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05400000005

第5章 E

ECONOMY(经济)。我对此一无所知。按照常识,一个人应该耕种自己的土地,蓄养自己的牲口,以此获得自己所需的食物。但是对于某个特定国家的人们来说,生活并不仅限于此,他们还得相互买卖——这已经够可以了,但还有一整套有关供求规律的知识。有人献身于这门“科学”(?),还能拿到诺贝尔奖。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同事德布罗和哈撒尼(一位法国人,一位匈牙利人)就得到过这个奖项。

可我至少应该了解一点点经济,因为在维尔诺时我还通过了有关这一学科的考试。教这门课的是扎瓦兹基(Zawadzki)教授。与其说他是一位理论家,不如说他是一位实践者。不管怎样,他曾一度担任财政部长。他习惯于从兜里掏出个小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是否由于夜间的豪饮而发白。他块头挺大,黑眼睛黑头发,就像维尔诺那位姓扎瓦兹基的书商(他出版过密茨凯维支最早几卷书)的所有后代一样。人们说他们是犹太人。我的同学尤雷克·扎瓦兹基(Jurek Zawadzki)与教授有相似的体貌特征,也是黑头发黑眼睛,且有超重的趋势。连他漂亮的姐妹们也像他。我想他们的父亲是一位银行行长。不管他是干什么的,他们家很阔绰,地上铺着抛光的拼花木地板。我穿着家里做的衣服去他们家觉得很别扭。扎瓦兹基一家住在城里,但他们在乡下也有地产。我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因为这是当地最上层知识圈的人们长期以来家庭生活的模式,你可以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读到——比如密茨凯维支的《城市之冬》。

毕业以后,尤雷克上了华沙理工学院。1939年苏联军队开进波兰之后,他便丢了性命。

我夸大了我对经济的无知,因为我早年便完全从非理论的角度对它有所了解,那时对我来说,经济就是缺钱。二十岁时我便发现了它的恶兆之力。它一如命运,铁定了人们的归宿,不管他们愿望如何、欲望如何。1929年美国大萧条,把波兰移民劳工从法国的矿井和工厂驱赶到大街上,我第一次到巴黎,便汇入了那移动的人群。在德国,经济危机剥夺了千百万人的工作,让他们准备投票给希特勒。我在美国发现,社会肌体何其脆弱,其运作是多么容易被打乱。自从1929年市场突然崩溃,人们就像经历了大地震的加利福尼亚人那样行事:地震随时会发生。我们不能确定针对来年制定的计划和打算会否突然受阻。无怪乎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预测灾难的经济科学(或艺术?)会被高度重视,并且有人会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EDIFYING READINGS(益智阅读)。在选择益智读物方面,我真是我外祖母库纳特(Kunat)的孙子。她的智识范围窄一点,而我的宽一点,但这无关紧要。在此我必须做出一个区分:我为千百种不同的理由读书,但我对我称之为“益智”的读物却抱有明确的目的——强化我自己。与我同时代的大多数文学作品并不能强化而是弱化读者,因此不适用于我的目的。出于同样的理由,我对小说没有特别的喜好。一般被归为美文学(belles lettres)的东西也不能怎么使我受益。

一切放大了人类的书籍,一切描摹出人的多维存在的书籍,都使我们壮大,使我们得到强化。人不仅仅是一具肉体,他还是超越尘世的另一个世界的居民,通过他的祈祷频繁造访——要理解这一点有些困难。因此我选择各种不同宗教的虔诚读物,基督教与非基督教的——既有圣奥古斯丁和伊曼纽尔·斯威登堡的著作,也有《佐哈尔》[1]和其他卡巴拉[2]选本,还有圣徒的传记。此外还有哲学,如果它足够虔诚。在这一点上,我对法语的掌握帮了我的忙。战前我钟爱宗教哲学家路易·拉韦尔[3],战后又读上了加斯东·费萨尔(Gaston Fessard)这样的神学家的著作。英语方面,战争刚一打完,我便在美国发现了一本14世纪的冥想手册《未知之云》(The Cloud of Unknowing)。

身在异国,我阅读克拉科夫出版的天主教期刊《标志》(Znak),在其中发现了大量材料供我深入思考。我向该杂志的编辑致以敬意,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影响所及竟如此之远。

从我提到的这一切,人们可以探知一种对真理的实用主义态度,因为这些多样的、互不相容的文字滋补了我的想象力。对此我没有异议。我在维尔诺上预科学校时读过威廉·詹姆斯的《宗教体验的多样性》,这对我影响巨大,詹姆斯本人就是一位实用主义者。但我必须紧接着补充一点:对实用主义者来说自然而然的宽容,并不非得指向“新世纪运动”所谓的各种信仰与信念的混一。看来我有能力使自己免于此道。

