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66100000007

第7章 人的本质(6)

它的字面含义就是说人的本质是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每一个人当他来到人世间那一天起,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最初接触的是家庭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他所接触的社会面逐渐扩大,在幼儿园有小朋友,读书以后又有许多同学,考上大学以后离开了自己的家在学校里又会遇到老乡,这样就会逐渐地置身于一定的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之中。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存在和发展,逐渐地形成和决定了他的本质。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起,就脱离人类各种社会关系,尽管他先天具有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但他决不会具备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得到答案。

1920年,印度人辛克莱在一个狼窝里发现了两个小女孩,小的很快死去,大的八岁,她用四肢行走,用双手和膝盖着地休息,舔食流质,只吃扔在地上的生肉等食物。害怕阳光,夜间视觉敏锐,夜晚号叫,怕风,怕水,从不让洗澡,白天蜷缩在墙角里,以腰部着地睡觉,即使天气很冷也撕身上的衣服和盖着的毯子。难道还能说她是人吗?她所具备的性质、特征,完全是狼的性质、动物的特征。辛克莱把她带入人的社会,在他的细心照料和教育下,逐渐地带有了几分人样。到十七岁时具有了相当于四岁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几十个被野兽哺育过的孩子,都具有野兽的生活方式。

19世纪有一个王子,幼年时被绑架,囚禁在一间地牢里,有人每天给王子送饭送水,但从没露过面,没人与他说过话,待十七岁释放时,他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不认识父母,不知穿衣戴帽,是一个地道的白痴。鲁滨逊的故事,也从反面说明了这个道理。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了,离开了社会的人,就不成其为人了,完全不具有人的特征了。

由此可见,在社会之外是不存在人的。人始终是社会的人,他的本质是同社会的本质不可分割的,社会的一定性质也就是社会的人的一定性质。马克思一方面强调用社会来说明人,认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又认为人也体现社会,“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这里根本的问题是社会关系的问题,他一方面决定个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构成社会的内容。旧唯物主义看不到这一点,把个人和社会关系截然分开,认为社会关系是纯粹“外在”于个人的。这种理论进一步发展便摇摆于个人和社会关系之间,最后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认为个人和社会关系是分不开的,社会关系使个人具有一定的社会特质和行动的动机,社会关系通过个人的行动表现自己。社会关系是人造成的,由于新的关系的产生,人本身也发生变化。

2.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具体性

人总是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文化关系,家庭关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等等;它们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织成了一张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因此,社会关系是人的存在方式。我们要界定某一个人,就可以从他所处的各个具体社会关系来认识。例如,某同学张三是谁?地球的一个成员(社会关系);中国的一位公民,(国家关系);某某大学的一位学生(业缘关系);老张的孩子(血缘关系)等等。如果离开了这些关系,谁还知道张三是谁呢?

由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总是现实的、具体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现实的、具体的。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不一样,每个人的本质也就各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的本质可以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因此,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人的本质是善的”或“人的本质是恶的”,而只能具体地说“某个人的本质是善的”或“自私的”。

3.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和发展性

历史性是说人的本质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不会永恒不变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不同,社会关系不同,以及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民族、文化、观念等不同,人的本质也就不同。所谓发展性是说人的本质是会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就个人而言,一个人从生到死,其个人的气质、性格、品德、思想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就人类而言,原始人类与现代的人类就有区别,将来的人也会和现在的人很不相同。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留意,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体会得到。人们说,人是会变的。两个人在大学同学时很要好,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是毕业后分别几年,到再见面时发现共同语言不多了,在许多问题上甚至很难取得一致意见,这是为什么?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毕业后,各自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每个人生活在一个新社会关系之中,导致认识问题的角度、结果都不相同。换句话说,生活在不同社会圈子里的人,其精神风貌、道德情操等都各不相同。沈醉写的《我这三十年》一书中,以他亲身体会,写出了一个血债累累的、屠杀了大批共产党人的战争罪犯,通过党的政策的感召,干部的以身作则,以及到祖国各地的参观游览活动,终于从一个反动集团的骨干变成了一个爱国人士,从反共反人民的军统特务变成了热爱共产党和热爱人民的人,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这不正说明了良好的处境对人的本性的影响吗?人的本质是会变化的,这一点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校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本质。同样,一个本质不好的犯罪分子,通过劳动改造可以重新做人,也正是说明了人的本质是可变的,而不是先天生来一成不变的。

