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66100000030

第30章 人的价值评价(1)

价值评价是探讨价值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而评价是对客体价值或者客体与主体的价值关系的评定或判定。价值决定评价,评价反映价值,价值是评价的对象和内容,离开了价值就无所谓评价。评价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反映,它有着自身的特点。评价必须有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价值评价活动进行的前提。人的价值评价是较价值评价更为复杂的问题,其活动具有综合性、相对性、历史性三个特点。价值评价虽然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但在评价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此外,由于评价者掌握的评价标准不同,在对人的评价活动中,不同的评价者对同一个评价对象,评价结果却不同。因此,研究价值评价问题,也是人的价值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一节价值评价

一、价值评价的本质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人的价值。那么谈价值就不得不谈价值的评价问题。何为价值评价呢?所谓评价,“就是对价值或客体与主体的价值关系的分析评定,是对客体对主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判定,是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评价标准对课题价值做出的判定。”,评价是主体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客体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一种不同于认识事物客观属性的特殊形式的认识,可以称之为评价性认识(价值评价)。

评价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把主体及其需要的尺度引进认识当中,它根据主体的利益、主体的价值需求来评判客体。这种评判不是辨别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而是判明客体对主体是有害还是有利,是好还是坏,有价值还是无价值,以及价值是大还是小。评价性认识属于观念性的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对客体本身属性、结构、本质、规律的认识,即不同于一般的事实性的认识。如果说在事实性认识中,主体的追求是获得对客体的本来面目的认识,那么,在评价性认识中,主体的追求则是要获得对客体应然性的认识。

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对客体实际状况的正确认识,是形成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对主体本身实际需要的正确认识,是形成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必要条件。主体为了形成合理的科学的价值评价,在认识对象的同时也需要把自己称为客体,正确理解和认识自身的实际需要。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

在价值理论中,对评价有多种观点,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理论者对价值评价的理解和认识。

“反映论”。李连科在《世界的意义——价值论》一书中指出:价值评价实际上是价值,即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在意识中的反映,是对价值的主观判断、情感体验和意志保证及其综合。价值评价作为一种意识反映,当然有主观随意性,有真有假,有对有错,但不应将它与价值本身混同起来。刘玉莲也赞同这样的说法。他在《论价值评价的反映论本质》中认为:价值评价不是单纯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中包含了主体的因素,这正是价值评价这种认识的特点。为了从表述上把这两种认识区别开来,我们不妨把科学认识叫做“知识性认识”,把价值评价的认识叫做“评价性知识”。“知识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都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和认识,但知识性认识以反映客体本身的规律为主导内容,他们是客体性认识的过程和结果;评价性认识以反映主体本身的需要为主要内容,它是主体性认识的过程和结果。

“认识活动论”。郝立忠在《价值:实践评价的唯一尺度》文章中谈到,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的反映活动,是主体对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的认识活动。秦越存也持这种观点,作者认为:价值评价是不同于知识性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特殊性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认识对象的特殊性。正是其特殊的认识对象,决定了其特殊的认识标准、认识结构和认识结果。这就是贯穿价值评价活动始终的,不仅有价值主体的需要,还有评价主体的情感和态度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作者看来,价值评价反映的是受评价主体情感、态度等因素影响的,为价值主体的需要所主导和决定的价值关系,价值评价是深深地打上了主体印记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评判论”。代表有王良铭和吴铁城。在《价值评价探析》一文中王良铭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价值评价看成主体的一种“认识活动”或“反映”。价值评价不仅是主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反映,它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改造活动,是主体将客体的属性纳入自己头脑中所进行的一种内在的改造。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给价值评价的内涵作一概要的表述:所谓价值评价,就是主体对客体属性的一种精神改造,是主体对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的评判。价值评价可以是肯定性的评判,判定一种客体的属性为正价值,也可以是否定性的评判,判定一种客体的属性为无价值或负价值。吴铁城在《亦谈价值评价的本质》中做了详细的分析。认为,要科学全面地揭示和把握价值评价的本质,首先得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并以此进行综合考察,深入研究,才能真正把握。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价值的基础和前提问题。价值评价作为主体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效用关系的评判,必须建立在对客体如实反映的基础上,以揭示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为前提。离开对客体的如实反映,不以科学的揭示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为前提,就无从进行评价。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评价的目的和任务问题。价值评价最主要的目的和任务不是主体简单地反映客体本身,而是要通过评价揭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也即价值评价的本质问题。评价最终是为了达到改造客体,服务于主体的目的和任务。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实现价值评价的途径和方法问题。无论是进行评价还是实现评价,都必须有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借助科学的思维方式。只有方法、途径正确,才能最终达到评价的目的和任务。这个途径和方法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内在精神改造。经过这种改造,实现客体价值,体现主体价值。

