会,找人协调、会商有关移民搬迁事项,除了平时零打碎敲的时间外,这一天是雷打不动的。县里所有相关部门都知道这一点,为了能随时听从李县长的工作安排和调度,这一天里,每个涉及移民安置的部门,都照常上班。后来,这一条被记者总结为“星期六工程”。

过去,由于公务员编制紧张,移民扶贫办这个机构作为一家只有2、3个人的事业编制的部门,依托于民政局开展工作。但现在既然扶贫移民成为县里的一号工程,它的协调力度必须加大。为了让扶贫办有权威,有号召力,县委决定,扶贫办主任徐胜,提升为县长助理,同时兼任安置组的组长。

县长助理尽管不能等同于副县长,在人们眼里,它是个准副县级,魏宏彬书记说,这叫做对移民扶贫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干部们都知道,县里对这个部门重视,也表明了对这项工作重视,而对这项工作重视,归根到底,是对移民扶贫办的工作对象和工作任务的重视。

一个原先只有2、3个工作人员的正科级部门由县长助理担任主官,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叫“高配”。

机构理顺了,还要有相应的人手。这么大的一项工程,光靠2、3个人去做,显然无法完成,因此,决定从各个部门抽调干部前来工作,而且,徐胜认为,一定要选精兵强将,使移民扶贫办成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县里各个部门人手都紧,大家尽管知道移民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一旦要抽调人员去参与,各个部门的主官们都缄默不语。徐胜做了县长助理,又有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说话自然硬气,相关的协调会上,他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点,从水保、水利、交通……一直点到文化局。文化局的领导说:“人家那些部门和移民多少搭得上线,我们文化部门搞这个,风马牛不相及呀”。徐胜说:“怎么不不相及?搞移民搬迁,也有文化的内涵在里面,这需要破除千百年的旧习惯、旧观念,要帮助不同居住点居民相互融合,还有宣传动员,文化局干部正是行家里手呢。”一句话,说得文化局领导哑口无言。

如果其他部门参加移民搬迁工作属于介入性质,那么扶贫办工作人员则是“专业”的了。对于他们来说,5年之内将50000山区村民搬迁出来,任务的艰巨和繁重可想而知,因此,自打他们进入这个部门,不但星期六要坚持上班,而且从来就没有过过星期日,有人笑他们,说“你们移民扶贫办好像只有星期七,没有星期天这一说呢”。“星期七”这个词,就这样在修水流传开来。

修水还有个名词叫“一线工作法”,就是“思路在一线形成,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从下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所谓“一线工作法”是怎样具体实施的。

妻子出的点子

修水县黄港镇接受了一个移民村整体迁入的任务。镇里想尽办法,划拨出一块土地作为安置地点。现有的土地资源十分紧张,新划拨的土地位于一片低矮的丘陵,那儿原本是黄港镇村民的旱地。把旱地作物拔了,清理出一大片足够建房的区域,但还不够,县里的要求是,县里负责给移民点建房,资金有限,迁入地必须仿照招商引资的做法,预先做好“三通一平”的工作。

“三通一平”并不难,只要有钱,立马就能到位。可难的也就是钱。人家迁入地已经拨出土地来了,这是对政府政策的最大支持,再要村里自己弄钱搞“三通一平”,工作没法做,道理也说不通。镇党委书记樊荣为这事脑子转了很多圈,都没想出这钱从哪里来。

离给县里“交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樊荣还是没有想出招来。这天,他下乡工作,晚上很晚才回家。上床熄灯后,他躺在床上还想这事呢。妻子扳着他的肩,在他耳边说:“我表弟今天过来,想找你帮忙。”樊荣问:“什么事啊?”妻子说:“表弟承包了个项目,想到信用社贷10万块钱款,要找人担保。你是乡里书记,到信用社担个保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樊荣脑子里灵光一现,想到了办法。

妻子很高兴,说:“那我明天跟他说,你答应跟他做担保了。”樊荣说:“别,先别跟他说。我不是那个意思。”

妻子奇怪了:“那是什么意思?你刚才不是说没问题吗?”

“明天再讲吧,有些累了。”樊荣打断了妻子的话,心里安定下来,很快打起鼾来。

妻子很想再问问,丈夫刚才那句摸不着头脑的话究竟是行还是不行?可看着丈夫酣睡的样子,不忍再打扰。

第二天一上班,樊荣先到办公室,把当天的工作部署了一下,便去了信用社。

信用社主任见平时难得一见的樊书记来了,感到非常惊奇,他连忙起身让坐,嘴里说:“欢迎樊书记来指导。”

樊荣笑笑,说:“你们条管单位,又是专业机构,我哪里指导得了?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到你这里借钱来了。”

乡里每年用钱,包括乡政府开支、上面的转移支付以及各类项目资金,都要过信用社的手,信用社主任赶紧让人打开电脑,将乡政府的资金账目调出来核查,说哪笔钱已经到了,数额多少;哪笔钱还没到账,到了账会及时跟乡里汇报……樊荣说:“我今天要的钱不是这些计划内的,我要一笔贷款。”

“你要贷款?干什么用?”