4.人的本质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人们总是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每个人无不被深深地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人的本质带有阶级性。既然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阶级,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特殊的阶级利益,那么每个人就都具有本阶级的倾向。如:在政治态度上,奴隶主阶级要求奴役制,奴隶阶级则要求人身解放;地主阶级要求皇权专制统治,农民阶级则要求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资产阶级要求巩固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则要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又如,在生活态度上,不同阶级也各不相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时说,医生和药店老板盼望瘟疫流行,棺材铺的老板巴不得人都死光,等等。可见,在阶级社会,不可能有人的共性。当然,也不能简单地把人的本质统统归结为人的阶级性。如林则徐、岳飞、文天祥等剥削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和民族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就不是或不全是剥削阶级的本性。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叛逆者。叛逆者已脱离了本阶级的特性,而从属于另一个阶级了。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过:“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的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这几句话很形象地道出了人的本质的阶级性。

5.人的本质是劳动

劳动是人同动物的最终的最本质的区别。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也创造了人本身,人既是劳动的产物,也是劳动的主体。

劳动是人产生的根源。历史告诉我们,人来自于动物,人是如何从动物中提升出来的呢?是由于劳动。恩格斯指出,劳动对于人类形成的作用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他以人手为例写道“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由于手并不是孤立的,由于生长相关规律的作用,随着手的发展,类人猿的机体、四肢逐渐变成人的机体、四肢,类人猿不发达的喉头得到改造,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语言从劳动中产生出来了。“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于是人产生了。

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劳动改造世界,改造事物的存在状态,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保证人们吃、穿、住和其他的必需品。“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界的依存,是以劳动作为中介的。除了空气、阳光等极有限种类的自然物可以直接或比较直接地适应人的需要外,自然界更多种类的存在物,并不能直接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直接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条件是物质财富,而社会物质财富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或改造从而改变了存在形态的。因此,劳动的首要职能,就是运用工具对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进行加工和改造,使其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并以生活资料的形态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的存在也就没有了。”

劳动是发展的动力。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通过劳动而诞生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人在劳动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而且也同时改造自己本身。人类的五官感觉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贴切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总之,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划分三个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恩格斯肯定了这种分析的合理性,并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恩格斯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正是劳动不断改造和完善着人和人类社会,推动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劳动还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形式。劳动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展开的过程,是人在其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肯定自身的过程。劳动展现人的肉体的和精神的潜力,表现出人的能动的创造性的社会本质,揭示出人的历史意义。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从事劳动,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离开劳动过程,人无以表现自己的主体性;离开劳动产品,人无法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离开劳动,人无法肯定自己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人就是人的劳动,人的特性实际上就是人的劳动的特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人的物质生产劳动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劳动的自然关系就是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的社会关系就是劳动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固然有许多特性,但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劳动,以及在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与他人或社会关系中表现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是由劳动派生的,是受劳动的影响和制约的,也只有通过劳动,这些属性才可能被统一理解为一个有机的“属性集”,并在劳动的基础上通过“属性集”而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人有自然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是在劳动过程中相应得到改造的自然属性。在历史进化过程中,人通过劳动不断培养和积累了某些对社会有益的品质和属性,这些社会品质和属性对人的自然本性起着日益增长的反作用。例如,人经常控制、限制自己的某些自然需求,摆脱对生物需要压力的绝对服从,使自己的行动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恩格斯指出“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自己创造出来的”。

人有社会属性,但人类社会及人的社会属性都是劳动的产物,是适应劳动的需要而产生和通过劳动而发展的。没有劳动就没有社会,也不需要社会,也自然不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反之,有了劳动,才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一切劳动都具有社会性,都是社会劳动。由于劳动始终是社会性的劳动,因而进行劳动的人也只能是社会性的人。不是人的本性决定劳动的社会性,而相反是劳动的社会性决定人的社会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根据这个基本观点批评了卢梭关于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相互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论。人的相互关系并不是通过个人的契约,而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也批评了斯密和李嘉图不是从生产劳动来考察人的社会关系,而是把单个的孤立的渔夫和猎人当做考察生产劳动的出发点。

