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66800000049

第49章 站在风中看夕阳

乡村手艺人生存状态素描之七:土匠

青瓦粉墙(青瓦土墙)是鄂西一带最典型最普遍的农家房舍,它“人”字形的屋顶,端端正正的墙壁,透出一种乡间特有的古朴、温馨与和谐。

这是现在我国绝大多数乡村农民居住的房子,已经很古老很古老了。我甚至怀疑,人类从树上(巢居)、岩洞(穴居)走出之后,可能就住着这样的房子。

它是滋生万物的土做的墙体,用同样也可以称为土的石头做基脚、用土做成的瓦覆盖屋顶的。因此,现在的人们都叫它土房子(更早的时候,是相对于石头和木头结构的房子吧),或者叫做“干打垒”。

没见过这种房子的人是绝少的,但知道这种房子是怎么建起来的人,也许越来越少了——虽然有许多人就是在这种房子是出生、成长的。

我就是在这种房子里出生、成长的。那是一栋有楼的房子,两间,中间有一门(过道门)将两间房子贯通,一间做堂屋(客厅)、火弄,另一件做灶房和卧房。这样大小这样结构的房子在我们村上是比较多的。大体上是村子里的中等住房水平。

比这好一些的农家住宅是俗称“大三间(gan)”的房子,它是一溜三间摆在一起,中间是大门,两边是小门。这种大三间的房子,还有一种变体,乡人们说的“明二暗三”,就是说,只有一大一小两个门,而另一间用作卧房的房不开门,只留窗。最大的房子是“明三暗六”,这在我们记事的时候就已经见不着了。

我见到的最大的土房子,是杨湾的一栋房子。它大约是一溜七间房,长达几十米,而且楼上也有窗户。无论从高度上讲,还是从面积长度上讲,都是最大的土房子了。它的主人,是我的姑父,因为他在解放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塾师,而且当过国民政府县参议员。不过我们看到这房子的时候,这间惹人注目的气派的房子里,已经住进了几户贫农。

其次便是村上的小学校了。

我们村里最早的砖房子,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是小学校,因为全县要消灭中小学危房,校舍必须改成砖房子。

这虽然只是我们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的情况,但我相信,这种住房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是十分普遍的。即使现在,在不少的地方,已经有了一些砖混结构的住房鹤立鸡群般地矗立在一片土房子中,即使现在建新房的人已经不再考虑建这种土房。

还是简单地对这种土房子的结构作点介绍吧。

一般房子三间两层,每间房开一个门,把几间房屋联通。一般布局是这样:大门居中,这间房是做堂屋(客厅)的,里面摆放大方桌(更早的时候,摆放春台、或者神龛),而在房屋靠里的一侧,有火弄(一种供人烤火的场所,它陷在地面以下,用石头或火砖砌着,上面吊着一把炊壶),火弄四周摆放着木椅子。也就是说,堂屋是起居室和接待室,还是祭祀的场所。

另外两间,一间做厨房,打着灶,摆着饭桌、饭架(一种放置炊具的木质器具),放着水缸以及碗柜、泡菜坛等;一间做主卧室,放床、大衣柜以及抽屉、踏柜等等。

这是一楼。二楼,一般是子女们的卧室,或者储藏粮食、物品。

这是一般的布局。不同的情况是,一些儿女较多的家庭会在灶屋、堂屋里,用板壁隔成内外两间,在里间摆放床铺。也有的在屋后接几间矮房子(称做“私庵”),做专门的厨房或火弄。有些人家也在楼上的一侧开上楼门,楼门外搭起木阳台(俗称晒楼),用以晾晒衣物,或者冬天在上面边晒太阳边纳针线。

上楼的木梯一般放在堂屋的屋角里,被人称作“弧梯”。

土房子因为墙体厚,又是泥土夯实而成,门窗少,具有较好的保温作用,冬暖夏凉。筑得好的土墙房子,也很牢固,可以住几代人。走到一些老房子里面去,常常可以见到屋里的楼板、楼梯甚至一些家具都被烟熏成黑色,上面结了厚厚的烟垢。这说明这栋房子已经住了好几代人了。

建这种房子,需要专门的艺人来指挥。这种人,村人称之为土匠。

而且它跟别的艺人制造某种器具不一样,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行为,它需要很多人来配合,还需要木匠、石匠的加入。

建房的程序一般是这样。东家选好了地(乡村建房最重视看风水,俗称看地,一般是请专门看地的阴阳先生执行),备足了木料,请石匠打好了水脚石,就可以动工了。第一步是先请人打地基(俗称“赶屋场”)、下水脚石。水脚石是承受墙体的基础,砌水脚石之前,要先挖放置水脚石的深槽,深度视情况而定(一般而言,要挖到被称为“老山”——应该是硬基的地方),放置水脚石的深槽挖好后,就可以开始下水脚石了。水脚石一般要砌到高出地面几寸的地方,以防雨水侵蚀墙体。水脚石砌好,就可以开始筑墙了(一般称为“架板”)。