“帮南坪小区搞“三通一平”。

“这个这个,”信用社主任抓着头皮说,“这个可是没有计划的,况且,我们贷款出去,都要办理手续,要做偿还能力评估,要有担保人。经济项目做评估比较好办,南坪小区,你让我们怎么评估……“

樊荣把手一挥,说:“我们乡里在你这儿贷过这么多回款,这些手续我都清楚。偿还的事,你们放心,我会负责到底,至于担保嘛,我来签字,可以吗?“

信用社主任心想,尽管类似贷款过去没有发放过,可镇里书记签了字,不怕会成为呆账,于是,立即允诺了樊荣的请求,双方办理了手续。

回到家里,妻子再次问起贷款担保的事,樊荣说:“手续已经办了。”妻子高兴道:“这么快就办好了?我替表弟谢谢你了!”樊荣说:“不是给他贷的。”

“那是给谁贷的?”妻子很是诧异。

“给移民新村贷的。”

“什么?你傻呀!你个人签字担保,给人家去贷款。这笔账可是记在你头上的。将来要是付息还本,没有人认这个账,那可就是你的责任!这点你都没想到啊?”

“当然想到了。可移民搬迁是县里的大事,我是第一责任人,当然也就是我这个书记的事。不搞好三通一平,新的移民点没办法开工,都火烧眉毛了,你说我怎么办?好在你昨天帮我想了这个点子,从信用社贷款先解决问题,呵呵。”

“那表弟的贷款担保怎么办?”

“这个嘛,按照信用社规定,一个人恐怕不能反复担保,只好让他另外再想办法了。”

妻子摇了摇头:“你当这个书记,家里人任何事帮不上也罢了,也用不着给家里添这么大的负担啊,以后,10万元的债务背在身上,看你还睡得着觉不!”

“睡得着,睡得着”,樊荣笑嘻嘻地说,“你不看我昨晚睡得那么香吗?”

“贫嘴吧你”,妻子嗔道,一双小巧的手捏成拳头,擂鼓一样擂在丈夫厚实的脊背上。

调田故事

尽管有的地方干部和百姓对接受安置移民有过想不通和抵触态度,但是,对于大多数迁入点来说,都懂得什么是大局,什么是风格,什么是和睦相处,什么是相濡以沫。“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是一句老话,它深深地扎根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的心理中,在一些重要的时刻影响着民众的行动。用修水县长仑村党支部书记徐禄水的话来说:“什么是老乡?一个村一个姓,共一个祖宗是老乡;一个乡一个县,同饮一条河里的水,同讲一种方言也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人家住在山里,山高水冷,生活穷困,我们如今托改革开放的福,已经迈向小康了,我们怎么能眼看着人家越过越穷而毫不动情呢?”

前面说了,修水县渣津镇修建了省里的重点工程、大二型水库——东津水库,这里的库区移民成为整个移民搬迁工程的起源地。水库里面是山区,水库外面,则是集镇所在地,这里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适宜生存。移民工程在全县再度掀起高潮时,渣津镇周边的长仑村接到安置移民点的任务。

移民来了,不仅要住,还要有生产资料,才能长期扎下根来。而生产资料当中,最为重要,也最为稀缺的是土地。

可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尽管目前土地的所有权还是国家的,但几十年经营权不变,农民已经在心里把承包的土地当作自有财产了,要把它拿出来,别说给移民,就是给本村的村民,一般人也不会同意。

怎么办?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徐禄水是村支书,是村里的带头人,全体村民的眼睛都看着他。

徐禄水心里有压力,压力不仅来自上级,来自村民,更来自他的内心。

他早就想好了,要给村民带个头,可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他的打算是,将自己家里的11亩果园让出去,给新来的移民户。

可是,这11亩果园,是自己和家人千辛万苦经营出来的。当初,为了改变村里单一的种粮状况,推行多种经营,徐禄水费了许多的唇舌,做村民的工作。村民们说,我们长仑村祖祖辈辈种水稻,旱地作物只有花生、红薯之类,种果树肯定种不来。徐禄水自己带头,到外面学习果园种植技术,又将家里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作为投资。在村民们将信将疑的目光中,他的果树种下去了,开花了,结出果实了。这些果树当中,有橘子、柚子,还有柿子,一到秋天,果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红橙橙的果子,很是诱人。偶尔有外面的年轻人来这里,还会以他家的果园为背景,照一张风景照。

在徐禄水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陆陆续续种起了果树,山坡上被一片片果园装点得美丽迷人。果园带给村民的收入是丰硕的。这几年,村民人均收入不断提升,不仅超过了当地平均水平,而且长仑村还被当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果园经济的典型受到县政府表扬呢。村民们都说,是徐书记给我们带了头,我们照着他的样子做,才有了今天这份家业。

带头种果树,徐绿水在村民中树立起了威望,可如今又要带头将果树“捐”出去,这个弯转得太大了,为种果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家人能接受吗?