同类推荐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菜根谭》译解

    《菜根谭》译解

    本书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中蕴涵了大量人生处世哲学,具有很大的启迪和教益。
  • 定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

    定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

    定边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属黄河流域“河套文化”及“仰韶文化”范畴。夏禹时,属雍州,为古羌族后裔,羌氐民族的游牧徙居地。殷商时期,定边为鬼方之地,是商朝在北方的劲敌,《易经·既济》中有“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的记载。定边境内先后成为汉族和鲜卑、羯、氐、羌、柔然、吐蕃、突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场所,他们或游牧狩猎、交易互市,或金戈铁马、兵戎相见,各民族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史诗般的话剧。
  •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历代词赋(下)

    历代词赋(下)

    词,作为一种诗体,可以远溯到隋唐之际,但留传下来的作品极少,到中唐以后作品渐多,到晚唐五代已经成为和诗相并行发展的新诗体。
热门推荐
  • 一看就懂的心理学

    一看就懂的心理学

    《一看就懂的心理学》一书本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原则,对人际交往的心理学、职场生存的心理学、推销制胜的心理学、掌控下属的心理学、投资经商的心理学、恋爱婚姻的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 逝去的年少

    逝去的年少

    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彼此。本以为是一场完美的邂逅,却抵不住金钱的诱惑和对权力的向往。一次次的妥协,一次次的失败,最后的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 全娱乐圈偶像

    全娱乐圈偶像

    林晴,16岁唱歌选秀鼻祖冠军出道,偶像值满点!!小剧场:杀青后,林晴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忍不住搜索道“×××(男主)是不是真的喜欢林晴?”网友立刻回复“我怀疑问这个问题的是林晴本人”林晴:!男主:你无需开口,我自会带着万千星辰奔向你。双向暗恋,且看男主如何温水煮青蛙……阅读排雷————本文苏爽甜向,外冷内热温柔衿贵女vs外热内冷腹黑矜贵男。——1.开挂!挂很大!全娱乐圈皆为女主粉丝。男主商业天赋满点(演技烂到爆炸),女主商业完全小白,两人在各自的领域皆是满级大佬。另一种程度的强强!——2.有多对副cp,全书带有现代玄幻色彩,有些不符合现实!——3.作者是新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不喜可不看,请勿人身攻击。谢谢理解。鞠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见,我的老公大人

    再见,我的老公大人

    她本以为毕业之后和他这辈子都不会再见面,各自的生活圈,朋友圈不同,甚至是家乡亦或是生活的城市都相隔十万八千里。却不曾想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她和他再见,是缘起还是缘灭?
  • 清风婿来

    清风婿来

    现代女主播意外穿越魂穿古代带领便宜娘发家致富财富爱情双丰收
  • 致我们美好且短暂的青春

    致我们美好且短暂的青春

    你是否在青春中喜欢过一个人,没有缘由的,无缘无故的喜欢,总是会不自主的偷偷看他,关注他的一举一动,明明他很普通,丢到人海也没什么特点,但你总会一眼认出。
  • 重生之毒心嫡女

    重生之毒心嫡女

    她是大夏国京都第一美女,丞相府幼年失母不受父喜的嫡长女。一朝嫁为人妇,为他付出所有,他却伙同她的庶妹和好友,做出杀妻灭子之事,重生回到大婚之夜,毒妇归来,同样的人生轨迹,她却不再是原来的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商海人生

    商海人生

    今生,向钱看,向厚赚,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和情怀,肆意的为自己活一回。
  • 学校恐怖事件

    学校恐怖事件

    平淡无奇的高中生活。作为一个普通到几乎会被无视的十八岁高中女生,秦九儿在不该的地方看到了不该看的一幕。班花张雪亲手将一位同学解体,然后扔进了教室的柜子里。被威胁的秦九儿在班长杨鑫的帮助下报警。随后张雪却失踪了,不久后在一处废弃的杂货堆里发现了她的尸体。本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但是没想到奇怪的事情逐步发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