这时,东家除了请土匠来负责建房,还要请打墙的人,整墙的人,请背土的人。打墙的人一般是体质和劳力很好的青壮男人,整墙的人却是有经验、办事细致的人。另有大量的人背土、挖土。

打墙的土,粘度较高的大土最好。不过,一般而言,取土以就近为原则。只要刨去最上面的一层熟土(耕种层),下面的生土就可以了。而这种土里面,往往掺杂着大大小小的石块,挖土的人必须择出里面的大石块。背土的人就负责把土背到墙上,倒进墙板里。

墙板、杵头、拍耙(读peipa)、牛子是建房的主要工具。墙板是一个木质的长方体,它三方联在一起,另一头是活动的,类似砖模。筑墙的时候,就把它架在墙体上,在斗里倒上土,然后,由打墙的人用杵头将泥土夯实。杵头形似一个打杵,丁字形,下面装有一个半球形的铁垞。打墙一般由两个男人打。他们各提一把杵头,先是背对背站着,每一排打三个窝子,边打边向后退,当两个人屁股要碰着时,再转过身子往前打。这一遍打完,再上土,又打。一般每一板墙打三层土就好了。

打墙要叫喊,一个喊嘿呀,一个呼嗨嗬,用以协调动作,调动气力。因此,建房时,打墙者的嘿嗬声就会在山山岭岭间回响,不绝于耳。

开始,墙板是放在水脚石上,打满一圈,再打第二圈。这时,就要用着牛子了。牛子是一根大约两尺长的木棍,有两根,它放在打好的墙体上,专门用来搁置墙板。沉重的墙板就是搁在这两根牛子上,才得以安放在高高的墙体上的。

拍耙是要来整墙的,木质的,形似一只熨衣服的烙铁。人们在一边打墙时,负责整墙的人,就手持拍耙,在墙体上拍打,把粗糙的墙面拍光滑,消除墙体上的裂纹。

打墙的这个过程,被称为“筑桶子”。筑桶子时,在墙板的联结处和墙角处要在墙土中放置木棍和长条的木块(俗称“放扯签”),使墙体间的联结更加紧密。

桶子筑五六板高后,要停一段时间(称为“歇汗”),让墙体干爽,增加墙体的承受力。歇汗的时间长短,视季节和天气而定。冬季时间要长一些,夏季时间短一些。歇汗时,墙体要用芭扇(一种用茅草编成的长方形的专门用来覆盖墙体,以免受到雨水浸湿的工具)把墙体罩住。

当桶子筑到一层楼高时,要放置楼锁(俗称“窖楼锁”)。楼锁是专门用来放置楼板的,一般选用较粗较长的松树或杉树。窖好楼锁,再往上筑。这时候的墙体人们称为“金墙”,一般筑一人多高。

金墙最后一圈打结束时,有一个地方会有长短不齐的缺口(墙体一板一板地打来,最后合龙的这个地方,就必然有缺口),这个缺口称为“龙口”。这最后一板墙叫“筑龙口”。

这时,墙体的主要工程就算完成。剩下的工作就是在墙体的侧面往上筑,一板一板往上筑,逐渐减少板的数量,最后形成一个三角形。这个过程,俗称“找山字”。

之后,就是上梁、挂檩子。檩子挂好,开始钉椽子,用来覆盖瓦块。

土匠的工作就是负责整个建房过程的组织和处理各种技术问题。譬如:水脚石要怎么砌,挖的深度,砌出地面的高度;筑墙体过程中,每一板墙能不能打得端端正正,墙打到一定高度时,墙体是不是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什么时候“歇汗”,“找山子”怎么找(俗称“拿水”,关系到屋面的坡度)等等。

土匠的工具主要有:墨斗、曲尺、水平尺、吊线砣。墨斗曲尺跟木匠一样,水平尺主要用于检测墙体和“拿水”,吊线砣打墙时垂吊在墙板上,以检测墙板是不是放得端正。

除了这一些,土匠还有另一份重要的工作:祭祀。

建房是农家最大的事情,几乎每个重要环节上,都要敬神。一般情况下,有三次大的祭祀活动。一是架板时。这一天,东家要备好祭祀物品,主要是公鸡、白酒、线香、火纸、鞭炮等等。土匠将墙板提到水脚石上放好后,便开始在司头前面敬神了。他在地上插上点燃的线香,焚烧火纸,并用刀将鸡脖子抹了,用手指蘸着鸡血,在火纸上划符。

香烟袅袅升腾,土匠口里念念有词。

天地开张,日吉时良。

鲁班到此,长发其祥!