这天,他让妻子跟他一起去果园转一转,妻子不知他什么意思,还以为果树出了情况,要修剪枝桠,或者要打药灭虫呢。

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翠绿的果园笼罩在一片金灿灿的晚霞当中。有因忙碌而晚归的蜜蜂在快速地飞过,蜜蜂振声划破了果园的宁静。

妻子察看果树的情况,说,剪枝的时候还没到吧?这些果树还处于成长期,记得上次农技员说,树龄大了才需要剪枝呢。另外,现在也没看见什么虫啊?这些树的叶子,长得多好、多漂亮,墨绿墨绿的。

徐禄水没有回答妻子的问话,他抬起眼睛看着西边高高的山岭,说:“太阳就要下山了。”

“嗯,怎么?”妻子对丈夫的话觉得疑惑。

“住在那边的移民,也就要搬到我们村里来了。”

“这我知道。上回县里那个女的主席,叫黄梅吧?还有扶贫办的主任,对了,他姓徐,跟你一个姓呢,他们来村里开动员会,宣布了这个决定。”

“以后,我们和他们,就在一口井里喝水了。”

“是,尽管不同姓,却是同一个村庄的人呢”,妻子说。

徐绿水和妻子肩并着肩,沿着果园的边缘走着。霞光斜斜地照射在他们头顶上的云彩间,两个人就像走在一幅画中。

“我是支部书记,以后我的工作担子就更重了。”

“可不是吗,村里的事,够你操心了。以后,田里的活、果园里的活,我能做的,我尽力多做一点。”

妻子讲到果园,徐禄水缓缓开口了,他说:“正想和你商量果园的事呢。”徐禄水把移民来了之后,需要给予生产资料,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能够尽快脱贫致富的道理给妻子讲了,然后说,“移民来了,我们不能让人家来了以后留不下,稳不住,因为生活不下去又重新迁走,或者去政府上访,那样的话,我们长仑村就太没面子,我这个支部书记也算没尽到责任。所以,我想啊,把我们家的果园贡献出去,给移民使用。”

“什么?”妻子以为自己没听清楚,眼睛瞪成了两颗圆圆的鸡蛋。

徐禄水难得地挽起了妻子的胳膊,说道:“移民来村里,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互相帮助,不光有我支部书记的责任,也有你的责任、每个村民的责任。我不过带个头,好给全体村民做个表率。县里要求每个移民必须分配五分田作为生活依托,我们把这11亩果园献出去,可以完成22位移民的有土安置任务,我的压力就轻得多了,下面工作也好做了,你说呢?”

妻子能说什么呢?丈夫跟自己商量这个事情,实际上已经下定了决心,她是理解要支持,不理解也要支持。何况,眼前这片果园,花费了丈夫多少心血,作出这样的决定,他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的。只是,没有了果园,家里的收入将减少一半,今后如何能弥补这个损失?

然而,丈夫说;“这个看起来是我们家里的损失,但从村里看,这不算损失。移民工作完成得好,政府会拨下资金,加大对村里的基础设施投入;村里人气旺了,也会争取到新的农业开发项目,到时候我们搞个水产养殖或者三产什么的,一定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更成功!”

丈夫的话,从来没有放过空炮,妻子信赖他,知道对于徐禄水来说,舍得和放弃,是他做好群众工作、当好支部书记的一种技巧,一种品德,一种胸襟,谁让老公是一村之首呢?这个头,他必须带,自己也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支持。妻子含泪点了点头,徐禄水正想夸奖妻子两句,却见她一转身搂着一棵果树尖声哭了起来。那一刻,徐禄水心里真是五味俱全。

后来,有记者把徐禄水一家主动调出自家果园分给移民户的事迹写成文章发表在报上,文章的标题是这样的:

调田:一分土地一份爱!

简明扼要的文章标题,却揭示了貌似刻板的移民搬迁工作中蕴含的浓烈情感。移民就如一株果树,倘若没有泥土让他们扎根,怎样灌溉也无济于事,所以调田便成了移民搬迁中一项十分关键的举措。接受移民,让迁入地的村民从现有的土地格局中挤出一定面积的宅基地给移民,这已经够难了,然后又要拨出农田给他们,这的确是项让迁入地村支部倍感棘手的挠头事儿。如何做工作呢?安置点的乡、村干部为此煞费苦心。长仑村的村支书徐禄水带头献出了自己家的11亩果园,黄港镇月山村的村支书徐先华也同样如此,他把自家2亩一等田献了出来,为的是安置好新来的移民,推动全村调田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实,月山村人均土地面积并不充裕,从水田面积来说,人均不到1亩田。起初,在统计各家各户调田数字时,大家都不怎么情愿,有的村民说;“这田虽然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分给我家承包的,可是,中央已经规定了,30年、50年不变的,凭什么政策说变就变了?”

徐先华说:“不是政策变了,政策是一贯的,只是,我们村里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嘛。村里新来了移民,他们以后就是我们村庄上的人,是我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里乡亲,我们能看着他们一无所有、生存无计吗?”

村民说:“书记吔,你别光说大道理,这点土地,划走一分少一分。以后我们自己要是遇到困难,谁来帮助我们?”

徐先华说:“我们的困难,一直有人帮助,你们难道不记得了?当年我们村里修路,是谁帮助上省里争取的资金?村里农网改造的时候,我们也获得了上级很大的支持。最近,国土部门又要在我们村附近进行土地整理和修复的试点,县里已经说了,如果有新的土地整理出来,会按照我们调出的土地面积适当给予补偿。而且乡里已经答应了,在农业开发的项目方面,会考虑我们村里的实际,适当进行倾斜,这叫以项目换土地。土地固然重要,可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的转变,生产条件的改善,对于增加收入、保障生活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徐先华说罢当众表态,将自己的2亩上等田调出去。刚才还争吵不休,甚至愤愤不平的村民们不再吭声了,他们不相信地看着徐先华,有人还多嘴地问了句是不是真的,徐先华斩钉截铁地说:这田我肯定调出去!