在开启我心智的阅读中,我还应举出几位不那么严峻却又能使人精神振奋的哲学家:叔本华,尼采(某些作品),舍斯托夫。

ENGLISH(英语)。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法兰西文化在欧洲的影响力。在此之前,说法语意味着你属于上流社会。不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语还是存活了下来,只是到那二十年快结束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学习英语。我尝试过各种自学教材,尤其看重那些情节简单的双语小册子的价值——比如吉卜林的书。不过我真正开始学英语是在战争期间的华沙。我和扬卡跟着她在斯达特电影工作室的同事图什·托普利茨(Tus Toeplitz)学习。托普利茨后来成了沃兹电影学校的校长。他当时在华沙四处游荡,授课,好像世道如常。他避免去想作为一个犹太人他正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他这种态度在我们身上奏了效,我们也不去想他身处的危险。仅仅是以防万一,他揣着意大利的身份证。我们的另一位老师是玛丽·斯克利沙林(Mary Skry?alin),一个英国女人,贵格会教徒。她一战后随一个贵格会慈善组织来到波兰,嫁给了一位俄国侨民。她育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儿子认为自己是俄国人,女儿认为自己是英国人。玛丽的戏剧性事件始于德苏战争爆发。她儿子参加了某个由俄罗斯人组成的打击布尔什维克的部队,隶属于德国军队;她后来再未得到儿子的音信。玛丽·斯克利沙林是一位善良和蔼的人,她大概死于华沙起义。

英语方面的长进给了我勇气,我从埃德蒙·维尔钦斯基(Edmund Wierciński)那里接受了一项委托任务,为地下戏剧理事会翻译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实话说,当时已有的法语和波兰语译文给了我帮助。我翻译得最成功的是剧中那些歌词。歌曲唱出来,我们也高兴,我们的朋友也高兴。T.S.艾略特的《荒原》我是在1944年上半年翻译的。

居住在美国,我迎面碰上了翻译问题。很明显,任何国家的文学和语词,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翻译成本国语言的作品的影响。拉丁文和法文在波兰即是如此。我们同技术文明与其英文术语的不可避免的接触,迫使我们思考什么东西应当维持原样,什么东西应当归化波兰语;比如说,“大众传媒”(mass media)是否应当按其字面意思翻译成“大众传播手段”(means of mass communication)?我翻译了巴黎《文化》杂志“大众文化专号”里的文章,恐怕就是在那次翻译中,我第一个采用了波兰化的译文形式。

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过一个诗歌翻译的研究班,用上了我在维尔诺预科学校的拉丁文老师阿道夫·劳热克(Adolf Ro?ek)班上学到的东西。那是一种集体翻译的民主方法。我带着学生们翻译,结果编成了一本波兰战后诗选。我喜欢翻译其他诗人的作品,翻译我自己的作品要难一些。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某些圈子里,我以《被禁锢的头脑》的作者而知名,而在另一些圈子里,我是诗歌翻译者,尤其是兹比格涅夫·赫伯特的翻译者。只是到70年代后期,人们才知道我是一个诗人。

注释

[1] 《佐哈尔》(Zohar),意为“光辉之书”,卡巴拉经典,犹太神秘主义对摩西五经的注疏,成书于13世纪晚期。在犹太神秘主义者中,该书的地位可与《圣经》和《塔木德经》相提并论。

[2] 卡巴拉(Kabbalah),希伯来神秘主义宗教和哲学思想,公元前在诺斯替教派的影响下产生,并在塔木德时代成形,中世纪时又受到伊斯兰苏菲派的重大影响。否定理性,倡导“灵魂移植论”,即灵魂能摆脱肉身而移植他物,最终通过神秘途径摆脱物质世界,与神合为一体。

[3] 路易·拉韦尔(Louis Lavelle, 1883—1951),法国哲学家,代表作为《永恒存在的辩证法》。

同类推荐
  •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本书是一部关于唐诗鉴赏的读物。从金戈铁马到盛世太平,从故乡长忆到夫妻之别,从宫闱私密到百姓作息,一首首经典的唐诗佳作描绘出繁华如锦的唐朝盛世。
  • 人生的真相

    人生的真相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这一句话,要经历过多少失败、懊悔、冷眼,还有不被理解之后,才能被体悟。我们不曾想到:他们也是人,人都有人性的弱点,有善有恶,不是绝对的。这本书将八十多个“惨痛”的教训,以连锁的方式呈现。让您自己阅读、自己归纳、自己发现,却不必自己“遭受”,就能了解——人生的真相!
  • 醒客的世界