土匠将鸡血符置入墙板之内,这时鞭炮齐鸣,早有背土的人用土把符压在墙角里了。一会儿,打墙的人手提杵头,嗨嗨嗬嗬打起墙来。正式的筑墙过程也就开始了。

筑龙口的时候,也要祭祀。过程与架板时差不多。

筑好龙口就是找山子。把最后一板墙打好,东家要给师傅封一个红包,接师傅下墙。土匠这时要一个人提起墙板,一口气将沉重的墙板提下来,搁在新房的楼锁上。

最隆重的是上梁。首先,梁是有讲究的。它从树林中砍回来后,不能下地,要直接抬进房里,搁在马(木马)上,待木匠将梁做好后,土匠开始上梁。

梁的两端用绳子吊着,东家在梁上搭两段红(红绸缎或红布),这是给土、木二匠的馈赠,将瓜果、线香等摆在大梁前,这时土木二匠开始烧香磕头。敬神完毕之后,参与建房的力夫们口呼嗨嗬之声,拉动吊大梁的绳索,将大梁缓缓升上屋顶。土木二匠爬上屋顶,将大梁安置在屋顶之上。这时,土木二匠“踩梁”,他们从两边山子上往中间走,像走钢丝。

有些地方,不能架板、筑龙口、上梁时要祭祀,下水脚石、窖大门时也要做一些简单的祭祀活动。

为何建房时有这么多的讲究?

一是建房事大。在乡村,几乎所有重要事情,都有神的参与。这使事情弄得十分庄严郑重。更重要的,建房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理想。他们总是希望得到神的庇佑,希望神保佑他建房顺利,保佑他住进新房后,发家兴业,万事吉祥。同时,建土房,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有许多听命于天的意味。用土筑房,筑几层楼高,这本身是有些难度的,而且这么多人在墙上作业,又负重使力,难免会有一些诸如绊倒之类的事情发生。在高墙上作业,绊倒也好,晕倒也好,其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这时,敬神,也可能求得心灵的慰藉,使参与建房的人一些精神支持。

常有墙筑到一定高度时垮坍下来的情况。这时,人们会认为是谁“掰精”了,使了“九牛撬(chao)”的法术。相传土匠、或别的什么匠人,假如与东家有隙,或者匠人之间不睦,或者单单想要显摆一下自己的功夫……就会使九牛撬把墙撬垮。他只要坐在山岭间,用几根茅草编织成在建新房的样子,然后,念一些咒语。当他面前的茅草房垮掉时,人家在建的新房子也垮坍了。

因此,敬神便可以消除土匠和东家心中的某些恐惧。

二是土匠也和其他匠人一样,需要通过某种形式,包括不惜把神抬出来,用以求得生活的改善和得到额外的实惠。这也是土匠的一种生活智慧吧。

除了祭祀鬼神,建房还有另一些禁忌。如,不能让妇女背土上墙等等。

杨先龙就是我们村上的一位土匠。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一直在湖北的神农架、兴山一带建房。他曾经负责建筑了600多栋房子。一个叫做农牧河(音)的村子,几乎家家户户建房。

为什么那个地方有这么多人建房?

杨先龙告诉我说,因为那一带人,原先都住着木板房。他们想建土房,而且因为改革开放,家庭也有了建房的条件。

建土房,不仅要土匠,而且要大量的人背土打墙,杨先龙带了一班人去了。他们建房的形式一般是承包,东家只要准备材料,他们便可以按照东家的要求开工,在东家规定的时间内竣工。然后东家把工钱给他。

由于他们建筑的质量好,没有发生出倒墙的事,他们的生意便相当好。顾主很多。一度时期内,他的队伍有一百多人。

这当然是杨先龙这个土匠最风光的日子了。因为这之后,再也没有这么好的生意了。深山里,那些木房子一换完,建土房子的人就渐渐少下来了。

就是我们这样的村子里,再建房子,也没有建土房子了。自从村上的小学校建成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以后,村上有几户发财的人家开始建砖混结构住房了。几个想改造房子的家庭,也把眼光放到砖房子上了。

砖房子和土房子相比,造价要贵一些。但人们现在更多的是考虑建砖房子了,似乎它是高一个层次的东西,更能体现某种价值。

因而,建土房子的土匠们也只好歇业了。他们只好去做别的事,或者回家种地。

好在土匠也是下力的职业,不建房了,种地、打工,都还行。

2007年9月

同类推荐
  • 回忆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的生平和对他亲切的回忆(译文随笔)

    回忆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的生平和对他亲切的回忆(译文随笔)