村民们互相瞅了瞅,突然间意识到自己和徐先华之间的差距,顿时,牢骚变作了佩服,书记都舍得,大家还有什么话说?很快的,月山村的调田工作就顺利完成了。

在可耕地面积十分紧张、难以调整的情况下,也有例外的机缘可以抓住。只要工作细,不怕没余地。这是修水县基层干部们的体会。在调田过程中,他们发现,不管哪个村,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一是从农村的集体土地中调剂。这部分土地哪里来的呢?

原来,在包产到户之前,许多地方的农村土地都存在实际耕地面积大于在册面积的现象。土地承包的时候,是按照土地在册面积来分配的,多出的土地便由集体经营,这部分土地此时正好可以用来安置移民。二是农村新出现的“四户”现象,使得部分土地或闲置,或抛荒。这“四户”分别是:死亡绝户、外迁户、土地闲置户、农转非户,其中又以因各种原因“闲置户”(主要是外出打工无力耕种)为主要成分。如果能够将这部分土地重新整合加以利用,对于移民安置来说,可以解决很大问题。修水县四都镇四都村恰好外出打工人员不少,打工者有的身份已经转换,有的已经在外安家,除了春节,基本不再返乡。村委会统计了一下,这种人家的土地有好几十亩,安置个1、200人没有问题。四都村总共计划建四个安置小区,移民人数过千,能解决个1、200人的有土安置,也算一笔不小的成果。

可是,尽管这些土地已经弃置耕种,但毕竟是有主的,要把它们拿出来重新调整,不能不经过户主。

四都村的村民外出打工,以江浙和广东为主。支部书记余光平预先和能够调整土地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要他们支持移民安置工作,并把县里的政策在电话里向他们做了宣传。平时,这些外出人员或父老高堂在村,或妻子儿女留守,样样事情都得到村里关照,他们感念及此,对于书记在电话里的请求,纷纷允诺;支持村里的工作,也有全家一起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甚至落户的,这些人在书记的说服下,也表态愿意放弃对家乡土地的经营权。可是,口头的允诺不能作为今后的法律依据,必须要获得这些村民的亲笔签名和土地经营权转让的文件才能有效。这事儿说来简单做起来繁琐,因为打工的人遍布全国各地,仅完成这项工作便需大量的人力。余光平和村里干部们商量后觉得:这些务工人员在外谋生不容易,要他们为了土地调整的事情专门回来签字,既不现实,时间也不允许。唯一的办法只有我们这些干部挤出时间去他们集中打工的地方走一趟,一方面慰问慰问这些村民,另一方面带上相关文件,请他们签上个字,我们村的土地调整工作就可以正式启动了。

说行动,就行动。余光平带着村委会一班人乘坐火车,先奔赴打工人数多的浙江和广东,与外出务工人员一个一个见面,再一次耐心细致地讲清楚有关政策。这些务工者早已知道,土地调整并不是过去搞的“一平二调”,县里有合情合理的相关补偿。对于有些家庭,还给予了其他方面的照顾。他们对于村干部的亲自前来,几乎众口一词地表示感谢,也表达了自己的诚信和诚意。对于在其他地方的零散打工者,余光平和村干部也采取相应的办法取得了他们的支持。

当风尘仆仆的余光平一行人舟车劳顿、千里奔波返回四都村的时候,他们挎包里的每一份文件都有了外出务工人员沉甸甸的承诺。镇领导被他们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所感动,多次在相关的会上表扬他们的工作做得细、做得好,余光平不好意思了,他说:“这份功劳不应归于我们几个村干部,而是要归功于我们的村民。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通过走南闯北,开阔眼界,心胸与过去的农民不同了。他们说家乡建设好了是他们的荣耀,家乡消灭了贫困,也是他们这些外出打工者的梦想。调整土地,安置移民,他们出不了力,在土地调整方案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也算他们献给家乡的一片情谊!”

刘东海和他捐助的96万元

瑞金市扶贫办主任曾芳来是个憨实的客家汉子。平时话语不多,可一旦说起移民搬迁扶贫工作,他黝黑的脸上就露出由衷的笑容。与其他扶贫重点县比,瑞金市的移民搬迁虽然稍晚了一些,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直把这项工作当成民生工作来推进,所以瑞金市的移民整体搬迁工作在全赣南也是有位置的。2010年赣州市的扶贫工作现场会也因此选在了瑞金召开。

在曾芳来主任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社会力量对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壬田镇小屋场村是个离城镇25公里远、不通公路、只有简易机耕道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落后。生于斯长于斯的刘东海,是一个积极肯干、勤于思考的后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开始外出务工,有了部分积蓄后在北京搞服装和家具加工。尽管是小本经营,他却童叟无欺,特别讲诚信,所以商誉很好,接的单越来越多,事业就这样慢慢兴旺发达了,成了名闻瑞金的商业大户。当听说老家瑞金市启动了移民搬迁工程后,他非常高兴,立即致电详细了解相关政策。那段时间,比他还高兴的是老家的乡里乡亲,他们隔三差五地给他打电话,向他报告党的这一富民政策。可是,过不了多久,电话渐渐的少了,偶尔有乡亲来电,语调中也少了前些日子的喜悦和激情。原来小屋场村的居民绝大部分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收入微薄,虽说市里给每个移民配套支持了3000元资金,可要搬迁,没个10万8万的怎么能另建新家呢?10个手指都不是一样的长短,小场屋村40多户人家家底也不一样呵!要等这40多户人家都有实力了再整体搬迁,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电话里,乡邻的声音时断时续,听上去有些缥缈。刘东海知道,那是因为说话的人心中少了一份底气。想到老家崎岖难行的山路,想到那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刘东海再也坐不住了,立即启程回到了瑞金。他找到相关部门,表示愿意帮助老家的村庄实行整体搬迁。移民所需的土地、基础设施、地上一层的房屋都由他出资建设,二层以上的则让群众自己负责或者政府代建。