    醒客的世界

    本书是周国平从未结集过的散文新作,内容上不仅延续了作者一直以来对人精神性存在的关怀,而且更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清醒审视。书题的“醒客”是英文thinker的音译,意为清醒的思考者。周国平在时代思考者的立场上,用明晰流畅的语言,漫谈哲学与生活、智慧与信仰、成长与教育、时代与道德、文艺与审美等话题。这些话题中既有存在的根本问题,如幸福与智慧,又有日常的生活问题,如教育公平与公共福利等,话题广泛,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 赤子丹心图报国(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赤子丹心图报国(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爱国从来不是没有缘由的,少年时期在日寇的铁蹄下耻辱地活着,激发了季羡林先生一生的爱国情怀。本书选取了这一段经历,以及季老论述爱国主义、热情讴歌祖国大好山河、缅怀代表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名人的文章,培养中国孩子的爱国情怀。
  • 我喜欢通透的人生

    我喜欢通透的人生

    叶广芩继《我爱这热闹的生活》又一散文力作!与《自在独行》一样深入人心,受路遥、陈忠实、莫言、贾平凹赞誉。领略人生,要如滚针毡,用血肉之躯去遍挨遍尝,要它针针见血,才能觉出生命的神秘和伟大。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叶广芩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这本书的内容主要选自她后期的一些故事,历经风雨后回过头来看那些经历,反而让她有了更平静与通透的心态。主要内容有:作者几十年后回到老宅的所念所想,她及家人所热爱的戏剧往事;她走入文学的因缘及感怀的那些人;在日本生活的情况和她的广岛情愫,以及后来她寻迹山河大川的所见所感。
热门推荐
  • 生,最后的防线

    生,最后的防线

    一次安然的圣诞节,村庄所有人都在家中快乐的庆祝圣诞,但是就在那一天,只有无尽的恐慌、孤独、绝望和痛苦,已经利用结界安全了几百年的幻影之森,就在那天无尽的僵尸和病毒席卷了整个世界,就在那次的恐怖袭击几位幸运而生存下来的孩子,数年后走向维护世界的责任。
  • 星异传

    星异传

    茫茫星海间,你愿做沧海一粟还是去闯荡星辰大海呢?宇宙中央的卡特星被群星包围着因此也为这颗星球送来源源不断的能量,但这能量不是人人都能使用。能使用它的人被称做――星异(迪梦君的处女作,第一次写什么也不会)那么跟随尹克的脚步,让我们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吧!
  • 丑姑娘的心酸史

    丑姑娘的心酸史

    她一直在他身后来回徘徊,可他从没有转身……
  • 发生在晚冬的故事

    发生在晚冬的故事

    致敬芥川龙之介的《秋》,隐忍的感情是牺牲自我而成全虚无缥缈?
  • 男幼师的一千零一梦

    男幼师的一千零一梦

    我,叫夏天。92年生。刚刚毕业,现任某中型园的园长。性别男,长得微胖,一头卷发,带着耳钉,喜欢滑板,机车。对了,我最喜欢的是,孩子。还有,讲故事。所有的故事,好像都是起始于很久很久以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我的故事,始于几年前。源于我的生活,如有虚构,纯属创作。先介绍介绍主人公,我。大学就读某三本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留在当地,成为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的老师。半年,特聘为校外活动中心幼儿科学讲师。创办了儿童奇趣馆。主持电视台的外景节目主持大大小小有关幼儿的晚会演出。一年,创办了当地最大的室内儿童潜能乐园。后来,我回家了。成为了某民办园的园长我有故事,你想听吗?
  • 寂寂远山流水潺潺

    寂寂远山流水潺潺

    我,爻远又名爻山就是一凡人,在世间浮沉。如果可以,我也想活的自在洒脱;如果可以,我也想永远陪伴我之眷恋;如果可以,我也想生命没有缺憾。如果可以,我想探究生命;如果可以,我想追溯起源;如果可以,我欲试问仙魔;如果可以,我欲把永恒窥探。乾坤无极,我欲求生命真意,唯愿心安?大陆峥嵘,万族并起。在大陆一隅,年轻的小山踏上旅途,寻一个线索,找一位至亲,殊不知陷入王朝历史的漩涡,一步步的,整个王朝、东南莽荒、中原、乃至整片大陆都在默然改变。而星空外、时间长河中,乃至看不到的永恒之巅仿佛都有眼睛,就像苍天在注视……兆界宇宙,诸般生灵,修的是什么?智慧、体质、大道?入的是仙、魔还是……
  • 轮回之无解的算式

    轮回之无解的算式

    啦啦啦鲁啦啦鲁啦啦鲁啦鲁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绕城传

    绕城传

    一人一刀一江湖,不求魁首,只杀朝堂天子,百转恨意绕指柔,最是薄情偏重情。
  • 来到异界当师父

    来到异界当师父

    肖罗一觉醒来成为了大陆最年轻的武圣,黑骑铁军统领,但是此时黑骑铁军已经被屠戮殆尽,只剩下三人……“醒来就要面对无数人的围剿也是真的无语,好歹我也是黑骑统领,真当我是吃素的?”“老子系统在手,那些死去的将士的仇,我会一一找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