根据以上的分析,对价值评价的本质应作如下表述:价值评价是主体以揭示真理为前提,以实现价值为目的,以精神改造为途径的对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的评判。

那么,究竟该如何认识评价呢?评价本质上是反映。当然,也不能把评价等同于价值认识,因为评价只是价值认识的一种形式,价值认识包括价值认知与评价两种认识形式。诚然,在评价过程中,感情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评价不同于认知的一个特点,但是评价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价值或价值关系,而不是感情。不论感情怎样影响评价,评价表达的还是客体的价值,感情可以影响到评价是否正确、公正、合理,而不能改变评价的内容──客体的价值有无和价值的大小。评价是否正确,决定于它是否符合客观存在的价值和价值关系。所以,从根本上说,价值评价是对客体价值的反映。

二、价值评价的特点

评价总是评价者针对评价的对象或被评价者而做出的,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做出的,而且所做出的评价的成立与否只是对某人或某事而言。在这个意义上,评价的基本要素有四个:一是评价者;二是被评价者;三是评价所依据的标准;四是被评价者的关联者。评价者即评价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被评价者即价值或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而不是价值客体。评价活动是人把握世界意义的特殊的观念活动,它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对象来看,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它比认知的对象要窄。评价反映的是价值这种特殊事实,是掌握价值的观念活动。认知的对象包括事物的属性、关系、过程、本质、规律等客体的一切属性及事物之间的一切关系,而评价的对象只是客体的价值或价值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的事实——价值事实。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

第二,从出发点来看,评价是主体以一定尺度和标准来衡量对象的观念活动,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评价活动是运用评价标准对客体价值进行评定,这是评价的特点。评价标准是评价的基本前提,评价活动借此来确定什么对象符合这个标准有价值,什么对象不符合这个标准无价值,并以此来确定一定对象价值的大小。所以,评价的突出特点是主体性。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认知则要从实际出发,使主体的观念符合客体的本质与规律,认知过程也要受主体认识图式等主体因素的影响。但是,认知的是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因而要尽可能使认识趋向客体。所以,认知的突出特点是客观性。例如,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评价,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评价,不同的价值主体就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第三,从目的来看,评价是直接指向实践,直接承担活动定向(选择)的观念活动。认知的目的是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而评价则服从于活动定向,是为了掌握价值的有无及大小,是为选择决策(决定)服务的。所以,英国哲学家拉蒙特把评价界定为意动活动,认为它与主体想要维持或破坏事物的一定存在状态相联系,与主体当下的意动倾向相关联。

第四,从与情感的关系来讲,评价活动还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评价的特殊结构形式决定了评价往往包含着“自我相关”,必然涉及“自我相关”。因此,评价总是包含着一定的态度、情感、意志等因素,受感情的影响比较大。西方一些哲学家如布伦坦诺、舍勒完全把评价等同于爱和恨的情感活动,罗素和艾耶尔甚至认为价值判断表达了主体的情感。这些见解虽然是对评价本质的非科学的认识,但我们不能不承认评价活动的情感色彩。