2010年7月,当笔者随同省移民扶贫办副主任饶振华和勒系永处长来到瑞金采访时,曾芳来主任和当地的移民干部多次向我提起刘东海,还把我带到了刘东海捐建的移民安置点。安置点的小区规划整齐、房舍俨然有序,绝大部分居民建起了二层甚至三层、四层的楼房。居民们见到我们这帮客人也没了山民特有的拘谨,反而主动上前介绍他们在安置点的生活。一位老婆婆咧开缺了牙的嘴巴,笑嘻嘻地道:

女同志,党的政策好啊,让我们从山里搬到了这里。东海这后生更好,比崽还要好。崽都不舍得给爷娘建这么好的屋,他肯,真是个好人。我每天烧香拜佛,求老天爷保佑他长命百岁、身体健康、多发大财。他这人不小气,发了财会想着我们大家!

老婆婆的话更加勾起了我对刘东海的好奇,很想采访采访他。可惜他一直在外地做生意,不在瑞金,所以他的事迹多由曾芳来主任介绍,这对我来说多少有些遗憾。不过,有了老婆婆的这番话,刘东海在我脑海里的形象生动、鲜活起来。曾芳来主任的思绪显然还在刘东海身上,当我接着他刚才的话头,问他们当时听完刘东海的话之后有何感想时,曾芳来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光芒,声音也高了起来:

当时我们一听真高兴啊!心想还有这样的好人?说老实话,移民扶贫是项浩大、持久的事业,光靠政府的力量肯定不够,如果加上社会力量的支持,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小场屋村的一次性整体搬迁,光宅基地就要14亩左右。如果是商业用地,每亩最少要3万多元,正常的报建费用也要2万多元1亩。后来刘东海选中的是工业用地,现在变更为住宅用地,政府给他减免了相关的变更费用,每亩土地的成本只有2万元左右,减轻了很大的资金压力。你看,这40多户的住房都是按统一的设计建设的,每户的第一层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00多平方米。包括地面硬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是刘东海投资的,花了将近100万元。刘东海发了财不错,可瑞金还有人比他更有钱,有他这种善心和觉悟的人真还不多。我们希望今后的移民扶贫搬迁要跟新的农村建设、跟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起来。我也希望像刘东海这样的老板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参与得越多,我们政府移民扶贫的效果迭加效果就会越好。

离开现金之后,刘东海的名字仍旧时常在我耳边翻滚。虽然至今未曾和他谋面,但我想他应该有一双澄澈的眼睛和一颗柔软的心,否则也不会有这样的善举了。我希望,在今后的采访中,还能够多听到类似的人和事。也不知这算不算一份祈盼?

祠堂的风景

祠堂,是中国乡村里一道庄重的风景。中国的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人聚族而居的宗法制传统。一个族群,有着一个共同的谱系,通过这个谱系,可以追溯到族人共同的祖先。为了不忘先祖的恩德并维系族群的凝聚力,族人们需要一个共同祭祀先祖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祠堂。

由于祠堂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所以它的建筑一般都是村庄里最高大宏伟的屋宇。在江西农村,至今仍有许多保护完好的祠堂,它那高大的门厅、精致的雕饰、粗硕的房梁和楹柱、写有家族荣耀的堂号和传统的牌匾与对联……让每个后辈在慎终追远的同时感觉到了几分来自历史深处的肃穆与沉重。

修水县上奉镇,这里有一座300多年历史的荣家大屋场。屋场,当地话就是村庄的意思。300多年的光阴足以传承十几代人,即便当初只有一户人家,在讲求多子多福的岁月里,其后代也早已枝叶繁茂了。

上奉镇接受了151户、1175口人的移民安置任务,上奉镇依照县里整体安置的原则,把这151户移民统一安置在石街这个地方,叫做石街安置小区。

石街小区是修水县最大的一个移民安置点。这个安置点除了利用石街原本的空地之外,还需拆除67户村民的老房子和一座老祠堂,只有把这些旧的建筑拆掉,才能按照规划将移民新区建起来。

村民的旧房屋好拆,动员动员,加上按照政策帮助他们建新房,没花太多的精力,工作就做通了。但是,当听说要拆掉村里的老祠堂,村民们,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心里就有了深深的抵触,他们对拆祠堂想不通。

那段时间里,不时有老人迈着蹒跚的脚步,跨过祠堂那条高高的门槛,进入到祠堂里去。

祠堂已经老旧了,一副衰败的情势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它建成的年代,据说在咸丰甚至是道光年以前,它的年岁比村里老人的爷爷的爷爷还要大。