    此书以法国著名小说家、诗人、艺术理论家戈蒂耶的《回忆波德莱尔》为主体。翻开《恶之花》扉页,这一近代最负盛名的抒情诗集就是提赠给本书作者的。波德莱尔称他为“非常亲爱和非常尊敬的老师与朋友”。他在波德莱尔去世不到半年就写下了这篇情意深切而又洋洋洒洒的大文,既是回忆录,又是风格别致的传论。书中还收入波本人的诗、文、书信等精华,确实是对这位非凡诗人的极好的回忆与纪念。盖伊·桑称之为“传记杰作”,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珠玉”,一字一句都更移不得。
  •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宁夏是一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塞大地,也是文学的沃壤。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风物和人情成为了宁夏作家书写、赞美与思索的主要内容和对象,他们力求从西部荒凉的表象下寻找和挖掘人们顽强的生存状态和坚韧的民族性格。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从张贤亮到以“三棵树” “新三棵树”为代表的宁夏青年作家群,以独特的生活经验、历史记忆和诗意的言说,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用文学的方式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出生命的强音,营植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宁夏乃至西部的精神入口。
  •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本书特以清代扬州学派文论为题,深入考察有关问题,希望弥补现时中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不足。除了有助我们了解清代经家学文论的特色外,这项研究亦可以增进我们对传统儒家文论的认识,为其他类似的研究张目。
  •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是华语界知性散文作家苏芩十年来最用心力完成的一部作品。全书以大观园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为引,尽述世间最浪漫蚀骨又痛彻心扉的情感。这是作者20年研读红楼的心得,饱含深情,柔肠百转,值得反复玩味吟诵,读来满口余香,心静如水。翻遍红楼,阅尽尘世。爱情,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却缠绕了一世的光阴。情皆因缘,缘亦为劫。爱情最令人宽慰的,不是“相爱”,而是“值得”。无论何时,都要记得:只有自己会陪自己走过一生,有些人,注定是为了分离才相遇。青春,只是一场没有结局的邂逅。
  • 水浒传语典

    水浒传语典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热门推荐
  • 不愧为勇者的勇者传说

    不愧为勇者的勇者传说

    千年之前,我们来到这片大陆拯救了世界,千年之后,当灾难再一次来临,我们却发现自己无力逆天——拼尽全力豁出性命换来短短的安宁,承载着希望的他是否能够将这份平静持续下去……
  • 我比儿子小两岁

    我比儿子小两岁

    她被穿越到了儿子的时代,只有21岁,并有了一个完美的新身体,此时的儿子却有23岁,这可尴尬了,她如何向儿子证明自己是妈妈。她的儿子继承了继父的家业,是个冷漠又无情的霸道总裁。她想改变自己的儿子,让他富有爱心和人情味。可,她自己却陷入了绝境。危难时刻,他出现了……
  • 航空崛起

    航空崛起

    重生二零零二年,凭借特殊能力,引领航空工业飞速发展!什么隐身飞机,宽体大客机,国产“环球霸王”运输机,都是小意思!航空也是可以跨界的,比如由空向天,向陆,向海!一切皆有可能!重生还带外挂的世界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航空大本营企鹅730951722欢迎
  • 静画月

    静画月

    我聚万年怨念而成,却为爱而生。在亲历了世间磨砺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所在。故事有点长,更新还有点慢……只是无论如何,我都想讲给你听,可以吗?
  • 111宿舍集体招亲计划

    111宿舍集体招亲计划

    这和剧本上的不对,你,你别过来,我不是弯的,555555,我是樊落,繁华落尽的那个男生。
  • 落雁尘仙

    落雁尘仙

    我本以为平凡是普遍的,没想到平凡才是求不来的。
  • 惧瞳

    惧瞳

    公子扶苏的真墓?统领蒙恬的龙渊?长城的尽头通向大海?神龙再现世间?亚特兰蒂斯海底城市?天空中的巨眼窥探着什么?陈凡的一生跟随着从天而降的陨石发生了什么改变。
  • 斯坦贝克俄罗斯纪行

    斯坦贝克俄罗斯纪行

    本书是世界著名的作家斯坦贝克与战地摄影家卡帕40天苏联之行的记录。以斯坦贝克的数百页旅行札记和卡帕的四千余张摄影负片,展示了俄罗斯大地与人民的真实。
  • 七星落长空

    七星落长空

    甲胄批月著星光,长剑血洗试锋芒。百万军中倏来去,摘得敌缨献娇娘。笑我痴,笑我狂,就算痴狂又何妨?他年面南我为尊,携卿纵马踏夕阳。
  • 穿越之丞相弃女

    穿越之丞相弃女

    女主现代出了一场车祸,却意外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并且还是一名丞相弃女,废物一个。本书是我的第一本书,更的很慢,但是我保证绝不收费