第五,从表现形式来看,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评价可能是多元的。真理是一元的,而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不相同,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评价也不相同。因此,评价可以是多元的。但同一客体对某一具体主体的价值的正确评价,则是一元的。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具有个别性、特殊性。社会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评价才具有普遍性。以社会主体的根本利益为尺度所做的正确评价只有一个,因而也是一元的。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正如列宁所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做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做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同类推荐
  •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成果,有很多的表现形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体现为文化的积累。本书选取了其中经典的一部分,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了各类事物精彩的历史文化。
  • 绘画艺术(上)

    绘画艺术(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人类灾难全档案

    人类灾难全档案

    英法百年战争、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洛克比大空难、欧洲黑死病、唐山大地震……只有在面对灾难时,人类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这些灾难很多无法避免,也有些本可以不存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翻阅那些人类文明的伤痛历史!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国学必读

    国学必读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热门推荐
  • 惊洛

    惊洛

    一柄生锈的古剑,一颗神秘的心脏,一个未来的穿越者,本书是紫薇三部曲第一部
  • EXO之你颠覆了我的世界

    EXO之你颠覆了我的世界

    他们的出现,让她改变了自己。他们之间又会发会什么事情呢?
  • 渺小而巨大

    渺小而巨大

    小孩子的孤单和大人的寂寞,其实本质上是雷同的。被需要也是雷同的,想听好话也是雷同的,想听的虚假的安慰要够真实。只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未必说得上是孤独的,可能那只是一种情绪。
  • 馋虫de幸福

    馋虫de幸福

    如果要看为何不点进去看呢?(≧▽≦)让我们来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游记之齐天小圣

    西游记之齐天小圣

    唐僧西天取经,大徒弟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化。在隐雾山大战南山大王,猪八戒向孙大圣求救,孙悟空从身上拔下一把猴毛变作自己的模样,个个手使棒子,让敌人分不清真假。战胜之后,孙悟空收回猴毛,却有一根猴毛未曾收回,这根猴毛遗落人间,为祸为福,成为盛世神偷,贯穿了整个大唐盛世。
  • 诸天戒灵行者

    诸天戒灵行者

    无限的轮回穿越。当他被戒灵选中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受身无间。是机遇,同样也是苦难。
  • 海贼王之血色大剑豪

    海贼王之血色大剑豪

    季平,一个21世纪普通青年。在一次公司散伙饭后,于睡梦中穿越。—————————————————————————古兰特,出生于弗雷凡斯,父母和他皆患铂铅病。本想在这片大海肆意驰骋,游遍世界,一系列遭遇却让他走上毁灭世界政府的道路。—————————————————————————开了本新书【全职猎人之七宗罪】,欢迎各位捧场,收藏阅读。这本不会太监,会一直写。我是因为只写一本太无聊,所以多开一本,换着写,思路开阔很多。我这个人,如果只是一直做一件事就会觉得无聊,一定要再找一件事做才行。
  • 念力进化狂想

    念力进化狂想

    某个地球平行的未来,人类的自身进化达到了极限,无数达人寻求突破的契机。或许是恶魔听到了人类的愿望,一种诡异的皮角病席卷全人类。无数人的头顶上长出了犄角,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但是有些达人却发现,造成恐慌的犄角,就是人类进化到更高层次生物的契机。一扇通往念力的大门已经悄悄的打开了。神奇的念力,这是人类完全不同以往的进化道路,无数达人前仆后继,为之痴狂。
  • 穿成恶毒女配侄女之后

    穿成恶毒女配侄女之后

    乔家的女儿少,到了乔蓁蓁她爸这一辈只得一个乔娇娇,乔娇娇是被宠着长大。知青男主把恶毒女配乔娇娇迷得晕头转向,让乔娇娇先后败了家产又害了父兄。乔蓁蓁一朝穿越,成了乔娇娇的侄女,从此以后,她就走上了奉劝姑姑回头是岸的不归之路。乔蓁蓁:我的目标是全家平安!是发家致富!是走在科技前沿!———\|/———传闻他手段毒辣,人狠心黑。“唔,你也说了是传闻。”初见时,他是羞涩腼腆的孩童,多年后,他是阴戾霸道的掌权者。可是,他深情款款说,“乔蓁蓁,和我在一起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