过去,这座祠堂供奉着村民们的祖先排位,每逢重要的节庆日子,大家都要在族长的安排下,来这里给祖宗磕头敬供。村里决定重大事情,也是在祠堂的大厅里举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中叶起,祠堂的作用已经发生了蜕变和衰退。起初,这里成为村民们搞土改、分田地的会场,后来村里办了小学,祠堂门前又挂上了小学校的牌子。文革期间,这里还一度住过前来破“四旧”的红卫兵,以前神龛上摆着的祖宗牌位和门厅上悬挂的匾额都被红卫兵一把火烧了个干净。村民们自己也在祠堂里召开过大批判会,批斗所谓的“资本主义道路”。包产到户后,各家各户忙于自家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村里的小学也重新选了新址,祠堂里往日的热闹或喧嚣便渐渐冷寂下来,只剩下不同年代的标语在陈旧的壁上雄视着流逝的岁月。

年久失修的荣家大屋场的祠堂,越来越被人遗忘了,它那高高的马头墙上布满苔藓,鱼鳞般的屋瓦透着天光,因为不少屋瓦被风掀开,或者碎裂。大厅里的楹柱油漆完全剥落,有些地方已经遭了虫蛀。原先精心雕镂的花窗,已经没有一扇完好。粗壮的大梁成为了蛛网和灰尘盘踞的地方……

连老人们都很少进祠堂里来了。

可一旦听说祠堂要拆除,一些村民心头还是受到震动,他们认为,自己的根、家族的根、村落的根,和这祠堂息息相关,拆掉祠堂,会不会使自家生命的根系受到影响?

镇领导们多数都是当地人,知道祠堂承载的历史涵义,他们没有轻率动作,而是通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反复细致地做村民的工作,让村民们懂得,300年前,他们的家族从外地迁来时,也是因为宽厚的当地人接纳了才得以扎下根来的。祖先的祠堂是用来纪念先祖的,可是,纪念先祖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中国农村中睦邻友好的理念落实到现实生活当中。何况,祭祖的仪式已经多年没有进行,祠堂的破败也预示了传统的追忆祖先的方式需要更新。而移民尽管姓氏不同,毕竟也是乡里乡亲。而且,即使不为移民拆除祠堂,正在方兴未艾的新农村建设,也需重新整治各个屋场的村容村貌,何不趁现在这个机会,就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推行到位?

村民们都是通情达理的。这些道理跟他们讲透了,他们心头的疙瘩也就解开了,心头舒展了,不良情绪也跟着消解了,他们不再对拆除祠堂抱抵触态度。当一大片拆迁后的空地经过平整后,施工队进驻统一修建移民新区时,石街的村民们还主动前来帮忙,他们知道,以后,这些移民也是石街的村民,他们将和自己一起生活,同甘苦,共命运。而且,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只要共同生活一段日子,很快会通过姻缘结成亲戚的,那么,大家不就变成真正的一家人了吗?

其实,调田工作在修水进行得基本顺利,与县委县政府事先的调查摸底工作有密切关系。县长李晨峰后来总结说,尽管土地是农民的第一资源,但是,他们通过对农村和农民的细致考察走访,发现农村出现了大量新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对于进行移民有土安置是有利的。

比如说,随着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不少农民已经从土地中转移出来,这些农民中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离土挣钱,从事二、三产业,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下降,剩下“三八六0”部队(即妇女和老人),已经无法承担传统的农田耕作了。

另外,农民们对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加大收入增长愿望迫切。现在上级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很多的支持,如果将项目分配与移民安置和调田工作结合起来考虑,将更容易做通农民的工作。

当然,在选择安置点的时候,也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迁入点的干部群众思想觉悟较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交通便利,生产发展有后劲;二是乡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村支部书记和主任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强;三是具有宅基地和承包耕地的调剂余地;四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具备公共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条件。移民安置是政府的一项战略举措,在实行这项举措中,不能光叫农民做贡献,同时必须认真细致地考虑他们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只有把这一点考虑在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还有一条,就是安置点的人数要适中,既要能把移民全部妥善安置到位,又不能形成过度压力,因此,修水县从调查摸底中排出的86个点中,进行筛选,最后敲定了67个安置点,每个点安置人数大致在300——500人。

修水县在安置移民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能源、退耕还林、村组公路、人畜饮水、学校改造等项目推进,在不长的时间里,共修建公路24条,打水井18只,修建饮水池11座,扩(改)建教室1280平方米,建沼气池1360只,新修、改善灌溉渠道65公里,建电排站2座以及桥、涵洞、水闸和水堰35处,拦河坝9座,中低产田改造2.6万亩……

那些安置点的村民很有感慨地说:“接收移民是一件明去暗来的好事。”

移民工程,最终没有变成扰民工程,反而成了惠民工程,这是这项工程在设计中具有统筹性、兼顾性和前瞻性的结果。

我们是好客的主人

移民搬迁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与迁入村的村干部和村民积极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点,笔者在采访吉安县安塘乡的过程中有着深切的体会。

吉安县安塘乡新居移民村,一幢幢简约别致的小洋房整齐地排列着,一行行绿化树给小村庄画上了优美的风景线,村前的休闲小广场上儿童正在嬉戏玩耍,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走进农家小院,更是一番别样的景致:拧开水龙头,清澈甘甜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出;点燃沼气灶,蓝色的火苗滋滋地燃烧;摁下遥控器,30多个台的有线电视让村民喜笑颜开。然而,移民们还记得,当初他们搬迁来的时候,当地村党支部书记王财贵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新居移民村原来住的老村叫新屋场,村民47户203人。老村子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村里的孩子上小学都要走4、5里的山地,村民就医就学十分困难。这些年深日久的问题,村民们早已习惯乃至麻木了,可是,不久前村民们又遇到新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起上学不便、就医困难等等更加让他们担心,问题的起因在村子附近的安塘煤矿。

煤炭,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当煤炭的市场价格逐步攀升,一些煤老板开始加快对煤炭的开采。安塘煤矿矿区采煤作业力度不断加大,煤矿巷道深度掘进,引起了周边的地质变化,新屋场部分村民发现,他们居住的房子出现地基下沉、开裂等险情,毫无疑问,这是煤矿开采引起的。这种状况,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但是,村民们一家一户又无力与煤矿协商。

当移民搬迁的动员在新屋场进行的时候,村民们个个踊跃报名,他们希望早日摆脱穷困,更希望尽快摆脱煤矿造成的威胁。

乡里给他们选定的迁入地是赤陂村,这个村位于公路旁,交通便利,视野宽阔,新屋场的村民去看过后都非常满意。但是,正所谓“好事多磨”,就在乡里正式宣布赤陂为移民安置点的时候,却有人对乡里的决定表示反对。

反对者是谁?不是别人,正是赤陂村的几户百姓。

选定作为移民安置点的地方,属于赤陂村的荒坡地,但是,尽管是荒坡,却有村民在这儿开了荒,种下了农作物;王财丰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储藏间,还有胡金清、王定远等两户人家盖了圈养牲畜的栏舍。他们听说这里的土地要让给移民户,乡里又给予了征地补偿,想借此机会从中获得一些个人利益。

做过农村工作的都知道,中国农民总体上质朴、淳厚、老实、单纯,但他们也有着落后的一面,比如说自私、斤斤计较、看重眼前利益,尤其有少数农民不愿意讲规则讲法制,贪图小便宜——这样的农民在许多地方都有,赤陂村也一样。

这几户农民大约私下里商量好了,他们统一口径,不论乡、村干部怎么做工作,都不松口,一定要上面对他们的“损失”予以补偿。有一户人家说:“既然上面给了钱,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多闹一点?你们多数人觉悟高,不肯要,我们觉悟低,只认钱。给了补偿,我们就拆,不给钱,你干部总不能把我们的牲畜牵走,不能把我种的芝麻、红薯耕掉。”

听了这话,王财贵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找到这些人集体协商,说道:“你们拆迁征地要点补偿也无可厚非,但是移民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上级补偿的基础设施经费只够用来平整地基,没有资金来补偿拆迁。这样吧,拆了栏舍的村民,如果需要圈养牲畜的就用我家的,占用地就用我家的粮田来补偿。我就不相信这件利国利民的移民工程会被同宗亲的兄弟姐妹们难倒!”

老王的话使很多的村民猛醒:同宗一脉,血浓于水,本来就应该相互帮助,在困难的时候相互拉一把,什么你的我的,不都是祖宗先辈留下来的么?很快,大家都纷纷表示同意无偿拆迁和征地。柳暗花明,安置点征地拆迁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新居村的移民工程很快的破土动工了。老王天天会去工地上看看,瞧着一栋栋的新房像芝麻开花一样,一天一天往上冒,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说:“感谢政府的帮助,也感谢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采访中,我接触了不少移民扶贫干部和各地的县、乡、村干部。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对他们却有直观的认识,他们当中少有满脑肥肠的胖人。这大概不完全是基因的原因,多少与他们的辛苦有关联。他们大都皮肤黝黑,透着山里人的纯朴。他们并没有干出多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却一心扑在工作上,把移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说,他们为了移民搬迁扶贫事业真的是呕心沥血、费尽心机。有时凝视着他们疲惫的身影,我会去想一个很幼稚的问题:他们这么辛苦到底为了什么?为了哪个?为自己?

不像!如果他们只为自己着想的话,完全可以抽出精力干些别的来钱的营生。说到底,他们还是为了那些需要他们服务和帮助的移民!有一个接受我采访的妹子说她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和乡里的扶贫干部吃顿饭,饭后最好能去唱歌。原因是她有一个心愿,要代表家人把那首优美的《为了谁》唱给日夜为她们辛劳的移民扶贫和县、乡干部呀。

这让我感动,同时也让我欣慰。这年月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高了,对人的标准严了,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获得这样真心诚意的认可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也许不仅仅是成功,还有宝贵的感情蕴含在其中!

同类推荐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全脑超能想象力

    全脑超能想象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远程教育纵横谈

    远程教育纵横谈

    本书立足现代远程教育这个新的教育形式展开课题研究。从现代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到微观理论,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的改革到各种教学方法的探讨,从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心理教育研究到各个学科的学术研究,从现代远程教育本领域的纵横比较到与教育的其他领域的比较研究,所涉及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范围,到目前为止是较为广阔和深厚的。
  • 古今女性发展纵横谈

    古今女性发展纵横谈

    如何指导女性处理好在家庭、社会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引导帮助她们化不利为有利,轻松面对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种种矛盾,求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便是本书写作的宗旨。理想的女性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积极的、向上的。在女性的方方面面已成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的今天,女性与家庭的和谐,女性与社会的和谐,实际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的最基础的一个方面。同时,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之下,女性应当更加注意与家庭、社会的和谐关系,与时俱进,和谐发展,以获得社会的更大认同,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

    在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中,会计学占有重要地位,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明确会计的含义、职能和任务;了解会计学科体系和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弄清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锻炼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能力。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因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在着重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动手能力,努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门推荐
  • 复仇女神:坠天使

    复仇女神:坠天使

    在复仇的道路上,她懂得了许多,收获了爱情,友情,亲情。小时候,她也幻想过被父母宠爱,到最后没有实现,最后到了被卖掉的下场。收获爱情,她爱他,爱的义无反顾,却被伤的完无体肤。那日,她站在世界的顶端,仰望着世界,心却空空的。他结婚那日,新娘不是她,他的婚礼昭告天下。她穿的白色婚纱,手持一把手枪。她说:“盛衍,记得一起我说过什么吗,要是你结婚,新娘不是我的话,那么我会亲手解决了你。”
  • 一念相思,一念执着

    一念相思,一念执着

    她叫何盼,是一只修行摄魂术的千年蚌精。为了替淳于临渡劫,何盼千方百计接近容尘子,并且绞尽脑汁与他一夜缠绵只为一碗心头血。待时机成熟后,何盼以己为饵,将容尘子骗入大海,取他一碗心头血。可是何盼与容尘子的朝夕相对,却换来了于临的不解。于是,因爱成妒,一把尖刀刺入何盼的心口,却是冷了三个人的心。那时,她才知道,他宠她,溺毙她,护她。正道之中道貌岸然的尊主、海族中抱憾饮恨的祭司,以及三千年修为的河蚌精,岁月尘埃之下,到底覆盖着怎样的真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龙的血脉

    逆龙的血脉

    违逆苍天称之为逆龙。逆龙逆天失败陨落至卡卡大陆。而拥有逆龙血脉的独孤家族自当逆袭伐天。这本书讲的是一群人的故事。和人斗,和神斗,和天斗。浪漫的爱情,温馨的亲情,至死不渝的友情这些都将精彩的呈现在你的眼前
  • 长老未成年

    长老未成年

    我不就是把你错认是小攻了吗、不就是稍微调戏了一下你、不就想要一个和你有一样眼睛颜色的狐狸吗!好吧,我承认我错了,我发誓再也不招小弟了!你以为你是谁,只准你腹黑我就不行啦,及时你是神医,还有,好吧,我承认我喜欢你,可你也不能干涉我的自由!我就喜欢算计,我就喜欢招小弟,我就喜欢惹麻烦,有种你别喜欢我,我喜欢你就行了!嘻嘻。看我腹黑魔女如何招收无数谁都不想要的小弟,如何招惹谁都惹不起的大人物吧!
  • 中二病也要当剑仙

    中二病也要当剑仙

    这一次,抽动鞘中之剑只为守护之人。为了你,我甘愿化身修罗。所有的罪孽由我一人承担便罢。
  • 异世界的地下城

    异世界的地下城

    一座恢弘的神迹,向下为地下城,向上为天柱。这个世界有如同游戏一般的升级进阶系统,这一切都是神的馈赠还是个阴谋,亦或只是个意外?异世界来的少年——陆,与妹子们展开了地下城的开荒之旅。P.S.萌新作者的首次投稿,要是有什么槽点,或者意见欢迎留言。
  • 揍你,我不是故意的

    揍你,我不是故意的

    前世被渣男坑到死,一朝重生,严黎暗自发誓,这一世我既然能重新认识你,那我一定能玩死你!谁想,渣男根本就是苦情男……院子里。严黎一掌劈断了石柱,眼神冷冷的看向陆先生:不想挨打,就离婚!众人惊。陆闻之抿唇宠溺一笑,上前摸了摸严黎的脑袋:乖,省点力气给我生小小陆。严黎气的腮帮子鼓鼓的:流氓!陆闻之捏住严黎下巴,俯身,对着那小嘴吻了下去:我要不亲你两下,你不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流氓。众仆人立马捂住眼睛。陆闻之一把将严黎扛起往房间走,眸子里闪着微光。注意!前方高能!本文标签就是不要钱的甜!客官轻慢用~
  • 天皇星修罗王

    天皇星修罗王

    当信念与职责出现分歧,当感情与理智发生争执,在正中间的执法者--极善恶者的选择代表着星球存亡。到底是选择爱还是选择情???“我明明想守护一切!”“我也是,所以让我来替你选吧!”
  • 鬼将独宠:商妻不客气

    鬼将独宠:商妻不客气

    他是威震八方的鬼将,据说乃是修罗鬼转世,不然为何长了一双红眼眸?他是定国公唯一后人,据说性格暴戾弑杀无情,皇帝都忌惮!确定这是在说眼前这位?一张俊脸笑得风-骚,一双黑眸闪着魅-惑,一张订单甩的帅气,”一月之内准备不齐,就等着上花轿吧!“刀,戈,戟,弓,弩,火药……这就是打十年仗那也用不完啊!你是把我的武器设计局当军品库了吧?嘁,本老板不吃这一套!
  • 夏天的离别

    夏天的离别

    她提着酒瓶往嘴里猛灌了一口:“你他妈的是不是喜欢男人?!”他一脸怒容:“你他妈才喜欢男人!”“对呀,老子就是喜欢男人!”她把酒瓶往地上一摔,一把抓住他的领子,“而且,我告诉你,你以后会有一个女朋友。”她猛地吻住他的唇,良久才松开。她用袖子擦了擦嘴,说“那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